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一位年轻将官担任先锋,这个人名叫周美,以前曾经在先皇身边担任过随身宿卫,后来才放到军中任职,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印象”这时只见曹玮再次开口道。“周美”赵祯听到这个名字也感觉耳熟,随后仔细想了一下这才一拍大腿道,“朕想起来了,这个人曾经是从西北逃难来的,父皇看他武艺精湛,于是就留在身边做了宿卫,后来父皇去世,他才被放到军中任职,而且还立下不少的功勋,也算是给宫里争光了。”“陛下记得很准,老臣推荐的就是这个周美,相比别人,周美在军中的资历其实还很浅,我也只见过他一面,但却给老臣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人敢打硬仗,也擅打硬仗,经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若是他为先锋,当可重挫党项人的锐气,为后方主力大军扫清道路”曹玮当下再次笑呵呵的开口道。周美这个人李璋没听说过,事实上李璋对大宋的武将了解不多,除了曹玮、杨六郎等少数几人外,其它人都是他来到大宋后才知道的,特别是上次去西北,也认识了一批武将,但印象中却没有这个周美,估计当时对方也才刚到军中,还没有冒出头来。“不错不错,这个周美朕也听说过,的确是一员难得的将才,他为先锋倒是十分合适,至于赵振”赵祯说到这里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点头道,“那就依曹将军你的意见,命赵振担任此次出征党项的主将,若是能一举灭掉党项,朕也不吝赏赐”随着赵祯的话一出口,主将与先锋的人选也都定了下来,旁边的枢密使张耆也立刻领命称是,枢密院有着调兵之权,任免将领的事也归他们负责,随后薛奎也发表了一下意见,毕竟打仗最消耗的就是钱粮,三司也必须要配合。商议到最后,一个大概的出兵方案也确定了下来,不但有主将和人选,以及钱粮和兵力的调动,另外还确定了出兵的日期,现在才刚开春,而且时间也太紧迫,毕竟前期的准备也需要花费几个月,所以曹玮等人都建议在秋天出兵,尽量在冬天来临前结束战争,因为秋天也是党项人储备粮食物资过冬的时节,到时就算灭不掉党项,也能让他们在冬天因缺少物资而元气大伤。最后随着赵祯的一声令下,整个朝廷也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起了紧张的准备,李璋帮不上什么忙,而且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家去西北,所以就主动承担了许多刘娥葬礼的事,也算是为赵祯和其它的几位大臣分担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放到前期的筹备上去。第四百七十章 学员毕业时间过的很快,眨眼间双到了六月份,刘娥葬礼的前期事宜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只是其中还有不少的争议,毕竟刘娥不是一般的太后,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不少逾越之处,这也让礼部十分的为难,这段时间朝堂上经常见到大臣为刘娥葬礼的事扯皮。不过万幸的是,大宋的皇后与皇帝一样,都是死后七个月才会下葬,所以有足够的时间让大臣们去为了葬礼的事争吵,李璋能做的事也做的差不多,而且最近他也必须要去做一件事,所以这几天他就向赵祯告假,不再每天都去皇宫。这天一早,李璋骑着马来到武学,现在的天气已经十分炎热,如果放在后世,恐怕已经开始给学生放暑假了,但大宋这个时代可没有暑假的概念,而且武学一向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天气越是炎热,越是能锻炼学员们的体魄与毅力,所以武学中的操练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都准备好了吗”李璋快步来到宿舍区,当看到一个熟悉的学员也立刻开口问道,这个学员姓曹名佾,正是神话传说中那位大名鼎鼎的曹国舅,只是现在历史已经改变,赵祯的皇后姓张而不姓郭,两人的感情也很好,曹佾的姐姐应该没什么机会嫁进宫里了。“早就准备好了,昨天我也向家里辞别了,随时都可以出发”曹佾看到李璋也立刻站直身子行了一礼道,相比当初进武学时那个只知道读道书的文弱少年,现在曹佾不但个子长高了一头,整个也变得沉稳了许多,事实上曹佾是武学最优秀的学员之一,另外还有杨文广、狄青等人,全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很好,听说你这次被分配到了庆州”李璋看着曹佾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再次开口问道。“嗯,我们这一届学员中的大部分都要去西北,听说那边这两年不太平,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战。”曹佾也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他并不知道朝廷正在准备出兵党项的事,事实这件事属于军事机密,除了最核心的一些大臣外,其它人根本没有得到任何风声。“嗯,西北党项越来越不老实,甚至屡次侵犯边境,朝廷已经注意到了党项的情况,估计很快就会让你们上战场,到时你们可不要害怕啊”李璋这时也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战场可不是闹着玩的,当初他仅仅是在战后去了战场转了一圈,就已经被吓的不轻,更别说在战场上厮杀了。“学监放心,其实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去年秋天的时候,武学组织我们去西北转了一圈,而且还和西边的吐蕃人打过一仗,虽然规模不大,但也算是见过血了。”曹佾这时却十分自信地笑道。别看曹佾年纪不大,但却早就已经见过血了,而且还杀了不止一个,其中两个是战俘,这也是武学向边军要来给学员练胆用的,另外还有一个是曹佾在战场上亲手杀的,因为之前杀过两人,所以在战场上时他也丝毫没有手软。李璋听到这里也想起来武学曾经组织过学员去军中的事,当下也是哈哈一笑,随后与曹佾又聊了几句,这才又去了其它宿舍转了转,最后还特意来了狄青住的宿舍,只见狄青这时正在打包衣服行礼,宿舍里还有其它几个人,看到李璋也立刻行礼。“不必多礼,我和狄青说几句话。”李璋笑呵呵的道,狄青也十分知机,当下跟着李璋来到宿舍外,这时只见李璋才拿出两封信道,“这是我写给金山和曹俣的信,到时你帮我带给他们。”“没问题,上次金大哥来信时,还说十分想念你,他在那边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我也很想回去看看”狄青立刻接过信放到怀里道,他本来就是军中选拔出来送到武学的学员,所以这次也会回到原来的部队,也就是曹俣手下的火枪军中,当然职位肯定会比以前高,而且狄青不缺实战,进到军中熟悉一下就能上战场。“那就好,你回去后也尽快的熟悉一下手下的将士,今年会有一场大战,到时就是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候了”李璋当下压低声音再次道,他虽然不能泄露攻打党项的事,但却可以给狄青提个醒,这样也好让他早点做好准备。狄青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听到李璋的提醒当即也眼睛一亮,甚至他几乎立刻就猜到了李璋口中的大战肯定与党项人有关,而且绝不是以前那种防御战,否则李璋不会这么肯定,如此说来,朝廷很可能是想主动出兵了。想到上面这些,狄青也立刻露出兴奋的神色,他是那种为战场而生的人,自从加入军中打了几次仗后,狄青也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也只有到了战场上,他才会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看到狄青的样子,李璋也知道他猜到了些什么,不过他也没有点破,而是再次笑呵呵的拍着他的肩膀道:“陛下还年轻,进取之心也很旺盛,只要你们这次打好了,定然会增强陛下的信心,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机会给你们,到时就看你们能发挥到什么程度了”狄青可以说是北宋历史上难得的名将,可惜在原来的历史上,因为文官的钳制,导致他处处受制,特别是后来做了枢密使后,更是处处受人牵制,最后甚至有人告他谋反,使得狄青这位面对千军万马都面不改色的大将,竟然日夜生活在恐惧之中,最后更是抑郁而终。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像狄青这种武将,就该把他们放到边疆去,让他们为大宋开疆拓土,抵御万敌,这才叫才尽其用。交待完狄青后,李璋这才转身离开,今天就是第一届学员毕业离校的日子,他也有许多的事情要准备,不过就在李璋刚走没几步,却忽然被人拦了下来第四百七十一章 杨文广的请求“学监留步”就在李璋刚要离开武学的宿舍区时,却没想到忽然被一个高大健壮的汉子拦了下来,而当看到对方时李璋也颇为惊讶,因为这个人正是武学中年纪最大的学员杨文广。“原来是杨三哥,不知你叫住我可有什么事情”李璋当下也露出一个微笑问道,杨文广并不是杨延昭唯一的儿子,而是在家中排行第三,而且他年纪比李璋都大,以前还在禁军中任职,所以李璋也不好直呼其名,于是就和曹佾等人一样称对方为杨三哥。值得一提的是,杨文广现在可是京城的名人之一,特别是去年时,大半个京城都在议论他,主要就是他不顾身份,跑到武学和一帮能做他儿子的年轻人一起读书,甚至他儿子也仅比他低一级,这可称得上是一桩奇闻,再加上杨家的名气又大,所以自然吸引了不少的目光,当然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笑话杨文广不成体统。“李学监,我有一件事情想要求你帮忙”只见杨文广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他本来不是第一届的武学学员,但因为表现优异,再加上年纪又大,所以曹玮和李璋都同意让他提前一年,与曹佾这些人一起毕业。“杨三哥不必客气,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李璋再次笑道,他对杨文广也颇感兴趣,之前还想多接触一下,可惜前段时间因为刘娥生病、去世的事,导致他根本没时间来武学,所以与杨文广也没什么太深的交情。“这个”杨文广这时再次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一咬牙道,“学监,我知道自己的请求有些过分,只是我还是希望您能答应我,不要把我调到河北军中,我想去西北军中,而且越是靠近边疆越好”“呃你不想去河北边军”李璋听到这里也有些惊讶的问道,其实他也是第一次知道杨文广被分配到河北,不过想想也正常,他父亲杨延昭是河北名将,镇守的遂城甚至被辽军称为“铁遂城”,有这样的功绩在,身为儿子的杨文广被派到河北也正常。“是的,我觉得河北那边不适合我,所以我更愿意去西北”杨文广这时再次点头确定道,其实他早就想找人帮忙把自己调到西北了,可是曹玮年老,这段时间不怎么管事,本来应该找李璋的,但李璋却整天在宫里,武学里的其它人又不愿意帮忙,所以他也十分无奈。“杨三哥为什么想去西北,如果你能给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我倒是可以考虑。”李璋当下沉默了片刻这才抬头道,杨文广是个难得的将才,更难得的是他意志坚定,哪怕外界有无数人嘲笑他,他也依然不为所动,这种人如果用得好,日后的前途也不可限量。听到李璋的话,杨文广也再次露出犹豫的表情,不过最后他还是一咬牙开口道:“不瞒学监,我来武学为的就是去边军杀敌立功,可是现在河北一带比较平静,很难有什么大的战事,反倒是西北种族混杂,大小战事不断,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地,而且”杨文广说到这里时忽然顿了一下,这让李璋也十分敏锐的追问道:“而且什么”“而且我断定西北恐怕会有一场大战”杨文广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道。李璋听到杨文广的话也是心中一惊,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地问道:“哦杨三哥为何会有这种想法”“在下在禁军中呆了这么久,也交了一些朋友,前几天有几个朋友为我送行,从他们那里打听到一些消息,比如朝廷正在向西北调集粮草,而且西北的几路精锐也接到加紧操练的命令,虽然这些事情十分隐秘,但只要仔细的推敲一下,还是能猜到一些事情的”杨文广这时再次开口道。李璋听到这里也终于松了口气,本来他还担心攻打党项的机密泄露了出去,却没想到是杨文广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推断出来的,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朝廷调集物资、积极备战这些事哪怕做的再隐秘,也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只要门路打听一下,肯定能打听到一些消息。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再次打量了一下杨文广,相比狄青、曹佾这些年轻人,杨文广却已经三十多岁了,虽然这个年纪正是男人的黄金时期,但其实也是一个人开始衰老的年纪,所以别人可以等,但杨文广却等不起,如果他再蹉跎几年,恐怕只能像原来历史上那样,只能在远比他年轻的狄青手下打打下手,最后直到花甲之年才能独自领兵,可那时的他恐怕已经不能亲自提刀上马杀敌了。“好吧,既然杨三哥不愿意去河北,那我就帮你调一下,等下你和去西北的人一起出发,其它的事情我会帮你安排好的”李璋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帮人帮到底,自己既然已经改变了杨文广的命运,那就改变的彻底一点。“谢谢学监”看到李璋答应,杨文广当即也兴奋的道,其实他来找李璋也只是想尽量的试一试,毕竟今天就要离开武学了,时间也有些来不及,却没想到李璋竟然还是答应了他,这对他来说也是个意外之喜。“杨三哥客气了,你们是武学第一批毕业的学生,日后武学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就要看杨三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