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2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211(1 / 1)

d一下子安稳很多了,很显然,作为曾经令努尔哈赤不敢妄动的辽东经略,熊廷弼的名声很是能让那些刚刚大败,丢陷辽阳、沈阳的辽东兵将,安抚下来。而熊廷弼也不是名不其实之辈,到了辽东后,立刻按他向朝廷建议的三方布置的策略,巩固辽河以西的防御,同时做着反攻,收复失地的准备方方面面的准备,使得辽东如今的士气,越发高扬,可见熊廷弼的能力,确实不俗。张璟听到这些,心里十分开心,因为他提前就把熊廷弼弄到辽东,确实让熊廷弼和真实历史上再回辽东做经略时,十分不同。刚刚经历过大败的辽东军,现在内部十分空虚,权利分配也不多,而熊廷弼突然到来,权利很大,朝廷给的物资又丰富,所以使得说事,根本不敢不听从熊廷弼的命令。正是因此,这才能让熊廷弼安心的在辽东折腾,行驶他的权利。朱由校把有关熊廷弼的事情讲完后,便不再多言,显然依旧敷衍的他,真的不想再说其他的了。只是,张璟来乾清宫里,可不是要听熊廷弼复辽的事情的,他可是想要弄垮王化贞那个小人的,又怎么会让朱由校真的如愿所以,张璟又问道:“辽东只有熊廷弼的事情吗没有其他事情吗臣在西山,最近也听到不少的消息,却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的还请陛下明示。”闻言,朱由校嘴角撇了撇,但还是继续说道:“朝廷这些日子,辽东确实发生了不少好事。除了熊廷弼比较突出之外,还有一个叫王化贞的右参议,也很突出”听着朱由校解释,张璟这才知道王化贞是因为什么崛起的了。王化贞,其字肖乾,山东诸城市县人,他在万历四十一年,考取进士及第,授户部主事,迁右参议,分兵驻守在广宁,他是东林党重要成员,也是如今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弟子。广宁城坐落在弯曲的山头上,登上山可以俯瞰城内,倚仗三岔河为险阻,而三岔河的黄泥洼又水浅可涉。在辽阳、沈阳相继被建奴攻陷后,靠近建奴兵锋,原本属于后方的广宁城,当时也只有一千名兵卒留守。这点守城的实力,再加上地势险峻,若是往常,对于建奴挥军而来的几万人而言,一鼓作气,损失一些不多的伤亡,强攻取城,其实完全是小菜一碟。只是,因为浑河血战,浙兵和川兵杀的建奴胆寒,军心大乱,使得努尔哈赤不得不在拿下辽阳、沈阳后,休整部队,同时专门花费十六天时间,主持法事,专门祭奠死去的数千建奴八旗兵,安抚军心。之后,因为已经过了继续进攻的最佳时机,再加上建奴内部的休整,远远不是十六天法事就能完成的,所以建奴之后并没有再进攻。正是因此,这才给王化贞机会,撞了大运的他,如同所有备战的兵将一样,招集散兵流民,一下子就得到万余人随他守广宁,使得原本脆弱的广宁,有了一定的实力。虽然不知道这些实力面对建奴精锐能不能自保,守住广宁,但是王化贞运气太好,建奴不打算进攻,使得他不用战一场,便完成了守卫广宁的大功。而辽阳、沈阳刚失守时,大明从上到下都震惊无比,都以为辽河以西一定没法保住了。谁知道,建奴不攻击,王化贞利用所有守军收拢流民散兵的常规操作,扩军备战,不仅一战未打的“守”住了广宁城,使得建奴不能寸进辽河以西,同时也让他在战后,因为某些人的造势,一下子成为了“名将”。朝廷也认为可以依靠他的才能,便把河西的战事全部交由他来办了。先发后改365、监军朝鲜明代的巡抚,其实就相当于后世中央政府所派遣地方的特派员,属于临时性职务,品级不定,主要负责巡抚地方事务。辽东巡抚一职,严格来说就是大明朝廷派往辽东的特派人员,而现在的辽东巡抚名为薛国用,此人也有不小能力,不过和王化贞一样,此番掌兵事,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薛国用,字任卿,号献我,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仕宦多年,于泰昌元年十月,以右佥都御史之职巡抚辽东,配合他的陕西同乡,时任辽东经略的袁应泰一起,剿灭建奴。在辽东巡抚认上,薛国用也没有尸餐素位,经过审查摸索,他针对一些守城将领怯懦饰诈,不肯出力的行为,而上疏朝廷,直陈时弊,也算是为辽东做了些实事。本来,大明朝廷给的各方面援助都有,却被自大的袁应泰葬送了大好局势,最终袁应泰自杀,而薛国用,却是因为当时正带兵驻守河西区域,所以没经历辽阳、身影的血战。说实话,东林党人想让王化贞和薛国用处好关系,跟薛国用做事,也是有想法的。毕竟,王化贞有薛国用这个辽东巡抚的后台,面对熊廷弼,那也不用怕职位不高,镇不住那个熊蛮子了。“这个王化贞,确实不错,能在辽西抵抗住建奴逆贼,就是薛国用那边也称赞王化贞有谋略。而且,他又是叶向高的门生弟子,朝臣们那边向朕请求提拔他,朕觉得还是可行的,终究是个不可多得人才。”朱由校把他知道的朝廷上报的辽东消息说出后,接着又把他对于王化贞的想法跟着说了出来。闻言,张璟面色一凛,暗道大事不好,看朱由校的意思,他心里是早就想提拔立“大功”的王化贞了,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朱由校没有在东林党人提议后,第一时间答应。或许,这是朱由校最近才打算的,又或者,在东林党人提出后,朱由校觉得王化贞的功劳无假,早有打算了,只是当时他不想过分让东林党人得到的容易,故意晾着他们。总之,朱由校想大用王化贞,张璟明白这是无法挽回的事情了,除非他能证明王化贞无能,否则根本改变不了朱由校的想法,可问题是他证明不了。虽然张璟明白王化贞的“大功”是怎么回事,但他却不好和朱由校解释清楚建奴当时兵力还算充足的情况下,却不进攻广宁的具体原因。毕竟,建奴内部准备修生养息不再进攻辽西的战略目标,在现在建奴开战的情况下,除了建奴内部知道外,其他人根本不清楚,就是大明赫赫有名的特务锦衣卫,对于塞外边疆也是束手无策。真实历史上,大明想要获取建奴的内部消息,除了策反外,别无他法,否则,除了建奴自己展露行动,不然大明根本就摸不清建奴动向。然而,大明的策反行动,总的来说并不理想,还不如建奴收买策反的大明武百姓内应多,这也导致在间谍信息方面,大明对于建奴是完败,很多时候要是没有那样汉奸内应,明军不至于败,更不至于战败后,伤亡那么多人。现在,如果张璟说他知道建奴内部的消息,指不得朱由校怀疑他和建奴有勾结了。如果这么做,于张璟而言,殊为不智不过,既然张璟了解东林党人的意图,那他就不能坐视王化贞外如历史那样和熊廷弼作对,否则,背靠东林党大靠山的他,完全可以完虐熊廷弼,只要东林党对于熊廷弼的提议一级否决,转而只同意王化贞的提议就行,中央朝廷的话语权在东林党手里,这就不是熊廷弼能对付的。然而,该怎么让朱由校打消提拔王化贞呢张璟不由苦思,只是,想了好半会儿功夫,他也没想出来。眼看再不和朱由校说话,乾清宫里的太监就要出言赶他走,张璟不由焦急,可是还是没想到改变朱由校主意的办法。该怎么阻止王化贞和熊廷弼抢权呢他又不能不让王化贞不被提拔,摆明了东林党人这次是去找熊廷弼的,难道他还能让两人不抢辽东的军权吗等等分开张璟一阵愁眉的想着,突然,他想到了什么。而后,张璟连忙向朱由校行礼道:“陛下,臣斗胆问一句,陛下要提拔王参议,不知准备把他提拔为何官职”“嗯”朱由校闻言,看了眼张璟,迟疑了下道:“广宁巡抚吧朕看他在广宁做得不错,决定还是让他守广宁,和薛国用一起驻守广宁。而且不少人说他极得西部人心,安抚得住蒙古部落,能令蒙古部落亲近我大明,这非常好。”而后,朱由校迟疑了一下,本不想提这事,但因为是张璟,觉得他可以信任,又继续道:“最近薛国用那边给朕上过书,说他近日身体抱恙,很难理政治军,这样的话,让王化贞和薛国用在一起,薛国用做不了事情,正好让王化贞代劳。”朱由校说到这里就没说了,不过意思很明显了,张璟心里却是直接补充了起来要是薛国用在任上出了什么事情,那就让王化贞顶替他做辽东巡抚吧虽然朱由校话里对于薛国用的身体没说明什么情况,但张璟结合后世记忆,知道薛国用在萨尔浒之后,基本没有什么记载,这就说明他不是不做官告老还乡,那就是不在人世了。毕竟,真实历史上,王化贞一跃而起成为辽东巡抚,并且以弱制强,架空熊廷弼,也就是在今年,而以薛国用的辽东巡抚的封疆大吏的敏感位置,不会轻易让他告老还乡,那他之后没有记载,只能说他病情加重,逝世了,这才给了王化贞上位的机会。明白这一点,张璟知道情况迫在眉睫,连忙说道:“启禀陛下,以王参议之才能,臣以为只让他驻守广宁,实在大才小用了。”“嗯大材小用”朱由校闻言,眼皮一动,饶有兴趣道:“那你说说,应该提拔他做什么才好”“臣以为,当令王化贞监军朝鲜,以全我大明三方布置,围困建奴逆贼之良策。”张璟回道。366、马骨与医无闾齐矣“什么监军朝鲜”乾清宫内,听到张璟所言,朱由校一脸震惊。过了好半会儿,平复下来的朱由校大约是明白了什么,却依旧不太懂,所以命令道:“给朕说说,你怎么想的。”“臣遵命。”张璟行礼回道:“回禀陛下,臣从陛下言语中,已知王参议有名将之姿,于我大明辽东现在的危难局势而言,真可谓是雪中送炭,得此儒将良才,若不重用,那不是暴殄天物吗”“嗯,你说得不错,按照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略,驱使朝鲜,令其征发八道兵马,在于鸭绿江江面上设立连营,以助我大明声威,分散建奴逆贼之兵力,这确实重要。然而,让他固守广宁前线就不重要了吗”朱由校点了点头问道。“回禀陛下,固守广宁前线当然重要,然而,难道陛下忘了辽东还有熊经略在的吗”张璟回道。“熊廷弼”朱由校念叨一句,而后问道:“他一个人有那么多精力去管辽东那么大的地方吗”闻言,张璟笑着回道:“陛下难道忘了,熊经略以前被罢免前,可就当过辽东经略一职,那时候我大明辽东掌管的地方可比现在还多,而熊经略当时掌管辽东,保证辽河以东和辽河以西安全,使得建奴逆贼不敢妄动,由此足可熊经略的能力。”“现在,我大明丢了辽河以东,仅剩下辽河以西,臣斗胆问陛下,这守的地方小了,难道原本守得住大的地方熊经略,现在却守不住小的地方吗”“”朱由校听了之后,当即无语,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摇头自嘲道:“是朕想多了,以熊廷弼之能,原本就守得住辽东,现在又怎么不能守得住辽河以西呢”“陛下英明。”张璟可不敢让朱由校以为他在教育朱由校,所以连忙恭维道。朱由校听后,顿时笑骂道:“少在朕面前得了便宜还卖乖,你心里那点伎俩,真以为朕不知道吗”“臣的心思,陛下自然明白,所以臣适才说陛下英明。”张璟又厚着脸皮恭维着。这下子,朱由校看着张璟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摇了摇头,指着他道:“国事都被你说成这副嬉皮笑脸的样子,朕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张璟听了这话,却并没有再说话,因为他知道他的目的已经达成,朱由校不会再为熊廷弼能不能守住如今的辽东再问他了。因为张璟知道他的军事水平底子,要是说起那些大战略,他能根据后世的记忆,说得朱由校心服口服,反正都是要发生的,让他做个预言家先知,也没什么。可是,真要让张璟解释小战术,特别是真实历史上都没发生过得熊廷弼在辽河以西对付建奴,那张璟可是真得没辙,所以,他只能用这种恭维式的插科打诨,让朱由校明白熊廷弼有这个能力去守辽河以西,但又让朱由校嫌弃刚才的张璟,不想让他具体解释熊廷弼能不能守住辽河以西。在张璟看来,除非熊廷弼之前虐努尔哈赤的事情是假的,否则,这辽河以西,对于熊廷弼而言,也不在话下,只要保证他的军队后勤供应和熊廷弼之前当辽东经略对付建奴时一样,完全跟的上,那就没问题了。虽然熊廷弼被罢免之前,供应后勤的辽东巡抚是袁应泰,但其实辽东后勤方面,和袁应泰关系并不大。毕竟,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