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老老实实的按照张璟的要求,去办事情。一众被挑出来兵将,虽然不知道张安的意思,都以为朝廷将有大动作,他们这些被朝廷厌恶的京营兵,又被朝廷记起,再次出现了。然而,他们的想法是好的,可是朝廷选兵的条件,却是让他们受不了,这校场可容纳数万人,让他们沿着这战场跑二十圈,这不是要了他们这些平日里很少跑步的人的命吗基本上,能坚持跑完二十圈的,无不是跑完后,看着个虚脱一样的人。张璟和张安等人,他们做得也就是观察那些愿意跑二十圈的人是不是有偷奸耍滑的事情,一旦发现,必将严惩。“国舅爷,那些都是按照你的要求,从五军都督府里选出的精兵,你要不要再看一下”张安说道。“不用了,你再让他们跑二十圈,把坚持下来的人,告诉我。”张璟回道。“”张安一脸懵逼,不知道张璟何意。“张员外郎的事情,你怎么还不去办”就在张安不解时,张之极突然出现在张安身边命令道。“是是”张安闻言,连忙回应,而后又去安排了。可以想见,刚刚才跑完二十圈,现在又要再积蓄跑二十圈,肯定有很多人要不满了。事实的确是这样,在听到还要让他们再跑二十圈后,当下便有不少兵卒抱怨起来,喝骂张璟骗他们。当然,有的人喝骂归喝骂,但还是会做事的;可有的人却是有些缺礼数,被他的二次跑步的命令感到奇怪,进而离开。一下子,这些人再次跑二十圈的选拔,就让她们原本通过初选的人,人数又少了一大半,可谓是正合张璟之意。其实,原本通过第一轮选拔的人数,张璟早就知道了,不过他依旧要进行第二轮选拔,甚至第二轮选拔下来,还要再来第三次、第四次第无数次选拔,直到剩下的人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找到听话的魁梧属下而已,至于他们会不会听张璟的话,也很容易证明。毕竟,除非是事先就知道张璟的意图,否则只有听话的人,才能一次又一次的按照张璟的要求,去跑那欲仙欲死的二十圈。一般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听张璟的命令去跑步,估计早就疯了,也只有那些安静听话的人,有了上面的命令,才会即使他们自己再累,都要去跑步的。如果连这样的只会听雇主花的人,都不老实那张璟可真不知道怎么去找老实人陪他查案了。选拔还在继续时,张璟也趁着这功夫,和身边的张之极聊天,当然,他聊得很有针对性,就是打听目前尚在京师里的勋臣贵戚,有多少人还在五军都督府任职。作为大明第一勋贵的英国公嫡子,对于京师勋臣贵戚自然是极为了解,很快便说出了一大批京师勋贵家族的事情,这也让张璟心里有了大概的数,知道要留出多少名额给那些勋贵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那些听话的兵卒只剩下两百多一些人时,张璟刘没有再让他们跑步了,当然,他也怀疑恐怕再跑二十圈,那就没人会继续跑步了,加上人数也基本合适,张璟便不再让他们跑了。当张安看着张璟带了两百多身形魁梧,但看起来都有些木讷呆滞、不苟言笑的兵卒离开大营时,心里面也是直嘀咕,张璟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些家伙因为就是张安自己,呆在京营这么多年,也从没见到有这么多的“笨家伙”。毕竟,这种老实面相的人,在军营里,特别是现在完全是享乐为主的京营里面,基本都会因为不机灵,而得不到什么上升的机会。回京师的路上,张璟骑着马,回望身后两百多即使行军都没有交头接耳的家伙,心里觉得这次值了。想到马上要把京师里的水搅混,张璟看着这两百多人,心里就有底了,因为这些人都是听话的人,绝对不会逆着他做的。当然,为了凑足三百京营之数,剩下的缺口,张璟都准备亲自写信给京师里的各家勋臣贵戚,按照张璟从张之极那里就是打听到的消息,让对方把张璟指定要的人,第二天送到他的身边,这样才能让他好查案。269、毕懋康登门正当张璟做好准备,想要好好的搅一搅京师里,自客巴巴死后的浑水时,张璟的府外,却是来了一名因他的缘故而来的一名不速之客。“先生便是东郊先生”看着面前两鬓斑白的老者,张璟听到对方自成后,惊讶问道。“若是国舅爷问的是自号东郊的毕懋康的话,那我想必就是国舅爷口中的东郊先生。”老者皱着眉头思索一下道,话里,却是有些绕口。张璟听后,哑然失笑道:“没想到东郊先生竟如此幽默”说完后,张璟又起身,恭敬向毕懋康行了一礼道:“见过东郊先生。”这是张璟对毕懋康以礼相待,同时也是张璟不希望他做出错误举动,让得这位后世有名的军械大牛,不愿意给自己做事。伟人说的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毕懋康这种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人才,自然得好好尊敬了。对面,见张璟对自己如此礼遇,毕懋康也是有些受宠若惊,他还以为张璟和那些因为家中女性成为皇帝后妃,从而无法无天的皇亲国戚一样了,却没想到张璟如此没架子,实在让毕懋康惊讶不已。故而,毕懋康连忙还礼道:“国舅爷身份尊贵,不必如此客气”说完后,毕懋康也跟着道:“歙县毕懋康,见过国舅爷。”“我盼先生久矣,不想今日先生亲自来了,真是令我欣喜来人,给毕先生上茶”张璟一脸激动的说道。闻言,毕懋康有些疑惑道:“国舅爷怎么如此说呢难道我此番入京,不是国舅爷的原因吗”“我的原因”张璟诧异道。“是的”毕懋康点头道。“还请东郊先生明言。”之后,毕懋康便把他从朋友那里,听到的这次他怎么从山东调到京师的过程说了出来。张璟听后,这才恍然道:“这事确实是因我从陛下那里点了东郊先生的名字的缘故,希望先生千万不要见怪”闻言,毕懋康摇了摇头道:“国舅爷千万不要这么说,若非是你的缘故,我想要从山东那污秽之处离开,到我想要去的地方任职,也很难”张璟听后点了点头,但没说什么,从刚才毕懋康的话里,张璟也知道他这么说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毕懋康这种科学大才,和后世的科学学者一样,不喜欢政治,即使做官,闲暇之余,他也都只想搞研究。毕懋康乃是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在其担任陕西巡按时,当时陕西旱灾,毕懋康便下令广设粥厂,大放仓廪,流民因此渐复其业,救活了万余人,而毕懋康爷因此,升任山东巡盐御史。而巡盐御史一职,一直都是都察院外派御史的肥差。明制,巡盐御史,天下只有四人。一为两淮、一为两浙、一为长芦、一为河东。毕懋康所巡便是位于勃海湾的长芦盐场,与地方的都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代表的地方利益不同,毕懋康所任巡盐御史乃是直接代表朝廷巡视地方盐务,其职自是权重。自古以来,盐业就是暴利,但凡国家机器强大的王朝,都是将盐铁收归国有,打击私盐私铁,以此谋取王朝强大的财富基础。故而,巡盐御史自然也是肥的冒油,其和吏部的文选司、兵部的库部并列,是谓官员最喜欢的职务所在。只是,毕懋康归根到底是个学者脾气,为人不喜做官,做官这么多年,当的封疆大吏的职位也不少,但是在士林之间,都很少传出他有贪财之名,而且也不爱对违法分子网开一面,而他对火器奇玩,颇为所好,却是广为友人知道。当然,这些都是张璟后来打听到的,至于这些信息到底是真的,还是毕懋康和很多官场伪君子一样,故意让外界传播的,那也只有毕懋康自己清楚了。不过在张璟想来,外面所传毕懋康的事情,应该都是真的。而此番毕懋康之所以会入京,并且入京后,主动来张璟府邸拜访,这自然和张璟前些日子,和朱由校点了毕懋康的名字,和他要人研究火器的功劳。不过,这其中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毕懋康在山东得罪了那些盐业的利益集团了。毕竟,作为学者官员,家族又是富裕之家,毕懋康是真的对于钱财没什么兴趣,所以在任职山东巡盐御史时,虽然闲暇时光,他都把心思放在火器研究上面,但也抽出相当的精力做官的。而毕懋康做官也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查起私盐,以及正规盐的渠道上面的违法乱纪的事情,也是力度相当大的,损坏了不少人的利益,这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不少人为此都在想办法整到毕懋康,然而,毕懋康实在是太清剿了,他们想找证据,都没把柄让他们弹劾毕懋康,故而,这些人从上到下,都只能忍着,盼望毕懋康早日任职期满,换一个贪财的好说话的新的巡盐御史来。正好,张璟的这一次向皇帝朱由校点名,要毕懋康帮他研究火器,给了他们机会。当他们在吏部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的便直接把毕懋康的身份告诉了朱由校,而后又和朱由校说了很多毕懋康的好话,说他在任如何勤勉,能力不错云云,并且故意说他马上就要期满,朱由校听到这里,明白毕懋康也该调动了,再加上火器之事非同小可,所以也就毫不犹豫的调了毕懋康去工部帮张璟去了。吏部那些人知道朱由校脾气,所以故意这么说,没想到直接就成了,所以毫不耽搁,发挥了他们最大的效率,短时间里就把毕懋康从山东调回京师了,并且他们安排的同利益者,也是立马走马上任,去山东和同党一起赚钱发财去了。不过,虽然如此,但于毕懋康而言,这个结局不错,毕竟他可以一边做官,一边又不用花费精力,在他不想做的事情上面浪费了,所以,在明白是张璟推荐他去军器局后,特别来登门拜访的。270、自生火铳两人主客交谈甚欢,交谈中,张璟很快也想到他军器局的事情,要想完成,还得落在毕懋康身上。虽然军器局现在被抽离,并且又沾上高进倒卖军械的事情,如今正被东厂、锦衣卫盯着,里面一团糟,张璟只能让陈明遇、冯厚敦二人暂时安抚住他在军器局的人,即使暂停研发,也千万不能乱,等到客巴巴一案解决,军器局正式抽离,可以独立起来,那就可以继续研发了。如今,毕懋康来了,即使现在军器局暂时还研发不了,但张璟还是要好好了解下这位有名的火器大能的具体实力。“东郊先生,自陛下下旨令我研发火器以来,于火器一道,我与属下众人也只在以往火器缺点上了研究,但尚未有改良成果,不知先生可有法赐教。”张璟对毕懋康问道。“不知国舅爷所改良的火器的缺点是”毕懋康反问道。“分别是围绕火器射速、射程以及火器质量三点研发改良的”张璟回道,他把当初茅元仪对他说的火器缺点,加上他后世的一些观点,融合起来向毕懋康表达。闻言,毕懋康点了点头道:“国舅爷所说,的确是如今改良火器的好方向。不过,这也只是沿袭前人成果,却并非是如今火器研发的最佳选择。”“不知东郊先生所言何意”张璟疑惑问道。“下官的意思很明白,国舅爷适才所言只是改良前人的火器成果而已,并非是火器改革的最佳选择。”毕懋康语气加重道。听了这话,张璟像是明白了什么,问道:“莫非东郊先生已有新的火器研发成果”毕懋康闻言点了点头道:“下官确实设计出了一种新式火铳,以下官看来,这种新式火铳要是能够量产出来,它比我大明军队现在所使的火铳要强大数倍,甚至可以把我大明军中所使用的火铳全部淘汰掉。”言语之中,毕懋康的言语颇有些狂妄自大,甚至神情也有些傲气凌人,这种样子,不是自大的疯子所有,那就是有真才实学的。知道毕懋康在后世曾经也是留下大名气的张璟觉得,毕懋康此言,绝非夸大,而是他研发的新式火铳,的确有可能比如今大明军队所用的火器都更强大。当下,张璟立即问道:“不知先生所研发火铳是什么样子有何威力可否告知我”“国舅爷既然管辖军器局,而下官所制火铳也是要献于朝廷,自然是要给国舅爷查看的。”毕懋康点头道。说完之后,就见毕懋康从怀里掏出一堆厚纸,然后双手捧到张璟面前道:“国舅爷请看,这是在下很早之前所研发新式火铳的草图,平日随身携带,正好可给国舅爷一观。至于新式火铳成品,下官已制出一件,不过此刻尚在下官府中,今日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