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19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199(1 / 1)

d能厉害到什么程度,他们入宫求见,朱由校只是见了他们一面,就让他们去军器局帮张璟。不过,也正是因此,他们手里可是有内廷制造的进出皇宫的牙牌,这可不是一般地方衙门粗制滥造的,那巡逻兵将查阅了内廷牙牌后,就放行,让二人做马车继续去军器局衙门。路上,二人也遇到另外几波巡逻兵卒,如法炮制,道明身份和前来目的,并且拿出牙牌证明自己后,终于来到了新迁移的军器局衙门前。和守门的几个役吏通禀来历,听说是张璟一直等的人来后,那几个役吏不敢怠慢,一面派人火速去军器局衙门里面通知张璟,一面又殷勤带着徐光启和孙元化二人进了军器局里。一路上,路过几个正在研发火器的地方时,带路的役吏还不断介绍张璟掌管军器局后,研究新火铳的事情,倒是让徐、孙二人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二人暗思这位国舅爷,行事倒真的像是重视火器的人,怪不得陛下会如此重用他,让他来掌管军器局了,不由得,二人对于在军器局的未来,又多了几分期待。军器局大堂内,在得到徐光启和孙元化到来的消息后,张璟便立即到大堂里等二人到来了。听到大堂外不少的脚步和谈话声,张璟便意识到应该是二人来了,连忙出去迎接二人。很快,见到役吏领着的两个陌生人后,张璟便直接笑着上前迎道:“玄扈先生和火东先生到来,我军器局可真是蓬荜生辉啊”对面二人见到突然来个不认识年轻人,这般自来熟的热烈打招呼,都有些诧异,不过,他们不是笨人,很快就通过年纪,还有敢在军器局里这般说出主人迎接客人的话语,猜出面前这人就是国舅爷张璟。“见过国舅爷”徐光启和孙元化当即齐齐行礼道。“哎二位长者不必多礼。”张璟连忙拉着二人说道:“在外面多生分,二位长者快随我进大堂谈话。”闻言,徐光启和孙元化二人相视一眼,皆从对方脸上看出一丝诧异,貌似这位皇亲国戚好像没有什么架子,而且看他的张璟对他们二人的态度,貌似很重视他们。这对他们而言,可倒是个好消息,毕竟,若是他们研发制造火器,因为张璟的不重视,而得不到足够的资金物资的支援,那明显不好,不由得,二人心里又是一乐。进了大堂,几人最开始也没聊什么,也就是聊了聊徐光启和孙元化进了军器局后,一路上见的几处研发制作场所的所见所闻。当然,主要都是徐光启和孙元化发表他们看到的一些可以改进意见,张璟则在一旁听着,觉得好的东西,他就记下来,准备之后抽时间整改。说来,军器局的内部管理,张璟自己也拿不准,基本上也都是让别人帮衬弄的,问题肯定有不少,张璟也不是专家,因此只能博采众长,一一改进了。意见说完之后,他们的话题,很快就转到张璟让军器局上下全力研发的后装燧发枪样式的火铳上了。对于徐光启和孙元化能力一点儿也不怀疑的张璟,直接就把他画的新式火铳的画,拿出来给二人查看。二人看了后,皆是惊讶无比,说不出话来,而后认真观察。良久,张璟见二人一直不说话,这才试探问道:“玄扈先生、火东先生,不知道我这火铳,你们觉得如何”徐光启闻言,这才醒悟过来,而后捋了捋白须,但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对身边的孙元化道:“初阳,你怎么看”对面,张璟听到这话,面露怪异,这怎么有种后世看神探狄仁杰时,狄仁杰破案时,用李元芳来衬托装逼的感觉呢339、红夷大炮大堂内,听到徐光启的问话,孙元化十分惊讶的行礼说道“回禀恩师,这般从火铳后面装填弹药的设计,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过,似乎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具体如何,还得慢慢试验研发之后再看。”“嗯确实如此。”徐光启闻言,也是跟着点头道。说完之后,徐光启又感叹道“下官也曾从西洋教士那里听过,西洋人有一种利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从而引燃火药的火铳,只是一直无缘得见,没想到今日竟然见到类似的火铳草图,真是让人想不到。”张璟闻言,笑了笑道“玄扈先生真是见多识广,这火铳是我昔日见到一个西洋传教士所使,因为觉得这火铳各方面性能,都比我大明军中所使火铳要好,这才画了下来,希望军器局诸位火器大才能造出来,从而提高我大明军队战力。”“原来如此”徐光启听了之后,点了点头道。不过,紧接着,徐光启又说道“只是,这火铳从后装填弹药,却是不知设计者为何如此”“对恩师说的极是刚才我也是看出这里的设计不同,说起来,这从火铳后面装填弹药,实在是新颖的想法,只是对比从火铳前端装填弹药,会有什么效果,却是不清楚。”孙元化在徐光启说完后,也跟着附和道。听了二人言语,张璟笑了笑,便直接把这后装燧发枪,对比前装火铳的一系列优点说了出来。当然,对于他知道这后装燧发枪的优点的来源,张璟也是直接推给了他口中编出来的西洋传教士了。反正,那些优点本来就是如此,只要造出来张璟想要的火铳,那就自然能够证明了,至于其他人想去找那个传教士对质,那就但愿他们能找到了,不过想来也没人会那么傻,去找张璟口中连张璟都不知道对方下落的传教士吧“下官虽知西洋火器某些方面,较我大明而言,精妙无比,却没想到那些西洋人竟然有了这般制造火器的技术。”“确实如此这般看来,我等研发火器,在西洋人面前,有些坐井观天了。”听到张璟所说的那些后装燧发枪的优点,徐光启和孙元化纷纷感叹道,显然因为后装燧发枪的震惊,让二人对于西洋也更加吃惊。张璟听到二人对西洋火器的技术的吃惊后,虽然觉得二人说的不对,但也不好反驳。毕竟,张璟刚把后装燧发枪说成西洋产物,如果又突然说西洋火器技术很多地方还不如大明的话,说不得就不好在徐光启、孙元化这两人面前解释了,所以张璟干脆不说这些,任由徐光启和孙元化去随便猜测了。只是,张璟想到,若是后世的人把他的这后装燧发火铳也宣传成西洋人的成果,而同时期的西洋人却根本没见过这后装燧发火铳的话,那可就乐子大了,说不得会引发一场关于最早的后装燧发枪出世在哪里的争辩。之后,徐光启想到了什么,又对张璟说道“国舅爷,下官曾听闻,这利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从而引燃火药的引火方式虽好,可是在西洋诸国,很多人都嫌弃燧石冒出的火星不足以点燃火药,从而不能射击火铳。这般恐怕,国舅爷画的火铳,即使做了出来,也很难保证它在战场上,能够不出问题,就比如这发火的问题。”“玄扈先生说得极是”张璟先是认同徐光启道。而后,汗水反转道“不过,就算如此,我们难道就不造了吗”“敢问我大明研发制造火铳,都是直接制出来,并不完善改良一点的吗我们若是能把那后装弹药的火铳造出来,自然需要不断改进后装火铳,等完善到了各方面都挑不出错才行。”这话一句,直接就让徐光启闭嘴了,确实,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火器研发更是如此。只要证明后装燧发枪是可以造的,就算日后会有不少的地方需要完善,可这些也都不是事,因为他们这些研发制造者,可不就是为了改良完善这些地方嗯吗当然,从徐光启的话里,张璟也知道了看来欧洲的那些国家,也还没大规模装备燧发枪了。张璟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燧发枪的发火成功率。别看燧发枪的发火装置特殊,比原来的火枪,使用起来更方便,但对于火铳使用者而言,最重要的还是火铳能不能顺利发射弹药,毕竟,到了战场上,若是兵卒手中的火铳,与敌人寻找,不能立即射击敌人,这该有多么危险。也正是因此,即使明知道燧发枪很多地方比以前的火铳好,但燧发枪现在在西洋诸国军中还不多,为了手下兵卒的个人安全,不少实权兵将都反对大规模用燧发枪,替代以前的火器。不过,但历史的洪流是不可阻挡的,就算有不少实权人物人在,但也挡不住,很多欧洲军队,开始装备燧发枪了。把张璟画的新式火铳的其他方面的东西,简单向徐光启和孙元化聊完后,张璟又说道“本来,军器局也只有东郊先生这位大才,没想到,今日二位也来了,这可真是如虎添翼,如此看来,距离我画的火铳制造成功的日子,也不远了。”绕来绕去,张璟还是把他的要求二人尽快研发制造的要求说了出来。不过,很显然,张璟的火铳,并没有彻底征服徐光启和孙元化,二人并不觉得靠着张璟所画的火铳,就能够彻底中兴大明。只见得,徐光启认真对张璟说道“国舅爷,下官觉得,当务之急,咱们的注意力可不该在这新式火铳上耗着。下官知道一物,乃是当下我们最该研发制造的东西,这可比国舅爷所画的新式火铳,重要得多了。”张璟闻言,疑惑问道“不知道玄扈先生所说的东西是什么”“红夷大炮”340、重点在火铳“研发制造红夷大炮吗”听到徐光启所言,张璟口中呢喃道。“正是”徐光启确认道“国舅爷,西洋人的火炮威力巨大,我大明在这方面有所不及,若是仿制其火炮,并且大量装备城池守备,等到建奴逆贼来袭,必然可以迅速的提高我大明军队守城的实力。”说到这里,徐光启顿了一下道“而且,红夷大炮不仅可以用于守城,也可用于进攻,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都可以用红夷大炮来制敌。”“攻城就不用说了,以火炮的威力,完全可以将敌人城楼上的守军,炸得损失大半,甚至于,也可以不断用火炮炸城,直接把城墙给炸塌。”“至于野战的话,试想一下,当敌军骑兵步兵冲锋时,突然有不少炮弹,落入他们得阵型里,那该是多么可怕的后果,以红夷大炮的威力,说不得能将他们炸得崩溃。”徐光启以为张璟对红夷大炮不太熟悉,所以连忙举例,详细的向张璟说明红夷大炮的威力。不过,为了说服张璟成功,徐光启言语里,说得也是稍微得夸大了一些,但总体上说得也是差不多的。然而,徐光启不知道张璟在后世的军事纪录片里,见到的威力比红夷大炮厉害多的火炮多了去了,对于他口中的那些火炮,却是没有太多的惊讶,甚至于张璟还觉得那红夷大炮的威力有些太差了。当然,对比现在这个时代,张璟知道,徐光启建议的红夷大炮,确实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利器。只是,要不要现在研发制造这个利器,张璟心里也有犹豫,毕竟红夷大炮虽然威力好,可它也有缺点,所以自然要慎重无比。想了想,张璟便对徐光启道“玄扈先生,这红夷大炮虽好,可我觉得它太笨重了。要是遇到野战的话,你认为敌人冲锋,还会给你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你们安排吗”“这”徐光启被问了后,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张璟,似乎他没想到张璟知道的这么多,也没理由反驳张璟说的那么多的东西。不过,即使被问住,徐光启也是坚持道“国舅爷,请你再多想想,下官还是觉得军器局现下应该多研发制造红夷大炮才是”然而,张璟明显现在还不想同意,便依旧对徐光启道“玄扈先生,研发制造红夷大炮,我觉得并非是现下军器局的主要研发方向。”“为什么”徐光启闻言,连忙问道。“因为造价太贵了。”张璟回道“自辽阳、沈阳被逆贼努尔哈赤带人攻破后,朝廷不断派兵,运送钱粮,所以国库经用愈发不足,越来越少。请玄扈先生想想,在如此的情况下,要是军器局为了研究制造火炮,去购买昂贵的红夷大炮,这可要害苦了早没什么银子的朝廷了。”闻言,徐光启也明白张璟说的意思,本想再坚持,让张璟同意。不过,想到国库确实吃紧,现下还要再去买昂贵的红夷大炮,徐光启最终确实没有坚持。其实,刚才的这一切,也不怪徐光启这么坚持向张璟推销红夷大炮,只是因为徐光启心里憋着一口气,这才这么坚持的,他可是想在战场上,靠大炮,好好证明他自己的。说来,辽阳、沈阳大败后,徐光启就向朝廷上疏力请使用红夷大炮帮助守城,但却因为不被兵部那些迂腐的士大夫文官信任,所以并未被采纳。自己辛苦上疏的建议,竟然被朝廷不然一点儿也不犹豫的拒绝,这自然让得徐光启十分记恨。正是因此,在明白可以通过张璟和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