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2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200(1 / 1)

d掌管的军器局,大力发展火器后,徐光启才下定决心来军器局的,因为他想要用红夷大炮,在军事上好好证明他是对的。可惜,张璟现下还不想去研发制造红夷大炮,虽然他知道,这东西威力巨大,但明白那后装燧发枪现在要比红夷大炮重要得多时,张璟还是决定先把他要的火铳研发制造出来。毕竟,虽然红夷大炮的威力大,但真正到两军交锋时,红夷大炮又能发射多少炮弹,炸死多少敌人要是没能一次性让敌军崩溃,令得敌军杀进我方阵型,这就十分考验我方的兵卒战力了。战得过的话,我方没什么危险,而战不过的话,那就基本等于我方军队全盘崩溃的前兆。很显然,如果现在能快速提升我方兵卒的战力,那就算是没红夷大炮,我方也不会怕敌人冲进我方的阵营的。所以,张璟才会这么明确要求徐光启和孙元化,暂时放下研发制造红夷大炮的事情,同时和军器局的其他人一起,研发制造他画出来的那张后装燧发枪系列的新式火铳。说服了徐光启和孙元化后,张璟便带着二人,去张璟早就为二人准备研发制造的雅间了。路上,三人也是走到了毕懋康研发制造的屋子外,本来张璟不想多事,准备直接带二人去目的地。谁知道,对于毕懋康,徐光启也是听过他不少次名字,可是却无缘一见。这一次,既然有机会,说什么徐光启也得去看看他经常听到的火器大才。大概是英雄惜英雄的缘故,不止是徐光启,就是毕懋康,也是听过不少次徐光启的名字,无缘一见。所以,两人一见面,可谓是聊得很开心,期间都说了不少他们在研发制造火器的心得,外加另一个火器大才孙元化,三人这般聊天,可是直接就把张璟给晾在一边了。后来,在聊到张璟让军器局上下都一起研发制造的新式火铳时,毕懋康还特地主动的把他的自生火铳,拿出来给徐光启仔细看看。在徐光启大赞毕懋康的才能后,那三人又闲聊过后,张璟这才带着徐光启和孙元化,到了他们的屋子里。命人安排了役吏跟在徐、孙二人身旁帮忙后,张璟这才打招呼离开,而军器局在此之后,便是又多了一分研发制造出后装燧发枪的机会了。341、秦良玉要报仇又多了两位火器大能后,军器局忙碌更甚,每天都有打铁和火药爆炸的声音,听着很是热闹,但也有些凶险,幸好军器局上下,都是造火器的老手,再加上张璟一再提示,这才没有造成什么伤亡。不过,即使如此,也期间还是出现了几次小事故,火药爆炸的火星,溅出太远,烧了军器局内的一些易燃物,而这盛夏时节,那些易燃物着火更容易,还好被发现及时,立即给扑灭了,否则天知道会酿成什么灾难。对于这些危险,张璟也不好训斥手下,只能让他们多注意,毕竟,研发制造火器,肯定需要用到火药,在这个时代,谁也不能保证火药爆炸不会出一点儿事情。时间就这么又过了几日,转眼便到了六月初,京师传来了一个消息,四川夔州卫石砫宣抚使秦良玉,奉旨带兵入京了。当然,这消息对张璟而言,算是大消息,可对于如今的大明百姓而言,并不算什么,他们听到最多也就是说一句“那支在辽东打的建奴逆贼胆寒的川兵,来了”。现在的秦良玉,还有她麾下使用白杆的川兵,还没有后来为了光复大明所做的那些轰轰烈烈的事情,对于普通大明百姓而言,秦良玉和川兵,虽然现在也是功绩赫赫,但明显不如戚继光和他的浙兵,试想,戚继光和他的浙兵,在民间,也只是赢得百姓尊重,更何况秦良玉和白杆兵这就是重文轻武的科举时代的悲哀,往往兵卒用生命换来的胜利,还不如名气大的儒士写首诗词,更赢得百姓尊重和羡慕。某种程度上,就如后世的保家卫国的战士,在很多人眼里,都不如耍个帅炒作名气的戏子好。因此,自然不会出现专门有百姓自发组织迎接川兵的局面,那些百姓能送点粮食酒肉给远来的川兵犒军就很不错了。百姓如此,自然朝廷方面,也不会有什么官方的组织迎接。朱由校因为张璟,现在重视秦良玉和她的川兵,但也没重视到让京师上下全力安排他们的地步,能在京师找个好地方,安排秦良玉和她的川兵,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只有等秦良玉和她使白杆的川兵,在这大明国事愈发艰难的时候,用一个又一个战功,才能赢得更好的安排。说来,秦良玉和她麾下的川兵,一直都是张璟敬重的对象,而张璟也一直想要见识一番他们。所以,张璟便提前派人打听到秦良玉和她手下的川兵入京的日子,便打算到时候去他们的必经之处去见识一番。谁知,无巧不巧,李进忠和王体乾却是来找张璟,说是要在秦良玉和川兵入京的当天,请张璟吃一顿饭,以表感谢。至于感谢的原因,自然就是张璟在王安倒台,他们二人得利中,为他们二人所做的贡献。宫里面,没多少人是傻子,就是当时没发觉,到了事后,很多事情都会被人给琢磨透的。李进忠虽然不知道张璟在这事情里参与多少,但王体乾可知道的多,两人私下一合计,自然明白张璟给了他们多大的好处,再加上张璟国舅爷这个天生他们需要巴结的身份,自然而然的,二人要抽时间请张璟表达心意了。没办法,张璟知道不能拒绝二人的好意,所以只能采取相对折中的办法,让李进忠和王体乾,在秦良玉和她手下的川兵入京的必经之路上,选一家好的酒楼吃饭。此乃一箭双雕之举,既能和李进忠、王体乾吃饭加深交情,也能好好见识一番秦良玉和她手下的川兵。这日上午,京师的天气热得不像话,穿着单衣出门,身上也都像是陷入热流一样。郊外,走来了一支军容齐整,冒着杀气的军队。旁人见了,心里面都会称赞这是一支钢军、一支铁军,这支军队的主将,必然是良良无疑。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毕竟,这么热的天气,这支军队都能甲胄齐全,军容齐整的行军,这军队和它的主将,难道还能一般吗当然,若是不知道这军队底细的人,知道这军队的主将是一个女人的话,绝对会错愕无比,同时必然会赞那个叫秦良玉的女人一句“巾帼英雄”。看着远方近在咫尺的京城,秦良玉拿出铠甲里的丝巾,拭了拭兜鍪里的汗珠后,脸上露出了果决的恨意。这一次入京,无论如何,我也要求陛下,让我带兵去辽东,杀了那些建奴逆贼,给我两个战死的兄长报仇前番,朝廷派天使宣旨,让她带兵入京时,辽阳、沈阳被建奴逆贼攻陷的事情,秦良玉还不知道。直到路上,随着朝廷的邸报传来,秦良玉便知道了辽东的这场败局结果,同时也知道他们她的两个哥哥秦邦屏、秦邦翰都战死于浑河了,唯有弟弟秦民屏,在两个哥哥的血战保护下,带了少许人马突围而出存活。因为浑河血战里的功劳,朝廷给秦邦屏、秦邦翰还有其他川兵的赏赐抚恤不少。秦良玉虽然没碰到传旨赏赐的天使,想来是路上走岔了,但她知道朝廷的赏赐抚恤绝对不少,不过,即使如此,这也安慰不了秦良玉痛失两个兄长的悲痛。早些年,她的丈夫马千乘,遭到太监邱乘云陷害下狱,而冤死后,秦良玉就存了杀了邱乘云为丈夫报仇的想法。只是,碍于臣子之忠,秦良玉一直忍着,作为天子近侍,除非是皇帝准她报仇杀了邱乘云,否则,她只能将这股恨意藏在心里。可惜,无论她怎么为丈夫申冤,但邱乘云都因为一些不能言明的原因,被万历帝保着。而自万历帝驾崩后,秦良玉仿佛看到了机会,想着要向泰昌帝申冤报仇,谁知道泰昌帝短命,登基不到一个月就驾崩了,秦良玉从石砫上的奏疏还没到京师,泰昌帝就看不到了。到了天启帝,秦良玉眼见皇帝还没有完全亲政,朝政全在东林党人手里,明白那帮文人伪君子不会在意马千乘一个武人的生死,自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杀邱乘云,就没有立即申冤,所以一直隐忍不发。然而,丈夫的死,秦良玉可以因为臣子之忠不报仇,但这次,两个兄长的死,秦良玉再也忍不住了,她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去前线。就这样,秦良玉带着手下的三千兵马,往京城而去342、川兵白杆兵马车停在了一家看着颇是气派的酒楼前,张璟问了迎接的小厮几句话,知道今天酒楼附近没发生什么大事后,便直接让小厮带路,和从其它两辆马车下来的李进忠、王体乾一起,进了酒楼。想来,秦良玉和她的川兵,现在还没到,正好,在酒楼高台,看得见路的桌子旁吃饭,等他们来了,张璟也就能看到了。带着一副运筹帷幄的心态,张璟便让小厮带他们上楼,找个高楼大堂里,看路一览无余的位置吃饭。小厮迟疑了一下,他们这几人本来订的是雅间,现在突然换大堂,明显不合适。然而,那小厮想到张璟后面跟的是没换常服,穿着太监衣服的李进忠和王体乾,而在他们身后,还有几个小太监跟随,知道张璟身份不一般,肯定比李、王二人厉害,是这帮人里最有话语权的人,所以连忙带路。后面的李进忠和王体乾相视一眼,殷勤跟上,既然国舅爷高兴,他们自然无所谓,这可苦了那些被李、王二人带出来的小太监了。本来,二人订的是雅间,是打算吃饭时候和张璟一起,三个人说秘密话的,自然不需要这几个小太监服侍,而这几个小太监,自然也能跟着蹭口福,在酒楼雅间旁,吃点好东西。现在倒好,张璟偏不去雅间,要在高楼的大堂吃饭,这样的话,他们哪可能还有机会吃好东西,蹭口福毕竟,在大堂吃饭,张璟、李进忠哥王体乾三人,明显不可能谈事情,只会认真吃饭了,而三人吃饭,他们自然得在一旁看着,没机会去偷食,吃好东西了,自然受苦了。酒菜上齐,三人把酒言欢,另有数个小太监在桌子周围看守,不让生人乱靠近。终究,三人如今的身份,都是外人特别想巴结的身份,要是被熟人看到,一股脑的来巴结敬酒,没人拦着,那可就不好了。三人吃得也算尽兴,不过李进忠和王体乾却是看得出来,张璟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的望酒楼旁的道路观看,似乎今日那道路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样。当然,看是看得出来,不过二人却没敢多问,担心惹恼张璟。不过,很快李进忠和王体乾就不用问张璟在等什么了,因为酒楼下的道路两旁,很快便聚集了百姓,而道路中央,一支数千人的军队齐齐往皇宫走去。这支军队很特殊,原因是因为他们所用的兵器,皆为白色的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这种武器造型,可以说是包括张璟在内的所有人都未见过的。大街上,数千名军士正持着这种白色长杆,缓缓行进。他们身上穿的军服跟手里的武器一样奇怪,红黑相间,似像明军又不像,头上的毡帽倒是一式。白杆兵的出现引得街道两侧的行人和食客都是好奇,天子脚下,竟有如此古怪兵马公然行进,而且人数还这么多,着实叫人稀罕的很。“数日前便听闻石砫宣抚使秦良玉带兵入京,观这些兵卒像是土司之兵,看来定是秦良玉的兵马了。”李进忠看着那么多的古怪兵马入京,想到了什么说道。“李公公说得极是,这定然就是秦良玉的兵,只是,皇爷让这数千土司兵直接入宫,未免有些不妥吧若是出了差错,必生大祸”王体乾在一旁有些担忧说道。闻言,李进忠没有回话,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不这么想,而是他不敢再继续说。毕竟,能让秦良玉和这数千土司兵入京师,进皇宫,那肯定是皇帝朱由校允许的,否则,京师的大门,这些土司兵都进不去,五军都督府的人绝对不会犯傻让这些人进城的。而皇帝的命令,岂是他们这些太监敢违抗的当然,这也更不是他们能随意议论反对的,所以李进忠不敢言语。见李进忠不说话,王体乾也知道不能再多说,所以也不说了,饭桌上顿时陷入短暂的沉寂。不过,他们不说话,酒楼的其他食客,可不会不说,终究这数千古怪兵入京的热闹,可不多见,作为吃饭时谈资,那可真是太好了。眼下是饭点,很多吃饭的食客,不少都是六部九卿的官吏,有知道这队军队内情的便相互谈了起来。“据说陛下招的那支在浑河血战的川兵另一部要入京了,听说是石砫土司的,皆使白杆,看这些古怪兵马的样子,定然就是那支兵马。”“大家可别小瞧他们,这支兵马可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