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女人一边着一个小孩吃不了多少饭,马如建问什么时候送米来她还说可以再过几天。现在麻烦了吧,还得去借。“有米有米,你要多少。”古氏听了马如月的来历后就道:“今天原本说也要帮大房收麦子的,结果你三爷爷得了风寒倒床了,其他的人又要收自己的,所以就”“呵呵,三奶奶,不收麦子也没什么关系的。”马如月道:“你有心了,就帮我去煮煮饭吧。”马如月借了十斤米,带了古氏就回家了。古氏也觉得要煮十斤米才合适。不过,让马如月纳闷的是,古氏并没有将米下锅,而是舀了水将所有的米浸泡过,然后上蒸格蒸了起来。这样也行吗“放心吧,煮大锅饭我比你白婶子她们厉害。”古氏信心百倍:“只不过,我这种煮法量不能太大,大了就煮不出来了。”蒸到差不多的时候,古氏又用开水全部淋了一遍,浇了个透彻,然后又烧着熊熊的大火再蒸。等马如月的和江丽远她们将鸡打理出来的时候,古氏的饭也熟了。马如月用筷子挑起一看,晶莹剔透的,还香香软软的,真是煮饭的高手啊。饭出锅,就该轮着她的鸡下锅了。人太多又匆忙,马如月就没想过要三道四道菜上桌。就搞个满满一大钵端到中间舀就行了。鸡里面再煮了一些青菜,就这样的伙食让帮忙干活的人乐开了怀。“我说如月啊,你的菜就不该做得这么好吃。”兰氏添了第二碗笑道:“你知不知道,做得这么香饭都要多吃一碗。”“六婶,尽管吃,您们帮我们干活辛苦了,好的东西没有,但是饭肯定要管够。”马如月乐呵呵的说道:“今天也是太匆忙了,来不及准备什么,改天有机会我再请大家吃好吃的菜。”“那感情好。”兰氏高兴的说道:“等二少爷高中回来,你请客,到时候还你掌勺,我们江氏族人就像过年那样热闹。”“好”马如月立即应了下来。是的,江智远一旦高中衣锦还乡,少不得像考中举人一样要办个招待。到时候有些事情也就可以借机解决了。马如月倒不介意越热闹越好。江家大房的麦子果然在一天之内就收完了。江二老太爷远远的盯着麦地里的人头皱紧了眉头,这些人啊,有奶就是娘,这会儿就跑去巴结大房了。说起来,大房越来越不在自己的掌控之间,莫名的,有点心跳加快。这是要出事的感觉第二百五十二章 宜安变化江二老太爷的担忧不是毫无根据的。在族长大院家门口,他见到了来找自己的小二阿文。“怎么回事”将人带进书房江二老太爷都还心跳得慌。关于如意布行的事,江家大族的人都盯着呢,这节骨眼上阿文居然来了。要知道,他是老赵最得力的助手,也是布行最老的人儿。如果江家大坝有那细心的,一眼就看得出来他的身份。自己这段时间都没敢往县城跑,上次也告诉过老赵得避嫌。没想到他还是派人来了,真是太冒险了“老太爷,宜安有变。”阿文焦急的说道:“上次赵掌柜去拿的货,这次付完了款,再提出拿货的时候,万掌柜居然让先付款后拿货了。”什么“赵掌柜觉得情况不对,所以让我来告诉您。”阿文道:“这么多年都是先拿货,卖完了再付款,怎么说变就变呢,还毫无预兆的。”“万掌柜的生意出现了麻烦”做生意的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风险,一旦出现麻烦那就是大麻烦,肯定要求现过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先付款吧。”这些年,有江昆明的情谊在,如意布行简直就像是空手套白狼一般,将货拿回宜昌县,卖完了下一批进货才付上一批的款,一点儿也不用担心成本压库房什么的。而且布价也便宜,可以这样讲,巧娘布行的进价如意布行都敢按这个价卖还能赚钱。这才是如意布行在宜昌县过得风生水起的原因所在。突然间不赊欠,老赵不习惯,江二老太爷也打蒙了圈。“可是”阿文想了想还是将赵掌柜的担忧说了出来:“据我们所知,万掌柜的生意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和冲击,更不存在变故的情况出现。突然间对我们发难,赵掌柜说怕中间有什么误会,他的意思看您要不要出一个面”出面让他去以什么身份江家二老太爷,江昆明的二叔江二老太爷摇了摇头,他可以很确定的知道,这绝对没有效。人家卖的只是江昆明的面子,又或者,江智远也行。呸,什么都别想,宁肯钱吃亏也不愿意让江智远知道。他一知道了那就不是吃亏的问题了,而可能是身败名裂的下场。要不,一家子都搬离江家大坝可是也不行啊,他还是江氏族长,以什么理由来搬江二老太爷第一次觉得这个族长的名份就是一个累赘的存在。“不用了,做生意讲究的是你情我愿,是诚信。”江二老太爷道:“万掌柜既然要这样要求,咱们就按他的要求办。”“不是,二老太爷,还有更严重的。”阿文的话还没有说完:“我们进货的价格比以往都上涨了不少”什么“赵掌柜询问过几个同行,这价和他们的一样了。”这也是他们觉得有必要跑一趟江家大坝的原因所在。“呵呵。”江二老太爷苦笑道:“这事儿也不见怪,毕竟昆明走了快四年了,都说人走茶凉,到这会儿了茶才凉也算是厚道了。”阿文有点不明白。“我的意思是说,万掌柜当日同意低价赊欠全都是看在我们江家出了一个江知府的情份上的。”江二老太爷长长的叹了口气:“如今江昆明已经死了,万掌柜觉得我们江家的人也就再没有出头之日了,更没有什么可利用的地方,所以,他的心变了,他要的不再是和江家的关系,而是和其他生意人一样,要钱。”要钱“对,是要钱,他觉得这些年投入的人情价格已经没有价值了,所以在商言商,要钱最为简单。”江二老太爷苦笑道:“你也不用劝我去宜安州府了,我这张老脸也值不了几个钱,就按他的要求办。总有一天,他会后悔的。”阿文不明白万掌柜后悔在什么地方。“江智远已经进京赶考了,如果不出意外再差也会当一个官。”江二老太爷淡淡一笑:“我倒想知道,到时候的万掌柜又怎么来与我江家相处呢”噢,原来江二老太爷还有一张底牌听到这儿阿文就放心了不少。让阿文没想通的是,事情一谈完江二老太爷就有送客的意思在里面,半点留饭的想法都没有。这东家也太抠门了吧早上出城的时候本就走得走,结果快晌午了还给往回撵,阿文肚子饿得“呱呱”叫。“那你路上注意安全,你说的事儿都会帮你留意的。”站在江家大坝的大路口上,江二老太爷特意大声的说道“慢走,有空又来玩啊”玩玩个狗屁,怎么像做贼一般呢。阿文一边赶着马车一边纳闷不已,这一趟差到底有没有办好东家的意思居然是由着万掌柜来;赵掌柜的担心还真不是多余的。如果价格和其他布行的一样,以后月钱说不定都会减。很明显的啊,利润薄了不少,锅里都没有了,碗里的又从何处来。忧心啊忧心正赶着马车要出江家大坝的时候,路上遇上了另一辆马车。两车相遇,这下就不好玩了,怎么过去呢“算了,我让你吧。”马如建心眼实:“我将马车挪到最边上,你也下马,小心一点,慢慢的就走过去,我看这宽度合适,应该能过的。”“多谢小哥了。”阿文拱手道:“小哥以后若买布,尽管到如意布行来找我。”“好啊,那我以后就不客气了。”马如建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马车里的姐姐,见她点头马如建就顺口应答:“不过,这位大哥贵姓啊,到时候怎么样才能找到你。”“免贵姓苏,叫苏大文。”阿文道:“你来找我就行了。”“多谢多谢。”马如建连忙搭手道谢,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姐姐去了一趟如意布行回来很生气的,所以也没打算和对方结交。只不过礼节上还是要做的,这是他这么多年跑生意总结出来的经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马车里的马如月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意布行找了二老太爷。为的是什么事呢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命一条马如月无比的想要知道如意布行找江二老太爷干嘛。她知道兰氏也在关注着如意布行。结果,去兰氏那里套了半天的话都没有套出来。又或者,兰氏根本就不知道如意布行有人来。无奈的马如月只好准备往回走,走到大房子拐角处的时候,看到了一脸惊慌的云氏。这是又准备去当鸳鸯,胆儿还真肥啊。有些人就是这样,明知道已经被人识破了,却依然还敢继续干,都不知道是谁给了她这份勇气。“二老太太,您这是要去柴房里抱柴啊”马如月特意将柴房两个字说得清清楚楚的。“嗯。”云氏不敢狡辩,因为有把柄捏在手中的,在马如月面前她老实得像鹌鹑一样,红着脸小声说道:“灶房里没柴烧了。”是没柴烧了,还是烧得心慌了。“那你忙你的,天快黑了,我也该回家了。”马如月抿嘴一笑,朝着柴房的方向看了一眼,不用说,里面肯定有人在等待了。话说二房的人都是笨蛋,云氏这么勤快怎么也不觉得反常必有妖吗猪一样的一群人,活该被绿了。当然,江二老太爷的心思根本不在云氏身上,他现在想的肯定是怎么让如意布行不被人发现。马如月走到半山腰了,回头看了一眼江家大坝族长大院的方向,咦,太阳还从西边出来了,云氏果然是抱了一捆柴往大院走。都是自己给干的好事,一下就揭穿了,害得人家都没胆子偷香。这算不算是搞破坏呢,会不会被江飞远记恨在心上。马如月回到家的时侯,江丽远已经将饭菜做好了。“这面粉是新磨的”马如月咬了一口她烙的面饼,浓浓的麦香味满口清香。“是啊,这是你让马家三哥拖了小麦去镇上磨回来的。”江丽远咬着麦饼很是感慨:“嫂子,我们现在总算是有余粮,吃上了饱饭了。”小麦由着兰氏他们收回来然后堆放在坝子里面晾晒,也幸好天气好,六叔他们几个男子汉隔了几天就用连盖将麦子打出来,麦杆就当柴烧。马如月也是第一次知道想要吃一个麦饼有多不容易。小麦下种,浇肥灌溉,还要再追肥两次,等到收割了也是麻烦,连杆带麦穗一起弄回来,然后再用连盖打出来,还要用风车将麦壳风出来,再就是拿去磨面。她还好,有马如建这个劳力可以抓,直接将麦子拖到大杨镇上水磨面坊给点加工费就行了。江家大坝更多的人却是自己一家人用石磨来磨面。不过,这在他们看来也是幸福的。往年的江家大坝,人人看着麦子进仓,每天两顿面疙瘩,吃了个五六分饱就算好。活儿也要干,但干活的人都在偷懒。就这样的江家大坝还是外村女想嫁进来的对象。日复一日的下来,风光无限的江家氏人只有自己知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总算吃上了饱饭,不仅仅江丽远在感慨,九婶十二婶她们也在谈。当然,更多的是教导马如月。“麦子收了就准备掏苕沟了,该种红苕了。”九婶笑着对马如月道:“事情也是过去了,大少奶奶可能不会知道,江家大坝在挖红苕的时候有多少伎俩。”马如月当然不会自招说自己还全程参与了的。“你是不知道,还有人更厉害。”九婶低声道:“你九叔挖红薯的时候就发现红薯蒂子还在上面,红薯影子都不见了。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被老鼠吃了的,后来才发现,是人为的。”马如月瞪大了眼,好吧,九叔这观察力太强悍,她作的案自己心里明白。“唉呀,反正呀,名堂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别人做不到的。”九婶到:“幸好二少爷提出将田土分放到各家各户了,若不然,这样的戏码年年都要上演。”马如月抿嘴,她提出来的方案当然是最好的。让江氏族人得到了好处,大房也有好处可得。到了掏苕沟的时候江家又来帮忙了。这样就挺好的,马如月只需要杀两只鸡就能解决种地难的问题。吃饭的时候,众人提起了江智远,上京快大半年了,问什么时候有结果出来。马如月也不懂政策,嗯,回头是要去打听打听才行的。这人别是中了状元召了驸马留下自己在这儿空等吧。想到这儿马如月自己都奇怪了,她怎么有等的想法。完蛋了,她已经沦陷了。大家说说笑笑的,吃完饭就告辞回家了。马如月热情的送他们到山脚下。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