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北宋大表哥>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24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249(1 / 1)

d分来不少的功劳,日后升迁自然也更快,事实上历史上的杨文广就是靠着平定陕西各地的叛乱而得到的升迁。“哪有那么容易,禁军中到处都是被各家塞进去的人,如果按照排资论辈,以文广的年纪,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领军的机会,他这个人素有大志,当年就想去边军中任职,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还是只能去了禁军,这些年他在禁军中也不得志,去年他特意找到我,无论如何都要来武学,我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也不好拒绝,于是只能答应了下来。”曹玮最后再次叹了口气道。杨文广算是曹玮的子侄辈,当初杨延昭在世时,两人的交情也相当不错,毕竟英雄重英雄,甚至在河北时,两人还曾经互相配合攻打过辽军,可惜杨延昭比他大十几岁,在大中祥符年间就去世了。李璋听到这里也点了点头,将门其实本来可以作为一个武将集团与文官集团相抗衡,但可惜将门却不争气,内部也是一盘散沙,早就被文官集团打压的不成样子,杨文广这种名将之后也的确不容易进到边军中,比如呼延家这帮子猛将,如果不是李璋,呼延守信现在也只能在禁军中混个小官职。“说起来文广也真是够拼的,为了早日进到军中,连脸面都不要了,三十多岁的人了,却还和一帮刚成年的孩子一起操练,而且日后进到军中也要从底层将官开始做起,不过我相信以他的才能,只要有仗打,日后肯定可以快速崛起为军中名将”曹玮这时再次开口道。他是看着杨文广长大的,所以对杨广的本事也极为赞赏,如果不是造化弄人,现在杨文广早就应该成为军中的中高层将领,至少不会比他的儿子曹俣差。李璋也十分赞同曹玮的话,因为据他所知,杨文广之所以能够出头,据说还是受到范仲淹的赏识,可惜当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而且当时大宋与西夏议和,他也失去了获得军功的机会。直到后来随狄青平定侬智高的叛乱,这才彻底出头,那时的杨文广已经五十多岁,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早已经错失了最黄金的岁月,而在他七十五岁时,还驻扎在河北与辽军交战,而且还向朝廷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可惜没等朝廷的回复,他就在当年去世了。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不由得暗叹一声,杨家祖孙三代与辽国征战,杨老令公被俘不屈绝食而死,杨六郎更是多次打败辽军,他驻守的遂城甚至被辽人称为“铁遂城”,杨文广努力一生,到死都还想着收复燕云,可谓是满门忠烈,如果大宋的将军都像他们这样,哪里还用得着担心辽国“对了,说起文广,我打算把他调到第一期的学员中,让他明年早点去军中,毕竟他家传的武艺兵法都十分精通,甚至有些教官都比不上他,呆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去军中历练一下,你觉得如何”曹玮这时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当下征求了一下李璋的意见道。“我没意见”李璋当即表态道,像杨文广这种人才,呆在武学的确是在浪费时间,听曹玮的意思,估计他这些年在禁军中干的十分憋屈,不过想想也正常,禁军中大都是混吃等死的人,杨文广这种心有大志的人进去自然会显得格格不入。看到李璋同意,曹玮也十分高兴,当下拉着他又聊了一些闲话,比如他知道李璋新添一女,所以也问了一下李璋家中的情况,李璋这时刚好准备了一份满月酒的请帖送给曹玮,这让曹玮也十分高兴的接了下来。下午的时候,曹玮召集武学中的重要人员来自己这里开会,顺便也把李璋介绍给众人,那些武学的老人都认识李璋,这时也纷纷打招呼,新来的教员也都听说过他,而且现在李璋官复原职,本来就是武学中的二把手,所以他的上任也十分顺利。本来曹玮还想召开一次武学的全员大会,让学员们也都认识一下李璋这位学监,但李璋却觉得没必要搞这些,所以就婉拒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也天天家里、武学两头跑,特别是武学,规模大了几倍,人数也多了,事情自然也更加繁杂,他刚接手有些地方还是不太熟悉,所以自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璋也很快熟悉了手中的事务,毕竟他以前就是学监,所以适应的也很快,然而就在这天,李璋起床后正准备去武学,却忽然接到一个震动天下的消息:刘娥重病第四百三十八章 刘娥重病又一年的冬天来临,皇宫大内也越发的寒冷,李璋与赵祯脚步匆匆的穿过重重的宫殿,最后来到刘娥居住的宝慈殿,垂拱殿是刘娥处理政务的地方,宝慈殿才是太后的寝宫,只不过刘娥很少在这里居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垂拱殿处理政务累了,就索性在那里休息。“陛下,御医怎么说”李璋边走边向赵祯询问道,今天早上,李璋正准备去武学,忽然接到刘娥重病的消息,这让他也立刻进宫,只是内宫不是他能随意进出的地方,幸好赵祯早有准备,先派人接他去了福宁殿,然后两人这才一起赶往宝慈殿。“很严重,昨天晚上大娘娘忽然发病,御医虽然全力抢救,但现在大娘娘还在昏迷之中,我在大娘娘那里守了大半夜,今天早上才回宫休息了一会。”赵祯这时满脸疲倦的开口道。李璋听到这里也再次心头一沉,刘娥的年纪本来就不小了,再加上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政务,平时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这也严重损害了她的健康,之前自己去辽国的那段时间,她就已经大病过一次,这次很可能是旧病复发,只会更加严重。不一会的功夫,李璋和赵祯终于来到了宝慈殿,还没进去就闻到一股浓重的中药味,大殿中也有不少人在等候,其中的杨太妃,另外还有张皇后等人,甚至妙元也在这里,只是李璋不方便和这些人打招呼,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赵祯身后。“大娘娘醒了吗”赵祯快步上前向杨太妃问道,之前他本想守在这里,可是杨太妃怕他太累也病倒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让他回去休息一会,毕竟现在刘娥病倒了,如果赵祯再病倒,那大宋可就真的要乱了。“还没,不过御医说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姐姐可能随时都会醒来。”杨太妃这时轻声回答道。听到杨太妃的话,李璋和赵祯也都是松了口气,这时只见有御医从里面出来,于是两人也立刻上前询问了一下刘娥的据病,果然不如李璋所料,刘娥这是旧病复发,而且与她平时太过操劳有关,再加上她最后心情郁结,这才导致病情复发。李璋听完御医的介绍也是暗叹一声,刘娥的心情郁结,自然是和那天大火的事有关,事实上自从那天之后,刘娥的精气神就少了大半,整个人更是苍老了许多,再加上每天又要负担浓重的政务,哪怕是年轻人恐怕也受不了。“醒了,太后醒了”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宫女一脸喜色的从房间中跑出来禀报道,这让李璋他们全都露出高兴的神色,赵祯更是第一个迈步走了进去,李璋也想进,但最后却还是没有跟着进去,毕竟没有刘娥的召见,自己实在不方便进去。不过就在赵祯刚进去不一会,只见大太监罗崇勋却出来请李璋进去,于是李璋这才迈步进到刘娥的寝宫,这也是他第一次来这里,以前见刘娥都是在垂拱殿,相比规模宏大的垂拱殿,这座寝宫的规模却小得多,只是更加精致一些。进到寝宫之后,李璋也很快见到了病床上的刘娥,只是这时刘娥的脸色白的吓人,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这时正半躺在床上,旁边的赵祯拉着她的手坐在床边,脸上也露出十分悲伤的神色。“参见太后”李璋进来后立刻向刘娥行礼道。听到李璋的声音,刘娥半闭的眼睛也缓缓睁开看了他一眼,随后这才用微弱的声音道:“不必多礼,你也坐吧”李璋也没有客气,当下找了把椅子坐在赵祯的旁边,只见刘娥这时喘了几口气,似乎积攒了一些力量这才再次开口道:“刚才哀家已经告诉陛下,这段时间由他暂时代理政务,李璋你的职位虽然不高,但却是陛下最信任的人,日后若有什么事情,你也要全力协助陛下”“太后放心,李璋定不会让太后失望”李璋这时也眼睛微红道,他知道刘娥其实是在提前交待后事,虽然她现在醒了,但天知道能不能扛过去,如果她万一走了,那么赵祯就能顺理成章的接掌皇权,而李璋则是刘娥留给赵祯的帮手。其实李璋也知道,刘娥这几年一直打压自己,哪怕是立了功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赏赐,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李璋知道了赵祯的身世,另外刘娥也打算把李璋留给赵祯,毕竟她如果对李璋赏赐太多,日后赵祯当政,恐怕会对李璋赏无可赏,这对李璋和赵祯都不是什么好事。听到李璋的话,刘娥也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向赵祯道:“陛下,这几年哀家一直不肯还政于你,你肯定心存怨恨吧”“大娘娘不要乱想,儿臣从来没有怨恨过大娘娘”赵祯这时也流着眼泪道,虽然他和刘娥之间的有过分歧,但在他看来,刘娥毕竟是自己的母亲,现在看到她的样子,一向重感情的赵祯也感觉心如刀绞。听到赵祯的话,刘娥却是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过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陛下你从小就是个仁厚的性子,这点哀家相信你,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哀家一直担心你无法压制朝堂上的大臣,所以才一直不肯让你接管政务。”说到这里时,只见刘娥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现在哀家的身体不行了,你也要学着去处理政务,有什么事情多找大臣们商量一下,但大臣们的话也不能尽信,这帮人背后各有自己的利益,你要学会懂得分辨,如果实在不知怎么决定,就和璋儿商量一下,他肯定不会别人那样蒙骗你”“儿臣知道,大娘娘您不要再说了,多休息一下,您的病肯定会好的。”赵祯这时流着眼泪再次劝道,旁边的李璋听到这里也感觉鼻子一酸,眼泪也涌了出来。只见刘娥说完上面的话后又停了好一会儿,随后这才猛然睁开眼睛再次道:“另外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希望陛下你能答应我”第四百三十九章 刘娥要祭祖“大娘娘请讲,只要儿臣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拒绝”赵祯听到刘娥的话再次流着眼泪道,无论他和刘娥之前有什么样的矛盾,但在他看来对方都是自己的母亲,所以对于刘娥的未了的心愿,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帮母亲完成。不过旁边的李璋却是微一皱眉,因为他感觉赵祯答应的太爽快了,万一刘娥提出一个让赵祯也十分为难的要求,那么赵祯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果然,就在赵祯的话音刚落,刘娥当即紧紧的抓住赵祯的手,苍白的脸上也涌现几分不正常的潮红道:“陛下,当初先皇走的时候,让哀家替你守好这个江山,这些年来哀家兢兢业业,自问做的还不错,也算对得起先皇和列祖列宗了,所以哀家想在走之前,去太庙祭祖,望陛下答应”刘娥的话一出口,赵祯整个人都傻了,旁边的李璋也同样叹息一声,他就知道刘娥的要求不是那么好实现,这下好了,赵祯就算是答应,恐怕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不答应。太庙,那可是供奉着大宋历代皇帝的地方,可以说是大宋最高等级的殿宇,除了皇帝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进入,而且就算是皇帝,也不是轻易就能进太庙的,一般要么是每年一次的祭祖,要么是将领在外开疆拓土,献敌酋于太庙,而且祭祖时也只能由皇帝一人进入,其它文武百官之类的全都在外面等着。相比太庙祭祖,上次刘娥在大安殿举行寿诞根本就是不值一提,毕竟太庙的地位实在太高了,如果真让刘娥进到里面,其实也相当于承认刘娥称帝了。“这个”赵祯好不容易才反应过,随后也露出一脸为难的表情,眼睛也一直往李璋身上飘,可惜李璋这时也露出爱莫能助的表情,毕竟这件事关系实在太大,只能让赵祯自己做决定。幸好赵祯倒是反应很快,只见他犹豫了一会这才开口道:“大娘娘您病的厉害,就算是想要去太庙祭祖,也要等到来年正月,所以这件事暂时先放下,您还是先养好身体再说吧”听到赵祯的话,李璋也不禁不他的机智暗挑大拇指,太庙祭祖一般都是在正月,而且每年只有一次,现在离正月还有三个多月,平时太庙根本不会开启,除非是大宋对外开疆拓土,可是以现在大宋的情况,能守土就不错了,根本没有人想过向外扩张。赵祯没有同意,但也没有拒绝,这让病床上的刘娥也是精神一振再次瞪大眼睛,呼吸也有些急促的道:“陛下的意思是说,只要哀家病好了,就可以去太庙祭祖吗”“这个嗯”赵祯也没想到刘娥对去太庙这件事这么执着,非要让他表个态不行,这让他一时间也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答应吧,朝堂上的大臣肯定不愿意,不答应吧,他的孝心又过不去。“太后,太庙祭祖之事关系重大,非是陛下一言可决,不如等您的病好了,再找来吕相等人共同商议,若是吕相他们同意,我想陛下肯定也不会反对”正在这时,旁边的李璋看赵祯实在拿不定主意,当下也只能替他开口道。“对对对只要吕相他们同意,儿臣也会全力支持大娘娘”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当即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