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影响他的仕途,朱由校相信骆思恭会毫不犹豫的和他们划清界限,保持中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观望。就像现在,朱由校确信,既然他把话说得这么明白,除非王安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能力压骆思恭,否则,就是借骆思恭十个胆子,他都不会把消息透露给王安的。当然,这也不是说骆思恭会和王安为敌,只是他会在合适的时候,划清界限,观望投机而已。果然,听了朱由校的话,骆思恭略一犹豫,而后便行礼道:“臣遵旨”“嗯你走吧”见骆思恭识趣,朱由校也知道和这聪明的投机者说话,说得也够仔细了,当下便让他走了。看着骆思恭离开的身影,朱由校明白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一步了,至于能不能把那个逍遥法外的杀人抓到,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别看朱由校迫不得已杀了魏朝,把客巴巴和高进被害的案子,做成了铁案,不让别人查,但这并不代表朱由校会愿意放过那个杀害客巴巴的杀手,所以,这凶手他还是要查到,并且杀了他的。而朱由校继续追查凶手的事情,其实已经相当于打他自己的脸了,所以,朱由校自然不能再安排顺天府这样的公共的官方衙门查案了。所以,既然公共的不行,那朱由校只能选择私人的,不为外人知道的部门,那就只有东厂和锦衣卫这两个专门给皇帝处理皇帝明面上不能处理事情的衙门了。其实,本来这事情最好选择东厂这种内臣掌管的衙门查案最好。可是,如今卢受死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继承者也没安排,东厂群龙无首,因此,朱由校只能选择锦衣卫,招来骆思恭了。317、锦衣卫千户掌军器局这两日,京师上下,传言不断,原因便是原本被朱由校大张旗鼓要求彻查的客巴巴被害案,最后的结果却有些虎头蛇尾。据传,朱由校掌握了有力证据,可以证明客巴巴为魏朝和高进合谋雇凶杀害,就直接把魏朝斩首了。至于高进,传言却是被魏朝派人毒害在张璟府邸,而此事真假,旁人却是不得而知,因为朝廷并未提供什么有力证据。这一切都是因为朱由校根本不加审问,便把魏朝斩首的缘故,不由得,让得不少人猜测朱由校为什么连案件细节都不愿意查清楚,就要迫不及待的杀了魏朝,里面莫非有什么隐情不成那些猜测的人里面,张璟便是其中一个,当然,张璟还巴不得朱由校这么做了。毕竟,朱由校这么做,可是完全帮了他的大忙,直接就把他这栽赃嫁祸的案子,做成了死无对证的铁案了。本来,张璟还指望着茅元仪,想办法利用他在查案队伍里的领头身份,伺机杀了魏朝,做成自杀样子,并且留下他们早就准备好的伪造的魏朝遗书,让这案子死无对证。这也是张璟突然把茅元仪调到查案队伍的原因,就是要他做内应,把案子了解,毕竟,高进死在张璟府邸,张璟为了避嫌,明显不可能在查案,这就让得张璟不能利用职权掩盖真相了,所以只能安插茅元仪来。当然,张璟和茅元仪本来想过找个理由把高进放出府邸,让李易在外面截杀高进,这样让张璟不用因为人死在他府邸避嫌,可以继续利用职权掩盖真相。只是,后来想想,这么做的话,容易让人起疑,毕竟明明招供了罪名,张璟还把他放了,最后又被人杀了,张璟想在其中脱身,自然很难,所以张璟和茅元仪最终决定刘在张府毒害高进。终究,这么做的话,只要在张府里留下足够的外贼潜伏进府里下毒的证据,基本上就不会有人怀疑是张璟毒杀的高进。不过,随着朱由校帮他们把案子做成铁案,张璟和茅元仪的那些想法,基本上也就没了用武之地了。这样的话,张璟也就松了一口气,毕竟,能把客巴巴杀了,还能让他自己无事,这怎么都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之前,张璟心里可一直担心会被人抓到他了。张璟这么安心,但有的人却不安心,他们自然是因为高进和魏朝死了,脑子里完全一片糊涂的东林党人以及王安。虽说朱由校那里,掌握了两人之间书信来往的关键证据,但是对高进和魏朝了解颇深的他们,却是依旧不敢相信他们会合谋杀了客巴巴。当然,现下的他们即使对这事情疑虑重重,可他们大多数人,也没有立即把心思放在替二人翻案上面,毕竟,王安晋升司礼监掌印太监迫在眉睫,他们也不能分散力量,去为二人翻案,那样的话,真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朝中这两日,朱由校明显对东林党人和王安有所介怀,不仅当庭说了几句东林党魁,内阁首辅叶向高,还私下里在宫里,故意找茬,责骂王安办事不利。明眼人都知道,因为高进和魏朝合谋杀客巴巴,朱由校显然恨屋及乌,对东林党人和王安更没好感了。大概是感觉到朝局不利,东林党人担心王安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有变,所以在那之后,纷纷上疏进言,说司礼监不可一日无掌印太监,同时又建议先帝所留太监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最佳,并且在朝内外,不断散播王安和他们东林党人的好名声。而这可不是简单的进言,东林党人显然因为最近的事情被刺激到了,打了鸡血一样,进言奏疏如雪花一样,飞进宫里,直让朱由校看到那些成山的奏疏,大呼东林党人都疯了。他们疯了吗也许吧反正,有一点,朱由校似乎真被东林党人逼怕了,又或许,被外界的舆论逼怕了。最终,朱由校竟然下旨同意由王安晋升司礼监掌印太监。不过,内廷里被晋升的人,可不只王安一人,原惜薪司的总管李进忠,也被朱由校提拔进了司礼监。当然,随着客巴巴和高进的案子一破,朱由校自然要论功行赏,同时整改他被张璟说服,必须改革的军器局。一道道封赏圣旨,都在朱由校的示意下,传到宫外。“工部员外郎张璟,尽忠职守,清查军器局贪污大案改任锦衣卫千户,掌军器局事”张璟府邸里,随着香案摆放,李进忠和随行的锦衣卫,经过一番宣旨程序后,便把封赏张璟的圣旨宣读了。升官了听了圣旨,张璟心里第一时间这样想着,只是听到那锦衣卫千户官职,他的心里完全不是滋味。毕竟,虽然锦衣卫的职权大,但想要在大明有自己的话语权,在武勋彻底落寞后,只是在朝堂里发展壮大,才是正理。不过,终究是朱由校下的旨,张璟可不怕违逆皇帝的旨意,所以只能接旨。接过李进忠的圣旨,张璟连忙示意身边的赵进教,拿些银子给李进忠和随他前来传旨的锦衣卫。感觉到赵进教塞进手里的两锭银子,李进忠却是笑着摆手道:“国舅爷,这就算了,咱家和国舅爷的关系,哪里敢拿国舅爷的银子”和张璟经历了不少,李进忠自然明白张璟在朱由校心里的位置,再加上他也想巴结皇后,自然不会再和以前那样,毫无顾忌的收张璟的银子了,即使他摸了那银锭大概能有几十两的感觉。闻言,张璟笑道:“李公公可别嫌少,这只是我的一点儿心思而已,毕竟今日可是有劳李公公来宣旨,拿着这点银子喝点茶水,解解乏便是,而且,李公公不拿,跟你来的这些锦衣卫的弟兄恐怕也不敢拿了,这恐怕不好吧”这话一说,李进忠却是难以拒绝了,他总不能自己不要钱,却阻挡别人的财路不是回头看到那一小队随他来的锦衣卫,真的没人敢收银子,李进忠终是摇了摇头,笑着应道:“既然如此,那咱家就只能收了。”说完后,李进忠把银子塞进怀里,而后看着同样接了银子的锦衣卫番子,说道:“你们拿了银子,还不谢过国舅爷”318、带俸千户“谢过国舅爷”张府之中,随着李进忠那句略带提醒的话说完,一众锦衣卫番子当即齐齐向张璟表示感谢。见此,张璟却是开了个玩笑道:“陛下已经给我晋升了新差事,你们今天谢我,怎么还不改口莫非以为我不是锦衣卫的人了吗”对面那队锦衣卫番子闻言,都是愣了一下,而后才明白张璟的意思,连忙又齐齐感谢道:“我等见过张千户”“嗯”张璟见此,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只有这些锦衣卫这么称呼他,他才能感觉这锦衣卫千户的好处。“恭喜张千户了,这么快就升了官,还掌了军器局的事情,这也真是可喜可贺”李进忠在一旁看到张璟这么享受被人称呼的样子,也跟着凑热闹道。“李公公哪里的话说到升官,李公公才是最应该庆祝的,毕竟进了司礼监,做了秉笔太监,日后离掌印太监还会远吗”张璟开玩笑回道。“那咱家就多谢张千户的吉言了。”李进忠回道。两人客套一番,便不再客套,而李进忠说他还要去好几家勋贵子弟的府上宣旨,张璟也就不好再客套了。只是,张璟听了李进忠的话,有些疑惑道:“李公公,你还要去其他勋贵子弟府上这是怎么回事”“国舅爷不知,这查高进和魏朝时,那些勋贵子弟都出了力,皇爷觉得他们做的太好了,所以便让人给他们些封赏。”李进忠回道。“这样啊”张璟点了头,没多少什么,毕竟,皇帝要封赏,他也不能拦着不是只是,打听到朱由校给每个勋贵都进行封赏后,心里面,张璟却是奇怪,朱由校用得着这么把所有帮他查案的人,都好好的封赏吗再说了,朱由校给的封赏,有多少是这些勋贵子弟在乎的以他们家里的条件背景而言,他们府邸的很多东西,是朱由校这个皇帝都没有的。所以,张璟想不明白,为什么朱由校明知道他的封赏不会低,可朱由校还是要派人给他们进行封赏。其实,张璟不知道的是这是朱由校故意要找机会,给那些为他查案的勋臣子弟封赏,好拉近他和五军都督府里的那些实权勋臣贵戚们,拉近关系。毕竟,移宫案时,对于张维贤和他掌管的京营兵立场问题,可一直都是朱由校的痛,所以,朱由校自然明白要怎么和五军都督府这些京营兵的掌权者们交心。想不明白朱由校的意思,张璟索性不想了,眼看着李进忠要离开,张璟又想到一事,连忙问道:“既然陛下让我做了锦衣卫千户,管理军器局,那我手下的锦衣卫人手,又从哪来他们怎么帮我呢”听了这话,李进忠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张璟,心中暗想国舅爷竟然没明白他这个职位到底如何。因此,李进忠连忙说道:“国舅爷,恐怕你想错了,其实,你现在所担任任的锦衣卫千户之职,却是一个人也管不了,陛下的意思,是让国舅爷做那带俸的锦衣卫千户,不掌锦衣卫权,只安心做军器局的事情。”“嗯这样啊”闻言,张璟有些失望道,他却是完全没想到,朱由校竟然给他来了这么一手。本来,客巴巴的案子破了,那自然就要论功行赏了,这无可厚非,哪怕是那些混日子的勋贵二世祖,朱由校不也都封赏了吗而张璟在这整件破案的过程里,虽然到后面有点打酱油了,但明显也是出力过少,朱由校当然也不会过分赏他,这从他把张璟的工部员外郎之职撤了后,并且稍稍提拔了他的官职品级,改封为锦衣卫千户,掌军器局事。本来,按理来说,张璟就算不升官,朱由校也不能让他继续待在工部了,原因也很简单,毕竟,他可是把军器局这个油水衙门从工部抽离的罪魁祸首,如果还让他待在工部,不难想象那些恨死张璟让他们少贪钱的官们会怎么排挤他如今,张璟升官了,从原来的从五品官职的工部员外郎,变成了现在的正五品锦衣卫千户,他应该高兴才是,只是,李进忠的话,却是让他高兴不起来了。毕竟,若是实权的锦衣卫千户之职,以锦衣卫在大明朝廷的牛逼程度,张璟日后不是绝大多数时候能横着走终究,在锦衣卫体系里,千户也是中上层的干部,张璟有什么理由不高兴然而,现在李进忠告诉他,他的官职只是带俸禄的,在锦衣卫里没有任何实权,这不是给他当头一棒,让他明白彻底没戏了吗所谓“带俸禄”,其实就和后世的带薪挂岗位不工作差不多,在锦衣卫体系里,简称为“带俸”。319、西山军器局随着朱由校的圣旨一下,被抽离的新的军器局,也就相当于在大明朝廷体系里有了新的正式编制了。新的军器局地址选在西山的一处偏僻山丘里,那是张璟早早选好的,之前还让毕懋康、茅元仪他们提前去研究,也算是做了不少准备,为此还因为西山的偏僻和里面住宿条件差,让得毕懋康每天要花不少时间赶路,张璟可是好好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