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20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208(1 / 1)

d吃的。”李进忠闻言说道。“算了,我今天来是和李公公说说秦良玉的事情的,可不是为了吃李公公的西瓜的。”张璟摇头拒绝道。闻言,李进忠脸色一冷,而后对身边伺候的两个丫鬟道“你们下去吧,这里不需要你们伺候了。”“是”两个丫鬟如蒙大赦,脸上冒着汗珠的她们,早就想找个凉快地方歇息了。待两个丫鬟离开后,李进忠这才向张璟问道“国舅爷,不知道秦良玉的事情,谈得如何”“非常顺利,秦良玉答应了,只要内廷把邱乘云交给她发落,她便愿意和内廷结交。”张璟点头说道。“太好了”闻言,李进忠高兴笑道。“嗯”张璟点头应和,而后提醒道“现在,就看李公公和王公公的了,邱乘云那家伙必须要速速交给秦良玉发落,省得夜长梦多,生了意外。”李进忠听后,点了点头道“国舅爷说得没错,不过捉邱乘云这事情还得派些咱们的人手出京才行,否则我担心那家伙知道消息,不敢回京,带着他的银子,隐姓埋名,逍遥快活去了。”358、当矿监也是要有后台的“李公公这话什么意思”闻言,张璟皱了皱眉头问道。直觉告诉张璟,可能就算李进忠和王体乾现在成了内廷大佬,但他们好像依旧不能控制得住内廷。果然,接下来李进忠的几番话,证实了张璟的猜测。“国舅爷别误会,咱家也是怕抓邱乘云这事出了岔子,最后让那邱扒皮得了消息跑得远远的,找都找不到他。”李进忠解释道。“你详细说说怎么回事”张璟说道。“是”李进忠应了一句,随后解释道:“国舅爷应该清楚,邱乘云在万历爷的时候,能在四川那么呼风唤雨,背后当时在内廷也是有大靠山的吧”“嗯这是自然。”张璟点了点头道:“若是邱乘云背后在内廷无人,也不可能去四川当税监了。”众所周知,万历皇帝的时候,派往天下的税监,基本上都是他的亲信,可是,这些亲信也不是万历皇帝凭空认识的,他们可都是当时内廷里的太监大佬们向万历皇帝举荐,之后再被万历皇帝相中,最后才能被派出京城,去各地当税监的。否则,万历皇帝在宫里,每天能见的就那么多人,你一个并非内廷大佬的太监,和其他成千上万的太监竞争,想被万历皇帝看中,派出京师当矿监,这得需要多大的运气,才能得到这份机遇因此,正常来说,这些派往各地的税监,再被万历相中之前,都是内廷大佬太监的心腹。正是因为他们是内廷大佬的心腹,那些内廷大佬才会抽出机会,向万历皇帝举荐,万历皇帝这才会去注意到他们,等万历皇帝观察他们,觉得他们可靠后,自然就会让他们去各地当税监,帮万历皇帝收矿税了。邱乘云明显不是那种运气逆天的人,所以他当时在内廷,自然有很大的靠山,这才能去四川当矿监的。李进忠知道张璟懂他的意思后,又继续道:“离万历爷驾崩也就一年多,泰昌爷驾崩的也快,期间也就王安这个泰昌爷的心腹太监,一个人被安排进了司礼监,其他人都没动。到了皇爷这里,也就是卢受不巧死了,王安也被皇爷赶出司礼监,其他原先万历爷时候的人的职事,也没怎么动。”“宫里如此,宫外也一样,除了那些因为泰昌爷取消矿税,罢免天下矿监税吏后,没了职事的人,其他位置,多数还是万历爷时候的老人,而这些老人里,还有不少和邱乘云有牵扯。”“所以,别看邱乘云现在不做税监了,可是在宫里,他还是有人帮衬的,而咱家和王公公如今才刚刚掌控司礼监,很多万历爷的老人也都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帮邱乘云,要是直接用司礼监的权利,明文惩治邱乘云的话,保不齐,那狡猾的邱扒皮就提前得了消息,带着他这些年积攒的积蓄,隐姓埋名潜逃了,到时候,说不得我们可就找不到这家伙了。”闻言,张璟点了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倒是我有些着急了,还望李公公不要介怀。”“没事的,国舅爷。毕竟这事情也怪咱家和王公公没做好,没能快点把内廷掌控好,否则也不会担心京师有人给邱乘云通风报信了。”李进忠笑着道。“不不不李公公和王公公已经做得很好了,要怪也只怪时间不够,这才多少功夫,换了谁,都不可能那么快控制住内廷的。”张璟回道。说完之后,张璟想起邱乘云,也不由得好奇问道:“话说,万历爷时候遗留的像邱乘云这样的税监,现在都过得如何”“过得自然都不错,不过就是都没以前在各地呼风唤雨的权势了”李进忠闻言,便向张璟仔细讲了一下这些税监的近况。基本上,所有当初万历皇帝派出去的税监,只要还活着,手上都有不少的积蓄,这些钱财都是他们当矿监时,上交给万历皇帝剩下截留的钱。想想看,万历皇帝看着收况税,极大的弥补了三大征所消耗的国库赤字,就可以明白,这些被矿监截留的钱,到底有多富了。不过,随着万历驾崩,泰昌取消矿税,这些崩溃各地呼风唤雨的矿监,彻底没了权势,手下的税吏多数也都是树倒猢狲散。至于重回宫里,那也得找人沟通才行,花掉钱,看能不能凭着以往的功绩,在宫里找份职事做做养老。因此,邱乘云和大多数这些太监一样,都是从各地抱着回京的期望,带着自己积攒的钱财入京寻求其他出路的。可以说,邱乘云身上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但是就剩下钱了,也正是靠着这些钱,一路游山玩水,慢慢悠悠的入京,邱乘云都是过得神仙般的日子,舒服得很。反正,他有钱,而且又不急着在宫里谋职事,邱乘云自然不会走得多快。原本,李进忠和王体乾是准备找些邱乘云的把柄,直接在内廷决定惩治他,而后捉拿惩治。只是,因为宫里可能存在邱乘云的后台,所以为了保证邱乘云不能得到消息逃跑,李进忠才准备私下里直接派人出京,直接把邱乘云抓进京师,到时候就可以任意处置他了。明白了李进忠的意思,张璟便又提醒道:“”抓邱乘云这事情迫在眉睫,未免夜长梦多,我希望李公公得及早准备才行。”“放心吧国舅爷,咱家自由分寸。待会出了府邸,咱家便让于庆建、崔应元他们,带他们麾下的人出京,邱乘云的那些把柄,我已经派人查到了,到时候凭着这些把柄,足够他们把邱乘云抓进京师了,也不用怕宫里会有人给邱乘云通风报信了。”李进忠笑着回道。“既然李公公已经有了想法,那我也不打扰了,这便离开了,其他的,就交给李公公了。”张璟说道。之后,两人又客套一番后,李进忠把张璟送出府邸,看到他上了马车离开后,自己也招来马车,直接去找于庆建和崔应元他们了。359、白杆兵要成大爷了李进忠具体如何命令于庆建和崔应元抓人的,张璟不知道,反正他后来近一个月都没见到于、崔二人的影子,他们一般驻守的地方,也就留两个老锦衣卫番子守家,其他人也都不在了。直到一个月后,市面上才传来内廷里的风声,说是邱乘云在河南境内和当地的其他太监游山玩水时,被一队京师派来的锦衣卫当场拿下。当时,邱乘云还想负隅顽抗,说他是内廷的人,锦衣卫无权捉拿他。然而,李进忠派这队锦衣卫千里迢迢来河南,怎么可能不做好完全准备李进忠事前便胖那些锦衣卫带了内廷惩治邱乘云的文书,当那些锦衣卫把拿出来后,邱乘云脸色当场就便了,他知道李进忠肯定因为当初他在四川对李进忠做的不好的事情,李进忠肯定是还记着仇,这次新官上任,便要在他身上烧起一把火。那时的邱乘云完全没想过,内廷抓他是因为他陷害马千乘下狱,害得马千乘在大牢里病死,李进忠为了讨好秦良玉才这么干的,至于李进忠记仇报仇,甚至利用他做典型,在他身上放火给内廷其他人看,震慑其他人,也不过是李进忠顺带为之而已。反正,邱乘云就这么简单的被李进忠暗中派人,给迅速捉拿了,一点儿给邱乘云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当然,就算邱乘云知道内廷要动他,也改变不了内廷的追捕,最多也只能是隐姓埋名,躲起来而已。毕竟,原本作为万历皇帝任免的外派税监,再怎么样也是官,而且是万历皇帝重视的,所以无论是内廷还是锦衣卫,抓他都得向万历皇帝请示才行。不过,随着泰昌皇帝废除矿税,罢免天下税监官吏,邱乘云原本作为皇帝任免官职的税监一职自然没了,剩下的自然就是他在内廷里的太监身份了。这样的话,内廷要动邱乘云,那也不必向皇帝请示了,毕竟这事情的性质就是内廷要清理自己队伍里的普通太监,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十分无关紧要,自然,皇帝也懒得去过问一个内廷太监的事情。事情的结果后来也传来出来,面对内廷拿出的邱乘云犯法的铁证,邱乘云根本反驳不了,只能认罪,最终被内廷搜刮了所有钱财,然后踢出宫中,送出宫外,交由秦良玉处置。虽然后来宫内外私底下讨论。对于李进忠和王体乾把邱乘云送给秦良玉处置,觉得不妥,但是他们都被李进忠在内廷的权势给压制住了,不敢明着说。之后,张璟又听说秦良玉得到邱乘云后,当场便怒得拔剑,刺了好几剑,直接就把邱乘云给刺死了。为了给秦良玉庆祝大仇得报,张璟就让府里备了些酒菜,让赵进教给他送到军营,用给川军兵将犒军的理由,来帮秦良玉庆祝。有了邱乘云作为诚意,秦良玉之后自然是真的和内廷结交了,私底下,秦良玉还和李进忠、王体乾见过一面,张璟从李进忠那里得知,他们那次谈话很欢乐,想来,来不了日后秦良玉和她的亲属,应该再也不会那么恨太监了。并且,再加上内廷对他们的看重,张璟心里不由想到恐怕日后白杆兵恐怕在哪都要成大爷了。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毕竟,等到九千岁彻底掌控内廷,到时候肯定会按照天启的意思,行军打仗向各地派监军。而监军的权利可非同小可,到时候,一旦白杆兵去哪里,恐怕也不会出现因为地域问题,被其他军队排挤的事情了。毕竟,白杆兵日后肯定成为九千岁在外朝的重要支柱,那些被九千岁派出去的内廷监军,若是知道白杆兵被其他人欺负,却不去帮助的话,恐怕九千岁知道了,第一个要他吃不了兜着走,而有各地监军撑腰,白杆兵还不是大爷吗总之,秦良玉一家和邱乘云的恩怨,就这么解决了,而白杆兵和内廷的结交,也就这么开始了。当张璟还在幻想白杆兵和内廷日后会怎么如胶似漆的时候,朝廷内也发生了不少事情。不过,引起张璟注意的也就只有两件,一件是国子监祭酒吴庭礼上书,监生赵如龙和李超等人,在国子监目无太祖所立条规,有伤风化云云,请求将他们革除监生生籍,流放辽东,永不叙用。对于当初陷害他们的人,张璟心里一直记着,虽然吴庭礼和韩克勤答应他,等到朱由校大婚后,选一个恰当的时机给他一个交代,但国子监一直没动静,这也张璟担心这两人是不是背地里反悔了。好在,终于等到了消息,也让他心里的石头落下。而朝廷对于这件事情态度也很严肃,毕竟国子监也是不少大明儒士心中的圣地,如今有监生败坏国子监,自然让不少儒士高官痛恨,很快便有不少朝臣请皇帝恩准,朱由校自然对于不学好的监生痛恨无比,同意了这旨意。想到日后赵如龙、李超这些想靠着监生镀金,从而在大明谋求出路的人,知道他们以后再也不能在大明官场发展的绝望心理,张璟心理就高兴不已。这惩罚可足够让他们后悔一辈子,除非他们死了,否则一辈子也翻不了身了。至于第二件事情,却是关于辽东的人事消息,却是前几日里,御史方震孺请求给驻守广宁有功的王化贞晋级,让他可便宜行事,随辽东巡抚薛国用一同驻守河西。听到这个消息时,张璟当即心里就有些慌,原因不是其他,就是因为王化贞此人。熟悉大明怎么只能龟缩关内,把关外彻底丢了的人都知道,真实历史上,若非王化贞这个小人,和不知兵的袁应泰一样盲目自大,再加上王化贞背后的东林党人的帮助,也不至于熊廷弼这个刚刚起复的辽东经略被架空,最后又闹得一场大败,让大明只对付建奴,只能龟缩关内,徐徐图之。现在,王化贞又像真实历史一样冒出来,张璟说不慌真不可能,毕竟,要是这家伙这一世真的又运气通天,成为辽东巡抚,那能怎么对付他360、训练浙兵最重要的王化贞和真实历史上一样的突然成功,让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