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战国之名士崛起>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8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81(1 / 1)

d拥立之功可惜出身太低,没机会凑到前几任卫公的跟前,所以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给仲叔家的赏赐低了一些。不过仲叔牙这个人有一个优点,或者说这是仲叔家族的优点。就是认死理,他就算听边子白说著书立说的另有其人,千字文的原作者是周兴嗣的一个隐士。但是将千字文带给世人的可是边子白,这也是功劳,而且还是不世之功:“大令,虽说千字文乃周夫子所著,但大令却将这等雄文传播于世,自然是少不了署名之功劳的。”于是仲叔牙在自己抄录的竹简上恭敬地写上三个字。唉为什么会是三个字。而不是六个让仲叔牙尴尬不已的是,有一半的字他不会写,空在了竹简上。这四个字就是子白,周,缺了一个边和兴、嗣。仲叔牙用胳膊肘顶了一下南卓,脸色不悦的南卓恶声恶语道:“干嘛”“有三个字不会写,帮我写上。”仲叔牙说出道理让南卓都觉得肝疼,这货难道不知道爷们不待见他吗可仲叔牙根本就没有这等觉悟。他不被待见的时候多了去了,更何况南卓这样的家世,将来出将入相也不是没有一丁点可能。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南卓对他像奴仆一样呵斥,他也得干受着,脸上还不能有一丝半点的不乐意。要带着笑,巴结的笑,才不会被继续羞辱。南卓有心拒绝,最后还是忍住了,在仲叔牙的竹简上写上了三个字,一个字就是边,一个字是嗣还有兴。嗣和兴就不用说了,比划很多;就算是边这个字,比划也不少,不如后世的简体字书写起来那么容易方便。“将你们抄录的千字文互相校对一遍,以端木方的为基准。校对完了,今日放衙。”字体都是大篆,写起来很费劲,可要是校对起来,并不算太麻烦。这个时代的人已经学会将大篆在书写的时候简化的写法。不得不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即便如此,抄写一千个字也是一桩非常辛劳的工作。半个时辰之后,校对完毕。边子白看着十几份手抄版大篆竹简的千字文,心头说出不的自豪。虽说被仲叔牙插科打诨,很不要脸的在千字文的边上署了自己的名字。可是如果这本书作为蒙学推行于世的话,将会对这个时代产生不小的影响。或许,今后的蒙学将获得一个爆发式的发展。当然,明清时代的村村有读书声的场面是不指望了,毕竟手抄本的传播会有一个很大的限制。拿起端木方的手本,交给了公孙鞅道:“公孙兄,这份作为府库范本,录入。”处于对端木方的好感,边子白随口问了一句:“端木兄,你是否需要带回去几日誊写一份。”“正有此意,恐令大人不满,方感激不已。”端木方真的喜欢这篇千字文,洋洋洒洒之中,透着一种对天地万物的解读,就算是饱读诗书的端木方也有种爱不释手的欢喜。接下来边子白从十几份千字文之中挑选出另外一份,“这份字体工整,书写规范,不错,不错。”周卓以为边子白对他的不顺眼,他怎么也想不到,上班第一天,他竟然受到了边子白的表扬。正当周卓心中傲然之气有种隐隐要透出体外的通爽,边子白开口道:“潘毅,将南卓抄写的千字文给明堂送去,君上等着呢。”潘毅接过卷成册的简牍,转身就离开了官舍。南卓忽然发现似乎有点不太对劲,接着在边子白等人离开之后,其他人相继也离开。南卓这才想起自己抄了一个多时辰,最后书没了。有心张嘴问其他人借,先看端木方算了,这家伙是对头,属于敌对阵营的敌人,不适合走太近。其他人刚才他似乎还曾一度一掠过子南丑等人的字难看来着,借阅恐怕是痴心妄想。落在最后的仲叔牙似乎看出了南卓的为难,爽朗道:“南少爷是否想要借阅”“有劳”南卓心情复杂地接过了仲叔牙的书简摊开之后,脑子里就剩下了一个问题这是哪国的鸟字第123章 高大上的猪油拌饭在明堂国君办公和寝宫之一的卫公,第一时间就收到了内府送来的千字文范本,抄录者是南卓。这是边子白要求将抄录者写在书简最后,目的就是有迹可循。卫公姬颓靠在软垫上,看上一句千字文慢慢细品,摇头晃脑的得意劲让站在一边的丁祇有种非鱼不知鱼之乐的痴呆状。“美哉,美哉”千字文丁祇也听过,听了也就听了,甚至在心底起不了哪怕一丝一毫的波澜。可为什么换一个人就如痴如醉了呢边子白有毒,胡说八道都有人信。其实丁祇想不明白也是正常,这时候的宦官,来源一般只有两种。一种:生活艰难活不下去了,进宫当宦官,只要熬过蚕室的日子,基本上一张到老的饭票是混着了,破产农民,流民,都有;第二种,就是犯官和家眷,主要是犯官的家眷子弟被牵连的居多;第三种,也是来源最大的是奴隶。第二种的数量太少了,但是第二种出身的宦官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很大几率是识字的群体。就算是当太监,都不算是个完整的男人了,以为混吃等死溜须拍马就能混好了。学习文也很重要。至少在宫中,识字的宦官就有很大几率获得提拔和晋升。可惜,丁祇是第一种来源,属于活不下去进宫混一张饭票的可怜人。他运气很好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教他认字习武的老宦官,当然付出肯定也有,只不过年代久远,丁祇他不说,估计也不可能重见天日里。所以,丁祇认字,但不学经义,更不通诗、书。只是单纯的能看懂一些公文而已。他根本就无法体会到卫公拜读千字文时候的那种心胸豁然开阔的感受。没过多久,卫公停住了,眨巴了浑浊干涩的眼珠子,还以为看错了书。上下通读之后,有种戛然而止的难受劲。嘀咕道:“一篇雄文,怎么到了这里就好像被拦腰截断了似的,狗屁不通”多稀罕呢上面还在讲述三皇五帝,尧舜禹汤,后面就变成了特产风俗的介绍,怎么读,怎么别扭。“君上,是否不妥,我去叫人让边子白来一趟。”丁祇也不客气,边子白没有出仕的时候,他还有所顾忌,太过张扬了会让人误解。可边子白已经在卫出仕为官,为国君分忧,他自然没有推辞的理由。姬颓摆摆手,制止了丁祇的念头,转而放下了书简,长叹道:“可能是这篇千字文让寡人期待太多,可上半部分确实惊才艳艳,让人赞叹不已。可是下半卷的一些句子,通读起来缺乏那种让人有感而发的感觉。不对劲,不对劲。”“君上的意思是这本书不好”丁祇也疑惑了,姬颓的意思是期望落空了,显然是不太满意的。姬颓摇头道:“不然。是寡人期待太高了,有一部分内容没有达到寡人的预期。但总体来说,还是好的,可谓瑕不掩瑜。是一部好到不能再好的雄文。算了,这本书就放在案头,不要让人收入府库了。”姬颓表示出对千字文特殊的喜好,放在他寝宫的书案上,意思就再明白不过,没事的时候他会经常翻阅这篇文章。千字文的集结成书,也给卫公姬颓带来了片刻的安宁。可这种安宁犹如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越是风平浪静的时候,天地之间积蓄的力量就越是强大。肆虐的风暴越是强大,最后倾覆的可能也越大。对此,卫公内心是愤怒的,更多的是无奈。他的年纪恐怕已经做不出杀伐果断的铁血镇压了,可如果压不住几个想要入主宫廷的儿子,恐怕他就死后也不会安宁。事实上,公子恒的举动根本就逃避不了丁祇的眼线,丁祇既然认定了太子会对他不利,根本就没有必要替太子隐藏下来。姬颓的困扰还刚刚开始,他现在还能吃能睡,也有一批忠与他的朝臣,或许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还停留在表面。可万一他病了呢这种无法控制的恐惧深深地刺痛着这个已经风烛残年的老人。且不说卫公,但说南卓。他黑黢黢的脸上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惊喜,为了感谢仲叔牙的慷慨行为,他特意在云楼的二楼包下了一个包间,价格不菲。更让他感觉吃亏的是,包间的增值服务他一样都没有选。他还等着将千字文抄写下来呢。可仲叔牙的字并不是难看而已,这家伙很神奇的会在不会写的地方打上一个圆圈。太坑了南卓都开始心疼自己花出去的大笔铜钱,太不值了,就算是让他看不起的公叔朋的记录也要比仲叔牙好太多了。可仲叔牙呢咧开大嘴,大口的吃着猪油拌饭,喜滋滋的问:“南卓老弟,你说平日里我也吃过猪油拌饭,怎么今天入口的味道完全不一样呢”说话间,筷子飞快的扒拉了几下,又下去小半碗。而他边上已经堆砌了一摞饭碗。当兵的都能吃,这是打熬力气辛苦所致。在古代的军队,习武的军官更能吃。廉颇六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吃一斗米,几斤肉,吃完了骑马射箭。这等体力全都是靠着海量的食物摄取堆积起来的,仲叔牙很不幸的也是武夫,他的功夫绝对比不上廉颇,就算是赵武也能在六七招之内击败他,但是比起饭量,他谁也不虚战国时期的一石米大概就是10公斤左右,并非汉代60公斤。10斗为一石,一斗米也就是2斤米的样子。真要是让廉颇一口气吃12斤黍米,估计会被噎死。南卓有气无力的告诉眼前这个没有什么眼力见,但是心肠却不怎么坏的低阶级同僚:“这是淳熬,八珍之一。”“八珍,岂不是很难吃到,肯定很贵啊”仲叔牙有种吃人最短,尤其是发现自己吃了还不少的样子:“不过这家店也真够傻的,八珍还敞开了吃,怎么还没有被吃关门。”南卓气地肝火雷动,“淳熬做法简单,材料并不罕见,关键是在调制的肉酱,味道不能夺白油之香醇,也不能掩盖黍米的鲜甜,颇为难得。都是常见的佐料而已,只是做起来比较用心。再说了,八珍也就是名气大而已,就其味道来说,也就平平。”仲叔牙终于吃饱了,满足了的打了一个略显嘹亮的饱嗝。之后热情的问:“哪个字,我想一想。”一开口,满嘴都是那种猪油的焦香味道,南卓恶心的用袖子捂住了鼻子,心说:“有完没完”一方面,南卓对仲叔牙不报有希望了,这家伙的脑子恐怕不及自己的十分之一,算了,还是自己回忆吧另一方面,那是实在受不了猪油味,对普通人来说是至尊美味,可南卓什么没有吃过啊任何好东西吃多了,都会腻的,猪油恰巧是最容易让人感觉腻味的食物之一。南卓忙推辞道:“不用了,我想起来了。”说着,他飞快的在书简上记录起来。没办法,中午的家里小厮来送饭,他老爹知道内府今日的任务之一就是抄写千字文。大宗伯南丰虽说对边子白很不待见,可他并不排斥学问。尤其是千字文这等惊艳众人的奇文。于是南卓接到了老爹的任务,一定要抄录一份,回家他要看。要不然,南卓也不会接收仲叔牙的帮助,抄写仲叔牙写的千字文了。好在仲叔牙毕竟也是读过书的,不会写的字不算太多,就是有些写错了,南卓也能通过回忆记起来,然后埋头伏案疾书。华灯初上,凉风徐徐,南卓撑开身体,舒展酸痛不已的肩膀,满意的看着自己誊写的千字文,心中感慨不已:太不容易了,终于写完了。他不仅仅抄写了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千字文,连带着把仲叔牙抄写的错处也修改了过来,工程量不可谓不大。好在已经结束。临走,仲叔牙还感激的南卓说道:“你说第一个请我来云楼吃饭的大贵族,仲叔牙无以为报,后日亲自下厨在家款待,还请不要推辞。”“这个”仲叔牙沮丧道:“在下知道仲叔家鄙陋,不登大雅之堂,让贤弟为难了”唉说的怪可怜的,可南卓也不得不考虑自己今后在内史府的官宦生涯,恐怕其他几个是不会和他走到一起了。至于端木方等人,道不同不相为谋。边子白不坑他已经是不错了。公孙鞅估计对南氏并不喜欢,从眼神就能看出来。于是南卓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趴在回家的马车上,南卓累地一动都不想动,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自己当当一个公卿之子,为什么当官第一天,没有结交同样身份的公卿之子,却差点和内史府出身最低的仲叔牙成为朋友家族的荣誉让他有种给南氏蒙羞的痛恨,伴随着马车的摇晃,南卓瞪着眼珠子,咬牙切齿的喃喃道:“都怪边子白”第124章 谋算求订阅费尽千辛万苦,南卓终于将抄录好的千字文递到了老爹南丰的手中。大宗伯南丰也是饱读诗书之士,眼界肯定是非常高的,可对于千字文还是难掩其喜爱之情。迫不及待地诵读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