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公主喜嫁>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4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43(1 / 1)

d她俩二对一,刘雨就更势单力孤了。这样大喜的日子里,刘雨却不愿意去热闹。她常常想起没见过面的生母。都说她是难产而死,生下刘雨就没了。刘雨身边没有伺候过她的人,也没有她的画像甚至连一件她穿过的衣裳、用过的东西都没有。她只知道生母出身崔氏大族,是世家女子。不知道她当时与父皇是怎么认识的,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又是如何恩爱。她一定生的很美,性情也好,又聪明。曹皇后除了占着个原配的名份,可是一定远不如她。要是她还活着,多好啊。漫无目的地转了一圈,刘雨在沉香亭坐下歇脚,打发宫女去取茶。不光刘雨一点儿喜庆的意思都没有,跟着她的人也没有。二公主大喜,东苑上上下下都得了喜钱赏赐,所以那些人今天脸上的喜气也不都是装的。宫中放赏一年就那么几回,现在二公主出嫁这一份儿不在年例里,得了赏当然高兴。可麓景轩的这些人高兴不起来。五公主命人责打小太监,这本来是件小事,别说五公主不在意,麓景轩的其他人也都没放在心上。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件事儿惹出来的麻烦这么大事后也有人后悔。在宫里有资格、有门路读书习字的奴婢,那能是毫无根基吗必定背后有人。那个小太监是内宫监的人,被叫到麓景轩当差没两天就挨了毒打,听说人还没死,可手实在伤得重,骨头都敲碎了,以后那手就算治好了也再也不能拿笔写字了。然后那天举棍子打人的太监和一个宫女就都被带走了,他们全都心惊胆战,生怕自己下一刻也会被处置,整个麓景轩除了五公主一个人被蒙在鼓里,其他人都惶惶不可终日。不必冯尚宫叮嘱,他们也牢牢的看住了五公主,生怕这位主儿又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皇后娘娘是宽和,但是宜兰殿的其他人没一个好惹的,头一个闵宏闵公公就是杀人不手软的。这会儿五公主要歇脚,要用茶,跟的人里分了两个去取茶点,他们走的时候很不放心,给留下的人猛使眼色。留下伺候的也表示“明白”,一定看好公主,绝不能出纰漏。他们现在可都是拴在一条绳上,可以说是生死与共。要是公主再闯祸,他们一个也跑不了。第八十九章 闭门福玉公主出嫁的时候,刘琰也跟去公主府了,这其实是不合规矩的,曹皇后觉得她们姐妹情分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她去了。虽然不是亲的,但自小一处长大,福玉公主可照顾了刘琰不少年头。到了熙玉公主这里,曹皇后无论如何不会由着她了,只让送到宫门口。鲁驸马也是骑马过来迎亲的。刘芳看了一眼,就不爱看了,扭过脸来说:“这身儿大红他穿着不好看。”说起来福玉公主的亲事也才过去没有多久,当时孟驸马来迎亲,虽然说骑在马上叫人有些担心他摔下来,可那卖相是真不错,斯文俊秀,红衣衬得脸好看极了。鲁驸马嘛脸黑。真是黑刘芳和刘琰都是乡下住过的,乡下人见天儿的在田地里干活,那脸都晒得黑黝黝的。但乡下大家都黑,看着也不觉得什么。京里、宫里,就连奴婢也难找见这么黑的。鲁驸马究竟是天生的黑呢,还是见天儿的在太阳下晒呢这人黑不说,长得还高壮,那大红喜服套在身上,真是衬的人越发的黑,越发的壮。二公主在宫门口上轿时,刘芳瞅瞅她,又瞅瞅新驸马,总觉得这两人过日子够呛。鲁驸马的那胳膊也够结实的,说不得都赶上二姐姐的腰粗了。这刘芳虽然不懂夫妻之事,可是成了亲,男女要睡在一张床上她是知道的。鲁驸马这一翻身,不会把二姐姐压扁压坏吧刘琰站在一旁看她面有忧色,自己心里也不轻松。不过这姐俩担心的全不是一件事儿。刘琰想的是,大姐姐和孟驸马成亲时,别人也不看好,好些人说大姐姐粗鄙,孟驸马病弱,但两个人反倒过得很和睦,孟驸马这个人吧,日子久了刘琰也看明白了几分。他这人总是能看到别人的好处,而且好多时候,都只看到别人的好处。能体谅旁人的不易,能设身处地替旁人着想,这样的人很是难得的。而大姐姐也好,她总愿意一片诚心无私的待人,这俩人碰到一起,是越过越好了。可眼下瞅着鲁驸马的模样,感觉这个人心性只怕和外表一样粗豪。而二姐姐呢,从外表到内心,都纤细脆弱有如刘琰送她的那座琉璃塔。这两个人,比大姐姐和孟驸马还要不般配。以后真能过得好吗两人忧心忡忡的目送迎亲队伍远去。这队列长得很,据说前面已经进了公主府,后面还没出宫门呢。鞭炮放得震天响,青烟弥漫在宫门外,这股气味叫人闻着觉得莫名有些凄凉。“怪不得”刘芳听她话只说一半,转头问:“什么”“没事。”刘琰想,怪不得世人都爱生儿子,不爱生女儿。生一个女儿,嫁出去一次,就要经历一次这样的送别,着实叫人难受。“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刘芳说:“我心里也空了一块,怪难受的。大姐姐走了之后,映霞宫就空了。二姐姐一走,清意殿又空了。东苑本来就冷清,现在是越来越寂寥了。”刘琰倒笑了:“说的是,下一个就轮到三姐你了。”“去去,和你说正经的,你别打岔。”刘芳心里是真的不好受:“大姐姐刚走那些天,每次经过映霞宫,我都还老想停下,还想进去,老觉得她还在。后来慢慢习惯了,就是看见紧闭的宫门,心里还是不得劲儿。”她说的这种情形,刘琰也经历过。而且刘琰比她还难受。“以后清意殿也要闭门了。”二公主一嫁出去,清意殿里的人也都跟着走了,松香她们自不必说,连那些常跑腿传话的小宫女小太监也都跟去了,就留了几个粗使洒扫的人看守地方而已。以前她们常去的地方,以后也不用去了。她俩回去的时候就经过了清意殿。因为今天办喜事,清意殿处处挂红,宫门上还贴着斗大的红底金双喜字。这会儿东西还没有收拾完,那些人进进出出的。可毕竟主人已经不在了,看着只让人觉得凄凉。“但愿二姐姐夫妻也能和和睦睦的,象大姐姐和孟驸马一般。”“嗯,但愿吧。”刘芳自己心里担忧,还要安慰刘琰:“大姐姐嫁的时候咱们也觉得孟驸马不好,”主要是身子不好,真怕大姐姐嫁过去就守寡,那这个克夫的名声真是一辈子都摘不掉了:“结果现在大姐姐过得满好的,明年咱们就能做姨妈了。二姐姐为人这么聪明,性子也好,长得还美,鲁驸马应该也会同她过得好的。”“你说得是。”刘琰转头四下看看:“怎么这半日没看见刘雨”“找她做什么她不在才好,有她在,总让人不痛快。”刘雨就算一句话不说,那神情那目光,也总透着一股桀骜不驯,活象所有人都欠了她几万贯钱不还一样。刘芳有些放心不下。刘雨在吧,总是让大家一起不痛快。她不在吧,刘芳这心里也不踏实,总怕她又惹事。曹皇后今天忙碌大半日,宴客的时候两位郡王妃,一位国公夫人特意来她跟前说了不少好话。曹皇后涵养功夫本来就好,自做了皇后之后,别人更是很难从她脸上看出喜怒来。肃安郡王妃陪笑说:“现在京里的闺秀,要是没念过女学,出门都不好意思同人说话。可那些女学里头,三教九流人乱得很,妾身今日来,就是为了这事儿,想求娘娘一个恩典。宫中有程先生、周清明这样的女学士在,不是外面女学里的夫子能比的。我家里那个不懂事的丫头性子着实顽劣,要是能得程先生教导一二,不求能做饱读诗书的才女,能长长见识,拘一拘性子,将来出嫁的时候,说出去脸上也光彩啊。”旁边广平郡王妃和邑国公夫人等几人也纷纷恳求帮腔,曹皇后微笑着说:“这事儿我知道了,早先也想着多点人读书,大家一同能更用功,不过当时各家孩子小的小,弱的弱,所以才作罢了。”这么一说,几位贵妇人脸上都有些讪讪的。当时皇后是有这个意思,她们以为皇上要各家送孩子进宫去怕是别有用意,有的舍不得,有的不放心,还有的认为女儿读书没用处,所以都各找借口推托,皇后也没再提,这事就作罢了。现在她们自己提起来,显然皇后这一关是不好过的。第九十章 喜宴邑国公夫人不比今天过来求事的其他几个人。人家好歹都是宗室,虽然关系远了点儿吧,但家里姑娘好歹也是姓刘,想进宫学和公主一起念书,多磨磨嘴皮子多半能成。她家呢一来不沾亲,二来往日与皇后也没多少交情。曹皇后这人面善,旁人也都说她好说话。可真是一个没脾气没心计的好老人,这皇后宝座坐得稳吗这么大的一座宫城能让她管得这么服贴吗那得该严的时候严,该宽的时候宽,一味面软好说话连一个普通人家都打理不好,更别说管理后宫和这么些外命妇了。邑国公夫人笑着问:“上回进宫的时候见着几位公主,那言谈举止,就是和外头粗生粗长的孩子们不一样。”一句话点醒了其他人。对啊。曹皇后不吃奉承,但是哪个当娘的不喜欢旁人夸自己孩子于是众人接过邑国公夫人的话头,你一句我一句,争着夸赞起几位公主来。这其中四公主是曹皇后亲生,众人夸得尤其卖力。倘若刘琰自己没逃席就站在她们面前,估计能被她们这一阵阵吹牛拍马给吹到天上去。她都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好,这些人嘴里夸的那哪还是个肉身凡胎天上仙女儿也就不过如此了。这其中,其他几位公主也都被捎带着夸了。大公主、二公主和三公主都不是曹皇后生的,但都可以说是曹皇后抚育教养的,那公主们如此优秀,功劳岂不都在皇后娘娘身上皇上娘娘对不是亲生的孩子都这么好,菩萨圣母都不过如此了。唯独刘雨没人夸,甚至连提都没有人提起。谁也不瞎。五公主是庶出,皇帝和别的女人生的。都说帝后恩爱,结发夫妻。皇上登基后也不纳嫔妃,就守着皇后一个人过。可五公主这么大个人戳在眼前,这就是恩爱的“明证”皇上不提,皇后不提,大家当然有致一同当五公主不存在,谁也不提。这么吹捧了半天,曹皇后才笑着说:“行行行,算我怕了你们了。原来我私心想着,就教她们几个人,程先生再加上柳夫人这么两个帮手足够了。要是教的人一多,怕先生顾不过来,现在的几位先生就不够了,还得再寻几位。这事儿一天两天的办不了。你们要是谁知道,有那品学兼优的女先生,也可以给我荐两位。再说天也快冷了,从进腊月就不念书,一直要到二月里才复学,要是这会儿开始念,念个两天就断了,倒不如从明年再开始的好。”众人一片称诵,都说皇后娘娘想的周到,我等不及。皇后说的确实有理。这学生少,就三五个人,那先生教起来自然精心。要变成三五十,那就不是一回事儿了。先生自然得添,不然真不教不过来。皇后虽然没有明说,许谁进不许谁进,但既然说了可以增人,那各人就要努力了。比如邑国公夫人就想,要是自家荐了位好先生,那自家两个女儿是不是能都送进去呢哪怕不是跟公主一起念书,只是给公主当个伴读,那也是脸上增光的好事儿,将来说亲的时候,一样可以说给公主做了两年半,还受过才女先生的教导,还愁找不着好人家曹皇后低头微笑,吃了一口茶。前些年战乱连连,打仗没有不死人的,且死的都是青壮男子。这会儿各家的姑娘都有好几个,都长成了该出嫁的年纪了,可是好男儿呢曹皇后不用翻册子去查,也知道个大概。两个字:缺人。缺男人,缺年岁正相当的女婿人选。旁的东西,有权有势有钱,都买得到。可唯独人,从生下来到长大,直到能成亲的年纪,没有十几二十年是不可能的。既然女婿人选如此抢手,那姑娘们自然要争一争的,如何争先拼家世,家世都差不多的那就只能拼个人名声本事。从前大家不觉得这是个事儿,姑娘家念书不念书的无关紧要,现在不这么想了。皇上把大女儿嫁给了旧世家,又把前朝宗室女封了公主许给了自家心腹新贵。这中间的意思只要不傻都能明白。再说,公主们都在天天念书做学问,大家还不赶紧跟上邑国公夫人觉得自己真傻,真的。要是皇后头一回提起这事来的时候她就把女儿送进宫来,哪还用今天这样为难就算对亲事没帮助,跟三公主四公主她们混熟了有了交情,那以后的好处助益也是源源不断啊。宫中的热闹不提,二公主府今天终于迎进了主人。之前就已经有奴婢们先迁进来,各处都要走过一遍,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