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高云从也噗嗤一乐,“爷爷忘啦,皇上这酸,又是为谁酸的可不就令主子才能给解得了”次日晚间,皇太后捂着牙花子,叫撤了膳去。她六十八岁了,这回上了好大一场火。人的年岁大了,倒是不怕旁的什么病,最怕的反倒是这牙口儿上的不好。牙口儿不好,便吃不进饭,这身子便不禁折腾,说不定别的病就跟着脚就来了。安颐有些着急,这便试探着问,“奴才倒是接着两道小菜。只是略微有些粗陋,故此奴才没敢端上来。不如太后您试着瞧瞧若不想吃,奴才立即撤了;若合了眼缘,便好歹吃一口”皇太后点头,“去拿来瞧瞧吧。”安颐小心地将两道小菜端上来,皇太后往里一瞧,也是有些瞠目。果然是“粗陋”了些。一道是酸菜心儿。没经过任何的加工,就是一棵酸菜,将菜帮儿都掰掉了去,剩下佛手形状的一个菜心儿。另一道,是拌萝卜丝儿。用“心儿里美”萝卜,甚至都是连皮切的丝儿,也没做旁的加工,就是直接用了些酱醋一调,那萝卜丝儿还都硬幢儿的呢。皇太后不由得挑眉。这样的菜色,在宫里的确加不进御膳里头来,顶多是给粗使的那些人吃的,连出上差的官女子、太监们都不至于吃这样儿的。安寿瞧见皇太后面色微变,便也赶紧替安颐打圆场,她扭头故意呵斥安颐道,“你也是的,今儿怎么糊涂了便是一心着急主子吃不下饭,也总不至于拿这样儿的上来进给主子啊”“酸菜和萝卜,虽是冬令里常用的菜,可你好歹也得嘱咐厨房里给精心烹制一番,才能符合膳食的规矩才是”安颐连连称是。皇太后却轻哼了一声儿,“这酸菜心儿、拌萝卜丝儿,瞧着上好。你们俩起来,给我洗手,我要用手拿着那酸菜心儿咬着吃,才有味儿。”安寿和安颐对视一眼,忙欢欢喜喜起了身,替皇太后净手后,将酸菜心儿送到皇太后手里。皇太后轻轻垂下头,微微避开众人视线,垂首张口咬着那酸菜心儿吃了。“嗯就是这个味儿。”皇太后连着咬了好几口,抬眸有些不好意思地望向安寿和安颐。老太太的面上,这一刻有小姑娘一般的窘迫。“你们不知道,这酸菜啊,顶属酸菜心儿好吃。酸菜心儿呢,若是切丝儿煮炖了,虽说也可口,可都没有这样吃着新鲜水灵。若是那酸菜帮做成了热菜还罢了,这酸菜心儿就合该这么咬着吃的才好吃。”皇太后说着叹了口气,“从小家里过日子不易,我们这些孩子冬日里就更没什么零嘴儿去。我额娘便在做菜的时候儿,捞出酸菜来,掰下酸菜帮儿做菜,然后将那酸菜心儿随手递给我们。”“我们啊,捧在手里拿个稀罕,就跟吃果儿似的,甜甜蜜蜜地给吃了。原本那是酸菜啊,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儿的模样儿,却分明都是甜滋滋的。”安寿和安颐对视一眼,都点头,“奴才家里头,何尝没过过这样的苦日子去这些,奴才们自小自然也是经历过的。”皇太后叹口气,将满手的酸菜汤儿洗净了,又伸筷子去尝那拌萝卜丝儿。还带着皮的萝卜,配上醋、清酱、小磨香油,吃在嘴里爽脆酸鲜。这北方的冬日啊,关窗户关门儿,连窗户缝都是糊上的;屋里地下还摆着个炭盆,暖阁里头更是墙壁与脚下都是通火气的,故此人都容易干燥。故此这些还带着水灵味儿的酸菜、萝卜,酸爽清新,叫人心下顿时一阵清爽。皇太后便又忍不住轻叹一口气,“给我盛碗粥来,我想多吃一点儿。”安寿和安颐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隐约有泪。两人忙去张罗盛粥,安颐在畔伺候,还小声儿地回道,“这两道菜还有名儿。奴才不敢隐瞒,还请主子听听。”安颐指着那酸菜心儿,“这道叫母子连心。”安颐又指向那盘子拌萝卜丝儿,“这道叫是酸也甜。”皇太后便眯了眯眼,将最后一口粥咽下,便将乌木錾金镶白玉头儿的筷子拍在桌上。“果然是她送来的我就知道,在这后宫里,这些玩意儿也就唯有她能弄得出来”“若是皇后、舒妃这样儿的,满洲世家大户的小姐,打小儿哪儿直接啃过酸菜心儿、吃过还带皮的萝卜去若是纯贵妃、庆嫔那样的,她们都是江南人,家里也没吃过这样儿的酸菜去。”“唯有令妃”皇太后眯眼盯住安颐,“听你说完这两道菜的名儿,我就更确定了是她她这算什么,向我讨好,想要合拢我跟皇帝去我与皇帝是亲生母子,哪里用得到她一个奴才她,未免太自大了”“你个大胆的奴才,何时受了那令妃的好处,这便都敢明目张胆在我眼前儿替她说话了”见皇太后动怒,安颐惊得赶紧跪倒在地,“回太后,奴才,奴才万万不敢啊”安寿也忙跪下提醒,“回主子,别说安颐没这个胆子;便是安颐想这样办,奴才也会将她给拦住了,是绝壁不敢送到皇太后眼前来的。”皇太后便眯了眼,“哦难道不是令妃呈进的”皇太后这才缓下心神,去细看那食盒。宫里凡事皆有规矩,膳食的规矩就更严谨。便是平素呈进的御膳,每道菜的盘子上都附黄签儿,上头写明是哪位御厨或者厨役的呈进。这样一来能叫主子记住这个人的手艺,二来也是为了倘若饮食里出了事,能迅速查问责任。宫里也有后宫嫔妃给皇帝、皇太后进菜的规矩,便必定是膳盒、盘子上也都有该宫的标记去。皇太后这便垂眸细寻那标记,却只见没有标记。在这宫里,除了她自己之外,另外不用标记的人,便只剩下一个人了。皇太后便挑眉,“难道,是皇帝呈进的”安颐忙伏地,“正是这两道菜的名儿,也是皇上起的。故此奴才方才才说不敢隐瞒”皇太后愣了半晌,回头再去回味那两道菜的名儿母子连心、是酸也甜。安寿也道,“这事儿奴才可作证,的确是皇上那边送过来的。送菜的人还说,这两道菜是皇上自己这两天吃着好的,这才呈进的。”这也是母子之间的老规矩,便是皇帝不来请安的日子,皇帝的御膳里吃着什么好的,也定会格外呈进一道来给皇太后尝尝;皇太后自己吃着什么好的,也会赏给皇帝去。母子两人便不在一个宫里住着,有时候儿甚至是一个在宫里,一个在畅春园,隔着半个北京城呢,可是膳盒却在母子两人之间没断了传递过。便仿佛,用这膳食,不管多远都牵系起母子两人的情。皇太后轻叹一声,“萝卜顺气,酸菜败火他啊,自有心了。”第2310章六卷350、令贵妃六千字毕十一月十六日,皇帝在斋戒三天之后,以平定回部,告功太庙。皇帝亲诣太庙行礼。十一月十七日,皇帝再赴寿康宫给皇太后请安。皇帝是以告祭太庙的事禀告皇太后,皇太后听完,却也是高高抬着头,却叹了口气。“皇帝,你可真够着急的”皇帝跪在地下不肯起身,“儿子求皇额娘成全。”皇太后轻轻闭上了眼。“还有八天,就是我六十八岁的生辰。人到了这个岁数,生辰便变得越发金贵,谁都不知道自己这个生辰过完了,还有没有下一个。”“故此人老了之后,便在生辰前后格外不愿意遇见不吉利的事儿。便是有些事儿其实我自己心下不愿意,可是为了图个吉利,有时候儿也不得不妥协。”皇太后说罢停顿,眯起眼来,缓缓垂下头来,凝视皇帝。“皇帝你不要以为我是在乎上尊号的事,我甚至也不怕自己的生辰不吉利祖宗规矩不可变,为了这个,我什么都能豁得出去”皇太后说完狠话,终究还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我啊,只不过是心疼那个已经成了形儿,却没能落地儿的孩子令妃的身份再不配,那孩子终究是我的小皇孙”“我这个当皇祖母的,都没能亲手抱抱他,没能跟他说上一声儿话去,就这么眼睁睁瞧着他没了我啊,如何能忍得下这份儿心。”皇太后说罢,也是老泪垂下。她举袖擦了擦眼睛,又是长叹一声儿,“我既然已经来不及对那孩子好,心里也想着这辈子也不能白白祖孙一场,叫那孩儿就那么可怜见儿地去了罢了,就将我对那孩子的心,补偿在令妃身上吧”皇帝心下终于呼啦一声,风吹云散。皇帝欢喜得叩头在地,“儿子谢皇额娘恩典,儿子也替令妃、替那未能出世的孩子,谢皇太后、皇祖母恩典”皇太后闭上了眼,轻轻摇了摇头。“皇帝啊,我不想看见你为了她这么高兴的模样儿你给我记住,我这不是跟你妥协,更不是从此便接受了令妃那汉姓女在后宫的平步青云去我只是心疼我那个孙儿,心疼我爱新觉罗家的血脉罢了。”“至于我的尊号,至于我能不能做到孝庄文皇后的地步,我都不在乎,你爱给不给”“总之,我要你记着,这大清的江山,是我满人的江山;汉姓女在后宫里,可以为宠妃但是,也只能为宠妃贵妃位分,好歹依旧是嫔御,看在那皇嗣的面儿上,我便容了你去。”“只是,皇帝,你要记住四个字:到此为止”“我爱新觉罗家的江山,绝不准一个汉姓女变妾为妻去贵妃再往上,皇后、皇贵妃,那可已是妻,不是妾了”皇帝霍地抬头,唇角微东,却终究还是暂且忍住了。皇太后有些疲惫,垂眸盯了皇帝一眼。终究是亲生的儿子,便是他极力隐忍,她也还是知道他这会子的神情,代表了什么去。她眼角微微抽了抽,“皇帝,你在我面前屡次提及孝庄文皇后,我知道你心下也并非没有想起,顺治爷对那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故事去。可是董鄂氏是什么家世她出身满洲世家大族,她父亲是三等伯鄂硕,她弟弟是将军费扬古,她家早就有世职这是令妃能比的么”“况且顺治爷时,后宫典制尚未完善。顺治爷还想效仿元代后宫,原本准备并立数位皇后,以第一皇后、第二皇后、第三皇后来定封号呢故此那董鄂氏只封个皇贵妃,又有什么稀罕的”“唯有你这个令妃啊辛者库下的汉姓人,这才是大清入关以来,最最违反祖宗规矩的”皇太后眯眼凝视皇帝。“孝献皇后董鄂氏,出身满洲世家大族,孝庄文皇后尚且不准顺治爷立她为后;你眼前这个令妃,我怎么可能准你一再违制了去”“又或者你要说,孝庄文皇后不准顺治爷立董鄂氏为后,是因为要将皇后之位留给她博尔济吉特氏的本家侄女儿,就是要蒙古女来当这个皇后,以保证满蒙联姻,稳定朝廷的大后方去可是我却并无这个私心”“这宫里,是有一个兰贵人,出自我本家儿。我便是有所回护,也都是人之常情,并未做什么过格儿的去。皇帝,这一点,我敢面对列祖列宗去。你埋怨不着我”皇太后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我维护的,是我大清天下,是我爱新觉罗家的血脉绵延。”“这些年来,令妃的为人我不是不知道,我也不是私心里讨厌她这个人去;可是她终究是辛者库下的汉姓人,我便得维护后宫的规矩,容不得她走得更高、更远去。否则,你我将来又如何向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交待,啊”“我大清天下,主母只能是满洲世家的格格;我大清的江山,唯有我满洲血统或者满蒙联姻下的皇子,方可承继”皇太后眯眼凝视皇帝。“皇帝,我对你的让步,只能到今天如此;便再没有以后了”十一月二十一日,丁卯日。皇帝谕旨:“来年为朕五十诞辰,又来年即恭值圣母皇太后七旬万寿。钦奉懿旨:彤闱集福,盛典骈臻,令妃、庆嫔、頴嫔、贵人博尔济锦氏,俱淑慎敬恭,允勷内职,宜加册礼,以宏嘉禧。”请注意哈,所有事关后宫进封的谕旨里,必定有“奉懿旨”的字样儿,所以皇太后这一关,必须得过。“令妃著晋封贵妃,庆嫔、颖嫔著晋封为妃。贵人博尔济锦氏,著晋封为嫔。钦此。”“所有应行典礼各该衙门敬谨察例举行。”消息传来,阖宫大惊。这是大清入关、后宫典仪完备以来,第一个出身辛者库,且为汉姓人的大清贵妃是空前,也是绝后,后头也再没有了。雍正爷的年氏、慧贤皇贵妃高氏,虽说也是汉姓包衣出身,但她们不是辛者库下的;且父兄那都是什么身份了这个消息,皇帝竟然将婉兮也瞒着。当这谕旨忽然传下,婉兮自己也是惊住。是宫殿监大总管高玉亲自来给婉兮传旨,高玉都传完旨了,婉兮还呆呆跪在地下。高玉将圣旨双手擎着,自己忙已是双膝跪倒在婉兮面前,“奴才给令贵妃主子道喜了”婉兮还有些回不过神来,倒是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