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他倒不是贪图那些赏赐,但这却代表着大宋对他的接纳,这正是他最想要的。“赵兄不必客气,只要我能做到的,绝对不会拒绝”李璋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这个”只见赵安仁这时竟然露出几分纠结的神色,随后这才开口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日后想要陪在母亲身边,可又担心自己的身份给母亲和其它家人造成一些问题,所以”李璋听到这里也立刻明白了过来,赵安仁是个阉人,虽然于国有功,但宋辽两国对阉人都不怎么友好,普通人对阉人也带着鄙夷,所以如果让家乡人知道赵安仁的身份,恐怕对他的家人也会造成影响。“赵兄放心,我会让人对你的身份保密,绝对不会影响到你的家人”李璋当即保证道,赵安仁身份本来就十分特殊,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只要他请赵祯下令保密,应该不会影响到赵安仁一家的正常生活。看到李璋答应,赵安仁也再次道谢,李璋也破例陪他喝了几杯,顺便也向他打听了一下辽国现在的局势,虽然赵安仁逃出辽国后,辽国内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现在萧耨斤被抓,耶律宗真大权在握,但他对辽国内部的了解还是无人可比。据赵安仁说,别看现在耶律宗真拿下了中京,甚至抓住了萧耨斤,但辽国各地的贵族手中也有兵权,他们之前投靠了萧耨斤,现在萧耨斤倒了,这些人肯定会担心耶律宗真会清算,这些都是辽国内部的隐患,如果耶律宗真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隐患的话,肯定会引发更大的乱子。“安仁兄,如果耶律宗真出兵燕云的话,你觉得辽国内部会不会乱起来”李璋听后沉思了片刻,然后这才目光炯炯的盯着赵安仁问道。“这个有些不太好说。”赵安仁这时犹豫了一下,似乎有些顾虑。“安仁你尽管大胆说,不要有什么顾虑,今日之事绝对不会传于第三人之耳”李璋也看出赵安仁的顾虑,当下也再次道。听到李璋这么说了,赵安仁犹豫了一下也终于开口道:“既然李兄想听,那我就说一说我的愚见,以耶律宗真冲动顽固的性子,的确很可能出兵燕云,如果他能打赢,哪怕没有完全夺回燕云,只是表面上占据了优势的话,那么他挟着大胜之威,很可能会很快的稳定辽国的局面,奠定自己的威望,而且日后他肯定会不断的南侵,到时大宋就要疲于应付了。”“但如果耶律宗真出师不利,甚至是大败而回的话,那对耶律宗真来说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到时威望扫地,各地贵族也将对他阳奉阴违,甚至他的政令恐怕也只能局限于中京、上京一带,甚至从而发生内乱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赵安仁最后分析道。李璋听完后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赵安仁身为萧耨斤身边最信任的宦官,又在辽国多年,对辽国政局的了解无人能及,所以他的分析也很有参考价值。不过如此看来的话,这次耶律宗真如果真的敢出兵,就必须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知道什么叫今时不同往日第六百三十一章 军中小聚古北口奚关,本来颇为冷静的这里现在却是热火朝天,一队队的战俘在宋军的押送下来到这里,然后编成五人一组开始在工匠的指挥下重修长城,因为时间紧迫,所以这次只是大概修筑一下关键地段,只要能暂时使用就行。而在古北口长城防线南侧,刘平也早就亲率大军赶到这里,因为如果耶律宗真起兵南下的话,肯定会从古北口过,到时他们就可以依托长城防线与辽军决一死战。“来来,哥几个不要客气,现在正是牛羊正肥的时候,这火锅吃起来可比京城的味道好多了”曹俣举着酒杯大笑着向众人敬酒道,而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则摆放着一口冒着白汽的汤锅,汤锅周围则摆满了切成薄片的牛羊肉。随着曹俣的敬酒,旁边的呼延守信、狄青、曹佾等人也都纷纷站起来举杯,除了曹俣和呼延守信外,剩下的狄青与曹佾等人全都是军校第一期的学员,别看他们平时都在军中,这次也都参与了攻打燕云,但平时互不统属,所以也难得聚到一起。“三哥,刘将军把大军集中到古北口,是不是防备辽军杀过来,我听说辽国那边的内乱已经平息了”曹佾把手中的酒碗放下,随即就开口问道,旁边的狄青等人也都露出好奇的神色,他们的级别较低,虽然也听说了一些消息,但也只能靠自己的猜测。听到堂弟的询问,曹俣与呼延守信也是对视一眼,随后嘿嘿一笑道:“告诉你们也无妨,辽国那边的内乱的确结束了,刘将军之所以率军来古北口,也的确是防备辽军杀来。”“如果我是辽国皇帝的话,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稳定国内的局势吗”狄青这时却忽然有些不解的问道。“狄青你这次表现不错,立下的功劳足以让你再升两级,日后也能独当一面了,不过你得到的消息还是太少,所以你不知道耶律宗真是个什么样的人,相比之下,李兄却亲眼见过耶律宗真,而且他断定耶律宗真肯定会出兵,所以陛下才会命令刘将军做好准备”呼延守信看着狄青也笑呵呵的道。当初呼延守信随同李璋去庆州,自然也认识狄青,事实上他对狄青这个机灵的年轻人也十分喜欢,可惜后来却被曹俣抢了先机,现在狄青在军中的表现也极为出色,年纪轻轻就已经立功无数,日后说不定能与他平起平坐,这让他也暗自后悔,早知道当初应该加把劲,抢也要把狄青抢过来,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原来是校监做出的判断,那就难怪了”曹佾听到呼延守信提到李璋,当即也精神一振道。狄青对李璋更加熟悉,当得知是李璋的判断,当即也没有再怀疑。“昨天辽国那边刚传来消息,中京那边的大军虽然还没有动静,但中京南边的各个州府却收到旨意,开始集结粮草物资,辽国的内乱刚刚结束,耶律宗真却在这个时候聚结粮草,除了攻打燕云外,还有第二个解释吗”曹俣挟了片羊肉在锅里烫了一下,随后蘸着酱料塞到嘴里道。曹俣的话一出口,狄青与曹佾等几个年轻将领全都是神情一震,当即欣喜地叫道:“太好了,辽国的内乱刚刚结束,国力大为衰退,耶律宗真若是真的敢来,咱们必定能打他个落花流水,到时辽国内部更加不稳,说不定咱们还能反攻过去,直接杀到中京城下呢”几个年轻人这时也是战意盎然,他们虽然都立下不少的功劳,比如狄青更是马上就要升任军中的高层,不过年轻人本来就野心勃勃,特别是这些武学出来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是以平灭辽国为最终目标,现在他们已经打下燕云十六州,更让他们不把辽国看在眼里。看着这些兴奋的年轻人,曹俣和呼延守信也不由得相视而笑,其实他们的年纪也不大,只不过看着这些年轻人,他们竟然第一次感觉自己有些老了。“三哥,既然辽国那边都已经调集粮草了,那你觉得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南下”曹佾在兴奋过后再次向曹俣追问道。“放心吧,如果耶律宗真要南下的话,估计不会让我们等太久,你们也看到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如果真等到冬天的话,辽军想南下也不可能了。”呼延守信这时笑着替曹俣回答道,这也是他们昨天与刘平商议军情得出的结论。“我问过当地人,据他们说,一般往年十月下旬这里就可能下雪,而现在已经是九月了,如果耶律宗真要南下的话,估计就在这个月了。”曹俣这时也再次开口道。“难怪最近外出巡视的队伍越来越多,原来上头早就料定辽军要南下了”狄青这时也再次兴奋的道,他本就是为战场而生的人,这次打下燕云十六州他本以为日后几年没仗可打了,却没想到这么快辽军就要南下了。“不过你们也别太轻视耶律宗真,这个家伙虽然冲动,但手下还是有不少将才的,而且他在打败萧耨斤后,也收编了萧耨斤的大军,其中许多都是辽军中的精锐,手中的兵力更是不下十万,若是他倾尽全力来功,咱们也要面临很大的压力。”曹俣这时给这帮年轻人也提了个醒道,免得他们太骄傲了。“将军,那上头准备怎么打,是主动出击还是以守代攻”狄青当即再次问道。“嘿嘿,你倒是问到点子上了,不过现在的战略还没有定下来,毕竟我们还不知道耶律宗真什么时候南下,具体会带多少兵力,所以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不过如果辽军势大的话,刘将军很可能会以守为主,毕竟时间拖的越久,对咱们就越有利”曹俣笑着回答道。相比之前攻打燕云,刘平和曹俣这些宋军高层对这次辽军南下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他们有长城防线可以凭借,而且辽国内部也有问题,只要拖的久一点,辽国肯定坚持不住,到时再大举反攻,定然能奠定胜局。第六百三十二章 李元昊西征赵安仁走了,在接受了赵祯的亲自接见与封赏后,赵安仁选择了回家为老母养老送终,走的时候李璋也亲自前去送行,而除了他之前,赵安仁也没有其它的朋友,所以李璋一直送他出城,直到马车消失在官场上他这才回城。不过赵安仁走的时候,还在叮嘱李璋,如果大宋有一天要对辽国用兵的话,请他务必要通知自己,毕竟赵安仁对辽国十分的熟悉,哪怕做向导也能发挥一些用处,当然他主要的目的不是帮大宋,而是想要迎回萧耨斤。对于赵安仁的请求,李璋也一口答应下来,其实对于萧耨斤他也没什么好感,不过这个女人搞乱了辽国,也算是间接帮了大宋,而且她失去权势后,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女人,根本无足轻重。天气一天天的变冷,赵祯和李璋也都在密切关注着辽国那边的动向,耶律宗真肯定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出兵,而且辽国那边可比大宋冷多了,如果他再不出兵的话,恐怕就只能等到明年了。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辽国那边出兵的消息没有等到,却等到了党项李元昊出兵的消息,只不过李元昊并不是对大宋出兵,而是再次对辽国发动了猛攻。不得不说李元昊的确是个善于抓住机会的枭雄,在得知辽国内乱,而且大宋出兵燕云的消息后,他竟然十分果断的出兵辽国上京道,上京道是辽国面积最大的一道,几乎包含后世的整个内蒙古地区。据西北那边传来的消息,李元昊先是从白达旦部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了辽国另一个大部族阻卜部,占据了卜大王府,随后一路向北杀向辽国的西北招讨司。本来西北招讨司中驻扎着辽国重兵,以镇守整个草原,可是之前耶律宗真与萧耨斤内乱时,西北招讨司的军队也被抽调大半,余下的部分根本挡不住党项人的铁骑,仅仅十天,西北招讨司就落入党项手中。随着西北招讨司的陷落,整个上京道就被李元昊截成了东西两边,东边是辽国的核心区域,五京都在那里,而且也是契丹人的发源地,整个辽国八成以上的人口都在那里。李元昊十分聪明,知道以自己的这点兵力,如果向东打的话,迟早都会被契丹人灭掉,而且大宋又打下了燕云十六州,更不会允许他染指东部区域,所以他十分果断的掉头向西,开始与辽国另一大部,也就是粘八葛部展开了上京道西部的争夺。粘八葛部是辽国上京道西部的第一大部族,也是室韦人的一个分支,值得一提的是,室韦人也就是后世蒙古族的祖先,只不过现在室韦人只是一般散沙,各个部族间征战不休,比如粘八葛部,名义上是一个大部族,但内部却分为无数大大小小的部落,彼此间也是打个不停,根本无法集中力量抵抗李元昊的进攻。“李元昊转向西部,会不会威胁到咱们在西域的计划”垂拱殿中,赵祯拿着党项最新的情报向李璋询问道。自从打下了庆州后,党项原来控制的土地几乎全都落入到大宋手中,这也让大宋再次打通了西域的通道,虽然大宋最近主要对辽国用兵,同时还要防备李元昊杀回来,但也没有忘记西域,这几年一直缓慢而坚定的向西域渗透,而现在李元昊也同样向西部进兵,日后很可能会与大宋的利益发生冲突。“很有可能,打通了西域后,原来堵塞的丝绸之路也重新恢复了活力,这几年听说有不少商人都冒险重走这条商路,为咱们大宋也带来不小的利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商路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我觉得咱们也得对西域增加一些关注才对”李璋这时也沉声道。后世的青海和新疆等地区,现在大都不在大宋的掌握之中,这让李璋感觉有些不舒服,毕竟那里以前也是唐朝的领土,所以李璋一直想把西域也纳入大宋的管辖之中。“可是西域也太远了,咱们实在是鞭长莫及啊”赵祯这时却露出为难的神色道,大宋的疆域虽然远比不上唐朝,但也不算小,同时代的帝国中很少有比大宋还大的,这主要是封建社会的各种条件太落后,比如交通和通信,导致帝国也有自己的统治极限。至于大唐的统治疆域虽然很大,但唐朝对边境并不是实际统治,而是收服各个少数民族,给予民族首领为官,在大唐强盛时,这些部族自然是依附大唐,但等到大唐衰弱,这些部族却会反咬一口,这也是中唐之后边境混乱的根源之一。李璋听到赵祯的话也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