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母女这边,说不得会被那些太监宫女报复。虽然西李是先帝嫔妃,她的女儿也是大明公主,他们再如何,也不敢在宫里正大光明的欺负西李母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会在暗地里使阴招对付她们母女。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特别是在宫里稍有差池,那可真是不得了的事情。因此,张璟想了想,决定稍后一定去向朱由校求情,虽然现在应该因为泰昌帝朱常洛还没下葬,朱由校还不能比真实历史上加封西李的时间提前,但是至少,只要有朱由校发话,西李起码会过得比现在好才是。就在张璟如此思索的时候,一个穿着宫装的柔弱小女孩,出现在张璟面前。“你是谁”那女孩见到陌生的张璟,质问道。而后,张璟看到,那小女孩走到西李身边,柔弱的身体挡在西李身前,一双倔强的眼睛看着张璟,而后她问西李道“娘,她也是那些坏蛋吗我我保护你”说完,那小女孩还脆生生的威胁张璟道“你走开,我是大明的公主,不是你们这些奴婢可以动的”那副幼小却又极力表露坚强的样子,任谁看了都会有些触动,张璟自然不能免俗。不过,这小女孩的话,却是让张璟知道她是谁了,既然她喊西李叫娘,她自然就是西李的女儿朱徽媞,未来的乐安公主,张璟对她印象极深。当然,现在朱徽媞因为年龄未到,再加上她父亲泰昌帝的嫔妃还没加封封号,朱徽媞的公主封号,自然还没下来。说起来,对于朱徽媞这个乐安公主,张璟其实没太多印象,真正让他对乐安公主有印象的,却是她未来的驸马巩永固一个注定让明末无数皇亲国戚感到羞辱的忠臣驸马。巩永固其他的事情张璟记得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张璟一直忘不了。那就是真实历史上,李自成贡献北京时,巩永固在家用黄绳子把家中剩余子女绑在不久前去世,尚未来得及下葬的乐安公主灵柩上,说了句“此帝甥也,不可污贼手”。而后,巩永固举剑自刎,阖室自焚死。虽然后世亦有记载,巩家并未全家遇难,因为巩永固有一女嫁给了京营总督李国祯的儿子李公藩。在北京城破之前,李公藩带着家财逃到了江南,直到后来康麻子的时候,他都还健在,并且“颇豪而好客,竟以寿终”。不过,不管如何,巩家当时在北京城的人,都集体殉国了。而巩永固,也做了一个受大明国恩的皇亲国戚该做的事情,这远比那些世受国恩,最后却迎逆贼入城的皇亲国戚好太多。这种忠臣,死得悲壮,张璟深深记得,因为无论任何时候,汉族都需要这种人的出现,否则,汉族就真的没有骨气了“见过公主殿下。”张璟对朱徽媞行礼道。朱徽媞见张璟对她恭敬行礼,脸上却是放松了一丝警惕,不过,张璟没有只是简单行礼,也没有太多敬畏,却是让朱徽媞有些疑惑,莫非张璟有什么背景不成,难道也是皇族近亲别看朱徽媞年纪小,但毕竟之前也是泰昌帝的心头肉,那时候宫里各种见到她行大礼的太监宫女锦衣卫太多了,所以对于张璟这种行礼,她很明白这说明什么。没等朱徽媞疑惑太久,西李的声音便传来了,只听她道“这是你皇后嫂子的族兄张璟,不得无礼”虽说张璟不是皇族,但毕竟张嫣是皇后,是朱徽媞的嫂子,有这层拐弯亲在,即使张璟名义上还是朱徽媞的臣,但更是朱徽媞的兄,所以朱徽媞在张璟面前也不能像对待宫里的一般太监、宫女、锦衣卫一样无礼。当然,要是张嫣是朱由校的普通妃子的话,那张璟可就没这种待遇了,皇后和妃子的族人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这也是自古以来,宫廷里,无数人争破脑袋去抢皇后位置的原因,毕竟,妃子可以有很多,而皇后,却只有一个。所以,在听到母亲介绍后,朱徽媞浅浅行了一礼道“见过兄长。”这简单的一礼,虽然不复杂,但张璟见了不少宫人行礼,自然明白朱徽媞的宫廷礼节,无可挑剔,看来,当初西李得宠的时候,泰昌帝无论是当太子还是皇帝,对这个西李仅剩的女儿,疼爱有加。想到这里,张璟突然觉得,要是泰昌帝泉下有知,知道他生前最宠爱的女人,以及他的女儿,要因为妃子昔日沾染的错事,而被儿子坐视她们母女受到欺负的话,那想必会气得,连棺材板都压不住吧当然,现在那棺材板还没封了,还得等些日子,下葬才行。也不知道朱由校心里到底怎么想的,连继母和同父异母的亲妹妹受欺负都不闻不问。388、朝鲜中立虽然张璟不知道朱由校到底什么情况,但是,这也不能让他改变帮助西李和朱徽媞的打算。看着朱徽媞那有些人小鬼大的样子,张璟心想,真是苦了她了,这么小就想着保护自己母亲,可惜,再高贵的身份,没有权利保护,那也终究没有任何用处。想到朱由校对朱徽媞的姐姐,另一个大明公主,泰昌帝朱常洛的皇六女朱徽婧,张璟心里就为朱徽媞喊冤,毕竟,朱由校这个朱常洛所剩的最大的儿子,对于朱徽婧可真是极好,大概是长兄如父的原因,朱由校可是疼死了这个妹妹了。突然,张璟想到朱由校并非是一个厚此薄彼的人,既然他对朱徽婧非常宠爱,那就绝不会说放任朱徽媞受欺负,而且真实历史上,朱徽媞能嫁给巩永固这样的才貌双全的人,那也是有朱由校的原因的。毕竟,要是朱由校对于朱徽媞不上心,甚至还因为西李的原因仇恨她,那之后又怎么会给朱徽媞选了巩永固呢现在细细想来,也许朱由校这一切都是装的,其实他比任何人都在意西李和朱徽媞,只是一直没有表露过而已。越发这样想着,张璟就觉得他没猜错,毕竟,对亲人极好的朱由校,哪怕真的在西李身上有过不去的坎儿,那也不至于连朱徽媞都不待见。明白了这些,张璟突然觉得,让朱由校在意西李母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朱徽媞这个朱由校的妹妹,张璟不信,唯一在世的妹妹去求他,朱由校还能那么冷漠当下,张璟对西李说明了帮他们在宫里过得好的意思后,而后便说了他的想法。此刻的西李哪有什么反对,于他们而言,只要能在宫里有新的开始,那就行了,而且在西李心里,也没认为张璟能有能力,劝服朱由校。之后,到了乾清宫,张璟带着年幼的朱徽媞,一起求见朱由校。朱由校听到朱徽媞来了,当即准备逃,不想见这个妹妹,结果还是慢了,张璟和朱徽媞成功找到了他。最终,在朱徽媞事先就准备好的撒娇之下,原本就心软的朱由校,最终也是硬不起来。即使他期间还说了讨厌西李,就是因为西李和她生母的死有关,还有就是后来朱由校在西李手下养的时候,西李对于朱由校太严格,让朱由校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之后,朱由校被朱徽媞“皇兄”叫得,在听到西李和朱徽媞在宫里过得不好后,让李进忠好生申饬内廷中人,好好惩罚那些不知主仆规矩的太监宫女。当西李知道张璟竟然真的让朱由校对她们母女好点后,十分感谢张璟,并且说了一些以后有什么忙,她一定会帮忙之类的话。甚至于,西李还单独把朱徽媞叫到身边,叮嘱朱徽媞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帮助张璟,以还恩情云云。看着西李做的这些事情,张璟不由暗道,果然是后来能少数活到螨清康麻子时候的皇族中人。虽然这里面也有螨清为了宣传他们优待明朝皇族的虚伪面目,故意留着这些基本对他们没有任何阻碍的明朝嫔妃的命的原因,但很显然是就算有这原因,可最后能在螨清统治下立足到死的前朝嫔妃,也只有少数人而已,至于多数人,得罪螨清统治者,被提前弄的人大有人在。很明显,西李能活那么久,为人处事方面,定然是十分有一套的,否则,就算她是女人,可作为汉明的妃子,惹怒了那些螨清鞑子,那就绝对不会留她的性命的。八月,秋高气爽,朝鲜都城,汉城外,朝鲜国王李珲,坐在他的车驾上,一脸阴冷的瞧着远处赶来的大明军队。此时的李珲,心里想着不是按照大明朝廷发来的国书命令行事,而是想着日后该怎么搪塞大明朝廷派来的这支明军以及他们的主将。自从萨尔浒之战后,奉宗主国大明国之令的朝鲜,派出万余朝鲜精锐,以晋宁君姜弘立为都元帅,北兵使金景瑞为副元帅,助大明剿灭建奴。只是,萨尔浒注定是一场要失败的战役,明军大败,那本身实力就不强的朝鲜军,自然也难逃败绩。他们在深河遭到后金袭击,副元帅金应河与数千人力战阵亡,而都元帅姜弘立则率五千余残兵败将投降后金,朝鲜军最后唯有一千四百余人逃回朝鲜。这一战,令朝鲜上下惊恐,他们不仅仅惊恐于大明这个庞然大物,会被建奴打败,更惊恐于他们朝鲜军队实力的不堪。毕竟,因为朝鲜很多官吏存了还大明国当年壬辰倭乱时,大明国派兵援朝的再造朝鲜国的恩情,这一次朝鲜调兵遣将派出的军队,可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很多将领还是当年壬辰倭乱成长起来的老将,可以说,朝鲜国再没有比这支军队还精锐的军队了。结果,他们被建奴打的溃不成军,这自然让朝鲜上下惊恐,也让不少人动摇了帮助大明的信心。其中,就有一开始在建奴反明时,就打算在大明和建奴之间周旋的朝鲜国王李珲,甚至于,在萨尔浒之战前,李珲一开始要求备边司搪塞明朝,并劝告明朝也慎重对待,可他始终不愿意朝鲜出兵。最终,若非是万历皇帝的圣旨催促,国内一片还报大明恩情的声音,李珲不得已,这才同意出兵。然而,萨尔浒之战后,到了现在,建奴实力震惊了所有人,原本搪塞大明孤助无援的李珲,一下子也多了很多觉得李珲原先对待大明和建奴的外交关系的支持者。这也是自萨尔浒之后,朝鲜面对大明的诸般援兵请求,一直搪塞,无动于衷的原因。即使朝鲜国内,一直有心怀大明恩情的臣民,希望朝鲜继续奉大明之令,征剿建奴,但是已经获得不少人支持的朝鲜国王李珲,明显已经可以压制住这些声音,按照他的外交策略行事了。远处,策马而来的王化贞,脸上笑意满面,心情极好。已经确定不能在辽东立功的他,这些日子也调整了心情,面对现实,正是这样,他一路上都在幻想他指挥异族精锐,立下从侧面攻打建奴,并且消灭他们的不世之功。只是,很明显,对于朝鲜内部情况极不熟悉的王化贞,就算他真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可这一次,也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了。389、汉城热情“见过朝鲜国主”“见过上使”汉城外,李珲和王化贞互相见礼,说了一些礼节上的客套话后,李珲便邀请王化贞入都城再叙。至于王化贞此行所带的一千明军,自然也有相应的朝鲜官吏,带他们入城,并且为他们一路赶来接风。本来,若是他国军队入都城,很明显李珲甚至朝鲜国上下,都肯定要检验一番,才会允许那些军队入城的。只是,在如今,唯有明朝军队在朝鲜特殊,毕竟,经过了壬辰倭乱,大明王朝不顾一切的出兵保住了朝鲜社稷,为他们再造国家,这份情谊,哪怕是对大明虚与委蛇的李珲,再没有出现特殊情况时,都不会相信明朝会对朝鲜有歹意的。终究,壬辰倭乱时,明朝为朝鲜付出那么多,并且对付驱逐倭军期间,明朝也都有机会吞并朝鲜,可是明朝没这么做。因此,在有更好的机会的时候,明朝都没有对朝鲜表露野心,自然的,朝鲜上下对于这支人数不多的明军,自然也没有太多警惕,甚至于他们对于明朝天兵的到来,都十分高兴,汉城城内城外,都有不少百姓自发前来欢迎明军的到来。为了表示对明朝的尊重,李珲十分敬重的让王化贞与他同坐朝鲜国主的车驾,这可是让王化贞喜出望外,又觉得分外有面子。一路进城,王化贞明显得意非常,毕竟,任谁被一国之主如此礼遇,都会迷失一些。只不过,有的人很快就会自我醒悟,控制自己的分寸;而有的人,却永远沉浸在那种感觉里,比如,王化贞就是如此。此时的王化贞,见李珲这么对待自己,已经在畅想,日后指挥朝鲜之兵,大家众志成城,从背后袭击,大败建奴,最好能直捣黄龙,以雪萨尔浒之耻,让他名垂青史了。自带王化贞一行入城以来,王化贞这一副高兴的春风满面的样子,一直没逃过一直注视他的李珲的眼神,李珲其实是故意给王化贞这么大的礼遇的。李珲这么做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