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着得体的中年人往镇子的方向走。在他们的后面有两个中年男子。马如月就跟在中年男子后面,她听力好,听那人说什么去年收益不好是因为天干造成的,今年应该要好一点。“这次在宜安府进的这一批货还不错,因为我们是老客户,万掌柜说以前江大人对他多有关照,所以价格还是按以前的算。”中年人低声道:“单凭着这样,咱们这个铺子今年也一定会赚钱。”“那就好。”江二老太爷小声道:“老赵啊,这个铺子交给你了,我年纪大,事儿又多,我只管年终看一次帐就成了。”“老太爷放心,赵某定然不负厚望。”赵掌柜道:“这几年您也是知道的,赵某不是那奸猾之辈。倒是老太爷,二老太太走了,您要节哀。”马如月越听越觉得奇怪,江二老太爷居然有铺子,还提起了江昆安。原本准备去马家村的马如月,索性远远的跟在后面。她倒要看看是什么情况。在镇子上,马如月看见了那个赵掌柜上了一辆马车,和江二老太爷挥身离开。江二老太爷转身进了粮行。“江二老太爷,您来了。”显然粮行的掌柜认得他,在门外侧边站着的马如月听到里面的谈话:“一共是两百斤米,这是价格。”“好说好说,老苏啊,你是内行,你说今年的米是个什么行情啊”江二老太爷一边掏着钱一边问他。“这米价啊,涨上去了估计就下不来,您看去年受了灾,今年听说北边不稳定。”苏掌柜指着北方道:“若是打起来的话,这米还得涨”“唉,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真他起来了,怕又要抽丁吧。”江二老太爷比较担心这种情况,江家大族子息众多,作为一族之长,他可不想哭哭啼啼的麻烦。问题是,无论抽到谁,到时候没钱就得人上。打仗打仗,死死伤伤。“是啊,都不想打,看上面的意思吧。”指了指头顶:“咱老百姓就想过几天安稳的日子啊。”江二老太爷点了点了,将米钱结算了,又去了一个肉摊前。“江二老太爷您亲自来了。”沈屠户道:“我不都和三老太爷说好了过些天来结账都行吗。”“呵呵,你也不怕我们赖帐啊”江二老太爷道:“老三事情多,我闲着无事,走走瞧瞧,唉,少来夫妻老来伴,这人一走啊,心里空落落的,出来走走做做事日子还好过一点。”“江二老太爷节哀,这人啊,到老终归是要走这么一条路的。”沈屠户道:“像二老太太这般风光的倒是少。”“哪里哪里,就只是尽我的一点心罢了。她十六岁进我江家的门,也没过几天舒心的日子。”江二老太爷一脸的悲伤:“早些年我那不孝的儿子又走了,她就拉扯飞远,眼看着这孩子长大了,好像该享福了,得,走了,唉,人啊,想想真是没什么用啊”马如月站在肉摊旁边的一个杂耍摊面前,有一点遮挡背对着他,将这些话听得真真切切。甚至连带着肉价二十文钱的零头都给抹去了,江二老太爷就将钱付了。接下来去了布店、香蜡纸钱铺子原来他是来一一结算的。马如月就想这人果然是挺会算的,要什么东西都让江三老太爷来交涉,回头付帐就由着他自己来付了。这其中,也不会有什么弯弯绕绕的东西被人贪去了。而且,马如月听他与人说话的口吻来看,这江二老太爷在大杨镇上还挺吃香。也是,她曾经听人说过,这个镇之所以叫大杨镇,是因为镇上一家姓杨的有权有势很出名。也是江昆安出名晚一点,江家大坝的田地置办得时间不长,若不然,大杨镇都该以江姓为名了。这么出名被人敬着江二老太爷,过得日子还真是挺滋润的。结算完几家帐后,江二老太爷走进了茶馆,马如月看也有很多人和他打招呼。挺出名有的江二老太爷,马如月很不厚道的想,这一切都应该是拜江昆明所赐吧。江家出了一个知府官,大杨镇上的生意人自然也得给江家一些脸面。当时的族长是江昆明,但是他不在江家大坝,真正主事的是江二老太爷,所以大家都认他敬他。找着江家的旗号经营着自己的人脉,挺好啊马如月看江二老太爷在喝茶,她干脆又回到了江家大坝。“铺子”江智远皱眉:“没听说过有啊”“会不会是你父亲在世的时候置办下来的”马如月大胆的猜测:“连着和土地一起置办的”“父亲没向我们说起过,大哥也没提起过。”江智远道:“如果真有铺子的话,或许是江家二房的吧。”是吗马如月心里升起了好几个问号。难怪不缺钱花,原来是有铺子啊是啊有铺子就像是有一棵摇钱树,每个月多多少少都会有进帐。马如月觉得江昆明真的很失败,你为官不贪吧,好歹也给儿女留下一些产业啊,大公无私给公中置下这么多田,得,现在却连你儿女都吃不饱穿不暖。“大少奶奶,您不是说去马家吗”秋氏在山沟里洗了衣服回来很是奇怪,然后又说起了让她有点心惊胆寒的事件:“九婶今天来过了,说她发现公中的猪又少了一头。”少掉的这头猪,秋氏清楚的明白它的去处。“另外没说什么”马如月觉得这个九婶总会带些消息上来。“她说五老太太罗氏好像还不清楚这个情况,一直都没有吭声。”秋氏小声说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敢开腔“无妨。”马如月淡淡说道:“你不用担心,不会有什么事的。”发现猪少的是九婶,说明她一直在关注着族中的事。而喂猪的是五老太太罗氏,她不会没发现猪少。这头猪时常在山上过夜她是知道的。一两天,三五天的没回来她也不会管。估计着,这会儿几天几夜没看见猪了心里还是有点慌,但是,她不会蠢蠢的跑去报告。喂猪是她,有责任的也是她。再过一段时间,实在没看到也就不了了之了。因为五老太爷也是族中的长老,也不可能因为这么一头恼火猪给她上纲上线说要赔偿什么的。聪明如她,聪明如马如月。“嗯。”秋氏见马如月胸有成竹的样子再次感慨,万事有大少奶奶在,不怕不怕。“大嫂。”江丽远主动端了凳子坐在了马如月面前:“大嫂,我觉得我们家有两个人好烦。”马如月转头看向她。“那个江飞远,总是跑来打扰二哥看书。”江丽远道:“他真要读书的话,太阳都会从西边出来,我看他就不是一个好东西。”挺好的,总算长了点心眼。“无妨,权当是对二少爷心性的一种磨练。”马如月心道二老太爷有算盘,自家这盘棋也是借鸡下蛋,他有张良计自己有过墙梯,只不过最后看谁计高一筹罢了。江丽远一愣,她其实是想提醒大嫂小心一点的。还有谁很烦“兰思佳,总是说要学绣花。”江丽远道:“我就没见过像她这么笨的。”去年整个冬腊月都在往山上跑,过年回家去了,这会儿还没有来,没准儿过了正月就又要出现了。“能教就教教她,不能教就权当是一个玩伴。”马如月道:“你是一个小姑娘,咱们大房又住在山上,和二房三房的姑娘们也没什么交情,她喜欢来就让她陪陪你。”“大嫂,我不小了。”江丽远苦笑道:“我不需要玩伴。”想她堂堂知府小姐,这些乡下的村姑和自己又怎么可能玩得到一块儿。至于江氏族中的姑娘,她还真心的看不上。特别是二房的姑娘,居然敢和自己抢东西,想想真是替自己感到可怜又悲哀。她是一个记仇的人,这笔帐记在了心上。这个兰思佳,送上门来找她,别说玩伴了,当一个丫头都还嫌弃她笨手笨脚的。“大嫂,我真是想不通,咱们大房有什么地方值得他们跑了。”江丽远索性挑开了说:“没有无缘无故的好,我想他们一定有所求。”“呵呵,咱们大房除了几个人外一穷二白,能求什么”马如月笑道:“别想那么多了,我明天去马家,又该种菜了,你在家帮着姨娘煮煮饭洗洗衣裳带带孩子,回头没米了我会让如青背一些过来。”“大嫂,我们家老吃马家的米怎么也说不过去啊”江丽远有时候都在想,如果大嫂将那十两银子买了自家后面的山,这会儿是不是也可以开垦出来种了呢。嗯,也不行啊,自家没有谁有力气,更没有谁会种地。“这有什么。”马如月笑道:“我娘怕她的闺女饿着了,自然愿意养着我了。”“可是,你到底是我们江家的大少奶奶”说完江丽远自己就惭愧了。“好了,别想那么多,既然是亲戚,相互帮衬是应该的。”马如月道:“以后二少爷有出息了,我们马家也有靠他照拂的时候。”“哥哥说他守三年的孝”这是江丽远最希望的,三年的时候,一切都还来得及。“听说赶考还需要一些银两。”马如月道:“看来我得想个法子挣点盘缠。”“大嫂,谢谢”江丽远听到这话为自己一些小小的算计感觉到了羞愧。马如月没再吭声,她觉得自己很无能,真的,上辈子除了会捉几个小毛贼,别的什么都不会。倒是对吃有几分研究。想着别的穿越女都会做生意,她要不要也去卖几个什么菜方子什么的可是,凭着她对这个大杨镇的了解,实在是没有什么市场。马如月觉得她是时候去一趟县城了。“姐,我要去。”听说要去县城,马如建兴奋异常。“姐,县城离咱们这儿有四十多里路呢。”马如海有点担心,这么远,去干什么:“要不,坐个马车”马如月问过了,坐马车去县城要二十文钱一个人,她和马如建姐弟俩去就要四十文钱,这要是寸金寸光阴的现代她肯定愿意用钱去换个舒适的行程的。问题是,现在她最多的就是时间,而四十多里路于她来讲完全就是小儿科,她每一次训练都是五十里路的越野,而且还是负重的。听说走路去,谭氏很心疼,马如建也蛋疼,可是,姐姐是一个女孩子都不怕,他好歹也是男子汉。所以,不能有意见。谭氏给姐弟俩烙了几个饼,还煮了两个蛋。“要我说,就别走那么远。”谭氏道:“去那里又能什么呢不如好好在家里呆着,也省得受罪了。”“娘,外面很大,我就想去看看。”马如月笑道:“反正在家呆着也无事可干,我去县城看看,说不定还能买些什么新的瓜果蔬菜种子什么的回来种。”好吧,这孩子现在的主意很大,她决定好的事,没谁能阻拦她。江智荣兄弟也想去县城,可是他明白不能给大嫂添麻烦。“下次,下次一定带你们去玩。”马如月道:“我这次只是先去探个路的。”“路上小心点。”谭氏还是很担心,将家里的存钱全都掏了出来给她:“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身上带些钱,有什么事也好办。”能有什么事啊谭氏叮嘱要小心点,说怕被人欺负什么的。江智荣四兄弟相互看了一眼,谁敢欺负他大嫂,大嫂不欺负别人就是好的了。马如月踏上了去县城的路途,前路其实也是很渺茫的。不过,说实在话,她一点儿也不怕,没有什么能难到她。“我们一早出发,希望两个时辰内能到达。”天亮就出发马如月对马如建道:“我们要不要比一比,看谁走得快”第一百一十三章 要闹哪样马如建从来不知道,他姐的腿长得这么长。答应和姐姐比赛简直就是一个坑。“姐,我走不动了。”马如建坐在大路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姐,我要歇歇脚。”“前面歇,我看见那儿有一个茶棚。”马如月道:“我有点口渴。去喝一碗茶。”马如建呲着牙只得跟上,姐姐说的话他不敢说半个不字。而且,姐姐都不怕,他还有什么理由反驳呢。茶水上桌,还冒着热气,马如月吹了吹,喝了两口,拿出了谭氏给准备的干粮递了了马如建。“大婶儿,请问到县城还有多远”马如月向卖茶的妇人打听着路况。“还有十里路左右。”妇人道:“喝了茶慢慢走,到县城正好是倘午。”“好的,谢谢大婶儿”姐弟俩是早午饭一起吃了,节约马如建跟在姐姐后面,有时候都在想,下次再不要和姐比赛。或者说,如果是走路到县城都不要来算了。县城有什么好马如建不知道,只不过比大杨镇大一点而已,到处都是铺子。马如月来县城也是很盲目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寻着大的酒楼试试能不能卖点菜方子什么的。吃货的世界无师自通。边走边看,马如月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布行门前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谁来着马如月一下又忘记了姓什么,但是,她清楚的记得,这就是上次和江二老太爷边说边走路的那个掌柜。呵呵,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