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分节阅读 18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分节阅读 183(1 / 1)

d环,拉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径直走了进来:“呀,这位是江夫人吧”“你好。”马如月看她这模样就知道肯定是上赶着推销的。若不然不会带女儿来的。就不知道是何方妖怪了“噢,是李家三妹。”谭氏一愣然后反应过来:“你可真是稀客啊,好些年没见了呀。”“是啊,有十一二年吧,我一直跟着英儿他爹在外县做生意,最近才回宜昌县的。”转头对身边的女孩道:“来,英儿,快叫二婶。”“二婶。”少女的娇羞脸上一片绯红,声音也是低低的,还有一点怯。“真俊俏,孩子都这么大了。”谭氏笑着对马如月道:“如月,这李三娘你八成是记不得了,你小时候还跟着她一起在河边洗过衣裳,你衣裳掉河里了,是李三娘帮你捞回来的。”“对,对,对,那时候江夫人也就七八岁吧。”妇人道:“看看,转眼间就成了贵夫人了,真正是好福气。英儿,来,快拜见江夫人。”“英儿拜见江夫人。”可怜的小姑娘,本就害羞了,又要见这个见那个的。“呵呵,我还真是忘记了。”关于原主小时候的种种,马如月全都没有记忆,所以对眼前的人也就纯属陌生。童年时代的事了,别是让她报恩吧而且,马如月看得出来,这个谭氏让她喊李三娘的人家境似乎不错。“说不好上,只是凑合。”李氏道:“英儿他爹跟着人开了一个酒楼,生意也说得过去,我们现在将家安在了县城,有一个三进的院子,孩子一天天长大了要谈婚论嫁了,所以我们就回来了”东说西说,不知道谭氏听出来没有,但是马如月是明白了这个李三娘的用意:她家有房有存款,就是想要寻一个好女婿。她有女儿,马家有儿子,正好可以凑一对。“娘”关一珊匆忙走了进来:“这儿有客人”看了一下李氏,她不太识识:“娘,我娘她们来了。”关一珊的意思是让谭氏出去帮忙招呼一下,她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家还真是不好当,四下里的人都找她。只不过看到李氏和马如月在说话,又拿不准她是什么亲戚贵人,有点讪讪不好打扰。“马二婶,您忙您的去吧,我在这儿和江夫人说说话。”李氏自来熟的说道。“这样啊”看了一眼马如月,自家的闺女自家疼:“如月身子有些不利郎,不如,咱们在外面聊聊天”直接撵人,行啊,老娘,果然是亲生的,真是为自己着想。李氏母女就这样被谭氏带出去了,关一珊向她眨了眨眼。“一珊,过来一下。”马如月觉得有些事得防患于未然:“如青中了举,又没有定亲,估计着很多人会心思活络了,你悄悄给娘打一个招呼,这事儿可不能马虎,至少要问清如青的意思再说。”那个叫李三娘的人目的很明显。真有那么好的交情,马家贫穷落魄的时候没见着谁来救急。“嗯,我这就找娘说去。”关一珊一愣连忙点头:“姐,您好好养着,别着急,娘也不糊涂。”是不糊涂,就怕高帽子戴多了,一个不小心将就儿子给卖了。关一珊认为马如青既然中了举,那她的亲事就不用愁了。不是马如月有什么门当户对的观念,而是打心眼里对那个叫英儿的小姑娘没有好感。这样的人说是小姐,真是没有小姐的气度。再一个,谁家小姐会上赶着来这里吃喜宴啊。目的再明显不过了。马如青的宴席要开席的时候,江智远来了。这一下,马家村的人全体欢呼起来。宜昌县知县大老爷是马家村的女婿,可见亲热程度有多高。“诸位乡亲,请随意,本官此次只是来看二弟的,给他道个喜,你们随意,尽管吃好喝好玩好,不要在意本官就行。”江智远示意大家安静:“我家夫人曾对本官说起过,说二弟少时家贫未曾启蒙,还是送到江家大坝由本官给启蒙的,而且很晚才启蒙,但是他自己特别的勤奋努力,这些年刻苦学习终有所成。所以说,乡亲们,你们家如果有孩子,如果孩子爱学习,一定不要耽搁了他们,让他们好好学,终有一天,你们的孩子也会有出息的。”“哗哗哗”掌声如潮,直接将马如月吵醒。等听说是自家男人发言引起了共鸣时马如月瘪瘪嘴,就算他放一个屁估计百姓都会说是香的。当官的放个屁,下面的追一气,那可是有根有据的。不过,这句话倒是与自己那个发展教训的理念是一致的。马家的宴席后还剩下很多菜,余氏问怎么处理。“娘,让帮忙的几家人分了吧。”都是些剩菜,马如月穷的时候都没有想过吃,不对,穷的时候是没有剩菜来吃,现在日子好了更不会吃剩菜了。谭氏也觉得可以,告诉余氏,只要他们不嫌弃就各自端回家里去。结果,一会儿功夫,关一珊就气呼呼的回来了。“怎么了,谁惹你了”马如月好奇的问,这个弟媳是没有心眼的,喜形于色也爱摆在脸上。“还不是老宅的人。”关一珊真的不是小气,而是老宅的人太过份:“她招呼了她的两个女儿,一人提一个桶,将桌上剩下的肉全都倒走了,只给幺姨婆她们几个帮忙的留下一些肉渣子。”这个她指的是马老太太“是啊,还说这是如青的,是她二儿子家的,她拿都是应该的。”关一珊怄得不行,一不小心就让人钻了空子。早知道就不准他们拿了,全收了回来自己发送。“算了吧,别为了这点事伤了你的身体。”和奇葩是没法交流的:“家里不是还有一些做厨余下的边角余料吗,你分成几份送给幺奶奶她们几家人吧,左右剩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对,一珊,就照你姐说的办。”现在的谭氏将马如月话当成圣旨了,转头就说起了马如青的亲事:“你看那个音儿如何”“不是,娘,您没喝醉吧”还真是被那个李氏忽悠了不成“没有,我就觉得你李三娘这人还行,看那个英儿也是温温柔柔的,和如青的性子正好相配。”谭氏道:“你要是觉得合适,咱们就给你李三娘递个话去,这门亲事准成。”老娘啊,人家可是做了一个圈给你钻,你还真往里面钻了不成。“娘,不行”既然是让自己拿主意,那肯定是三个字:不可能。性子柔就是一个软柿子,马如青以后是要当官的人,一府当家主母软了怎么立得起来,下人估计都可以爬到头上去。“那你说如青谈一个什么样的合适”谭氏着急了:“他都十八了,再不谈会影响如建了。”“娘,智荣去边关的时候,智路也就成了亲。”这没存在谁影响谁的问题:“娘,如建要是有合适的就先成亲也成。如青当前要紧的不是说亲事,而是上京读书应对殿试。”老娘总是抓不住重点,不过也是情有可原,她根本就没有见过大世面。“还有,娘,如青中了举人,会有人来挂田。”这也是一个的严重的问题:“这种事您别胡乱的应下,一律得问如青的意见,如青要是没在家里面就让如海和一珊做主,无论是谁找到您面前,一概只说不懂,要问年轻人。”“我知道,怎么,在你眼里,你娘就是一个草包,什么都不会还只会添乱的吗”谭氏有点生气了。“娘,我不是那个意思。”好吧,她说话是太直白了一点,但是,这种情况一定要说清楚明白,回头省得遇上大麻烦。当下将江智远挂田的事也说了一遍,总之呢,就是不是任谁都可以挂的。“您们要觉得田少了,再买上一两百亩也是可以的,毕竟马家要开始家大业大了,买庄子都无可厚非。”马如月给他们出着主意。第三百三十六章 投田风波“陈家是什么来头”马如月觉得她留在马家村就是看热闹的。什么陈家都找上门来想要挂上两亩田土。“是你奶奶的娘家。”谭氏低声说道:“陈家家穷,东拼西凑才买了两亩田土,想要挂在如青名下。”马如月翻着白眼,看吧,马如青中了秀才,老宅的人就开始示好;一中了举人,老宅的田土全都给送上门来挂,马如青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意了。得,现在好了,谭氏还说你奶奶,她可受不起。“娘,您大约是忘记了我们和老宅的人已经没有关系了吧”马如月道:“家穷的人家到处都有,是不是找上门来都给收”谭氏愣愣的看着女儿生气的样子。“好了好了,如月,你说不收就不收,咱犯不着生气,你还怀着孩子呢。”天大地大,马如月最大,惹不起她。“娘,您得有一点原则才行。”感情她说了那些全白废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吧,你将当年爹过世时那些人家送的丧仪翻找出来,这陈家要是送了一百文钱都给他挂上去。”哪有一百文钱啊,十文“论理,陈家是爹的外家,您觉得他们送十文钱说得过去吗”那年马家村的邻居也是十文以上呢,这样寒碜还说得过去。不挂,就是不准挂。谭氏只好将人打发走。“我说这马家到底是谁在当家啊”远远的就听着马老太太的声音在骂了:“我二孙子有本事中了举人,我娘家来挂两亩田都不让,你们谁做的这个主”原来,买田地是马老太太怂恿的,陈家确实穷,是卖掉了家里的两头猪,又借了一两银子才买下来的。为了就是有一个好的开始,有了两亩地明年就不用交租,吃食上是能够解决问题了。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没算到谭氏不让挂田。自然就去找马老太太的麻烦。得,马老太太一出马,整个马家村的人眼睛都亮了。七七八八走出来一大群,都在看着她。“真是不要脸,马黄山死的那些年头可没听她说她大孙子二孙子。”“呵呵,这有什么,早几年马二嫂家种的瓜她可没少摘。”“对啊,便宜是占尽了,人不在脸则无敌嘛”舆论之所以一边倒,还是因为马如青大方,整个马家村一共有六十八亩田地,他全同意挂在自己名下了,为的就是回报当年对自己家的帮衬。有些人家其实出没做什么贡献,不过是因为马文松这个族长在上面压着不敢起什么妖蛾子罢了。不过,也幸好没有落井下石跑去踩几脚,这会儿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来批判马老太太也觉得很顺眼。马老太太对这些人的指指点点浑然不知。“谭氏,你说,为什么不给陈家挂田”马老太太来到大门前:“你给老娘出来,是不是觉得这些年日子过安逸了一点”门开了,出来的不仅仅是谭氏,还有关一珊。在她们身后,是秋菊扶着的马如月。“姐,我给您端张凳子来。”关一珊心里是抽了抽,这个大姑子很强悍,听得外面吵她非要出来,看样子是不会轻易的善了的。所有人都站着,唯有马如月坐在那儿,而且并不觉得违和。“不让陈家挂田是我做的主。”马如月朝着马老太太淡淡一笑:“这个家也是我在当家做主,怎么,你有意见”“嫁出去的女沷出去的水,我老太婆还第一次听说成了亲的女回来当娘家的主的。”马老太太有点畏惧马如月,偏偏她还是知县夫人。“那是你见识少的原因。”马如月扬声笑道:“今天就让你大开眼界,娘,一珊,你们说,这个家我能不能当家做主。”“当然能”婆媳二人异口同声。要不是马如月,这个家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你们是女人,当家的是男人,如海呢,如青呢,如建呢,怎么就由着你们胡闹呢”马老太太道:“我懒得给你们一般见识,我找如青去。”看看,这就是马老太太,永远是柿子挑着软的捏,今天要是她不在,谭氏一定会被迫屈服的。一见是她没有办法,转身就走了。“各位。”马如月站了起来加大了声音:“如青中了举人,为了回报乡亲这些年对我们家的相帮才特意让你们挂田。但是,做人还是要讲良心,让你们挂是他好心,别将以为是必须的。”帮人是情份,不帮是本份。帮一些人往往会帮出毛病,觉得不帮就有罪。“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该照应的如青自然会照应。”马如月道:“但是,若有那不识好歹打着如青的旗号去做人情,去干坏事的,别怪我们翻脸不认人,我马如月第一个就会饶恕他的”“如月,你放心,幺爷爷这边就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马文松家里这一次占了个大便宜,他原有几亩地,在马如青的劝说下又买了几亩,一共挂了十二亩。想想明年有一半多的收益可自由支配,他的一张老脸都能笑出菊花样子。“嗯,幺爷爷是明白人。”马如月点了点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马家村出了一个马如青,如果如青有幸做到像江大老爷那个位置,也可以给马家村置办祭田,建立宗祠,让族人们都能享受到这份福利。”“就像江家大坝一样”马文松听到这话的时候一下就激动了:“你们听见了吗我今天就将话放在这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