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麻痹王化贞等人,让他们以为朝鲜依旧十分重视明朝,听命于明朝,好让王化贞传回消息,麻痹明朝君臣,不让他们起疑;另一方面,却是为了观察明朝派来的朝鲜经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好让他准备好日后王化贞催促他配合明朝进军时,该怎么搪塞明朝。反正,从一开始,李珲就没打算全力支持明朝,他更愿意在明朝和建奴之间来回摇摆,保持中立,除非到了万不得的情况,李珲才会决定支持明朝,派朝鲜兵支援明白。当然,之所以支持明朝,也是因为明朝对朝鲜有驱逐倭人的再造之恩,李珲明白现在支持建奴是根本不可能得到国人同意的,否则,他也会考虑支持建奴的。如今,看着王化贞这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李珲心里对他也有了大概的认知了,明白了他不足为惧。要是明朝再派一个类似当年救朝鲜的杨镐的人物出来,甚至于把现在关押的杨镐放出来到朝鲜经略,李珲都得头疼该怎么应付。毕竟,当年萨尔浒之战前,朝鲜出兵,除了因为万历皇帝下了宗主国的国书命令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杨镐给朝鲜送去的咨。要知道,在朝鲜驱逐倭人后,对于杨镐,朝鲜上下都感恩之极,甚至到了朝鲜国主动为杨镐立碑、立生祠的地步,这也是当初万历帝信任杨镐,让他经略辽东的原因。除了杨镐本身战功卓著外,就是他在辽东,可以让朝鲜这个重要的盟友不动摇,虽然杨镐的军功有些污点,但是瑕不掩瑜,他的能力绝对是当时明朝顶尖的一波人。而当时杨镐的咨送到朝鲜,李珲就不得不调兵了,因为朝鲜上下都杨镐的感恩在当时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哪怕就是朝鲜跟着杨镐大败,朝鲜很多人失去了亲属,但他们依旧都不怨恨杨镐,足可见杨镐在朝鲜的威望。因此,若是有类似杨镐的人,或者是他本人来,李珲说不得就不敢动太多心思,依旧如他当初当朝鲜王次子,隐忍那么多年一样,任由大明施为了。可是,王化贞的自大样子,却让他安了心,不过,从明朝内部传来的王化贞背后是大明首辅和如今执政大明的东林党派后,李珲心里还是有些忌惮王化贞背后的这股势力。所以,想了想,李珲决定对待王化贞,还是采用今天的套路,表面上敬重礼遇,但暗地里,绝对不会轻易答应什么实际的东西。反正,看王化贞的样子,只需要好好恭维吹捧他,就能让他迷得找不到北了吧“不成想朝鲜之地,竟有如此之多百姓,迎我大明天军,真令本官想不到。”王化贞坐在李珲身边,看着周围迎接明军的朝鲜百姓,有些诧异的感叹道。“壬辰倭乱时,若非上国神宗显皇帝,派大明天兵全力支援,我朝鲜小国,必有社稷倾覆,亡国之危。因此,朝鲜上下,皆感念上国恩德,今日天兵来此,百姓闻得消息,自然夹道欢迎。”李珲笑着恭维道。“朝鲜国主说得极是”王化贞闻言,点头应道。此时的王化贞,心里面,其实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实在是这种在异国他乡受到隆重礼遇的规模气氛,让他震惊。当然,其实也不只是王化贞,随他一起乘船到来的一千明军,也是被朝鲜臣民的欢迎色情震惊了,这种感觉,是他们在大明基本享受不到的,在如今武勋势力卑微的大明,很明显,考个进士,都要比明军打了一场大胜仗,更能得到百姓的敬重。正是因此,不少连日以来,因为没有长时间坐船,而感到身体不适,上吐下泻的明军,心里感觉他们这次来朝鲜,是真的值了,毕竟,在大明,恐怕一辈子也享受不到一次这种在千万人眼里敬重感激的目光390、崇祯二百六十五年“敢问上使,前辽东经略杨镐,现今如何”和王化贞聊了一会儿,李珲想到了什么,突然问了一句道。对于杨镐,虽然他害得朝鲜万余精锐惨败,但是抛出其他因素,在私人感情上,李珲也和其他朝鲜臣民一样,十分关心杨镐的。毕竟,若是没有杨镐,当初李珲也就不能在壬辰倭乱中,积累声望,赢得不少臣民支持,这才能让他以次子的身份,在朝鲜王位的争夺战中,脱颖而出的。因此,在知道杨镐因萨尔浒战败下狱后,李珲也和其他朝鲜臣民一样,十分关心杨镐的处境的。闻言,王化贞明显带着不满,终究现在正是他享受被朝鲜国崇拜的时候,自然不想被人打扰,更何况,对方还是用其他的大明儒将的名字打扰他,这怎么能让小肚鸡肠的王化贞满意呢只是,念及对方的身份,王化贞还是如实回道:“萨尔浒战败,杨镐身为主将,难辞其咎,如今为我大明皇帝陛下问罪,收押在诏狱之中,至今未放出。”“可惜了可惜了杨公如此英雄,却因为萨尔浒一战,而英明扫地,甚至连他自己也下了诏狱,真是可惜啊”李珲闻言,连忙摇头道。这一番言语动作,明显让王化贞见了有些羡慕嫉妒恨,可却因为李珲的身份,又不好说些什么。当然,李珲似乎没看到王化贞脸上的表情,一直在聊着自从杨镐被人陷害罢免后,朝鲜上下感念杨镐恩得的事情,这一点,足可见杨镐在朝鲜的威望有多高。“自闻杨公下狱,我朝鲜上下,每日都有人去宣武祠,拜杨公,为杨公祈福,希望杨公脱险。”李珲又故意如此叹息道,说话的同时,他却是在暗暗观察着王化贞。“宣武祠拜杨公”听到李珲言语,王化贞惊讶道,第一次听到这些东西,王化贞明显吃惊更甚。而后,王化贞像是想到了什么,连忙问道:“敢问国主,难道你们是主动给杨镐建了生祠吗”“差不多吧”李珲回道。“嗯差不多这是何意”王化贞疑惑道。“虽然我朝鲜暂时还没有为杨公专门建生祠,但是在大明万历二十七年七月时,我朝宣祖,为了纪念壬辰倭乱时,为了驱除倭人而牺牲的大明和朝鲜的功臣,特建宣武祠于汉城南,让朝鲜臣民拜祭,配享大明和朝鲜的功臣。”李珲慢慢说道:“当时,我朝宣祖首先提出应以杨公配享,我朝鲜臣子并不反对,于是杨公虽未死,但入了我朝宣武祠,宣祖更是亲书再造藩邦的匾额,揭于宜武祠,令朝鲜臣民拜祭。”“原来如此”王化贞闻言,有些羡慕的点了点头道:“杨京甫这一辈子倒是值了,就算萨尔浒败了,如今生死难料,但配享了这宣武祠,就要让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了。”语气里,王化贞的酸意很浓,明显羡慕嫉妒恨极了。这一幕,可是被一直注意他的李珲看了,尽收他的眼底,而他的嘴角,也是跟着露出一抹笑意。至于王化贞口中的“杨京甫”,其实就是杨镐,其字京甫,号风筠,河南商丘人。而刚才李珲口中,直接以大明皇帝年号称呼时间,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一直受明朝统治,按理自然应该是要用大明的年号纪年。而且,自从壬辰倭乱驱逐倭人以来,因为大明对朝鲜有再造之恩,整个朝鲜又一直都保持着亲明的风气,自然的,完全用大明皇帝的年号,之后渐渐深入人心了。这一点,真实历史上,哪怕明朝日后灭亡,朝鲜被迫臣事螨清,但是朝鲜君臣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感恩,坚守着心底里对故明的怀念。说来,朝鲜如此作为,也是因为螨清对朝鲜所执行完全不同的政策。先前,螨清不但两度大规模入侵朝鲜,朝鲜史书上称为“丁卯胡乱”和“丙子胡乱”,之后,螨清还强迫朝鲜世子入北京扣为人质。后来,螨清得了天下,直接就把朝鲜当成天经地义的蕃属,二等国和滥施淫威、索拿卡要的对象,并且多次直接干预朝鲜内政,所以自然激起朝鲜对螨清的不满。他们视螨清为“犬羊”、“夷狄”,私下称螨清皇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朝鲜孝宗帝甚至以光复大明为己任,倡议北伐,他曾对大臣们说:“故欲养精兵十万,爱恤如子,皆为敢死之卒,然后待其有衅,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则中原义士豪杰,岂无响应者”只是,由于朝鲜财政困难,军备薄弱,北伐计划一直没有实施。按说,受螨清统治,使用什么年号纪年,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现实的问题。对此,不忘故主的朝鲜王室表现的有些阳奉阴违,除了对螨清的公贺表使用螨清皇帝年号外,其他一切内部公,包括王陵、宗庙、庙祭享祝,仍用崇祯年号,地方官上的疏章、笺也如此。除了继续使用崇祯年号外,李朝国王对明朝皇帝年号的尊崇也达到了极点。无论是书、古印,还是马牌、御画,只要有明朝年号,一律收集整理,予以珍藏。同时,朝鲜李氏王室对于明朝的各种追思活动也与日俱增。仁祖时,每逢重要节日,宫中都要行“焚香望阙之礼”肃宗时,自宜春门诣“禁苑坛”,以太牢祭祀崇祯皇帝,之后又在后苑春塘台设“大报坛”,祭祀神宗皇帝。螨清乾隆十四年时,李朝王室又以明朝太祖、神宗、毅宗并享“大报坛”,并于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礼,而这种祭祀活动,之后每年都会进行,一直延续到李朝末年。而朝鲜王室如此,朝鲜民间更是思明,在朝鲜的私人著述,其刻书所用年号则标以“崇祯后年”,甚至直到清末,仍有人书写崇祯年号,以至于竟然有“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后来,朝鲜方面不再使用“崇祯”年号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朝鲜反清派期望的汉民族武装反抗、满清统治土崩瓦解局面一直没有实现,直到甲午战争的爆发,朝鲜一方面走向亡国,另一方面君臣百姓也对中国的局势彻底失望。当然,那些如今是遥不可及的,但有一点,即使有李珲这个立场不明的君主在,但在大事上,李珲也丝毫改变不了朝鲜上下对大明的忠诚的。391、建奴应对眼见得王化贞言语中的酸意明显,李珲决定再次深入试探,刚才的交流已经基本上让他知道王化贞的品性能力了。这不过是个小心思多,又十分自大,还很有野心想法的家伙,李珲觉得他对付王化贞,只需要在除了调兵之事上拖着王化贞,其它事情尽力满足吹捧它,恐怕王化贞日后就算会因为他在调兵一事上与他起争执,但也不会愿意和他撕破脸皮的。然而,虽然不会撕破脸皮,但是李珲心中清楚,小心思多的王化贞到时候一定会给他暗地里使绊子报复,所以,为了试探出王化贞到底有多少心思,李珲决定继续刺激王化贞。“说起来,上使应该不知,当初杨公配享宣武祠时,因国内无杨公画像,我宣祖为求得其画,数次派人入大明寻访,皆因画像不真而作罢。后来,几经努力,后来,终是求得杨公画像,宣祖为此令后世李氏子孙,代代祭拜杨公,感念杨公指挥明军救援我朝的再造之恩。”李珲一脸敬重的讲着朝鲜对于杨镐的感激故事,丝毫不顾及他身边的王化贞,脸色越来越不好。“朝鲜国宣祖,真乃仁义之君”王化贞十分客套的恭维了一句后,没有说什么。原本在异国他乡,王化贞还想立下不世之功,好让中外皆知的,可是现在,他还没成名,就一天到晚听着一个大明已经关进诏狱,生死不知的罪官的名声,这哪里能让自以为是的王化贞高兴身为一国之主的李珲说的话,完全让王化贞以为,他这个年纪轻轻就经略朝鲜这一要职的大明官场里的明日之星,无论他在朝鲜做出什么样的功绩,还不如杨镐这个仕途几起几落,如今更是因为打了败仗而下诏狱的罪臣在朝鲜的名声大,这怎么能让王化贞能接受眼神阴鸷的王化贞,心里甚至因为李珲的话,开始痛恨杨镐,盘算着要不要写一封弹劾奏疏,拿着杨镐在萨尔浒战败的污点,好好弹劾他,最好能让杨镐死了,这样的话,或许在朝鲜,他这个现任的朝鲜经略,就能和杨镐平起平坐了。一旁的李珲,见王化贞的阴险脸色,虽然不知道王化贞在打算做什么,但看王化贞的样子,李珲心里明白这个家伙,必然已经憋了不少坏水了。虽不知道王化贞到底想对谁使坏,但是通过这番观察,李珲明白,在小事上,一定要宠着王化贞,否则说不得会因为小事,就让王化贞这个小心眼的家伙记住,从而刻意针对。朝鲜宫廷内,接风明军主将的酒宴早已备好,王化贞带着几个明军将领,随李珲一起,入宫赴宴。能被一国之主邀请赴国宴,不说王化贞脸上觉得十分荣幸,就是那几个明军的普通将领,也是觉得这一趟来朝鲜,没有白来。这种荣幸,也是让王化贞暂时忘却了杨镐在朝鲜比他更出名更厉害的事情。觥筹交错之间,李珲也给王化贞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