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送的那种有趣的不多见。这些画谱,有些画的是佛家故事,菩萨坐像,山水,甚至还有姑娘家用的绣样。刘琰随手拿了两本,山水可以送给刘雨,绣样嘛,李尚宫她们都用得着。下头一本画是的猫儿。各种姿势的猫儿,有卧的,有跑的,有玩球的,还有两只,三只在一起嬉戏的。桂圆在旁边,她看得出来公主喜欢这个。“这猫儿倒是有趣,画的活灵活现的。瞧这尾巴,这胡子,都画的真真的。”“嗯,是不错。”这本就留给自己吧,下次程先生再让交功课,她可以从里面挑一张临摹。店主安静的站在一边儿。虽然这位贵客一来,就把他店里其他客人都赶出去了,算是一笔损失。但是那些人在店里看得多,买得少,一群人在店里半天,也赶不上这位贵人一个人肯掏钱。这几本画谱一买,他就不亏了。回头这位贵人再买些花笺、笔墨之类的,今天下午他就不用再做旁人生意了。刘琰又拿起一本画谱,店主定晴一看,有些紧张的说:“这,这本印的不好,太过粗糙”他不知道这一位贵人怎么称呼,只能含糊着说:“贵客还是不看为好。”刘琰低头看了一眼。不粗糙啊,印的好象比前面几本都细致呢。画谱的封页上印着数朵盛开的花朵,大红的牡丹,紫红的芍药,娇艳的桃花,清雅的芙蓉这些花朵中间则是“花谱”二字。而且这两个字写得十分流畅飞逸,绝非寻常书生老儒的手笔。刘琰觉得她好象在哪儿看见过这手字,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看着就是本花谱嘛,最寻常的那种,有什么不能看的刘琰掀开了封页。店主的头深深的垂下去,好象这样就能假装自己不存在一样。呃刘琰怔了下。里面头一页不是花儿,而是一位美人。她穿着樱草色的衫裙,外罩着象牙色披帛,发髻松挽,头上簪着一朵半开的芍药花,淡匀脂粉,薄点绛唇,端地十分美貌。这不是花谱吗怎么成了美人图美人图就美人图,也没什么可避忌的,那店主怎么好象一副闯了祸似的神情刘琰又翻了一页,这一页仍旧是位美人,打扮得更加风流别致。第三百三十章 熟人刘琰明白了。看到第四页上面那个酥胸半掩的女子她就知道这是本什么花谱了。一旁的店主脸色很尴尬。刘琰比他还显得坦然。“这本花谱也是新的”店主觉得自己是少见多怪,人家姑娘都没觉得不好意思,他在这儿别扭什么。再说这姑娘一看就出身不凡,不是宫里出来的那也是王府的,指不定比他还见多识广呢。“是是,这是今年春天才评出来的十大名花,能参评的都是五大楼的头牌,评选的人里也不乏书画名家、大才子,这本花谱就是几位才子合力画的,姑娘再往后翻,还有才子驸马爷画的呢。”“赵驸马”虽然现在京里的驸马好几个,但是以画画见长的也就是赵磊了。店主赶紧说:“对对,就是赵驸马。”赵磊画的那张刘琰不用问店主,自己就找着了。赵磊毕竟是赵磊嘛,就算被人请去画花魁,他也画的与众不同。别人画的都差不太多,专画脸,无非是正面或是侧转一点点。画全身的,也是把衣饰画的尽善尽美,努力将花魁娘子们的雪肤花貌袅娜身姿留在纸上。但是赵磊画的这一位花魁,一簇桃花,半扇湘帘,只有一只手在帘子边,似乎她是午睡初醒,正慵懒的想将窗子推开。除此之外就没了。没画出她的身段儿,也没画出她的相貌。但是跟其他那些画儿相比,刘琰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才子手笔。起码刘琰看了这张画,都对画上没有露面的女子格外好奇,很想看看要是帘子真的撩起来了,会露出一张什么样的面孔,远比其他几张更引人遐想。嗯,而且这画很是含蓄,虽然画的是花魁,但画了这个也不墮赵磊这个驸马的身份。不用问,刘琰也知道他多半又是被人硬拉去撑场面的,画这张画也是却不过人情。不过三姐姐这人不至于小气成这样,这种事情在才子们当中只能算是普通应酬,就算三公主知道他画了这个大概也就是一笑了之。“这本也要。”桂圆面不改色将这本画谱,嗯,花谱,接过来也抱在手上。这真不算什么,桂圆也不会瞎劝一通,比如说“这画不正经公主可不要买”之类的。只要别人不知道,那就算不得一回事儿。所谓的规矩那也都是学了给旁人看的,这儿又没有旁人。嗯,除了那店主。他也是个聪明人,应该不会到处瞎嚷嚷。能在这条街上做买卖的可都不是蠢材。刘琰买了好几本画谱,不光这些新出的,还有几本旧的,画的都是景色。有一本画的就是京城几处胜景,比如长明湖,乐云山,还有一座有名的花园别业,也在上头。除了这些,刘琰还买了好几套书、纸、店主搬出好几十样花笺来让她挑选,刘琰年只看了一眼,并没有细挑,吩咐说:“每样要两匣子吧。”店主这真是喜出望外,这就是大主顾啊,做成这一笔买卖,顶得上一下午几十个散客了。回去以后刘琰把买回来的礼物分了分,画谱送了刘雨两本,给宜兰殿送去一本,就是那本绘着长明湖的。还有就是那本“花谱”,她又翻开来看细看看,觉得这些女子果然不愧是能在一众美女之中拔尖儿成为花魁娘子,春兰秋菊各有千秋,有的纤瘦,有的丰腴,有的画上是在抚琴,想必是精通音律,有的手持纱扇翩翩起舞,那舞姿的确动人。刘琰倒不觉得她们低贱,反正只是看看美人,赏心悦目就够了。她倒是听其他人抱怨甚至咒骂过这些女子,比如以前的大嫂朱氏,她一提起这些女子就认为她们下贱,说她们脏。可是她怎么不骂那些去花街柳巷消遣的男人呢也不嫌他们脏说到底,这些看起来风光无限的花魁娘子们也都是可怜人,若有旁的出路,想来她们也不会沦落风尘。“这衣裳倒是挺好看的。”桂圆也在一旁看,还看得挺认真的:“公主瞧她这头发梳的,够别致的,宫里头梳头的样子来来去去就那么几样,看着一点儿都不新鲜。”刘琰就笑。这个她懂。人家花魁娘子就是靠这个吃饭的,色艺双绝,色还在艺前头,哪能不在头脸上多下功夫可宫里嘛,那就不一样了。主要是父皇没什么姬妾,对女色从来不看重,宫女们的衣饰可玩不出花样来,就算有人手巧会梳,也没处施展啊。刘琰的头发也就是身边的宫人伺候,她对打扮不怎么上心,不爱弄那些复杂的花样儿,李尚宫有一手梳头的本事,也教了桂圆银杏她们。麓景轩那边呢,刘雨以前身边倒是有个手巧的宫人,好象是叫玉茹吧梳头上妆都十分拿手,不过上次麓景轩出事,刘雨身边的大丫头被一网打尽,现在新分派来的宫人不知道如何,毕竟刘雨现在不象以前那么爱新巧衣饰了。“这字”刘琰拿着那本花谱出神。她总觉得这字迹有些熟悉,一定是见过的,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不是赵磊写的。赵磊的字画她这里好几轴呢,赵磊画画灵气纵横,但字不是他所长,他的字迹刘琰认得。那这个“公主,时辰不早了,歇息了吧”“我不困,”刘琰忽然站起来:“我去下书房。”桂圆赶紧吩咐人去书房掌灯。刘琰现在有一屋子的书,而且差不多她都看过。读得书越多,甚至越让人觉得自己十分浅薄无知,越觉得这世界浩瀚广阔。“公主要找什么”书太多,要找起东西来就有点费事了。不过好在有些要紧的东西、书册,刘琰记得位置。有些书她没放在架子上,而是收在了柜橱里。“就这个。”刘琰从柜子里取出来一本书册,这不是印制的,而是手抄的。就是陆轶曾经写下来的游记,野庙遇狐仙的那册,书印出来之后,这本册子刘琰就留了下来,一直放在书房里。把花谱那两个字和这册子上的字迹一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人写的。熟人啊。第三百三十一章这也不奇怪,赵磊和陆轶两个人好的跟亲兄弟似的。可是看到他们俩都在这花谱上,刘琰忍不住好奇,其他的画或是诗,会不会还有她认识的人结果没两天她就听说她认识的人和这本花谱扯上关系了。嗯,二皇子又欲纳新人,正是刘琰买到的那本花谱上第四页的那个女子。她是芳雨楼的花魁娘子,也是这一次名花谱选出来的花王牡丹。单以容貌而言,她确实是今年诸位花魁中最美貌的,据说那一身肌肤真称得上肤如凝脂,没有半点儿瑕疵。可是按着一般的俗例,成了花魁娘子,一般不会很快脱籍从良。就拿这位芳雨楼的宝霞姑娘来说,她是八岁的时候被芳雨楼买下,这些年来芳雨楼对她悉心栽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会作诗,琵琶弹得精妙,舞技更是一绝,相貌那自是不必提了,她那身瑕肌肤可是花了大钱娇养出来的,芳雨楼一直没让她抛头露面,就赶着花魁赛会的时候才把她推了出来,果然是一炮而红,被公推为牡丹花王。芳雨楼投了这么大本钱,就指望着宝霞姑娘红了,接下来就该大把大把的给芳雨楼挣银子,扬名气。趁着她现在有名气,正当红,接下去的三五年就是芳雨楼回本挣钱的好时候。想要从良,怎么也得等芳雨楼捞够了赚足了,才能放她脱身呢。结果这才刚评完了花魁,就来了摘桃子的。评为海棠花的那一位被一位富商用天价赎了身,芙蓉花听说也已经离开京城了,现在这位牡丹花又被二皇子强抢了去,可以说这上了花谱的刚刚扬名的花魁们盛开得快,凋落得更快。芳雨楼愿不愿意刚养大的摇钱树就这么被人抢了那当然不愿意啊这还不光是钱的事,芳雨楼还指望着靠着宝霞这一次的名气,把芳雨楼的名气和生意一起捧出来,这突然间招牌被人强摘了,想要再培养出和宝霞不相上下的姑娘来,谈何容易这起码一两年里是办不到了。更何况二皇子还没给个好身价。听说海棠花魁赎身银子是个天价,比她容貌更励,才艺更佳,名气也更大的牡丹花魁,怎么也得再翻一番吧结果二皇子派出的管事居然跟人家这么说的,说这芳雨楼当年买这个宝霞,不过花了几十两银子,算上这些年吃的穿的,她一个女子又能吃几碗饭,穿几件衣一年满打满算也就十几二十两吧给个整数二百两,已经不少了。二百两就买断了芳雨楼头牌花魁连刘琰听了都觉得无话可说。二皇子哪来这么大脸呢怎么他就这么理直气壮觉得全天下的好事儿都该轮到他,所有人都该捧着他让着他,不然的话,哼,他可记仇着呢。这人从来不记得旁人对他有多少好处,但要是稍有不顺他意的,就会招致他记恨咒骂甚至要残害报复。就象他的结发妻子马氏,他不念着马家对他有多少助益好处,只一听说马氏出生时是六指,就翻脸无情,一点体面也没有留给她。这花魁宝霞的事,二皇子只怕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给二百两身价银子给少了,在他看来,他看上宝霞那是给了宝霞天大的脸面,芳雨楼就应该赶紧把人主动送进府里,最好再搭上一大笔丰厚的体己钱,才配得上二皇子的身份哪。如果芳雨楼服软认栽,乖乖把宝霞送给二皇子,这事儿说不定还传不到刘琰耳朵里。关键是,芳雨楼不干人家不答应。刘琰听说这事儿十分吃惊:“真的芳雨楼是谁家的买卖啊”在京里想把买卖做大做好,没有靠山是不成的,有的直接可能就是哪位权贵授意手下的人在外头置办的产业,有的可能是为了找人撑腰庇护,主动让出份子来给人吃红利。芳雨楼这种地方,没有靠山,在京里能这么红火吗怕不早就让人挤兑垮了。二皇子要是想寻个开心快活,芳雨楼咬咬牙说不定就忍了。可他这一出手就要挖人家的根基了,芳雨楼背后的人物也肯定不乐意啊二皇子多半以为他一开口,芳雨楼还不立马乖乖就范牛皮都先吹出去了,说回头宝霞来了,就给她府后头那栋楼住,听说牌匾都已经改成牡丹楼了,没想到芳雨楼回话说,宝霞姑娘与养母情深难舍,不愿离开芳雨楼,承蒙二皇子一片盛情看得起她,她也很是感动,送了一幅亲手绣的牡丹锦帕,算是对二皇子这片心意的答谢了。话说得再婉转,芳雨楼的意思可是明摆着的。二皇子这就是被拒绝了。这下子京城的闲人可有热闹看了。有人说二皇子这事儿做的本来就不地道,人家好不容易把姑娘捧红了,你这二百两银子连给人置身衣裳首饰都不够,还想把人赎走有人说,芳雨楼这胆儿也太大了,二皇子可是皇子啊,他们这一下可把皇子得罪狠了。做买卖要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