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臣伴驾赏戏时使用的地方,称为东西游廊。东侧西向,西侧东向,南北两侧分别与嘉荫堂、扮戏房的山墙相连,构成了一个四合院。嘉荫堂在不同之处悬挂了几幅乾隆爷御书对联,如明间东、西壁联分别为“妙理静机都远俗,诗情画趣总怡神。”“一室有余含峭茜,八窗无尽启吟披。”从其字里行间的意思看,此处应是乾隆吟诗挥毫、观画赏戏的所在。稍间室外南窗下保留的烧火口,可以想到,在嘉荫堂设取暖设施,这说明宫殿戏台在天冷时也可以使用。可是皇帝此次东巡,在这初建成的戏台却未曾使用。故此和珅之说,并未成立。终究是没人想到,这戏台,皇帝不是为了自己而建。直到皇帝驾崩,小十五登上皇位,这座戏台才正式启用。嘉庆九年1804年,戏台建筑群又进行了一次修缮,共整修嘉荫堂及周围房屋二十五间、围廊二所二十六间、照殿九间、配殿两座六间,此外还有值房、净房嘉庆十年1805年,小十五东巡盛京,在嘉荫堂里宴赏随驾的王公大臣和地方官员。“召见将军富俊,晚膳在宫内嘉荫堂赏饭,午正三刻进内伺候。皇上升座,王公大臣左右在东西廊内坐定,开戏、赏茶、赏饭”当时,演的是昆曲“楚汉春秋”中的霸王别姬一折。获赐看戏的大臣们,同样的一头雾水宫廷承应大戏,原本应该伺候圆满而热闹的曲目才是。谁也不明白,为何皇上赐在这盛京老皇宫看戏,却是看的这样一出叫人心下悲伤的霸王别姬第2642章十卷11、守护,咱们的儿子乾隆五十年十一月,由钦天监推知,明年,亦即乾隆五十一年的正月初一,再逢日食。这些日食、月食,都是实录记载,是史实七十五岁的皇帝下旨:著停止朝贺筵宴。所有救护典礼,著该衙门敬谨豫备。他御极已经五十年了,这五十年里经历过的日食和月食,当真是太多了。有些他毫不在乎,可是有些他却放在心尖上,看得比这天下其他所有的事都更要紧。譬如当年婉兮薨逝之前,他钦命文武百官行月食救护礼;而这一次,他也要为日食行救护礼了。这也难怪,毕竟皇帝今年都七十五岁了。大元旦的,天降日食,到了这个岁数的人,谁心下能不哆嗦呢。“都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大雪纷飞,紫禁城的红墙金瓦,被素裹银妆,和珅和福长安并肩而行。穿了端罩,袖口里拢着手炉,便是这寒冬大雪之日,身上倒也不觉着冷了。可是,他们两个心底下,却反倒泛起了些凉意。福长安满眼茫茫,不由得叹了口气,“皇上怕这日食,实则咱们谁心下不跟着忐忑呢至今那正大光明匾额后头封着的名字是哪位皇子,咱们还是不敢叫准呐”两人如今都是天子近臣,可是他们两个却也都明白,他们两个如今的一切,都是眼巴前儿这位皇上给的。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若老皇上宾天了,新皇上怎么对他们,还难说呢。他们两个现在啊,最大的念想,就是借着天子近臣这个身份,赶紧将老皇上的心意给猜明白了才行。要不,老皇上驾崩之日,怕也是他们两个重归平凡之时。与福长安的惶惶比起来,和珅要年长十岁,故此这一刻看来,走得更稳,目光也更坚定。“若说坎儿年,明年倒不是皇上的坎儿年。倒是前年,乾隆四十八年是皇上七十三的坎儿年。你瞧皇上还不是稳稳当当地过来了么”乾隆四十八年,皇上办的最大的一件事儿,就是回盛京去。兴许是盛京的列祖列宗保佑,叫皇上的坎儿年顺顺当当地就过去了。尽管从盛京回銮的路上,皇上曾经亲口跟和珅说过,“完成了盛京的这个心愿,朕便是过不去今年这个坎儿年啊,朕也瞑目了”和珅自然以为,皇上说完成了的“盛京心愿”,便是在盛京老皇宫修好了文溯阁,安放好了四库全书呢福长安却不敢放心,歪头凝视和珅,“您是说,皇上还能再高寿去可是您瞧啊,明年这都日食了会不会是上天当真示警了”和珅淡淡垂下眼帘,“就算是,你也不必惊慌。总归不管是哪位皇子继位,咱们都事在人为罢了。”在和珅看来,便是老皇上这般杀伐决断的帝王,他都有本事得到皇上的器重;那新登基的新皇,根基未稳,又如何能不倚重他呢福长安不放心地瞟了和珅一眼,“话虽如此,可是我终究不希望是那位。”在如今所有皇子里,最叫和珅“克化不动”的,就是十五阿哥啊。和珅却是不屑一笑,“从前令懿皇贵妃在世之时,执掌六宫,我倒不能不担心储君就是十五阿哥。可是如今令懿皇贵妃已经薨逝这么多年,我看着如今十一阿哥的风头,倒是越发超越了十五阿哥去了。”十一阿哥永瑆由舒妃的缘故,与福长安算得上是表兄弟;更何况永瑆的嫡福晋,就是福长安的姐姐福铃呢而和珅自己能够不慌不忙的缘故,就是自己的儿子丰绅殷德,已经被挑选为十公主的额驸不管将来是哪位皇子登基,好歹都会看在皇上幼女的面儿上,不至于大动干戈去。福长安心下却还是有些没底,“和大人,您当真认为十一阿哥胜算更大”和珅轻笑一声,“十一阿哥从前颇有些荒唐之名,原本我都不敢寄望于他。可是孝圣宪皇后崩逝治丧之事,倒叫我看出了皇上的心意来”和珅立在雪地里,傲然地高高仰头。“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一日,孝圣宪皇后神牌,升祔太庙、奉先殿。皇上亲捧孝圣宪皇后神牌入太庙,跪安于拜位,躬代行礼。再恭捧孝圣宪皇后神牌,敬升,奉安于孝敬宪皇后之次宝座上。”“而在孝圣宪皇后神牌升祔奉先殿后殿的升祔礼中,皇上是派皇十一子永瑆,恭捧孝圣宪皇后神牌,进奉先殿后殿。而皇十五子颙琰恭捧孝贤皇后神牌,出至穿堂跪迎,随行进右第二间寝室。”“孝圣宪皇后神牌行参拜世宗宪皇帝、孝敬宪皇后礼时,还是皇十一子永瑆,安奉孝圣宪皇后神牌于拜位,恭代行礼。而皇十五子颙琰安奉孝贤皇后神牌于拜位,恭代行参拜孝圣宪皇后礼。”和珅说着瞟了福长安一眼,“你瞧,在皇太后的升祔礼中,十一阿哥处处都是在十五阿哥之先。倘若皇上属意的是十五阿哥,皇上又怎会令十一阿哥来捧皇太后的神牌,而叫十五阿哥低了一级,只捧孝贤皇后神牌呢”皇太后的升祔大典,自是皇家最重的大典之一,行礼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皇子等级,自然是一个重要的表征了去。福长安便也松了口气,“您说的是”和珅摆了摆袖口,“你啊,年轻,从前许多事儿未曾经历,便也不知道。我再提醒你一声儿:历来朝中有皇室宗亲、股肱之臣溘逝,皇上都派皇子奠酒。可是这些年来,皇上却从未派遣十一阿哥给任何大臣奠酒过啊”“十五阿哥虽说也少,不过终究有过给他开蒙师傅觉罗奉宽奠酒之事由此可见,皇上兴许早就有了安排,只不过不叫咱们窥破了去才是。”话说到此,两人立在漫天大雪里,在紫禁城的红墙金瓦背景里,相视一笑。他们都自以为是天子近臣,自然比旁人更有机会,更有能力,早早窥破天机去。因为日食的事儿,养心殿里的气氛有些压抑。所有人都以为皇上是担心日食,这才坐在明窗殿里半个时辰了,还在闷闷不乐。魏珠也是老态龙钟,远远眯眼觑着皇上,却眼睛有些花,看不太清楚。他便招呼如意过来,“你去,啊,哄哄皇上。”如意的名儿取得好,叫人一听就像是什么都能称心如意似的;况且皇上爱玉,玉器的形制里又特别喜欢玉如意便连皇上在宫里这么些宝座上,挨个儿的都放上一柄玉如意,以方便皇上随时把玩呢。太监如意更从小是皇上身边长大的哈哈珠子太监,有机灵劲儿。如意寻思了一会子,叫了声“奴才回事儿”,一垂袖子,躬身走进明窗殿去。如意先没急着说要紧的,而是先用些不要紧的事儿回了,借机拿了篦子出来,替皇上篦着头。这也是一种按摩,头顶舒服了,皇帝的心情便松快了许多。皇帝哼了一声,“你个猴崽子,连这个都学会了。”如意跪倒回:“这几年奴才眼见着皇上一旦心里一旦有事儿了,就叫人来重新打散了辫子,用篦子来通头发奴才便学会了,心想着,都说这头发是三千烦恼丝,若奴才有福气帮皇上将这烦恼都给捋顺了,皇上可不就舒泰了嘛。”皇帝点点头,却垂下头去,凝望着地上自己孤零零一个人的身影,努力地笑,却喉头涌上一丝哽咽来。如意深深垂首,可不敢看见皇上的哀戚。他便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小心翼翼地说,“奴才就是想起来,当年孝圣宪皇后还在的时候儿,每到遇见什么坎儿年啊、日食月食的,皇上便总张罗着给孝圣宪皇后冲喜”皇帝缓缓抬起头来,目光落在如意面上。半晌才道,“对啊,你说得对。”如意退出去,脑门子也都紧张得都是汗。出门儿赶紧问魏珠,“师父,皇上他老人家这回真的就是这么担心日食么”他们是御前的人,陪着皇上经历过太多次的日食了,却没见皇上哪次这么郁卒过。魏珠叹口气,“皇上是在心烦日食之事,却不是只为了明年元旦这一回。钦天监来报,报的可是两次日食不但明年大年初一日食,还推算出来乾隆六十年大年初一啊,也是日食啊”“啊”如意也吓一激灵,“如此说来,那储君岂不是要背负不吉之兆了”皇上已经几次三番地明下谕旨,说要在乾隆六十年归政。若当真是在乾隆六十年大年初一正式归政给新皇了,那新皇头一天坐进殿,就赶上日食那岂不是又要被有心人散播,说什么储君不是天意所归如意小心地在魏珠面前,将一个巴掌伸开,来回转了三次,“皇上真正担心的,不是他自己个儿;而是这位”魏珠便也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今年,那位自己所儿里也出了伤心事,皇上心疼着呢,只是不能明说啊。”就在七月十四日,十五阿哥福晋点额小产,失血过多,体质日渐衰弱。第2643章十卷12、廿廿也长大了呢十五阿哥和福晋两个,自成婚以来,感情一直很好。十五阿哥福晋点额于乾隆四十五年,生颙琰第二女;乾隆四十七年,生嫡长子绵宁;乾隆四十九年,生颙琰第四女到乾隆五十年小产的这个孩子,已是第四个孩子了。两人成婚十一年,但是在成婚的头五年,颙琰因年岁还小,更向心于读书,故此他被皇帝赐给的所有的福晋、格格们,均无生育。从乾隆四十四年,颙琰的妻妾们开始生育之后,到此时是六年。六年当中,点额有了四个孩子,可见两人感情的深厚。原本,嫡福晋是父皇指婚,两人在大婚之前缺少感情基础。可是两人能相处若此,自都是二人皆用心用情的缘故。尤其是从乾隆四十九年,到乾隆五十年,前后两年中点额接连有喜,更可见夫妻两人这两年之中情意更笃。却偏在这个时候儿,点额小产,伤了身子去。乾隆五十年七月十五日,姜晟请得十五阿哥福晋妊娠三个月。“忽于十四日戌时,腹痛腰疼,血分大下,以已经小产,但下血过多,以致心跳头晕,身软懒食。今用养荣归脾汤调理。”“怀胎后下红流血以致流产者三月以上者称小产,三月以内称堕胎。以福晋而论当由气血虚损,无以养胎而致。”这位太医姜晟亦是可以相信之人。去年,他便跟随陈世官,一起伺候点额平安诞下十五阿哥的第四女去。姜晟的医术得到了陈世官的认可,并且向皇帝和十五阿哥大力举荐,今年这一回,才有姜晟来单独伺候点额小产之事。姜晟在奏本里没敢公开说的话,回去已是回明了陈世官,由陈世官委婉奏明皇帝姜晟是担心点额的身子从此伤了,再也没机会坐下孩子去。如今小十五虽说已经儿女双全,可是几个孩子还都是幼龄。更叫老皇帝担心的是,十五阿哥此时在世的,仅有一个儿子绵宁而绵宁也刚刚三岁啊。摆在这些孩子们面前的人生,还太长,太难测。此时老皇帝不能不为十五阿哥考虑,再选闺秀为侧福晋之事。虽说这些年为了子嗣之事,皇帝也陆续指了数位“皇子使女”给十五阿哥,但是她们终究身份都是“皇子使女”,不能与皇子嫡福晋相提并论。此时既然点额的身子已经伤了,便也只能再为十五阿哥指给侧福晋。乾隆五十一年,大年初一,元旦。七十六岁的老皇帝,依旧按着雍正爷留下的规矩,在养心殿明窗殿,行“明窗开笔”的仪式。开笔前后要先做“试笔”,皇帝不由得想起一年前,也就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