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战国之名士崛起>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6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69(1 / 1)

d跨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要是在平日里,边子白说不定会调侃几句。至少太史公的经历告诉后人,想要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史官,有时候必须对自己狠一点。立志于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太史,光不怕死,还远远不够。至于潘毅他原本因为自己死定了。不是说一定是以死亡为结局。而是他注定会成为被放弃的那一个弃子。可没想到的是原本应该记恨他的边子白竟然伸出了援手,甚至可以说恩同再造。男儿膝下有黄金,就算是一直将家族背负在身上的潘毅,也不得不跪了。“大令之恩,潘毅此生不叛。”之后才叩谢卫公,表示他接受了官职。卫公很满意,虽说朝堂之上,并没有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可他所期待的是对太子训萌生出的野心以致命一击。但毕竟太子训是他的儿子,感情还是有点,唯独让他心头不快的是,太子训缺乏作为国君的足够担当。性格太软弱,做事犹豫,失败之后患得患失。别看卫公姬颓给人的印象也是如此,可姬颓的这些表现都是伪装,都是假象。而他根子里也是铁血的,不然也不会参加政变,从一个平凡的公子,一跃从叔叔的手中夺走了卫公的宝座,成为国君。当国君的人,杀伐果断是必须的能力。宁可杀错了,也不能在被触及底线的时候犹豫。可太子训却缺乏一个国君最基本的素养,而且朝着姬颓担心的方向越走越远。退朝的时候,卫公走路的步伐有点沉重。已经是风烛残年的卫公再一次考虑继承人的问题,这对他来说很残酷。同样的,卫国的外部环境也同样严峻。散朝之后,官员们三三两两的起身,边子白也加入其中,躬身送走了国相子思,两人只是相视一笑,就一切都在不言之中。而公孙鞅和潘毅如同门神一般站在他身后,已经宣告了他们成为边子白跟班的不争事实。可惜,其他官员都在观望之中,并没有冒然接纳边子白。这也是官场的常例,小心谨慎才能做官做长久,在卫国更是如此。公输机、钟离昌反倒没有这方面的思量,“恭喜边学士出仕,今日小弟在云楼设宴,还请边学士一定不要推辞。”“钟离先生客气了,哪里敢让先生破费不过今日恐怕不行,小弟还想去内史府看一看,得罪,得罪”边子白婉拒了钟离昌的宴请,作为商人钟离昌对边子白的好奇更多的是在秘方之中。大型风箱的使用,让无盐氏在帝丘的冶铁作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作坊内不仅可以将铁水融化,大量的空气进入炉膛之后,从狂沙中冶炼的铁更加的精纯。甚至运气好的时候,有精铁出现。钟离昌不相信边子白的秘方到此为止了,就算是这样,对钟离昌来说也是为家族立下了大功。可要是工坊之内的冶铁更进一步呢这将是一笔泼天的财富。眼下的钟离昌仅仅是试探,希望边子白将后续的秘笈流露出来。可惜边子白根本就不为所动,反而借着大宗伯南丰路过的时候,离开了。“大宗伯”站在边子白身后的潘毅没来由的一抖,他的前半生注定是不入流的小人物,拦住大宗伯这种事,恐怕这辈子都是不敢做的。可边子白呢他正好拦在了大宗伯南卓的身前。后者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的不悦,好在边子白还算附和下官参见上官的礼仪,故而没有发作。“边内史可有话说”南卓沉吟道,随后看了一眼从太子宫离开自后直奔殿外等着他的儿子南卓。边子白随后笑道:“在下惶恐,深感贿赂上官是德行有亏的错事,如今想要改弦易张,不知大宗伯是否能给在下一个机会”贿赂上官南丰掏着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还以为这几日夜夜笙歌,那个肾有点小亏出现了幻听。“这话因该说反了吧”南丰提醒道,随后在边子白认错态度良好的情况下,决心说教一二,他让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知道,他南氏家主不是随便来个人就能撩拨的。至少边子白来向他认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你还年轻,为国效力的日子还长着呢急君上之疾,苦百姓之苦,才是年轻人该做的事,蝇营狗苟之行,注定为君子不耻。”“你说说看,还没有当官就已经索取钱财,这等恶例,岂能是士大夫表率尔少不更事,老夫就姑且不说了,少年人,终究要懂得舍得二字,才能品味君子之道。”说了一通之后,大宗伯南丰心胸开阔,果然教训年轻人是非常享受的一桩娱乐节目。他是体会不到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的通透和爽快。但不得不说,大宗伯南丰对边子白不那么讨厌了。边子白反倒是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恭敬道:“大宗伯说的是。”“你知道就好”南丰得意地挺了挺肚子,他觉得差不多该走了。可是边子白却提前开口道:“大宗伯教训小子,小子自然聆听感悟,不敢懈怠。可是大宗伯您老人家或许不太清楚,南氏的工坊和商队似乎最近的利润增长很快,下官恭贺大宗伯财源广进生意兴隆。”南丰是贪恋财物的人吗根本就不是,靠着上百年的历代卫公的赏赐,加上卫国第一等的封地戚邑,南氏的族产规模在卫国也是最多的。反正用南丰的想法去思考就是:在卫国,他根本就不在乎朋友是否有钱,反正都没他有钱。他一个堂堂大宗伯,天天回家去算账,这像话吗而边子白身后的潘毅可是非常清楚边子白这种语气的意思,接下来,该是要账了吧要账啊堵住大宗伯南丰回家的路要账,这太刺激了有没有很不情愿,却无法抗拒的再一次抖了一次。潘毅的习惯连公孙鞅都觉得难以忍受,似乎比浑身上下没有一丝优点的苟变都让人难以接受啊男人动不动就抖一阵,又不是打摆子生病,让人不免有种不太好的看法。大宗伯南丰并不傻,他只是不会遇到被拦住要账的场面,自然也不会想到这方面去。可只要细细品味一下边子白的话,就能摸清楚边子白的用意。此时此刻,刚才提携后辈,调教后辈的那种和颜悦色荡然无存,留在南丰脸上的如同寒霜一样的冰冷,以及仿佛要吃人的眼神,死死地盯着边子白。可惜,边子白不是吓大的,还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态度。似乎还想开口解释一二,却被南丰粗暴摆手打断,咬着后槽牙道:“在卫国,你是第一个,恐怕也是最后一个敢向老夫来要账的人。老夫希望你说的每一句都是言而有物可以作证的话。如果想要给南氏身上泼脏水,你很快就会知道后果如何”第105章 资敌“南卓你给我过来”就在边子白拦住南丰的那一刻,除了卫国朝堂上的公卿之外,其他官员都不免驻足观望。多稀罕呢中大夫拦大宗伯,这在等级森严的卫国,有点类似于以下克上的大逆不道。真要追究起来,到时候边子白就算是不死,也要脱层皮。南卓原本就在太子宫受了一肚子的气,这会儿被人指名道姓的呵斥,铁着脸四下张望,秒怂。是老爹南卓愣了一下,随后苦笑着走到南丰近前。在他看到边子白的那一刻,他心说:这魂淡还敢告状小眼神威胁了一阵,南卓这才想起来,自己犀利的眼神就算是太子训都要掂量一番,可是面对边子白,他就算是瞪眼瞪到眼瞎都不会有什么效果。“父亲。”礼仪之邦的卫国,就算是平日里在外见面,儿子和父亲的交谈也要合乎于礼。挣扎了一小会儿,南卓对着边子白呲牙咧嘴就是喊不出口。南丰有种带着熊孩子走亲戚的尴尬,对南卓低声提醒道:“边大夫是新任的内史,还不快见过边内史”“边内史。”“南卓不必多礼,你我也是老相识了,这些繁文缛节就不用客套了。”边子白如同长辈一样说着漂亮话,入在南卓耳朵里有种被当成子侄一样的憋屈。更要命的是,边子白似乎年纪比他还要小。卫国的贵族,一般要等到成年之后,也就是及冠之后才会看情况授予官职。当然,眼下卫国的情况是僧多粥少,随着卫国疆域的减少,恐怕将来的官职会越来越少。但卫国的官职再少,也不会少了南卓的一份。他还没有被授予官职,唯一的解释就是,他还没有成年,没有及冠。舞象之年的年轻人,多半是在叛逆期,性格可不好相处。不过南卓可不敢在老爹南丰面前标新立异,大家族的问题永远都是继承人很多,但是家主的位子只有一个。而且大家族不像是国君的位子那样,换掉一个继承人会引起家族的动荡。家族的管理永远要比管理一个国家要容易的多。家族之中的争斗也不会如同储君之争那样,充满了血腥味。南丰看中南卓,喜欢南卓,并不是一定就会让南卓成为他的接班人,从而执掌整个南氏家族。面对父亲的时候,南卓总是表现出一种谨小慎微,却不失礼仪的样子,看着温和,同时也又主见。这才是南丰喜欢南卓的原因,毕竟他的弟弟们要么年纪不大,要么不如他稳重。相比之下,他才是南氏最好的选择。南丰努嘴指了指边子白看似轻易道:“边内史刚才说家里的商队和工坊的生意红火,你知道原因吗”南卓当然知道,他太清楚了。随着魏国河西大军采购卫国的铁锅、熟铁等物资。卫国的铁器从魏国军队之中赚取的金饼,足够商人世家几代人的积累。这还是在极端的时间内的收获,仅此而已。当初他赠送给边子白一辆马车,获得了边子白的回礼。是一份关于燕赵等地的盐铁专卖。等于说将无盐氏商队无法去的燕国和赵国两地的铁器专营典卖给了南氏。至于说为什么背靠强齐的无盐氏无法在燕赵等地经商,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齐国在不久之前大军兵临燕国都城。燕侯差点被齐国的大军打的在宫殿里自杀。都这样了,燕国肯定不会给齐人好脸色。无盐氏还想去赚燕人的钱做梦去吧燕王不派军队冒充山匪来劫掠无盐氏的商队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赵国好吧,齐国最近被赵国打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鼻青脸肿。反正齐国绝对不允许属于本国的资源,或者根基在齐国的家族和赵国有商业往来,尤其是非常敏感的军械物资。无盐氏虽说在齐国根深蒂固,拥有庞大的势力,但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取舍他们还分得清楚。毕竟平陆无盐氏立足于齐国,没有了齐国的庇护,他们还有什么底气行商天下于是,这两个无盐氏明面上不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就被边子白要去了,然后给了南氏一个五年之期的专营权。那份专营的契约南卓是见过的,还妥善保存了起来。被父亲南丰问起,他才想起来好像自己和边子白的仇恨并非是不能化解的那么深,“是的,无盐氏工坊给南氏工坊一份为期五年的铁器专营契约,最近无盐氏的铁器在魏国卖的很火。”当然火爆了,熟铁的价格是如同棉絮一样生铁的十倍。别觉得价格贵,就不要了。很多国家算花费十倍生铁的费用也生产不出能用于军械上的熟铁。至于百炼钢,就算是百倍的价格也不见得能买得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生产铁器需要大量的劳力。烧炭,挖矿,选矿,洗矿,冶炼,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尤其是在冶炼过程之中,耗费的劳力和财力是惊人的庞大。南丰气呼呼道:“能有多火”“从戚邑出发的船队,有一半是都是装的无盐氏的铁锅和熟铁。”南卓硬着头皮解释道,“家里的工坊卖到赵国和燕国的熟铁也是无盐氏工坊出品,只是数量远远不及魏国的数量。”“熟铁”南丰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儿子似乎闯了大祸。赵国因为缺乏铜矿,却拥有仅次于魏国的军队数量,无法全部装备青铜军械。其军队是最先使用铁质武器的军队。就算赵国是最先普及铁器军械的国家,但赵国的生铁冶炼水平还成,可能够打造武器的熟铁冶炼就一团糟了,每年的产量也低的可怜。加上是赵国的物产不算丰富,本身粮食产量也仅够国内消耗。平日里就喜欢到卫国、代国等周边的小国家来打秋风。一旦有大军行动,就不得不去齐国等地购粮。买不到粮食的赵国只有一个选择,天大的战略都要搁置。主要和列国交易的物资就是马匹。但是赵国对于马匹的出口一直控制的很严,毕竟有了战马的列国,战车数量就会暴涨,到时候打到赵国头上怎么办所以,军械一直严重制约赵国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熟铁已经算是精炼的铁,可以直接打造武器和军械,赵国就算是把裤子当掉也是要买。而且有多少买多少,还不敢还价,深怕吓走了商人。属于人傻钱多好忽悠的一片商业乐土。所以,赵国结算熟铁交易直接用中原最硬通的马匹作为结算方式,让南卓心花怒放之外,更是通过赵国的马匹买卖,又大赚了一笔。熟铁生意利润是两倍,马匹生意最高可获利四五倍,一来一去就是十倍的利润。南卓就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也被巨大的财富给迷惑住了。南丰想到的是赵国有了熟铁,赵国的军队将更加强大,而赵国本来就经常欺负卫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