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也算是师出有名。”李璋这时也抚着下巴上的短须道,大宋打下燕云后根本无力再北进,反而要防备耶律宗真南下,所以恐怕要让萧耨斤失望了。“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那封信我已经让人送回京城了,估计过几天就会到。”赵祯这时也笑着开口道。旁边的吕夷简等人听到李璋和赵祯公开讨论出兵辽国,这时也没有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如果放在以前,他们肯定劝阻,但现在大宋拿下了燕云十六州,这让他们也树立起极强的信心,甚至觉得辽国也不过如此,日后主动出兵北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世上能称皇的只能有一人。“对了,赵安仁是怎么逃出来的”李璋这时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当即再次开口问道。“当初表哥你提到赵安仁这个人时,我还不怎么在意,不过没想到这个人虽然出身低贱,但却是个十分聪明之人,他竟然事先察觉到萧孝先要背叛”当下赵祯把赵安仁逃出中京的经过讲了一遍。原来赵安仁发现萧孝先的背叛时已经晚了,当时萧孝先派兵围困了皇城,这让萧耨斤极为愤怒,只是当时她把军政大权全都交给萧孝先,现在萧孝先背叛,她也没有任何办法。不过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安仁却向萧耨斤建议向大宋求助,虽然这个建议十分的大胆,但萧耨斤也是病急乱投医,竟然同意了,而且还写下了书信,其实她也知道,大宋出兵的可能性很小,但反正辽国已经不是她的了,所以她不介意给耶律宗真添点乱。赵安仁拿到萧耨斤的书信后,也趁着萧孝先献城,耶律宗真派兵入城的混乱时机,乔装打扮偷偷的潜出城去,他虽然是萧耨斤身边的宠臣,但毕竟是个宦官,失踪后几天才被人察觉,只是这时赵安仁早就逃出城去,然后一路上夜行日伏,花费了整整一个月才跑到古北口。“赵安仁立了大功,我也让人把他与书信一同送回京城,估计过段时间表哥你就能见到他。”赵祯最后再次道。“那太好了,我也想从他那里了解一下辽国的详细情况”李璋听到这里也兴奋的道,耶律宗真刚刚打下中京,估计很快就要南下了,到时对辽国了解的越多越好。第六百二十九章 固执的耶律宗真“陛下三思啊,咱们刚刚拿下中京,国内大乱未平,对于陛下来说,最重要的是稳定国内的局势,至于燕云十六州那边,还是需要等到国内稳定后再做定夺”耶律仁先这时一脸痛心的大声劝道。“区区宋人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只会趁着我大辽内乱时偷偷出兵,趁着现在他们在燕云立足未稳,只要我大辽的铁骑一到,宋军必然望风而逃,燕云百姓也必将响应,若是等到日后宋人在燕云站稳了脚根,再想把他们赶走就更困难了”耶律宗真这时却一脸固执的反驳道。前段时间萧孝先投降,将中京城献出,耶律宗真也一举捉住了自己的母亲萧耨斤,随后就处死了萧孝先,另外还有不少萧耨斤的党羽,算是初步平定了这场辽国的内乱,但是经过这场大乱后,辽国内部早已经元气大伤,各地也是混乱不堪,所以耶律仁先等人看来,首要任务就是安定国内的局面。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耶律宗真却根本不管国内的乱局,反而一心想要出兵收复燕云,无论别人怎么劝都没用。“陛下,仁先兄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国内未平,各地的贵族虽然表面归附,但依然不肯交出兵权,另外北边的女真蛮子也多次闹事,实在不宜在这个时候出兵啊”这时只见耶律智让也上前一步开口劝道。经过这次的大乱后,耶律仁先与耶律智让已经成为耶律宗真最信任的人,现在也只有他们两个才敢劝说耶律宗真。“我意已决,这件事不必再劝,你们只需要准备好出兵的事宜即可”耶律宗真却十分霸道的再次道,这下耶律仁先和耶律智让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随后也一同叹了口气。“陛下,太后虽然犯了大错,但她毕竟是您的母亲,而且现在您已经坐稳了皇位,不如就大度一些,亲自去探望一下她,这样也能让臣民看到陛下的气度”这时耶律仁先忽然再次开口道。萧耨斤被抓后,一直被软禁在皇城之中,而且耶律宗真对自己这位母亲也是恨之入骨,虽然没有让人虐待她,但也从来没有去看过她一眼,如果不是怕落得一个“弑母”的名声,说不定耶律宗真会直接让人处死她。“不去,这个女人为了权力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要了,我还认她这个母亲做什么”耶律宗真却再次固执的怒斥道。“陛下生气也是应该的,只是她毕竟是陛下的生母,哪怕陛下做个样子也是好的”耶律仁先当下再次开口劝道。要知道当初萧耨斤得势时,辽国绝大部分贵族都依附于她,现在萧耨斤虽然被抓,但那些贵族都在,而且因为人数太多,他们也不可能全都抓起来问罪,而这些人现在也是人心惶惶,担心耶律宗真事后追究,这也是辽国内部不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耶律宗真这时能表现出帝王的气度,做出原谅萧耨斤的姿态,从而向那些以前曾经依附过萧耨斤的人知道,他连萧耨斤都可以原谅,更别说他们这些人了,如此一来,肯定能让这些人迅速归心,从而加快辽国的稳定。然而耶律仁先的一片好心却全都喂了狗,只见耶律宗真红着眼睛再次怒道:“我说过了,我没有杀她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这辈子我都不想再见到她”看到耶律宗真愤怒的样子,耶律仁先也不敢再劝,只见耶律宗真这时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当即再次大声吩咐道:“来人,传我的旨意,把那个女人押送到庆州,任何人不得探视”庆州并不是后世韩国的那个,而是原来渤海国内的一个州,后来渤海国被契丹人所灭,所以庆州也就归辽国所有,大概位置也就是在长津江的下游,那里对于辽国来说也是相当的偏远,耶律宗真把萧耨斤送到那里,其实就和发配差不多。看到耶律宗真如此的固执,耶律仁先也彻底的没办法了,最后只能与耶律智让一同告退,等到出了大殿后,耶律智让也面露难色的道:“仁先兄,陛下一意孤行要出兵,你觉得这次的胜算有多少”听到耶律智让的问题,耶律仁先却是苦笑一声道:“智让兄,我们现在不应该想这场能不能打赢,其实就算是咱们打赢了,把燕云也拿回来了,可是经过这一战后,咱们大辽肯定是伤上加伤,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相比之下,宋国的国力却是蒸蒸日上,这才是我最担心的地方。”耶律智让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后沉思了片刻再次道:“仁先兄的有道理,只是大势如此,也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不过这次出兵如果能夺回燕云的话,也能大大增强陛下的威望,从而稳定国内的局面,到时咱们再劝陛下让国内休养生息几年,也许就不用担心宋国的威胁了。”“话是如此,可是我我对这次出兵并不看好,宋军已经占据燕云有一段时间了,长城防线肯定也修复了一些,这对于咱们的骑兵来说极为不利,再加上宋军收复燕云后,肯定士气大振,咱们再想像以前那样轻易的击败宋军就有些不太可能了。”耶律仁先这时再次担忧的道。耶律仁先这些话本来不应该说的,毕竟现在还没有出兵,他却已经不看好辽军,这种话若是传到耶律宗真耳中,以他的脾气肯定会大发雷霆,到时耶律仁先肯定也会受到斥责,不过他相信耶律智让,自从上次他救下耶律智让后,耶律智让就对他五体投地,一切都以他马首是瞻。“唉,其实我也觉得陛下有些冒失了,这次能打赢自然最好,若是无功而返的话,那后果”耶律智让这时也长叹一声,说到最后也没有说下去,因为他几乎不敢想像耶律宗真兵败而回的严重后果。第六百三十章 故人重逢秋高气爽,正是一年中收获的时节,李璋坐着马车来到城门外,时不时的向官道上张望,而当看到一队边军人马护送着一辆马车驶来时,他也立刻露出激动的神色,当即跳下马车上前迎接,而马车里的人这时也看到了李璋,同样停下马车。“安仁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乎”李璋看到从马车上走下来的人时也不由得大笑道,这个人正是从燕云来到京城的赵安仁。“李使不对,应该叫定北侯才是,奴婢见过”赵安仁见到李璋还有些拘束,甚至还一本正经的想要行礼,不过却被李璋一把抓住他的手臂笑道:“安仁兄你现在是宋人了,而且还于国有大功,日后你就是我李璋的兄弟,走走走,我已经在家中设了酒宴,咱们今天一醉方休”李璋和赵安仁虽然只见过几面,但平时也经常有书信往来,而且在辽国这件事上,赵安仁可是立下了大功,如果不是通过他的嘴,也不会让萧耨斤与耶律宗真两败俱伤,更别说上次他出使辽国时,赵安仁更是帮了他的大忙,所以他也一直把对方当成朋友。听到李璋竟然在家中款待自己,这让赵安仁在受宠若惊之余,也露出感动的表情,毕竟他是个阉人,哪怕之前做的事对大宋有功,可真正能看得起他的人又有几个不过李璋却是个例外,从刚见面时起,他就一直把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这让赵安仁也感受到久违的尊重。当下李璋请赵安仁上了自己的马车,然后两人一起回到李璋家中,家中也早就准备好了酒宴,而且很多都是赵安仁喜欢的京城本地菜,别看他是河北人,但他母亲却是京城人士,所以他从小就是吃母亲做的京城菜长大的。“赵兄,你可回家见过老夫人了”李璋亲自给赵安仁倒了杯酒,随后这才开口问道。“见过了,我娘的身体还好,就是耳朵背了,知道我来京城时,还特意让我代她感谢李兄你当年的搭救之恩”赵安仁说到这里也向李璋拱手行礼道。“赵兄客气了,这本就是我应尽之义”李璋当即再次客气道,随后又询问了一下赵安仁家中的情况,对方也一一做了回答。“李兄,我有件事一直想要问你。”正在这时,只见赵安仁忽然犹豫了一下再次开口道。只见李璋这时吃了口茶,沉吟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赵兄你是不是想问我,这次我们大宋会不会出救出萧太后”“不错,太后现在肯定落入到耶律宗真手中,虽然他们是母子,但耶律宗真早就恨太后入骨,我真担心他会对太后不利”赵安仁点头道,他对萧耨斤可谓是忠心耿耿,哪怕在这时也依然希望大宋能出兵救出她。“我也不瞒赵兄,大宋这边基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兵”李璋这时放下筷子叹了口气道,他不想骗赵安仁,所以直接说了实话。听到李璋的回答,赵安仁脸上也露出失望的神色,随后他也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猜到大宋不会轻易出兵,只是心中还抱着万一的希望。”看到赵安仁失望的样子,李璋也有些不忍,当即再次开口道:“其实你也不必担心萧太后的安然,她毕竟是耶律宗真的母亲,哪怕他再怎么恨自己的母亲,也不会公开做出弑母这种事,所以我估计萧太后最后可能会被软禁,然后流放到某个地方,使得他们母子永不相见。”赵安仁也是关心则乱,听到李璋的话也立刻醒悟过来,以他对辽国政局的了解,耶律宗真的确不可能杀了萧耨斤,这让他也松了口气。“赵兄,你本就是宋人,现在已经从辽国逃回来了,而且还于国有大功,不知你日后可有什么打算”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问道。“这个”赵安仁听到李璋的询问也露出沉吟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其实不瞒李兄,我回到大宋后,除了希望大宋出兵救出太后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侍奉在母亲身边,为她老人家养老送终,除此之外再无其它想法”“赵兄,你于国有大功,如果你愿意的话,陛下可以委派你为官,不知你意下如何”李璋却是再次开口道,其实他今天迎接赵安仁除了为他接风外,也是要替赵祯询问一一下赵安仁的想法,因为大宋这边对赵安仁也准备了赏赐,其中就有授官一项。“多谢李兄的好意,只不过我在外漂泊这么多年,在辽国皇宫中虽然看似风光,但其实每天都面临着无数看不见的刀光剑影,我也早就累了,而且我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我这个不孝子以前也没能在她老人家面前尽孝,所以我也想多陪陪母亲”赵安仁这时却摇了摇头道,脸上也露出疲惫的表情。李璋听到这里也理解的点了点头,赵安仁就像是一个在外流浪多年的游子一般,现在好不容易才能回家,但身已残,心也早就累了,更何况他在辽国皇宫呆了那么多年,大宋就算是授官,恐怕也不会重用,更何况他本就是阉人,哪怕做了官也受人歧视,还不如呆在老家陪着老母。“好吧,既然你不愿意做官,但朝廷的封赏还是不能少的,到时不但会有财物田产,另外还有爵位,到时还望赵兄不要推辞”李璋点了点头道。“李兄客气了,朝廷的赏赐在下也是求之不得,哪有拒绝之理,只是在下有一事相求,还望李兄答应”赵安仁听到朝廷的赏赐,当即也露出笑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