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艺,只要不上战场,依然是个新兵蛋子,所以我觉得咱们是不是该向太后请示一下,将咱们火枪营拉到战场上试一试,听说西北和河北一带一直不太平”听到呼延守信想要拉火枪营实战,李璋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点了点头道:“火枪造出来就是用来杀人的,所以肯定需要上战场试验一番,不过这件事咱们说了不算,我找个机会回京城一趟,请示一下宫里再说。”呼延守信等的就是李璋这句话,当下只见他也是笑嘻嘻的道:“以指挥史你的身份,只要你开口,陛下和太后那里肯定会答应,说起来我们这些将门出身的人也挺可怜,大部分都只能在禁军中混日子,想上战场都得要朝堂上那些执宰们点头。”李璋听到呼延守信的话也不禁同样苦笑一声,说起大宋的将门也真是倒霉,自从当初赵匡胤北伐失败后,就绝了武力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心思,于是就开始大肆打压武将,后来赵光义在位时,甚至面临着无将可用的局面,而等到澶渊之盟后,将门更是被打压的更加彻底。比如为了防止将门在军队中培养势力,将门出身的人一般只能在禁军中任职,而禁军只能守卫京城,除非皇帝御驾亲征,否则根本不可能上战场,当然也有将门的人能冲出禁军的牢笼进到边军中,那里才是武将该去的地方,比如号称大宋战神的曹玮,现在就在驻守的庆州一带,不过真正能做到曹玮那种地步的人实在太少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将门的衰落也与他们自己有关,比如武将虽然受打压,但俸禄却比同级的文官高,特别是禁军中更比边军要强上数倍,再加上禁军又不用上战场,一边是安全又有钱拿,另一边则是拼死拼活拿的钱又少,如此一来,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可以说大宋开始将一部分武将当猪来养了。李璋和呼延守信聊了几句后,他就迈步离开军营,来到皇庄外刘恕主管的火枪作坊,现在整个火枪作坊的规模已经相当大,火枪的制造也越来越规范,这主要是李璋亲自制定了许多森严的流程,只要按照这个流程来,制造出的火枪一般不会有太多的问题。“指挥使,这个月的铁料又晚了几天,我催了好多次,可是上头就是不给,说是咱们消耗的铁料太大,胄案那边都已经有意见了。”李璋刚来到火枪作坊,刘恕就跑来向他诉苦道。随着火枪制造越来越规范,李璋也开始让火枪作坊囤积一些火枪,一方面是给呼延守信他们替换,另一方面也为将来扩大火枪营的规模做准备,只是这样一来,铁料的消耗越来越大,胄案那边已经有些顶不住了。“铁料的事你不必担心,胄案那边你尽管去催,这件事情我已经有了一个解决的办法,这次回京城刚好一起办了”李璋这时自信满满的道,铁料不足的事刘恕也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所以他这段时间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说起来大宋的钢铁产量其实还是很高的,主要还是制造火枪需要的都是最好的铁料,所以才会供给不足。听到李璋这么说,刘恕也终于放下心来,不过随即他就有些好奇的追问道:“你又要回京城,这次是因为什么事”“守信兄想把火枪营拉到战场上实战,我觉得也有道理,所以准备回京城向宫里禀报一下,另外你也挑出一些工匠做好随军的准备,另外还要调集一批备用的火枪作为替换,以及弹药也需要准备充足。”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火枪的威力虽大,但也容易损坏,所以必须有工匠随军出征,事实上冷兵器也一样容易损坏,所以工匠一直都是军营中不可缺少的。“没问题,前两天守信兄已经和我聊过这件事,而且这段时间咱们作坊一直没停,火枪和弹药的库存一直十分充足,别说一个火枪营了,就算是两来两个火枪营也能支撑”刘恕听到李璋的话也是拍着胸脯保证道。听到刘恕的话,李璋也放心的点了点头,刘恕这个人外表粗鲁,但其实却心细如发,做事的能力又强,否则也不可能从一个工匠混到现在的位置,所以事情交给他李璋也放心。当下李璋在作坊里转了一圈,这才回到自己的住处,然后从自己床头的盒子里拿出一份他亲手写的资料,这份资料是他从电脑里整理的资料中找出来的,主要是关于钢铁的炼制,其实就是后世十分常用的高炉炼铁和将生铁炼成钢的两种技术。说起来古代中国的炼铁技术还是十分发达的,在汉朝时,就已经发明了炒钢法,可以炼出高质量的钢铁,后来又改进为灌钢法,这也是现在大宋生产高质量钢铁的方法,不过这种炼钢办法消耗太大,产量也不是很高,再加上大宋军队需要的高质量钢铁数量又大,所以火枪作坊那边才会出现铁料不足的问题。李璋将手中的这两份技术拿出来重新看了一遍,将其中一些后世的名词也替换了一下,尽量能让大宋这个时代的人理解这两种办法,高炉炼铁主要生产生铁,而生铁是不能打造武器的,必须炼制成质量更好的钢铁,这就需要将生铁炼成钢,甚至是熟铁。其实所谓的生铁、钢、熟铁,本质上都是同一种金属,只不过碳含量从高到低不同而已,当然除了碳之外,炼出的铁中一般还含有大量的杂质,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磷,如果磷含量太高,就会让钢铁变脆。这也是后来明清时期钢铁质量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大规模使用煤炭炼铁,而煤炭中含有大量的磷,如果不想办法去除,自然会让质量大减。而李璋手中的这两份资料却足以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第二百零七章 西北还是河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李璋回到京城刚进家门,立刻听到前院的一个院子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让他也不由得露出几分笑容,他早就想给家里找个先生,教豆子他们读书,但一来没时间,二来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直到今年过年时,家里才传来消息,说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先生,家里的私塾也建立起来了。当下李璋走进院子站在窗前打量了一下里面,只见里面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手持书卷,正在教下面的孩子们背诵千字文,豆子、狸儿等一帮孩子都听得十分认真,甚至连秀秀也坐在后面,跟着先生一字一句的背诵着。看到这帮孩子学的这么认真,李璋也不由得再次一笑,然后悄悄的退出院子,免得打扰到他们学习,说起来这帮孩子都不大,以前也跟着自己学习过,只是李璋教他们的东西太过超前,他们还是需要学习一些这个时代的知识,比如李璋之前就在资善堂将儒家的基础也学习了一遍。下学之后,狸儿他们才知道李璋回来了,一个个也都是兴高采烈的围着他说个不停,而李璋给他们每人都带了礼物,等到晚饭的时候,吕武也回来了,不过李用和却去了考城县任职,虽然考城县离京城很近,但也不可能每天都回家,所以他一般都住在县城那边。“上战场实战”只见吕武这时一脸惊讶的道,晚饭过后,李璋找到他,并且将火枪营想要上战场的事告诉了他,毕竟吕武以前上过战场,所以李璋想听一听他的意见。“你真的把握那个火枪能用于实战”吕武这时还是有些不信的问道,虽然之前李璋和他说过火枪的事,但他并没有见过实物,对火枪的威力还是有些怀疑。“武叔您不必怀疑火枪的威力,刚好这次回来我给您带了一把短枪,平时倒是可以带在身上防身。”李璋说着拿起一个自己带来的盒子,然后双手送到吕武的面前道。以前火枪需要保密,所以就算李璋手中有火枪,但也不敢随便拿出来,不过现在火枪已经可以批量生产,而且马上就要用于实战,对内部已经没有保密的必要了,所以他才准备了一把短枪送给吕武做礼物。吕武也不客气,当下接过盒子打开,露出里面一把短枪,虽然依然是燧发枪,但制造的却十分精巧华丽,只是枪管短了许多,这样肯定会影响火枪的威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枪管太长根本不方便携带。吕武对这把火枪也十分好奇,当下李璋教他如何填充子射击,结果吕武地填充好子弹后,直接照着自己的房门就开了一枪,李璋想要阻止都来不及。“呯”随着一声枪响,吕武也吓的一哆嗦,子弹自然也打偏了,万幸的是依然打在门上,如果打到墙上的话,说不定会形成跳弹,到时可能会误伤他们。“怎么这么响”吕武很快反应过来,当下也是一脸震惊的问道,说完就大叔来到门前,这才发现刚才射出去的小小弹丸竟然镶嵌进了木板里,也多亏了他的房门比较厚重,用的又是好木料,否则一般的木板肯定会被打穿。“武叔您以后最好别在房间里打枪,更不要对着墙壁,否则子弹反弹过来可能会伤到自己。”李璋这时挥手赶散房间里的烟气,咳嗽两声这才再次开口道。“好东西,就是装弹麻烦了些,不过在战场上的确大有可为”吕武这时掂量着手中的火枪大为欣喜地叫道,他是个武人,对这种杀人的东西简直再喜欢不过了,而且这把火枪看起来精致华丽,威力却颇为不俗,恐怕瞎眼的飞镖也比不过火枪的子弹。亲眼见识了火枪的威力,吕武心中也有了底,特别是当他得知军中的火枪比他手中的短枪威力更强,射程也不比弓箭差,特别是在有效射程内的穿透力,远比弓箭强得多,一般的铁甲都难以挡住子弹的射击,这更让他是震惊无比。“难怪你这段时间一直呆在皇庄不回来,不过这个火枪也的确值得你下这么大的力气,如果真的能在军中推广火枪,说不定真有一天可以收复幽云十六州了”吕武最后再次赞叹的道,现在他对火枪再无怀疑,甚至暗自可惜,如果当初澶渊之战时宋军装备了火枪,又何必与辽国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武叔,如果大娘娘同意火枪营去边疆,你觉得火枪营去河北好还是西北好”李璋这时再次追问道,刘娥不通军事,就算是同意放火枪营去边疆,但恐怕也不知道去哪里,说不定还会询问李璋的意见,所以他也要在心中有个打算。听到李璋的询问,只见吕武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终于开口道:“如果要我说的话,火枪营如果想要以最快的时间打开局面,引起朝廷的重视,最好还是去西北,那边党项、吐蕃等势力混杂,与咱们大宋冲突不断,相比之下,河北一带虽然有辽军南下,但一般都集中在秋收之时,而且两人签订了盟约后,虽然私下里的争斗从来没停过,但表面上还保持着一种友好的局势,所以就算火枪营去了河北,恐怕也不容易找到大展拳脚的机会。”李璋听到吕武的话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事实上他也倾向于把火枪营放在西北,因为据他所知,党项人现在虽然一直被大宋压制,但党项人却也在慢慢的积蓄实力,现在党项人的首领是李德明,也就是李元昊的父亲,而等到李德明一死,恐怕就是党项人反叛之时,到时大宋也将经历历史上最大的战略错误,从而导致西夏的崛起。第二天一早,李璋就入宫求见刘娥,不过他知道刘娥早上肯定要与几位执宰商议政务,所以他进宫后先去找了赵祯,与对方一直聊到中午时,这才去了垂拱殿见刘娥,只不过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娥竟然将他拒之殿外,根本不肯见他,这还是李璋第一次遇到这种事。第二百零八章 我也要去“大娘娘还是不肯见我吗”垂拱殿外,李璋一脸无奈的对面前的罗崇勋问道,作为刘娥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罗崇勋现在也是风光无限,特别是雷允恭被乱棍打死后,他更成为宫中的头号大太监,平时连王钦若见到他也要礼敬三分。“呵呵李伴读你还是回去吧,太后这段时间心情不好,等过段时间也许就愿意见你了”只见罗崇勋这时笑着回答道,这让李璋也十分无奈,因为他每次来见刘娥,都被罗崇勋拦下,现在都已经四五次了。“好吧,既然大娘娘不肯见我,那我就告辞了”李璋只得再次行礼告辞道,他虽然可以随时进出皇宫,但想见刘娥还是需要事先禀报,特别是在垂拱殿这种地方,可是这段时间也不知道刘娥是怎么想的,就是不肯见他看着李璋转身离开,罗崇勋也进到垂拱殿中,只见刘娥这时伏在案上正在批阅奏折,听到罗崇勋的脚步声时,头也不抬地问道:“走了吗”“走了”罗崇勋这时弯着腰来到刘娥身边禀报道。“上次让你查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刘娥再次开口问道。“启禀大娘娘,依然没有查出任何的疑点。”罗崇勋这时有些惶恐的回答道,他虽然是刘娥身边的头号心腹,但是自从刘娥掌握了大权后,身上也是威严日重,连他平时也要小心谨慎的伺候着,生怕一不小心就像雷允恭那样惹来杀身之祸。“废物”刘娥这时终于将手中的笔重重放下,随后吐出两个字道,结果这让罗崇勋也吓的全身一颤,当即跪倒下请罪道:“奴婢办事不利,请娘娘责罚”刘娥的一双凤目这时也带着几分怒火的盯着罗崇勋,不过最终她还是没有再发火,反而冷静下来淡淡的道:“起来吧,以后那边盯紧点,如果再出任何差错,自己提头来见”“是,多谢娘娘”罗崇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松了口气,随后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