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16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168(1 / 1)

d拜访,自是不好携带出门,若国舅爷有意,下官改日可派人送到国舅爷身边,供国舅爷查验。”张璟带着好奇的神色,接过了毕懋康的草图,而后仔细看那草图,他明白,以毕懋康的才学,绝对不会和后世那些不知道学历是不是真的科研团队一样,轻易夸下海口,自大的吹嘘自己的科研成果的,所以他十分认真的查看毕懋康的草图。只见,草图上方,写着一行三个秀美的大字自生铳。看到这名字,张璟心里就十分好奇,顾名思义,自生自生,毕懋康为他的火铳起这个名字,应该就是说她是能够自动发射的火铳想到这里,张璟心中陡然一惊,因为真如毕懋康所说,那自生铳不就是后世的机关枪么不会吧难道大明朝这时候,已经有天才提前两百年发明了马克沁、加特林之类的机关枪这可了不得毕竟,在这个冷热兵器还在交替使用,甚至于很多时候,冷兵器还是战争的主要选择,若是这种时候,他手里有这个时代的机关枪的话,只要量产,那真的可以无所畏惧了。当下,张璟开始认真研究起那份毕懋康的草图了。只见,那草图上有一把造型别样的短管火铳,而在那火铳旁,还有一段明显是毕懋康写的,对自生火铳的一段说明:“铳遇风雨不便,凡铳必先开火门,乃可对敌举放。往往有被风雨飘湿而不能一发者,有未及照星而误发者,须将龙头改造消息,令火石触机自击而发药得石火自燃,风雨不及飘湿,缓急可应手。”细细观察,张璟觉得,这种自生火铳,就像是一种燧发枪,因为它和燧发枪发射弹药的原理差不多。因为自生铳是将鸟枪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作发火装置,从而克服了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燧发枪在发火装置上安置燧石发射时,由射手扣动扳机,安置于扳机上的龙头下击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装药室中,使火药燃烧,产生气体推力,将弹丸射出。这种枪只要连续扣动枪机,摩击燧石,便可发射,因而简化了发射手续,提高了射速。故而,自生铳完全就是用了后世燧发枪以扳机通过弹簧带动击锤击向燧石片,通过与燧石片的急速摩擦产生火星引燃火药,因此不必像火绳枪那样,作战时拖着根长长的点燃着的火绳,雨天无法使用,在夜晚火绳的光亮还易暴露射手。明白了这些,张璟有些震惊,毕竟按照草图上对自生火铳的说明,那岂不是说这自生火铳很早之前就出现在大明了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自生火铳虽然很多地方是属于跨时代的射技发明,但张璟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毕懋康设计到现在,并且自己都做出成品了,而大明朝廷却依旧没有欣赏他吗甚至于,这种跨时代的东西,也只有毕懋康自己做了一件。莫非,这自生火铳有诈不成张璟心里这般想着,而后问毕懋康道:“既然自生铳是先生所制,并且早已经制造出了成品,那为什么依旧没有被朝廷取才量产呢”271、尚不完善“回禀国舅爷,这自生火铳并非朝廷没有取才,只是在下尚未献给朝廷。”毕懋康回道。闻言,张璟诧异道:“什么东郊先生如今竟然还没有将这等兵家利器献给朝廷”“正是”毕懋康听后,点了头道。“东郊先生为何不献给朝廷莫非你有难言之隐不成”张璟连忙问道,心中疑惑不已。前世张璟对于毕懋康的印象,完全来源于毕懋康的军器图说。因为这本书,在后来螨清酋长乾隆实行文字狱期间,也是因为涉及太多火器理论,是螨清鞑子不想让汉人知道的东西,害怕汉人在民间私造,所以借以乾隆修四库全书之名义焚毁此书,列为民间禁书。直到道光年间,才不得已开放书禁,民间才有机会再版出书,让后人见到。记忆里,毕懋康在真实历史上,和茅元仪一样,也是写军事理论书出名的,而那本军器图说,也是他穷尽半生编撰的心血之作。后来,到了崇祯年间,他才将那本成书的军器图说献给崇祯帝,也因此崇祯帝才知道他的能力,让他专门研发火器。可惜,众所周知,明朝崇祯时期的财政情况,就算是毕懋康在火器上的才能非常人所能及,并且造出了自生火铳这样的如同后世的机关枪一样的大火力利器,可是明朝政府没资金,就算明朝有技术,也根本量产不了这种利器,装备军队。当然了,就算有资金的话,崇祯时期的大明,能不能制造出质量合格的自生火铳,张璟也十分怀疑,以崇祯时期朝堂上下其手漂没的传统,真正用于制造火器的资金,能有朝廷拨付的一半都算不错了。毕懋康闻言笑道:“并非是下官有什么难言之隐,而是因为此物下官虽然已经制造成形,但造价极高,而且这自生火铳在射程威力上,尚不如我大明军中现在装备的各式火铳,国舅爷执掌军器局多日,应知射程于火器之重要性,因此经过诸般考虑,下官并不觉得现在献给朝廷最好,打算自己私下再研究一番,待自生火铳的一些缺陷弥补后,再决定将这兵家利器献给朝廷。”“原来如此”张璟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确实,若是自生火铳真的还有那么多缺陷的话,那毕懋康说得就没错,这并不是献给朝廷的最佳时机。毕竟,设身处地的以朝廷方面想,倘若自生火铳造价成本比一般火铳高,但射程还不如一般火铳,即使它可以连发,但朝廷方面综合考虑的话,一定不会选择让军队装备造价成本高的自生火铳的。想明白这些,张璟觉得,现在的他即将捡一个大漏,倘若他将这如今朝廷上下并不熟悉的自生火铳献给朱由校,哪怕他在军器什么东西都没做,这都是大功一件,因为自生火铳就是朱由校要他研发的新式火器。当然了,射程威力不足的缺陷,其实于张璟而言,暂时无所谓,毕竟,朱由校让他去军器局,要的是新式火器的实物,是为了证明他提出的研发新式火器的正确性。至于射程威力不足之类的缺陷,完全可以在以后慢慢研究改良,毕竟,张璟和朱由校点名要徐光启和孙元化,明显不是让他们来混日子的,有他们加上毕懋康,再有张璟后世的一些先进理论,张璟还就不信他不能把自生火铳改良成功。而且,张璟还想到这毕懋康日后调到军器局,是归他掌管的,以毕懋康的能力,显然不止说只会发明“自生火铳”这一种新式火器,说不得他还会有其他的令人震惊的发明,也说不定。张璟不信,能自己研究自生火铳的大佬,张璟觉得毕懋康的未来,肯定不局限于这一具火铳上的当然,张璟也知道,对于毕懋康手上的那种初级版本勇的自生火铳而言,现下还不是量产自生火铳的时候,只有等到自升火铳的缺陷被弥补,到时候才是量产的时候。毕竟,归根到底,这种自生火铳,就是后世说的燧发枪。而要产生能摩擦燧石引燃火药的能量需要击锤以极大的速度和力量叩向燧石片,这样的话,士兵要扣动扳机就需要相当大的力,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要让火铳自身克服相当大的弹簧力。而力量过多集中于扣扳机的食指,会干扰持火铳的动作影响精度,所以,以如今自生火铳的技术而言,其实还不成熟,也只有等它的技术彻底成熟后,张璟觉得那时候才能让军器局大量量产自生火铳,从而大量装备大明的军队。不由得,张璟想到,若是日后,真的成功研发了自生火铳,并且大量装备进大明军队的时候,想象着大明军队拿着自生火铳,对建奴疯狂扫射的情景,张璟心里就是觉得十分有趣,任你吹嘘的八旗铁骑再无敌,恐怕明军那突然增加的火力,都能把那些自以为摸透明军战略战术的建奴异族们,给吓得吓尿吧当然了,这些于张璟而言,现下也只是想想而已,他知道,想要实现这些,那就必须完善自生火铳,而完善自生火铳,那首先就需要不断的研发改良才行。所以,张璟之后又好生称赞了毕懋康,并且向他承诺,等到军器局重新运作后,便调集人手,全力帮助毕懋康,众人合力研发改良自生火铳。想到毕懋康这类痴迷于技术研发的学者对于成果的重视,为了防止他误会,以为张璟是要侵吞他的成果,张璟还特别说明无论日后自生火铳最后研发的如何,张璟都会向外界坦诚自生火铳是毕懋康发明的,同时,张璟还会亲自向皇帝朱由校推荐这款新式火铳的。这些谈妥之后,毕懋康想了想,欣然同意张璟的话,并按照张璟的要求,用张府的笔纸,重新画了份自生火铳的草图给张璟,这才离开。272、熊廷弼出征翌日,天气晴朗,张璟府上,人满为患。其实,府里人多倒没什么,毕竟一下子充斥了四百人的京营兵以及御马监的骑兵。关键在于,张璟要来的各府勋臣贵戚子弟太会闹腾,除了少部分人收敛之外,大部分人到他府上,简直不把自己当外人,相互之间吹嘘不已,一点儿没有张璟是他们上官,他们要听从张璟的意思。张璟不信,这些二世祖来他府邸钱,家里长辈没叮嘱他们不要搞事情,结果这些二世祖们虽然没故意针对张璟,但也没让张璟多好过。看到这些,张璟心里不由有些后悔,他就不该想着和勋臣贵戚拉近关系,招惹这些二世祖过来,现在倒好,自己给自己找苦吃,这帮二世祖里,不少人可个个都把自己当大爷,张璟要指挥他们,难得很。不过,今天张璟也没心思去好好管教这些二世祖,因为今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为熊廷弼送行。京营里,不止是张璟把他需要的三百兵凑齐了,还有熊廷弼,也是终于把他要的五千兵马凑齐了。虽然张璟不知道熊廷弼选的京营兵到底如何,心里不敢为那些京营兵打底,但是想到御马监骑兵的靠谱性,张璟觉得这一世的熊廷弼,应该不会和真实历史上一样悲催了。至于张璟要送熊廷弼,倒不是他想和熊廷弼继续拉关系的缘故,而是因为朱由校得到熊廷弼出行的消息后,特别下旨赐熊廷弼一件麒麟服,四彩币,并且在京师郊外设宴,命令文武大臣陪饯。说来,自大明开国以来,还没打胜仗,就让皇帝如此礼遇的,几乎没有,可见朱由校对于熊廷弼的看重,而张璟好巧不巧,也被朱由校指定,成为此番为熊廷弼送行的大臣之一。相信,以出征时朱由校的宠幸来看,若是熊廷弼去辽东能剿灭建奴,那等待他的,便是回朝后,朱由校在郊外设宴,亲自率领文武大臣迎接他的事情。为了打出威风,张璟点过三百京营兵的名后,便让他们先回各家,名日再来他府上听令,而他自己,则是带着御马监的一百精锐骑兵,当县风驰电掣的往郊外赶去。一路上,行人见到这队骑兵,纷纷避让,同时,他们心里也在嘀咕,这是京师里的哪家权贵子弟,连出个门的声势都这么不一般。到了地方,酒宴尚未开始,张璟也无心思去跟正在和其他人聊天的熊廷弼嘘寒问暖。很快,酒宴开始,众人便放开了架子,开怀畅饮。张璟也就是趁此时机,连忙举杯主动向熊廷弼祝贺道:“恭喜熊经略苦尽甘来,愿熊经略此番入辽东,马到功成,将那建奴逆贼剿灭,执老贼努尔哈赤之头,扬我大明国威”闻言,熊廷弼大笑道:“谢国舅爷妙赞”说完,熊廷弼当先将他手中酒杯里的酒,一干二净,张璟见此,也只是跟着把酒杯里的水一饮而尽。双方饮完酒后,熊廷弼放下酒杯,对张璟感谢道:“昔日若非国舅爷一力相助,便没有熊某人的今天,故而,还请国舅爷再饮一杯”张璟无奈,见熊廷弼这么客气,也只能继续和他对饮。饮完后,张璟便和熊廷弼聊了一些普通事情,这才退席,好让其他官员向熊廷弼这个大红人敬酒。说来,适才熊廷弼私下言语,却是告诉张璟,熊廷弼向皇帝上的免除弹劾他的姚宗文等人的罪责,又被朱由校驳回留中了。也不知道朱由校的脑子突然哪里不对,竟然这么倔,根本不听他们的劝告,执意要治罪弹劾张璟的人。不过,就算如此,张璟也要让姚宗文等人免罪,毕竟,他也是答应过方从哲的,所以绝不能放弃。在一番觥筹交错后,众人纷纷送给张璟祝福,还有对张璟的批判后,熊廷弼这才在依依不舍中,上了他的马了,往辽东的方向离去,在他后方,一千精骑、四千步卒,浩浩荡荡的保护他的师长。待熊廷弼走后,前来宣旨的李进忠突然私下里告诉张璟,顺天府和锦衣卫都查到那在黑市上贩卖火器的人的下落,让张璟早做准备。闻言,张璟心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