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领袖兰宫>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10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1070(1 / 1)

d那太医们就能为娘娘们做出准确的诊断来;可是若官女子们心中藏奸耍滑,不肯以实相告,那么太医们就没办法做出准确的诊断来”“姑娘有一句话说对了,太医们的医术原本都在本官之上。他们多是名医世家的出身,更是经过礼部的层层选拔而来,故此自然个个儿都是人品端方、拥有回春之力的圣手。这世上术业有专攻,本官就算略知歧黄之术,却也只是个刑部官员,这一生最擅长的是断案、量刑,而不是来给人把脉看病。”“故此本官也认为,太医们不会断错,如今惇妃娘娘这胎像的诡异,问题不是出在太医身上,太医们不必为此担责”余文仪说着,眸光倏然一寒,如刀刃剑光一般直指观岚,“真正要为此担责,本官要禀明皇上重重治罪的,就是姑娘这等在娘娘身边、搬弄是非的官女子身上”九十岁高龄的余文仪须发皆白,如此神厉目张,威仪自生观岚听得也是倒吸几口冷气,向后退了半步去。可她是在内廷呆久了的人,习惯了凡事仗着主子去。别说什么刑部的汉尚书,就算英廉那样的协办大学士,乃至宗室里的王爷们又怎样,谁进宫来对她们不是客客气气的,谁敢当真拿她们只当个官女子看待故此观岚心下稳当了稳当,这便依旧不将余文仪放在眼里去,“余大人这么说,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在主子跟前,是我们这些多年伺候的忠奴贴心,还是余大人这等这些年才头一回见的外官可信去”“我倒要反问问余大人,我们这样的人自是一颗心、整条命都在主子这儿,谁人不为主子计算去,又为何要说出对主子不利的话去反倒是余大人,初次进内,第一回请脉,就敢说出与所有太医都不一样的话来,余大人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余文仪望住观岚,缓缓地笑了,“姑娘真是伶牙俐齿。”余文仪说着不急不忙地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好,抬眸笑了笑,“姑娘知道么,本官四十年刑部为官,公堂之上见过多少伶牙俐齿之徒,却不过一轮板子下来,还不至于皮开肉绽呢,就个个儿都招了。”“本官以这四十年的经验,敢在惇妃娘娘面前说:公堂之上,越是伶牙俐齿的,就越是必定有罪的。想要掏出他们的实话,一点儿都不难。”观岚听着脸色有些发白,“余大人你这又是什么意思你难道是还想对我用刑”观岚说着连忙跪倒在地,就依在惇妃腿边,“主子,主子您听这位余大人在您面前这都说的什么话呢奴才是主子位下的奴才,在这内廷里除了皇上之外,就只认主子一个本主儿。故此在这内廷里,能给奴才刑问的,也唯有皇上和主子您才有资格。他一个刑部尚书,外官岂能管内事,他凭什么就敢这么说去这是将您和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了么”“还有啊,他若不是老眼昏花,他怎么能看不见您如此小心地捧着肚腹坐在这儿呢他却口无遮拦,什么皮开肉绽,什么用刑的,毫无顾忌都当着主子这么往外说他这是想恐吓奴才,还是想惊吓了主子您和皇嗣”惇妃也是会意,登时捧住肚子一声低呼,“哎哟”惇妃宫里的太监们也都叫了起来,“大胆余文仪,惊吓了惇妃主子和皇嗣,还不请罪”余文仪白须发轻飘,“惇妃娘娘是忘了,微臣方才已经说了,惇妃娘娘根本就没有胎。又哪里来的惊吓去”惇妃再也按捺不住,冷笑着抬起头来盯住余文仪,“余文仪,好容易活了九十多岁,你这是活腻了是么”第2663章十卷32、该当何罪3惇妃这般疾言厉色,余文仪却并不惶恐,反倒笑了。“惇妃娘娘宠信身边女子,却并不相信微臣的话,这倒也是人之常情。”余文仪一推长须,抬眸盯一眼观岚,冷冷笑道,“娘娘终究与位下女子日日相对,娘娘的一切私己之事都不避讳她们;可是微臣不过是头一回进内给娘娘请脉的外臣,娘娘终究不敢托付。”“可是微臣倒想斗胆提醒娘娘一声儿:古往今来,身为主人家的,因为宠信奴仆,却反倒被奴仆所蒙蔽和陷害的故事,还少么”惇妃眯起眼来,“余文仪,你这是何意”余文仪缓缓抬起头来,目光与惇妃相接。“娘娘的脉案在此,内里写得明白,娘娘自从去年八月传说有喜,可是每个月却都荣分照常而行便是不找大夫,以民间最基本的常识而论,谁敢轻易就说自己有胎了呢”“太医们自都是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就更不至于会出此大错,可是为何太医们就一口咬定说娘娘有了喜,而且中间还给娘娘开过方子,将娘娘的荣分照行给当做了漏胎之状来调理呢”“太医是宫中承应,不是普通的大夫,他们若误诊,赔上的可是自己的脑袋和身家性命故此还请娘娘明察,太医们是绝对不敢擅自给娘娘们误诊的那么太医们却偏偏给看错了,其中的症结出在哪儿”“微臣以为,再经验丰富的大夫,诊断也不能是空中楼阁。太医们所有的诊断都是来源于望闻问切,而在后宫之中的特殊情形之下,太医们主要的诊断依据,是娘娘们自己的口述,当然更多还是来自于娘娘身边女子们的描述。故此微臣可以认定,问题必定出在中间环节,是有人故意给出了错误的描述,有意误导了太医们去”余文仪抬眸瞟了惇妃一眼,“微臣相信,这故意误导了太医们去的,必定不是惇妃娘娘自己。惇妃娘娘是什么身份呢,更何况这是惇妃娘娘自己的身子,惇妃娘娘如何肯拿自己的健康和身家性命,去办那犯下欺君大罪之事”惇妃心下惊惊一跳,“那是自然”余文仪淡淡一笑,“微臣也是如此认为。那么既然绝对不会是惇妃娘娘自己描述错了情形而误导太医,那么问题便也只能出在娘娘身边的女子身上”“微臣身为外官,却也知道宫中娘娘们的心事。娘娘们谁不想为皇上诞育皇嗣,尤其是皇子呢故此娘娘们每日里拜佛、念经,当中有一大半都是向神佛祈求,叫自己有了喜去吧照此一来,心愿长久累积,渐渐成了执念,甚至是心魔。娘娘们这样的情形,想必身边的女子们最为清楚。”“宫中女子,都如菟丝花,依附主子们而活。主子得宠,这些女子们便也可以获得荫蔽,自抬身价。”余文仪说着,不客气地盯了观岚一眼,“便如惇妃娘娘身边这位姑娘一样,颐指气使,将微臣这堂堂刑部尚书都不放在眼里”“故此女子们自是千方百计帮自家主子争宠,倘若宫中另外有娘娘有了喜去,想必她们也不愿自家主子居于人后,这便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什么事都办得出来了吧譬如,将自家主子疑似有喜的情形夸大其词,故意误导,将原本唯有一分的情形,渲染成了十分”观岚恼得一瞪眼,“余大人,你这是血口喷人”余文仪眸光高远,“这位姑娘,本官在与惇妃娘娘回话,此时没人问你的话”惇妃眯着眼道,“余文仪,你说的话未免有些言过其实。宫里别家的的女子,可能是有你口中所说的这样的事儿,不过我宫里的人,可没那么大的胆子”“她们再怎么着,也都只是奴才;反倒是太医们,尤其是陈世官、罗衡几位,一个是刚被皇上恩赏了三品衔,一个是恩赏了五品衔,这都是太医院里破天荒之事。小小的官女子们,又如何敢欺瞒他们去”余文仪笑了,“陈太医是三品衔,罗太医是五品衔,娘娘位下的女子就不敢欺瞒了么微臣斗胆在娘娘面前自夸一句:微臣乃是刑部尚书,还是从一品呢娘娘方才可见,娘娘位下的女子可曾对微臣一个从一品的官员,有半点的敬畏去了”惇妃也是说不出话来。余文仪又向上行礼,“娘娘位下女子多年伺候娘娘,受娘娘多年恩惠,本应忠心奉主。娘娘更是待她们如家人,她们就更不该欺瞒主子。更何况胆敢做出如此误导太医、叫惇妃娘娘有喜足月却不能见喜的大事来”“娘娘的凤体何等金贵,叫她们给耽误了这些个月去,喝下太医们开出的那些保胎的汤药,致使娘娘的身子这么久无法复原不说微臣更要提醒娘娘,此事再不妥善终结,那岂不是要酿成欺君大罪去”“皇上以为娘娘有喜,这八九个月间一直小心呵护着娘娘,甚至将十公主都挪出去给其他娘娘抚养就连娘娘与十公主的母女亲情,都受了阻隔去。想十公主去年八月刚刚一岁多大,正是刚刚认人记事的时候,那本事培养母女之情最要紧的时候,却不能在娘娘膝下由娘娘亲为抚养”余文仪说着叹了口气,“唉,娘娘该得到的没能得到,可是原本应该拥有的却全都坐失了等此事了结,娘娘也许在后宫之中还要背负流言微臣真替娘娘叫屈。”余文仪的目光又落在观岚身上,“娘娘身边有如此忠奴,且得了娘娘这多年的信任和恩惠微臣真不知,娘娘入宫十四年,终究叫这样的忠奴欺瞒了多少回,娘娘不知了多少事去”惇妃心下一个激灵,扭头去瞪住观岚。观岚惊得浑身寒颤,恨恨瞪一眼余文仪,马上伸手抱住惇妃的腿,“主子别听他胡说八道奴才,奴才跟了主子十四年,从未有半点欺瞒主子之处啊”第2664章十卷33、该当何罪4“是从来没有,还是你道行太深,利用娘娘的信任,反倒瞒天过海,将娘娘瞒得太苦,叫娘娘十四年来从未察觉过”余文仪在畔冷冷而笑,“唯有姑娘你自己心知肚明外人可就不得而知了。”余文仪又看惇妃一眼,“都说人心隔肚皮,这位姑娘的心在她自己肚皮里头,而惇妃娘娘您也在她肚皮外头这般说来,便是十四年的主仆之情,对于她自己个儿的心来说,您也只是外人罢了。”惇妃的目光便是陡然一寒观岚脸色大变,两手紧紧抱住惇妃的腿,“主子,主子您别听余大人他的妄加揣测余大人不过头一回进宫,奴才却伺候了主子十四年啊”余文仪老眸深沉,凝着惇妃,缓缓又道,“其实微臣心下还有最大的一个疑问:惇妃娘娘明明腹中无胎,却为何连娘娘自己也认定了必定有胎呢微臣也曾听说,太医们在诊断娘娘们是否有喜,乃至推算坐胎的日子,都要先依着敬事房的记档,那底档上载明娘娘们于何月何日侍寝。”“那么娘娘呢,娘娘那时那日,究竟事实上发生过什么”惇妃狠狠一怔,瞪住余文仪。余文仪却跪倒叩首,“微臣是外官,怎么都不该再论及娘娘们侍寝之事。微臣大罪,还望惇妃娘娘恕罪。”“微臣之所以斗胆说论此事,只是为了提醒娘娘有些事可以被奴才们蒙蔽,大人不记小人过而已;可是有些事,终究不能叫自己也跟着掩耳盗铃去。娘娘说呢”余文仪说到此处,门外太监进来通禀,说协办大学士英廉求见。余文仪正好叩首告退。余文仪退出的时候,正见英廉立在廊下与太监说话儿。英廉见了余文仪便忙道,“余大人不忙走,先等我一下儿,我进内给惇妃娘娘请安,稍后咱们一同出去。”余文仪笑笑道,“那是自然。皇上命冯大人陪同下官一同进内,下官自然理应与冯大人一同离去。”英廉是汉姓旗人,“英廉”乃为旗人名儿,故此平素说起并不带姓,只称“英廉”二字即可;而英廉的汉姓为冯,余文仪是汉臣,更习惯用“冯大人”来称呼英廉。英廉点点头,忙跟着奏事太监一同入内去了。英廉进内给惇妃请安,廊下安静,余文仪立在廊下能细细碎碎隐约听见从殿内传出的华语之声。只是殿内人声量都不高,他自己许是也真是年纪大了吧,并不能听得分明。饶是如此,那门口的太监还是向他躬身,请他到门房等候,并不许他继续站在廊下。余文仪便也冲那太监笑笑,“有劳公公。”他不奇怪,这是宫里。尤其这后宫内廷啊,本是这世上最为隐秘之地,此处的规矩最严,此处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是不能被传到那扇大门之外去的。他身为外官,有这么次机会进内看看,却也只能是看看,不能左右什么,更不能将这里的一丝半点儿都带出宫去。不多一会子,英廉就出来了,接着追了过来,两人在门口值房廊下说话。英廉连忙向余文仪拱手,“对不住对不住,我方才回禄贵人的话儿,这便耽搁了。倒叫余大人单独为惇妃主子请脉,都是我的失职。”“余大人也知道,禄贵人乃是庆贵妃的本家妹子,她问起的是庆贵妃园寝的祭祀之事,我不不敢怠慢。”后宫等级森严,惇妃虽说是得宠,可也终究只是个妃位;贵妃的事,自然是要高于妃位之事的。余文仪便也点头,淡淡一笑,“冯大人不必放在心上,下官岂敢。冯大人也是回贵人主子的话儿嘛。再说冯大人今儿本是陪同下官进内请脉,要来给惇妃娘娘请脉的是下官一人才是,冯大人已经尽了陪同之责,何来失职之说”余文仪说着抬眸瞟了一眼惇妃寝殿的方向,“冯大人想必也已经知悉了下官所下的结论。依着冯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