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1 / 1)

侍卫便按捺住了。谢忱方才已跟人问了重华公主的身份,此刻微有凝重:陛下,若放任燕国公主死在秦国,恐怕放心,她死不了。卫敛回头,冲他有礼地一颔首,难道将军以为,一位海岛国的公主,不会凫水么?生于草原,便是七岁的呼延图娅都能骑马。生于海国,十七岁的重华公主,难道还能淹死么?第51章 极限早春冰雪消融,湖水仍是冰冷刺骨,掉一次就该大病一场,何况落水两次。第二次还是实实在在的受了惊吓。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卫敛竟然真的敢这么做。卫敛怎么敢当着秦王的面将她推下去重华公主在水中扑腾了好一会儿,岸上众人始终冷眼旁观,没一个来救她。绝望的呼声渐渐微弱,女子沉入湖水中,再也看不见身影。只有水面荡起圈圈涟漪。湖面平静了很久,直到再也泛不起一丝波澜。谢忱觉得,他可以通知燕国使臣来收尸了。这个想法刚冒出来,水面就又有了异动。先是一团女子的黑发冒出来,接着一张被水泡得苍白的脸浮出水面。哪有什么七国第一美人的风采,活脱脱一个水鬼,大白天瞧着也渗人。她终是抵挡不住求生的本能,从水底游了上来。重华公主游到岸边,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想要爬上岸,却看到一双绣着白色云纹的锦履。她惊惧地抬起头,对上卫敛温和含笑的眼。青年就蹲在岸边,一直等她上来。卫敛对她伸出一只手,好像是要拉她一把。重华公主哆嗦着嘴唇,仿佛见了鬼一样。她现在沉回去还来得及吗?显然是来不及的。我数了七十二下。卫敛轻轻道。重华公主一怔,被湖水泡得发晕的脑子并不能思考出卫敛的话是什么意思。看来,这是你的极限。卫敛思索道。重华公主瞳孔一缩,她终于明白卫敛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可已经被青年的手狠狠按了回去!她在水下剧烈挣扎起来,卫敛都不动如山,神色漠然。从重华公主沉入水中到浮出水面,她忍了七十二之数。这是她憋气的极限。如果不是实在憋不住,她不会浮出水面,因为这就承认了她陷害卫敛的事实。所以是七十二下。那么,就多体验几个七十二罢。多享受几次濒死的感觉。这便是得罪卫敛的下场。_卫敛将重华公主按回水里三次。每次都数七十二下再将人提上来,让人呼吸几口,又温柔而残忍地将人按回去,重新计数,不多不少。谢忱看得有些不寒而栗。他征战沙场,杀人如麻,刀光剑影里面不改色,却被青年狠戾的手段震得头皮发麻。果然能让陛下看中的,绝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三次濒死体验过后,卫敛终于起身,慢条斯理地用帕子拭干沾了水渍的手:拉她上来罢。重华公主已然没了自己爬上来的力气,被侍卫拉上来后,烂泥一样趴在地上苟延残喘。这回是真的差点没命,连在姬越跟前装柔扮弱的心思都没了。她甚至不敢再对卫敛有嫉妒与恨意,只剩下满满的恐惧。这个人太可怕了。温润仿佛君子之态,狠戾堪称秦王第二。在鬼门关来来往往,重华公主对卫敛的惧意深入骨髓,更胜于秦王。卫敛这才对姬越弯腰略施一礼:臣将重华公主推入湖中,请陛下责罚。谢忱:适才御书房中君臣叙旧,他见陛下眉眼较往日轻松不少,不由问有何喜事。谢忱与姬越亦为年少好友,又在战场上数次历经生死、并肩作战,名为君臣,多有兄弟之谊。私底下相处并不拘谨,偶尔也会调侃一些私事。谢忱本只是随口一问,未想姬越答:孤有一心悦之人。直将谢忱震得五雷轰顶。天上下红雨了?陛下竟也懂那些情情爱爱了?谢忱还记得他与陛下少时在外征战,他于月下与陛下对饮。酒过三巡,畅谈今后,他醉意熏然道:臣幼时想做江湖大侠,不想竟做了将军。若是有了心爱的姑娘,必是要护她安稳,绝不叫她担忧的。日后天下归秦,臣就向陛下请辞,带着我的姑娘,闯荡江湖,遨游四海去!姬越冷静地问:你的姑娘何在?谢忱:还未遇到。可那是迟早的。陛下难道不曾想过,以后会有心爱的人么?不会。少年君王把玩杯盏,不屑一顾,情情爱爱有什么好,平白叫人懦弱,使人优柔寡断,百害而无一利。谢忱道:可臣听闻,有一个心上人,会尝到许多快乐的滋味。姬越道:孤心里只有江山百姓,坐拥天下就很快乐。谢忱认真想了想:那臣也追随陛下,不找姑娘了。结果?!当初说好一起单身,你却有了心上人。若不是谢忱足够忠诚,他也想骂一句狗皇帝了。先前不曾反应过来,不过见陛下对白衣青年如此纵容,谢忱也能猜到,这位大概就是陛下所说的心悦之人了。果然很有趣。_姬越上前,将卫敛扶起来,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句:罚你今夜侍寝三回。谢忱:陛下你清醒点,他习武之人,听得一清二楚好么!狗命不是命吗!卫敛的回答更让他震撼。卫敛说:滚。然后陛下竟然不生气,还勾着唇笑得很开心。谢忱麻木了。这不是他认识的陛下。一定是他回来的方式不对。你说我推了你,陛下若不来,你便要死了。卫敛起身,居高临下地俯视趴在地上的重华公主,可公主不是会凫水么?为何会死呢?诬陷,或是欺君。卫敛问,这两个罪名,公主要认哪个?她哪个都不能认。可她哪个都犯了。重华公主无从辩驳。孤已明了。姬越淡声道,孤的贵君岂能令人构陷,重华公主还是禁足凝月楼中,莫再出来惹是生非了。此事孤也会传书给燕王,让其给孤一个交代。重华公主血色尽失,心如死灰。传书给她的父王得罪秦王,那她回去后一定会承受雷霆震怒,就此失宠,失去一切荣光,那些往日嫉妒她的妃子与姐妹们都会落井下石不,这太可怕了,不会的!这比一切刑罚都更叫她难受。重华公主抑制不住地痛哭出声,这回是货真价实的眼泪,为自己黯淡无光的命运。可没有人再同情她了。一行人离开湖边,将她一个人丢在那里。冷风吹过,伏在岸边的女子一身湿漉漉,模样狼狈不堪。真是可怜啊。一道年轻的男声叹息起来。擦擦罢。一只修长好看的手递给她一张帕子。重华公主泪眼婆娑地抬起头,看见一张斯文俊秀的脸。_这是将军谢忱,字承渊。姬越为二人作介绍,承渊,这是卫敛。卫敛幸识将军。卫敛淡笑。谢忱抱拳一礼:末将见过公子。姬越一说卫敛这个名字,谢忱就想起来了。卫是楚国的国姓,此番带兵攻楚,楚国为保平安,送来一名质子。不想竟入了陛下的眼。这就很尴尬了。楚国是他带兵攻破的,说来谢忱绝对是破了卫敛国家的仇人。见识过方才卫敛的手段,谢忱十分清楚卫敛不是个好惹的人物。若卫敛对他有敌意,他还真无计可施。总不能伤害陛下的心上人。万幸的是,这位公子似乎是个很好说话的人,脾气温和,待人礼貌,对他并未散发恶意。谢忱又想了想卫敛整治重华公主的手段,一个激灵,偷偷把温和这个词在心里划掉。谢忱不想再吃阿萌的粮食,与卫敛初见亦不算熟稔,又闲聊几句便极有眼色地告辞了。他一走,姬越也随之让宫人都退下。卫敛方抚掌道:好一个英俊潇洒的少年郎。姬越:承渊比你还大几月。及冠的男子,算不上少年了。倒是卫敛还未弱冠,还能称一声少年。卫敛改口:好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郎。姬越十分紧张:你别是看上他了?看上你的人那么多,怎么就没看上我的。卫敛很不高兴,他们是不是嫌我没你有权有势。卫敛答非所问,这话讲得毫无逻辑,姬越竟跟不上他的脑回路。姬越沉思片刻,突然明白一个道理。吃醋中的人是不需要逻辑的。不是吧?姬越刮了下他的鼻子,卫小敛,你吃醋长大的?承渊是孤的兄弟,他喜欢的是姑娘。李重华那样的姑娘?话题瞬间拐回去。姬越的烂桃花陷害到他头上,委实令人生气。就算报复回去,也还是生气。姬越哭笑不得:孤给燕王传书,她再无昔日荣光,如此也不能消气么?就不该让她到我面前烦我。孤已禁了她的足。知道卫敛正在气头上,姬越万事都哄着他。平心而论,若有人觊觎卫敛,还使手段抹黑他在卫敛心中的形象,就算卫敛对那人无意,就算那人手段拙劣,姬越也是恼的。对于自己的心上人,姬越很懂得尊重,但终归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占有欲,不想让任何人觊觎。卫敛忽而问他:姬越,我那般对她你不觉得我太狠了?一直以来,他在姬越面前展露的都太温和无害了些。姬越不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不知道淡泊姿态下饱含的是算计,温热皮肤下流淌的是冷血,柔和面容下深藏的是狠绝。他不曾见过他真正的样子。若见了,还会喜欢么?姬越并不在意:这算狠么?如此才好,孤虽有信心护你周全,可你若能自保,孤更放心。卫敛,你是善是恶,是好是坏,孤这双眼看得分明。卫敛心道你明明就瞎了眼,他试探着说:我今日对她如此,就不怕来日对你也又如何呢?你若是对孤如此,定是孤负了你,那是孤活该。姬越调笑他,可孤不会负你,所以你这话不成立。孤一无所有,只有一座江山,你想要,就拿去。只要别祸害百姓,孤做你王后都成。卫敛:姬越这是从哪儿学来的话。就算明知是玩笑,也要叫人醉死其中了。第52章 中毒卫敛抿起一丝笑,问:这又是从哪个话本里学来的?姬越诚实道:《江山美人图》,乃晋朝名士颜如风的作品,不知比其他酸腐书生写的烂俗话本好看上多少。孤觉得这句不错,做了摘抄。卫敛:还真是从话本里学来的。就说姬越怎么可能突然开窍。他就是个傻子。卫敛转身就走。诶,卫敛卫小敛!姬越眼睁睁看着卫敛毫不留情地走远。_侍寝三回的惩罚当然只是说说而已。三日之期将至,卫敛还需展示驭马之术,但凡姬越是个人,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儿动他一根毫毛。养心殿并未传寝,卫敛也在钟灵宫睡得很安稳。但架不住有人自个儿富丽堂皇的宫殿不住,要跑来和他挤一张床。彼时他已歇下,烛火熄灭,睡意酣然,一身常服的姬越披头散发地过来了。这幼稚的家伙既不差人通报,也不点起烛火,就装神弄鬼地悄悄靠近他,想要突然吓人一跳。奈何卫敛感观敏锐,姬越并未刻意隐藏脚步声,刚进来时就被卫敛发现,只是不动声色。待姬越静静俯下身,想要吓醒卫敛时,卫敛便装作刚醒的模样。与面前的长发鬼影对视一眼。卫敛平静道:你有事吗?姬越:这和他想象中的反应不一样。在他的设想里,卫敛应该吓得尖叫一声,花容失色,魂不附体。然后他立刻点燃蜡烛,将人抱在怀里哄,卫敛看清是他,就会又是羞恼又是嗔怪地倚着他撒娇。想象十分美好。现实出乎预料。他对卫敛似乎有一点误解。这已经不是起初看见阿萌一条狗都会吓得躲他怀里嘤嘤嘤的卫敛了。这可是能将一个活人按入水中体验三回死亡的钮钴禄·卫敛。不要问钮钴禄是谁,据说是某个上古神秘大姓,这个家族的人都很厉害。姬越迅速没事人一样直起身。想要吓人,反被抓包,气氛弥漫起一丝尴尬。姬越也是头一回干这么幼稚的事,没经验,不能怪他。自打遇到卫敛,他们两人的心理年龄一降再降,智商水准一低再低,迟早倒退到娘胎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