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领袖兰宫>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106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1068(1 / 1)

d特地提起乾隆十五年的旧事,玛父可曾知晓,当内务府和刑部当审结的结果上奏皇上之后,皇上是如何圣裁的”和珅不慌不忙问。英廉点头,“因此案离奇,纪容舒尚有犹豫之心,唯恐那常明已是神魂失常;余文仪却力主将那常明问斩。皇上最后依了余文仪所奏,处死了那常明。”和珅笑了,“纪容舒心有犹豫,是相信了有鬼;余文仪和皇上坚决处斩,则是看清了常明不过只是个人。”英廉眯起眼来,“你的意思是鬼魂根本就不存在那你道那附在常明身上说话的孩童,又是怎么回事”和珅淡淡一笑,“人也是常明,鬼也是常明。根本就没有那个男孩儿二格魂魄不散之说。如果非要说有鬼,那也是人怀鬼胎,人说鬼话罢了。在皇上看来,这样故弄玄虚的人就是有罪,本就该死”英廉眯眼望住孙女婿。年过七十的他,在皇上跟前伺候了二十多年,如何能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去。便也正因为明白,反倒心下更是不落地。乾隆十五年的工役常明也好,乾隆三十年的太监赵连璧也罢,不过都是烂命一条,既然有罪,杀了就杀了。可是这一回皇上将交给他来查的,却是内廷里两位妃主子啊以他英廉的身份,他敢定谁有罪,他又敢杀谁英廉深吸一口气,定定望住和珅,“你是说皇上这一回,竟是动了杀心不成那终究是二位妃主子啊;尤其惇妃主子,可是还生有十公主”和珅笑了,“妃主子又如何皇上前头两位皇后,哪个不是死得不明不白况且那二位皇后,更是生过嫡皇子的”英廉也是闭了闭眼。孙女婿说得对,在这位皇上眼里,半粒沙子都不肯容。这些年死得不明不白的内廷主位,可不少了。便是皇上不亲自下旨处死,可是这宫里有的是法子叫你活不下去,最终用各种离奇的方式,窝窝囊囊自己死去的。堂堂元妻嫡后,大清国母,能在御舟之上数十上百侍卫、护军、太监、船工的拱卫之下,还有机会大半夜的掉下船去没了性命;也有继任皇后,被锁在寝宫里,受太监日日讥诮唾骂,最终活活气死只要皇上打定了主意,眼前这两位妃主子,根本就不叫事儿。和珅回眸望着英廉,唇角漾起淡淡的冷笑,“听闻这二位妃主子,曾经是大行皇太后最喜欢的两位内廷主位。如今大行皇太后刚崩逝百日,想来皇上是想送两个活人生殉过去。”“待得大行皇太后奉安下葬那天,身边也好有这两位最喜欢的小辈儿伺候着,叫大行皇太后在地下也不寂寞。”和珅这话,叫英廉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可怜七十多岁的英廉,今儿先被皇上讲那鬼故事给吓出了好几身的冷汗,这会子又在宫门外的风里,被自己的苏女婿又给吓了一回。英廉抬手扶住额角。和珅见状不对,赶忙上前扶住英廉,“玛法,您这是怎了”英廉虚弱地摇摇头,“只觉头晕目眩我老了,老了。”和珅却是浅浅一笑,“那岂不正好”英廉心下一震,抬眸望住和珅。和珅点点头。英廉心下呼啦敞开了一扇窗去,“老夫想来是受了风寒,如何敢带着病气进内去看望两位妃主子既如此,老夫唯有在值房中等候,只叫余文仪一人随宫内总管,入内拜见两位妃主子吧。”和珅含笑点头,“正是如此。想来皇上亦不会怪罪。”谁让皇上非给英廉讲鬼故事呢英廉毕竟年过七十,比皇上年岁还大,就说是被皇上给吓着了。想来,皇上也说不出什么去。放下了一大半的心,可是英廉还是有些长眉不展。和珅忙问,“玛法还有何事忧虑”英廉叹口气,“虽说可以叫余文仪自行入内办差,可是我终究这会子兼管刑部,皇上又是将此事交给我和余文仪两个。倘若余文仪办事不利,皇上一样会迁怒于我。”“我若不跟着去,反倒心下不安定。要不唉,我还是跟着进去吧。”和珅垂首轻轻一笑,“玛法是担心,余文仪过于方正。”余文仪为官四十年,所得评价最显著者就是“行事方正”四字。行事方正是美好德行,任职刑部理应如此;可是却也会因为缺少转圜而惹下祸事比方说在眼前这件“后宫人怀鬼胎”之事上。倘若是余文仪当真秉公直断,难道真的要以一个刑部大臣的身份,问两位妃位主子的欺君大罪去又或者在两位妃位主子后头,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人去“余文仪自己倒是无所谓,”和珅轻轻一哂,“反正他都九十多岁了。以这样的年纪,便是办不好差事,皇上也得顾及他的年岁,不能将他怎样。可是皇上总得找个人来担罪,到时候儿自然要连累到玛法您老去。”英廉长叹一声,“我所担心的,也正是如此”和珅缓缓低首,“此时玛法已是进退两难。依着孙女婿看,此事不能这么办。无论是玛法跟着余文仪进内,还是不跟着进内,都不是最好的法子。”英廉迷惑地望住和珅,“可是这是圣旨啊。我若不这么着,岂不成了奉旨不遵”和珅点头,“那常明自己说鬼话,结果是自己卖了自己,叫自己当年的罪行大白于天下,最终落得个人头落地玛法您说,如果咱们这两位妃位主子也肯跟常明学学,自己说出鬼话,招供出来呢那岂不是省了玛法多少的事去”英廉也是一惊,“可是,这如何能做得到况且那二位的脾气你如何不知晓,她们怎么可能是肯自己认罪的”和珅淡淡垂首,“顺妃和惇妃当中,咱们至少要设法保一个下来。玛法听孙女婿一言,咱们需得将话儿先给惇妃递过去。”英廉眯起眼来,“你是说,要保惇妃这是为何”第2659章十卷28、古怪的胎8和珅轻叹一口气,“自是为了天爵。”和珅虽说官运亨通,却子息不旺。这与他的嫡福晋是英廉的孙女儿有关他从咸安宫官学生时代起,就受楹联的恩惠;后来能进官场,再到如今的官运亨通,全都离不开英廉手把手的教授与提携。忌惮着英廉,他虽年轻潇洒,在外也有不少韵事。但是终究不敢造次乱来。故此子息暂时都只能由嫡福晋冯氏一人所出。冯氏身子本就弱,这便成婚这些年来,和珅至今唯有一个儿子。和珅自是爱若珍宝。当父亲的,除了将香火传承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之外,更是个个儿都望子成龙。和珅如今平步青云,却还是不满足,还是希望儿子会比自己更为直上云天。故此给儿子取了小字,名“天爵”。说来也巧,天爵也是生在乾隆四十年正月里,与十公主的生辰是前后脚,只比十公主晚了半个月而已。既是存了“天爵”之心,和珅的主意便早早就打在了十公主的身上去。他家里是有世职,不过不过是个轻车都尉,不够保儿子一世安稳;而如果儿子能尚公主,那便至少是和硕额驸的世职,自也相当于公爵品级了。还有一宗巧事,他弟弟和琳的儿子,也是出生在乾隆四十年,还比天爵早几天,故此也是生在正月里,跟十公主的生辰更近。和琳何等有眼色,知道兄长存了这个心,便为他自己儿子避嫌,给儿子取了小字“存谷”。一个天爵,一个存谷,当真是一个心在天上,一个心在地上了。只是那会子孩子还小,还没种痘。小孩儿在种痘之前,能活多久都难说,和珅那会子虽存着这个心,却还没有付诸于行动。天爵和存谷两个孩子都在今年满了两生日,便一同在二月里种痘。两个男孩子都健健康康地送了圣去。种痘已是平安,此时和珅正是开始心活泛了的时候儿。而眼前,就正好赶上了这个机会去。终究十公主是惇妃所出,能利用此事得了惇妃的好儿,那这件事便成了一半了。此事英廉年过七十,天爵是他孙女儿的儿子,乃是他的重外孙。到了这个年岁的老人家,一听说为了那小乖重孙,自是一切都肯的了。英廉沉吟片刻,便也道,“如此说来,待会儿进内,我还是得与余文仪一同去终究要先到惇妃主子面前,寻空隙,点拨她几句话才是。”和珅垂首又笑笑,“惇妃主子性子直,脾气爆,玛法若是当面提点她,她兴许未必能领会玛法的苦心。甚或,反倒有可能当场恼了,发作开来,倒不好了。”“玛法不如趁着余文仪请脉的当儿,避出门外去,将此事告知惇妃主子的身边女子。借由那女子的口,将此事委婉回与惇妃主子才好。”英廉也是豁然开朗,口中连连称:“是啊”又过了一会子,余文仪终于随传旨太监而来。终究是九十多岁的老人家,虽说依旧精神矍铄,可是腿脚还是慢了些。余文仪见英廉在内右门前等候,忙上前施礼。英廉见了忙亲手扶住,含笑道,“方才皇上与我说起余大人,讲的是余大人于乾隆十五年,亲审鬼魂附身的奇案。皇上说,便是因为那次的奇案,令皇上对余大人刮目相看。”余文仪只是淡淡笑笑,“哪里有什么奇案,又何来的鬼魂附身呢纪昀是一支妙笔,爱谈鬼论狐;他父亲纪容舒便也一脉传承,也愿意相信这些鬼狐之说。可惜,下官却不信”英廉搓着手,小心凝着余文仪的眼睛,“那依着余大人来看,当年那人犯常明,因何会口吐童子之声且那童子所说案发之日、埋尸之处,无不属实啊”余文仪一声冷笑,“那就是常明那厮自己做贼心虚当年是他杀了那童子,多年过来,虽未案发,但是却在他心中积成心魔他虽暂时逃脱法网,可是他从未有一日真正逃脱那罪孽去。”“故此他是心魔成病,早就得了癔症去。正好儿那时管库丢失了玉器,内务府会同刑部查问工役,他心下害怕,担心当年的罪恶被揪出来。这便紧张之下,倒叫癔症发作了。”“癔症发作之人,秉性大改,完全换成了另外一个人去一般,言行都不受自己的控制。他这才将自己当成了那童子,极尽全力在我等面前将当年的罪案掀开罪案掀开了,他自己的心下就轻松了,可是他却忘了,他其实揭发的是他自己啊。”余文仪说着也是叹了口气,“判他一死,也是救他,叫他早早从那心魔里解脱了,重新托生作人去吧。”英廉听罢自更皱眉。这个余文仪果然“不信邪”。英廉试探道,“那依余大人,便是这人犯自承罪状,也算不得自首,依旧该死”余文仪不由得盯了英廉一眼。英廉忙道,“我虽兼管刑部,然则对于刑部事务,无论如何比不得余大人你熟稔。倒要请教一二”余文仪笑了笑,“冯大人自谦了。在下官看来,如常明之人,并非自愿自承罪状。他所谓的自承罪状,都是在癔症的状态之下,并非是他自主之举。”“话又说回来,倘若他当真有自首之心,为何不在心魔集聚成癔症之前,就早奔官府唯有那般,才算自首。”英廉皱眉,心下犯愁:待会儿就算惇妃肯听他的,怕是这余文仪也未必肯接受,这可怎么好英廉、余文仪,随宫殿监大总管王成入内右门,至九洲清晏王成的值房。王成将顺妃与惇妃两人的情形,告知余文仪。余文仪一听,也是不由得有些惊讶。尤其是惇妃的胎自去年八月有喜,到今日八个月了,竟然每个月依旧还有月事余文仪私下与英廉嘀咕,“真是荒唐这是哪位太医给请的脉下官这就要参他一本”英廉连忙低声提醒,“余大人万万慎言就是皇上去年十二月间,特恩赏给三品恩衔和俸禄的陈世官陈太医啊”第2660章十卷29、古怪的胎9饶是余文仪,显然也是愣了一下儿。情势明摆着,若是参陈世官,其实是在打皇上的脸。可是余文仪就是余文仪,九十多岁的老爷子不愧“方正”之名,余文仪犹豫片刻后还是毅然道,“倘若稍后证明是太医误诊,才令两位娘娘都闹出过月不喜的事来,那老夫便是豁出去,也要参那陈太医一本去”英廉心下只得再暗暗叫苦。大总管王成将两位妃位的情形介绍罢,客气地笑笑,太医陈世官,率领罗衡等位,已经先朝顺妃娘娘的寝宫去了。英廉大人、余大人您二位看,咱们先去瞧瞧惇妃娘娘,您二位意下如何”英廉忙客气道,“那自然没什么不好的。就烦劳王成你前面带路了。”英廉和余文仪两个一个七十岁,一个九十岁,原本这年岁,英廉在前朝都已经获赐紫禁城骑马;余文仪是汉臣,不会骑马,也可坐轿了。可是外朝是外朝,内廷是内廷。两位老臣进了内廷,一样得腿儿着。英廉便利用这个,尽量走得慢些,边走边想着主意。也是巧,刚走到惇妃寝宫门口儿,恰巧遇见禄贵人和明贵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