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问,但其实也是想借机让赵祯在这里多呆一会,毕竟李顺容好不容易才能见赵祯一面,下次见面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年月“有我我在宫外有个侄子,倒是和你差不多大小,每年我都会为他做一身衣服,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送出去。”李顺容这时也激动的道,说完转身就回到后面为李璋拿衣服。不一会的功夫,衣服就拿回来了,李璋接过衣服到旁边的房间换衣服,当打开这件叠的整整齐齐的衣服时他才发现,这是一件宝蓝色的长衫,不过他穿上却小了一些,倒是和赵祯的身材差不多,估计这也是李顺容给赵祯准备的,只是刚才她不敢说实话,所以才说是给自己侄子准备的,不过也差不多,反正李璋就是她侄子。衣服虽然小一些,但穿着却十分的舒服,针角也十分的严密,衣服上连个线头都找不到,足以看出李顺容在做这件衣服时,花费了多少的精力。另外李璋也知道,李顺容恐怕十分希望穿上这件衣服的人是赵祯,只不过赵祯身边的人太多了,而且他平时吃饭穿衣都有专门的有人服侍,如果无缘无故的多了一件衣服,肯定需要记录下来,而这份记录很可能会让刘娥看到,所以李璋才将茶水撒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赵祯身上。李璋换了衣服再次来到大厅,只见李顺容正一脸笑容的和赵祯聊天,虽然赵祯也保持着礼貌,但总感觉有种疏离感,虽然李璋明知道这不能怪赵祯,毕竟对于他来说,李顺容只是他父亲众多妃嫔中的一个,所以他也感觉有些尴尬,不过看着他脸上那种敬而远之的表情,李璋还是忍不住的想要抽他。“多谢李顺容了,这衣服做的真好,我没有母亲,家里的衣服都是一个妹妹做的,她的手工也不错,不过相比您可真是差多了。”李璋这时笑着走过来向李顺容行礼道。“你妹妹都已经会做衣服了”让李璋万万没想到的是,李顺容听到李璋的话却忽然露出激动的神色,随后就开口追问道。不过话一出口,李顺容也感觉到自己的话有些冒失,当下急忙掩饰道:“不是,我的意思是说,看李伴读的年纪,你妹妹应该还小吧,这么小就会做衣服实在了不起”“呵呵李顺容有所不知,我的亲妹妹叫狸儿,年纪的确很小,现在除了吃什么都不会,不过除了狸儿外,我还有另外几个妹妹,比我只小一两岁,算是我收养的吧,她们都很能干,要么开酒楼,要么管家,反倒是我什么都不会,只能陪着陛下读书了。”李璋虽然也对李顺容的话感觉有些奇怪,不过也没有多想,当下笑着回答道。“原来如此,李伴读太谦虚了,有你这样的兄长,你妹妹肯定十分幸福”李顺容这时再次喃喃的道,眼睛中也闪过几分复杂的神色,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天色不早了,既然李顺容这里没什么事,那我们就告辞了”正在这时,赵祯也终于找到机会,站起来向李顺容告辞道。听到赵祯的话,虽然李顺容脸上闪过十分不舍的神色,但最终还是点头道:“最近天气虽然转暖,但还是颇为寒冷,陛下也要保重身体。”李顺容叮嘱过赵祯,然后又看向了李璋再次开口道:“李伴读也同样要注意身体,这身衣服我也无人可送,不如就送给李伴读了,希望李伴读不要嫌弃”“李顺容太客气了,初次见面就接受您这份厚礼,这让我也着实难以心安。”李璋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伸手从怀中拿出一样东西双手奉上道,“这样吧,顺容送我一份礼物,我也送顺容一份礼物,这是我随身携带的镜子,比一般的铜镜强上一些,还请顺容收下”李璋在送镜子时,故意上前两步,这样刚好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赵祯的视线,而他在双手送上镜子时,却抬起右手的大拇指,就像是晚辈向长辈磕头一样轻敲了一下镜子三下。李顺容能在生下赵祯后,还能被刘娥容忍活下来,自然也是个聪慧之极的女子,当看到李璋的动作也是全身一震,立刻领会了李璋这是在以手指向自己行磕头的大礼,另外李璋送的这个镜子也很可能另有机密。想到这里,李顺容也不由得再次激动起来,不过表面上她还是掩饰的很好,当下像是毫不在意的推辞了两句,但是在李璋的一再坚持下,她终于还是收下了镜子,然后小心的放在怀中。目的达成,李璋当即也带着赵祯向李顺容告辞,因为他们在这里呆的时间,已经比其它的妃嫔那里长了一些,如果再呆下去,说不定就要引起别人的怀疑了。李顺容也极为聪明,当下也没有挽留,而是亲自送他们出了大门,然后这才回到大殿,让周围的其它人都退下后,她这才将李璋送的那面镜子拿出来。第二百零五章 镜子的秘密李顺容在仔细打量着李璋送给自己的这面镜子,而她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镜子好凉,其实刚才李璋递给她时,她就发现了这个镜子的异样,这个镜子明明是从李璋怀里拿出来的,但李顺容接到手中时,却发现这个镜子冰冷之极,就好像从冰块里刚拿出来一般。除了温度的异常外,李顺容也很快认出来,这个镜子应该就是之前风靡整个皇宫的玻璃镜子,据说还是从神鸟上得来的,其中最大的两面在刘娥和妙元手上,另外还有几面小一些的镜子被赏赐给宫中的其它妃嫔,李顺容曾经见过一次,所以才能一眼认出来。不过相比之前李顺容见过的那面玻璃镜子,这面镜子制造的更加精巧,表面上看是个很薄的圆扁形的盒子,当她把这个盒子打开之后,这才看到了上盖的镜子。“呀”当镜子打开时,李顺容却惊讶的低呼一声,但随即就捂住了嘴巴,然后合上镜子扭头打量了一下四周,幸好之前她把身边的人都赶走了,空旷的大殿中也只有她一人,所以倒也不怕被人发现。当下李顺容再次打开镜子,只见镜子上用毛笔写着两行小字,第一行是“姑母万安,保重身体”,虽然李顺容之前已经猜到李璋知道自己和他的关系,但是当看到镜子上写的“姑母”二字时,还是不由得激动的热泪盈眶,最后更是禁不住捂着嘴巴痛哭起来,但她又不敢发出声音,免得引起别人的注意。不过李顺容很快就冷静下来,当下擦干眼泪看向第二行字,而当看到这行字时,她更是不由得全身一震,因为只见上面写着“大娘娘已五十有六矣”,虽然只有短短九个字,但李璋从字面中传达的意思李顺容却领会到了。说起来李顺容今年也才三十六岁,而刘娥却比她足足大了二十岁,所以对于李顺容来说,根本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好好的活着就行了,等到刘娥去世,自然也就有机会和赵祯母子相认,这也是李璋在镜子上留字要表达的意思。看着镜面上短短的两行字,李顺容却激动的再次涌出泪水,虽然李璋话中的意思十分简单,但对她来说却是意义重大,因为自从生下赵祯后,她的生活就陷入到一种无尽的煎熬之中,哪怕见到赵祯时,母子二人也不能相认,更可怕的是,她根本不知道这种生活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而在这无尽的煎熬中,她也慢慢的失魂了希望。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没有希望的活着,那种绝望而麻木的人生比死亡更加可怕。不过现在赵祯短短的两行字,却给李顺容重新带来了希望,同时也让她知道,外面还有亲人牵挂着她,再加上刚刚见到了赵祯,这让她也立刻迸发出强烈的求生欲,无论如何她也要活下去,只要能与赵祯相认,哪怕第二天立刻死去她也心甘情愿。也就在这时,镜面上的那两行字也慢慢的变模糊了,因为这个镜子本来十分的冰冷,之前盒子盖着,倒也没什么,可是当盒子打开后,镜面上也慢慢的凝结出一层水雾,字迹也在水雾中慢慢的融化,最后变成一团墨迹,这样一来,镜子上的字除了李顺容外,再也不会有其它人看到。看到镜子上的字迹慢慢消失,李顺容也不由得大为惊讶,一方面她是为李璋的缜密的心思而震惊,另一方面也为李璋的聪明而惊叹,连让字迹消失的设计都如此的巧妙,看来自己这个侄子果然是个七窍玲珑的人,难怪连刘娥都抢着要将他认做亲戚初次见识了李璋的手段,李顺容对自己这位侄子也更加有信心,当下她止住眼泪,拿出手绢将镜子上的墨迹擦干净,这也让她看到了镜子中自己的容颜,相比当初进宫时,她的确是老了许多,不过没关系,自己比刘娥年轻,有足够的资本和对方比一比,看看谁能笑到最后想到上面这些,李顺容心中也不由得充满了斗志,当下用镜子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容貌,然后这才小心的收起来,只是当她看到赵祯刚才坐的椅子,以及茶几上放着的赵祯用过的茶碗时,脸上也再次露出悲伤的神色。与此同时,李璋穿着李顺容送的衣服回到自己在皇陵的住处,其实他和赵祯住在同一座宫殿,只是房间不同,现在已经中午了,赵祯让人去准备午饭,李璋则借口换衣服回到自己的房间,然后把怀里藏的冰盒拿出来,之前他就是将镜子与冰盒紧贴着放在一起,从而让镜子降低温度。“呼真是不容易,希望姑母能明白我的意思,放宽心好好的活着,千万不要像历史上那样早早去世”当下李璋扔掉冰盒,然后长出了口气道。李璋想要让李顺容与赵祯相认,这其中当然有他的私心,毕竟如果有李顺容在,自己和赵祯的关系也将更加的紧密,从而让赵祯更加信任自己,这样他想做一些事时,也可以得到赵祯全力的支持。不过除了自己的私心,李璋也同样希望赵祯和李顺容母子二人都不要有遗憾,毕竟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特别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赵祯也一直把他当成表哥来看待,从来没有因为作为皇帝而有什么变化,人都是有感情的,李璋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他也是衷心的希望赵祯生命中不要留下太大的遗憾。当然李璋也知道,今天他带赵祯去见李顺容其实是十分冒险的,以刘娥多疑的性格,肯定会在李顺容身边安排人手,而今天赵祯见到对方的事,肯定也会禀报给她,哪怕李璋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而且也自信没有留下任何的马脚,但对刘娥来说也根本不需要证据,只需要一个怀疑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而这也是李璋现在最担心的。第二百零六章 上战场陪着赵祯祭拜过赵恒之后,李璋再次回到皇庄,今年的土豆已经种下去了,而且去年冬天时,有一批万斤左右的土豆被运送到回味斋,然后推出一系列土豆制作的菜肴,比如经典而又平凡的醋溜土豆丝,牛肉烧土豆等等。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虽然土豆做的菜未必比其它菜美味,但它的价格并不低,而且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家伙传出的流言,说土豆有滋阴补肾的作用,结果更是受到一帮人的追捧,结果回味斋推出的土豆菜式每天都需要预订,后来土豆用完了,更让人不少人大叹可惜。不过土豆顶多也只能火上一季,等到今年土豆大丰收了,价格肯定会降下来,甚至再过上两年,等到京城附近都种上土豆,估计土豆的价钱就会贱成泥,到时说不定会发生谷贱伤农的事,不过这就需要王钦若他们去头疼了,当然京城附近的土地也不可能只种土豆,短期内,小麦之类的作物肯定还是主流。上次李璋带着赵祯冒险见了李顺容,本来他还担心刘娥知道会产生什么疑心,不过却没想到皇宫那边一直没什么动静,这让李璋也终于慢慢的放下心来。“呯、呯、呯”皇庄前边的军营之中,三百个火枪手排成三排,每排一百人交替向前射击,前方的靶子被轰的木屑纷飞,校场上也很快被硝烟笼罩起来。“停骑兵出击”随着旁边呼延守信的一声令下,已经走到靶子前的火枪手当即停下射击,而两边各有一支百人队的骑兵策马而飞,手中的长刀挥舞,眨眼间将那些靶子砍的七零八落,旁边的李璋也看得连连点头。本来在李璋的设想中,想要把火枪营打造成一个纯火器队伍,刚开始他和呼延守信也是这样做的,不过后来呼延守信发现,如果全都是火枪手的话,虽然在中远距离上占据强大的优势,但如果敌人有骑兵,而且不计伤亡的冲到近前,哪怕火枪上装有刺刀,但也绝对挡不住敌人的骑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呼延守信建议增加一部分骑兵,这样在遇到敌人的骑兵冲到近前时,也有一定的反击能力,毕竟对付骑兵最好的兵种也是骑兵,另外在火枪打退敌人时,如果敌人逃跑,骑兵也可以趁机追杀,从而扩大战果。对于战场上的事,李璋懂的不多,而且他也相信呼延守信的眼光,所以也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火枪手就从原来的五百人变成了三百人,另外两百则变成了骑兵,这也是呼延家的家传兵种,为了增强骑兵的威力,呼延守信把他的一个兄长,也就是当初那个因为滥赌被金山找上门的呼延守义,这家伙虽然好赌,但骑术武艺却都是顶尖的,放在战场上也是一员猛将。操练完毕,呼延守信指挥着将士打扫战场,然后这才来到李璋面前道:“指挥使,咱们火枪营的操练已经相当的纯熟,不过就算训练的再好,没上过战场依然是个花架子,其实我也一样,哪怕看了再多的兵书,学了再久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