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便是如和珅这般,自以为天子近臣,最是了解皇上心性的,这一刻还是以为皇上是必定要大发雷霆的。因为皇上是一个孝心极重之人,这带回来尊奉在盛京老皇宫的物件儿,岂能有半点含糊的去可是说也奇怪,皇帝听罢,不但未曾如和珅想象的大发雷霆,反倒是盘腿坐在炕上,高高扬起头来,长眸轻阖就像是老人家时常说着说着话就走神了一样,连和珅都无法猜测这位老主子这一刻是睡着了,还是醒着。如是醒着,皇上又在想什么呢只是皇上越是如此,和珅心下越是没底。他只能低低垂首,紧张地等着皇上的发落若依皇上从前的性子,发火是难免的。经过了沉默而漫长的等待,和珅等来的却不是他以为的怒火和惩处,反倒是皇上莫测高深的一笑。“和珅啊,你说的没错,朕今年命盛京老皇宫添建,为的就是要将四库全书存放在老皇宫内。故此文溯阁出了纰漏,你们一班办事的大臣,都应该治罪“和珅吓得赶紧叩头。皇帝紧接着却又慈祥一笑,“罢了,罢了朕回盛京祭祖,连所经过之地的地丁钱粮,都准蠲免十分之五又如何至于要在这个时候给你们一班人治罪朕施恩,免了你们的罪去”“只需将那匾额,按着圆明园内文源阁匾额的挂法,不必挂在顶层檐下,改为挂在下檐即可”皇帝如此的和颜悦色,着实叫和珅都深感侥幸。谢恩离去,和珅还举袖擦了擦汗。不过待得回到住处,给永玮传话之时,和珅便已经换上了另外一副神情。他自负又淡然,当面告诉给永玮派来的人,“皇上原本震怒,说要追究一干人等。永玮公爷既是宗室,此时在皇上回盛京拜谒祖陵之时,皇上特地将永玮公爷从吉林将军任上调到盛京将军任上,就是因为永玮公爷乃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比一般大臣更适合在这会子出任这个差事。”“可是永玮公爷却在这时候儿,叫最为要紧的文溯阁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去,皇上说,永玮公爷这是辜负了圣恩呐”永玮的手下惊得慌忙跪倒,“我家主子自知有罪,就因如此才拜请大人从中周全”和珅这才展颜一笑,“我知道。你可以回去禀告永玮公爷,此事,我已经为他设法转圜,皇上已然息怒,不再问罪了”永玮手下登时大喜,替永玮向和珅千恩万谢,并且许诺道,“待得大人随驾至盛京,我家主子必有重谢”永玮手下欢欢喜喜走了,和珅得意而笑。九月,皇帝终于驾临盛京。只是按着规矩,皇帝必须先谒祖陵,之后才可驻跸盛京老皇宫。故此九月整个前半月,七十三岁的老皇帝,马不停蹄分别赴永陵、福陵、昭陵等,行大飨礼。九月十七日,才完成这些繁琐仪轨,皇帝终于抵达盛京旧宫。至此,新增建后的盛京老皇宫,才正式掀开了面纱去。若说原来的十王亭,是老皇宫的东路;曾经的凤凰楼、台上五宫,乃至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所修建的东所和西所,合并而为中路;则此次新增建的部分,乃为西路。整个西路,分为前后两大建筑群。后部,就是为了尊奉四库全书而增建的文溯阁。文溯阁后有仰熙斋,为皇帝书斋,再往后又有九间殿。藏书阁后安置皇帝书斋,这容易理解,从样式上来说,就是皇帝可以从藏书阁取书,在仰熙斋攻读之意。只是后面的九间殿,内里究竟存放了什么,就叫人无从知晓了。不过只是从这藏书阁与书斋的建制,猜测那九间殿里,存放的应该是书籍,以及其他杂物的吧。直到二百多年后的2003年,九间殿内的秘密才大白天下:2003年,几位师傅被分派到沈阳故宫九间殿参加修缮工作。九间殿因年久失修,所以它的窗户和门都已被铁板钉死。师傅们小心翼翼地将铁板揭下,就在这时,一只金黄色的龙头突然“露”了出来。当时师傅们都被吓了一跳,等到大家醒过神来才发现,透过九间殿窗户,能看见这只龙头是在一张“屏风”上画的。可是当其他的铁板陆续被揭开时,才发现这也根本不是什么“屏风”,而是数量多达48个的木柜这48个柜子各高2米,长1米,宽05米,全是用上等松木制作,外表漆成深红色。木柜内分5隔层,每隔层均可储备许多货物。估计整个柜子净重量150公斤左右,需要4个小伙子才能搬动。每个柜子正面画着两条金龙,金龙叱咤风云,二目炯炯有神,两撇龙须向前探出。据做了30多年木匠的李师傅介绍说,这些柜子每个外表所涂的漆足有两铜钱厚,这些漆保护了木料,使之不被潮气侵蚀,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腐烂。从这些龙柜里,发现整理出了8000余件文物,其中不乏奇珍异宝时间再回到当年。皇帝亲自看过文溯阁,又在仰熙斋中读罢了书,终于可以起身走向书斋后的九间殿。立在九间殿内,他眯眼含笑,望着那细细的微尘在空气中舞蹈。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他来到了九间殿,留下了四十八个龙柜乾隆四十八年,是九儿薨逝九年;九月、九间殿,又合“九九”之数。四十八个龙柜啊她薨逝那一年,是正月走的,若按虚岁算,便虚浮出太多了而按照她的实岁算,正是四十八岁啊他伸手,一个一个从那龙柜上拂过。“九儿啊,若你魂归故土,就到这儿来吧。这四十八个龙柜里,是爷将你生前最爱读的话本子、最喜欢的瓷器,还有你日常用惯了的物件儿,都存在这儿啦。”“你若魂兮归来,这里的一切就都不陌生,你啊,便又有可用的了。”第2641章十卷10、拾玉镯唯有天子近臣才知道,书斋对于皇帝来说,一向都不仅仅是一间书房,更是他一生中寄托情思之地。他年幼之时,书斋是圆明园天然图画的五福堂,小七生于彼处,小十五赐住彼处;他成婚后,书斋为乐善堂。他那乐善堂文集,集成了他登基之前,对于这天下的抱负;接下来,他又有了双桐书屋双树枯死一棵,他竟为梧桐续弦。而彼时,也正是慧贤皇贵妃薨逝,而婉兮进封之时。自然,身为天子,他最重要的书斋,还是养心殿的三希堂。那方小小的天地,是他身为天子、同时作为凡人,心灵最大的寄托。可以说,不管是宫里、圆明园,还是避暑山庄,几乎只要找到他的书斋,就能找到他心灵的归处了。七十三岁再来盛京,他知道,他可能没有机会再来下一次了。所以他要特地建一座书斋留在这里。若九儿魂兮归来,他又岂能在此处独留她一个人啊这一次来,他将书斋建好了,他也将他的心魂留一瓣在此处。若她魂兮来归,便能找见他。完成这个心愿,以七十三岁高龄,再度驾临盛京的皇帝,高兴之下,下旨恩赏。谕旨曰:“朕此次至盛京,恭谒祖陵,将军大臣以至官兵,均各奋勉执事。除官兵等另降谕旨赏银二万两外,将军永玮,赏银三千两;将军庆桂,赏银二千两。”“副都统成策、德福,侍郎鄂宝、宜兴、伯兴、荣柱、德福,府尹奇臣、府丞蒋良骐,共赏银三千五百两。总管赫楞泰、诺木齐、纳兰泰,掌关防官福昌、倭什布、拉隆阿,包衣佐领伊伯、英额、广索、福绍,共赏银一千五百两。”盛京将军、宗室永玮直到这一刻才终于敢松了口气下来。皇上非但没因为文溯阁匾额的事儿治罪,反倒赏赐了给他;而且他的恩赏是所有人里的头一份儿他真是有一种死后余生的欢喜。在永玮看来,此次他能遇难成祥,都是人家和珅的功劳。和珅身为“天子近臣”的名声果然不是虚的。别人办不了的事、递不进的话、救不下的人,人家和珅这不是都办到了嘛永玮得了赏银三千两,便从中拿了大半出来,将二千两银子派人去送给和珅盛京之行,至此,已然是皆大欢喜。一众大臣都等着,皇上借着这欢喜的劲儿,能够赐众人在“嘉荫堂”戏台看戏。这嘉荫堂戏台,便是此次盛京老皇宫增建西路的又一主要建筑群。皇上这么兴师动众地修了戏台,不看戏,难道还能干放着不成结果,大臣们却迟迟没能等来皇上赐看戏的消息。皇帝圣驾五天后从盛京起銮回京师,大臣们就彻底错过了在这新建成的盛京老皇宫戏台里看一场戏的机会去对此,众人都颇为奇怪。首先皇上已经这个年岁了,七十三岁来盛京,还要特地修建一座戏台,做什么用啊说句实在的,皇上到了这个年岁,还敢说数年之后还能再来盛京么倘若都未必能再来了,又何苦大费周章修建一座戏台去若要修戏台,当年修东所和西所,他奉着皇太后回盛京的时候儿,怎么没修呢至少那会子说修戏台,可以说是给皇太后看戏用的啊。再说戏台终究跟文溯阁意义不同。皇上此来盛京,无论是拜谒祖陵,还是亲自主持盛京太庙的落成,都是隆重庄严之事;可是却修建个戏台,却难免叫人以为不够庄重了去啊更何况,戏台修了就修了吧,可是却竟然一场戏都没唱过在皇帝只在盛京停留五天的这样一个短暂的行程里,修这么个戏台,究竟又是何用意实在是解释不清楚了。连以天子近臣自居的和珅,也是一头的雾水,没办法替同僚们答疑解惑。和珅自不愿跌了这么面儿,便只道,“九月盛京已经冷了,皇上年事已高,不耐关外的寒冷。再说接下来就是冬至节,皇上自要回京,亲自祭天。”车轮辘辘,大驾卤簿隆隆而去。唯有皇帝回眸,望向那座渐渐在视野中点点变小的故都、旧宫,欣慰而笑。这一次盛京之行,仅仅在盛京老皇宫驻跸五天,他却也这般大兴土木,生生又建造出一整个“西路”来。这样的大费周章,自不仅仅是为了这仅有五天的驻跸,他为的,是一个九年未曾淡忘的人儿,是为了一场似真似幻的梦啊。依稀记得,梦境里,她俏生生立在海棠花下,眉眼清丽地含笑望住他,说,“您不去看戏么就在西边儿的戏台。这戏台啊,都尘封两百年了,如今沈阳故宫将旧日皇家戏曲重新搬上这舞台,将这尘封了两百年的戏台,又给唤活了”他也诧异,“戏台尘封两百年这老皇宫里,哪儿有戏台啊”他自是最清楚,此处乃是祖宗旧宫,祖宗们都是崇尚节俭,从太祖皇帝,到太宗皇帝,没人在这老皇宫里修建戏台啊。他身为子孙,自当遵从祖宗的老规矩,便是当年奉着皇太后的圣驾一起回盛京来,他也没说专门给最爱看戏的老母亲修建一座戏台啊。那这盛京老皇宫里的戏台,又是打哪儿来的呢她便笑了,“就在西边儿啊这边是没有,因为这边都是早建的;西边那是建得最晚的,是乾隆四十八年,跟藏书阁一起建成的。您还没走到那头儿去呢吧您去瞧瞧吧,那戏台修得可雅致了。”他又愣了愣,“那今儿,他们唱的什么戏”“拾玉镯呀”她头顶海棠,笑靥嫣然,浓也正好,淡也正好。“拾玉镯”他愣住,“我怎么没听说过呀”她便笑,举起手来掩住口。隐隐然,他瞧见她手腕上套着一副碧翠的软镯“是京戏呀”她妙眸流转,“哦,我想我理解您了。因为这是盛京老皇宫,而京戏的起源,是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的时候儿在这入关之前的沈阳故宫,看后来京师才兴起的京戏,是有点儿穿越呐”他继续发愣,“乾隆五十五年穿越”她又笑了。这一笑便宛如故宫处处都开遍了海棠他收回思绪,轻轻阖上眼帘。什么是京戏,又什么是穿越,他直到此时还没参透。可是那该在乾隆四十八年的戏台,他终于如愿给建成了。她喜欢看戏,是不是那出戏的名儿,更是叫拾玉镯,他就也喜欢了。虽然不知道那戏里唱的是什么,可是他却惟愿,他依旧还能有机会,弯下了身子来,在那落满海棠花瓣儿的地上,为她拾起翠玉软镯,重新套在她的手腕上啊他笑起来,独自坐在御车里笑起来。这大驾卤簿的辉煌隆重,却怎么都抵不过,他独自一人坐在这空空荡荡的御车之上的暗寂啊。嘉荫堂坐北朝南,为五间硬山式卷棚顶前后廊式建筑。这里是皇帝赐宴、赏戏时临御之处。其正面有两个楹柱,上边各悬挂一副乾隆所书楹联:“动静叶清音,智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嘉荫堂东西稍间均有暖阁,供皇帝读书、休息之用。嘉荫堂与戏台、东西两侧的游廊互相连接,形成了封闭的天井,这样有利于演出时获得较好的音响效果。戏台东西两侧,各有转角庑房及围廊13间,是供皇亲国戚和王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