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北宋大表哥>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34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北宋大表哥 分节阅读 348(1 / 1)

d口气,因为赵祯说的是实情,虽然他很想控制西域,但交通和通信却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除非他能把火车和无线电搞出来。“李元昊不除,依然是咱们大宋的一个隐患,不过这个家伙也学聪明了,看样子他是想把日后的精力放在西部草原上,而现在无论咱们还是辽国,都没精力去理会他,不得不说他出兵的时机选的实在太好了。”李璋当下也再次叹了口气道。“不过李元昊出兵后,黑山军司却被他舍弃了,我已经让人占据了那里,黑山与辽国的西京道相临,日后倒是个出兵辽国的好地方。”赵祯再次说道。李璋听后点了点头,李元昊那边暂时没有精力却管他,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辽国,于是他再次问道:“耶律宗真那边怎么样了,如果他要出兵的话,现在也应该有消息了吧”“前几天传来辽国南部各个州府集结粮草的消息,看样子是出兵的前兆,但接下来却又没有动静了,刘平那边也派出无数密探,只是暂时还没有查出什么消息。”赵祯这时也有些头疼的道。“刘平把大军齐聚在古北口,如果耶律宗真从其它方位南下怎么办”李璋这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当即向赵祯开口问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辽军南下“将军,奉化州那边的守军禀报,说是在长城以北发现辽军活动的踪迹,末将担心辽军会不会舍弃古北口,从而选择从奉化州那边入关”古北口奚关城中,副将郭遵一脸担忧的向刘平询问道。刘平把燕云的主力大军都调到古北口,长城防线的其它方位虽然布置了兵力,但远比不上这里,所以很多人都担心辽国探听到消息后,会从其它位置入关,比如远在东京的李璋,以及眼前的郭遵都有这样的疑问。“放心吧,奉化州那边应该只是辽国用来迷惑我们的小伎俩,如果耶律宗真南下的话,必定会走古北口”刘平这时却是信心十足的道。“为什么,将军你为何如此断定”郭遵却还是有些不解的问道,其实之前他也觉得辽应该会从古北口进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也越来越冷,辽国那边却没什么动静,这让他也有些不太确定,军中更是出现了一些流言。只见刘平这时淡定的一笑道:“当初我们之所以断定辽军肯定会从古北口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是中京到析津府的交通要道,如果耶律宗真想要收复析津府,必定从这里经过。”“不错,可万一耶律宗真不打算先收复析津府,比如他可以从奉化州进关,然后杀向大同府,到时咱们的大军恐怕根本追不上辽军的脚步啊。”郭遵先是点头,随后又担心的道。“不太可能,辽国经历了一场大乱后,国力也大为损耗,甚至我怀疑他们连粮草可能都凑不齐,所以耶律宗真如果南下,肯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而相比大同,析津府更加重要,所以他们肯定会把析津府作为第一目标,否则就算他们攻击其它州府,也根本不能持久,迟早都会退出去。”说到这里时,只见刘平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耶律宗真这个人的性格我们已经摸清楚了,自大傲慢之极,特别是对咱们宋人极为瞧不起,以他的性格推算,他肯定会选择与咱们的大军正面交战,只有从正面击败我们,才能证明他们辽国的实力,所以我敢肯定,他在得知咱们的大军集中在古北口的话,肯定会直接率领大军杀过来”刘平的分析有理有据,特别是对耶律宗真性格的分析,更是切中要害,这让郭遵也不由得连连点头,紧接着只见刘平再次笑道:“当然了,虽然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断定辽军会来古北品,但其它地方我也没有放松,这段时间一直派出探马监视着辽国那边的动向,如果辽军真的选其它方位南下的话,咱们肯定会提前得到消息。”看到刘平如此有信心,郭遵心中的担忧也放下了许多,不过紧接着他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当下看了看左右无人,这才低声道:“士衡兄,听说朝中有人想要让你回京城,可是现在大战在即,若是你走了,恐怕会影响到军心啊”“放心吧,朝廷那边还是知道轻重的,如果真要让我回京城,恐怕早在我打下大同时,调令就发过来了,但现在一直没有动静,而且我得到可靠的消息,陛下亲自指定的监军已经赶来了,估计再过段时间就会到燕云,所以我估计在这打退耶律宗真的大军之前,朝廷肯定不会让我回京城。”刘平笑呵呵的道。刚才是公事,现在就是私事了,毕竟他和郭遵是老朋友了,彼此的私交也极为深厚,所以这些话他也不用避讳。“那就好,不过打完这一场后,恐怕你日后就很难再领兵了。”郭遵听后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无奈的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早在我接下攻打燕云的命令时,就已经预料到有这一天了。”刘平长叹一声开口道,神情也变得有些萧索。刘平虽然是考中了进士,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军中担任武职,再加上他是武将世家出身,所以一直也把自己看做武将,毕竟他在军中这么多年,对军队也有割舍不下的感情,只是等到这次大战后,他却要和军队说永别了。“不过这也是好事,你好歹还有个进士出身,陛下肯定会给你安排一个满意的职位,相比之下,赵振赵将军却只能在武学里呆着,平时只能耐着性子做个教书先生了。”郭遵看出刘平的不舍,当下也出言安慰道。“哈哈赵振可不是什么教书先生,武学是为军队培养将领的地方,那些武学出来的年轻人你也看到了,除了少数几个人外,绝大部分都是不错的人才,特别是像狄青、曹佾这几个年轻人,更是难得的将才,日后他们的成就肯定会在你我之上啊”说到这里时,刘平也不禁露出感慨的神色,随后再次开口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倒是希望自己能去武学,可惜赵振比我早一步”刘平说到最后时,也露出惋惜的神色,这让郭遵也不由得哑然一笑,他当然知道武学是什么地方,刚才那么说只是故意转移刘平的注意力,其实他对武学也同样十分感兴趣,甚至还把家中的后辈送到武学中,希望日后能够出几个像狄青那样的人才。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名探马飞奔进到大帐之中大声禀报道:“启禀将军,辽国急报,中京城中大军齐出,耶律宗真亲率大军南下”听到探马的禀报,刘平两人全都是精神一振,刚才他们还在聊辽军的动向,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消息了,而郭遵这时更是急切地问道:“可探明辽军行进的方向”“暂时还没有,辽国封锁的消息,我们布置在辽国的探子暂时还没有探明辽军的行军路线,不过看方向应该是向古北口而来”探马当即再次禀报道。“传我的命令,即日起全军戒备,随本将军迎敌”刘平当即也兴奋的站起来大声命令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古北口之战九月下旬,一直没有动静耶律宗真终于倾率大军杀往古北口,他之所以这么晚才出兵,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粮草不足,哪怕他向各州发出调集粮草的命令,但因为之前的内战已经让各州府的物资消耗一空,这时再筹集物资差点要了这些州府的老命。不过在耶律宗真的强制命令下,各个州府最后把仓库都搬空了,这才勉强凑齐了粮草物资,随后耶律宗真一声令下,除了留下两万人在中京外,剩下的八万人全都被他带走了,仅仅几天时间,八万辽国铁骑就杀到了古北口长城外。秋风萧瑟,时隔近百年,契丹人与汉人再次在长城防线决一死战,刘平站在奚关城头打量着对面的辽军大军,之前他们攻打燕云十六州时,辽军因为兵力太少,只能防守,但防守根本发挥不出辽军铁骑的实力,而他眼前这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骑兵才是真正的辽军铁骑。当然了,刘平可不会傻到出城与辽军野战,古北口地形险要,周围大都是山岭,而山岭上又修建有长城,骑兵根本无法通行,唯一的谷口也被奚关挡住了去路,至于旁边的潮河虽然能通行,但辽军都是骑兵,根本不习水战,而且他们渡河时也极容易受到宋军的阻击。最重要的是,之前征调战俘在古北口重修长城,除了山岭两侧的长城和奚关外,潮河两岸也修建了数个地形险要的堡垒,堡垒中藏有弓箭手和火枪手,完全可以封锁潮河的河面,甚至河面上还架起了数十道铁链,防止有船只通行。就在刘平打量着辽军的同时,辽军中耶律宗真也在打量着对面的奚关,就有半年前,这里还是被辽军控制着,只是奚关早就破败了,平时主要是向进出关口的商人收税,可是当这座关口落到宋军手中时,却一下子露出了自己本来狰狞的爪牙。只见奚关破败的城墙早已经修复,而城头上站满了宋军,女墙的垛口后,竖起一根根长矛斜指天空,耶律宗真知道那是床弩,另外还有垛口后伸出一根根的铁管,如果他猜的不错,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火炮了。看着面前这座武装到牙齿的奚关,再看看奚关两侧险峻的山岭,以及山岭长城上防守的宋军,整个古北口就像是一座铁桶一般,他们除了强攻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可想。“陛下,宋军早有准备,而且早就料定咱们会打古北口,不过咱们的速度快,若是现在调转马头猛攻奉化州,现在还来的及”大军之中,耶律仁先一脸焦急的向耶律宗真建议道。出兵之前,耶律仁先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派出小股的军队在奉化州外活动,希望可以吸引一部分宋军过去,可没想到刘平根本不上当,现在古北口防守森严,在他看来根本不宜强攻,否则就算打下来,他们也要付出巨大的伤亡,日后肯定也无力南下,所以还是寻找长城防线薄弱的地方趁虚而入才是正理。“这怎么行,粮草物资和大军全都调集到了这里,若是临时更改目标,你知不知道这是军中的大忌”耶律宗真却是瞪了耶律仁先一眼斥道,这也就是耶律仁先,如果换做另外一个人,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自己的想法,恐怕耶律宗真早就把人拉出去砍了。看到耶律宗真依然不肯听自己的劝说,耶律仁先表面上也立刻惶恐的退下,但暗中却是长叹一声,他早就知道耶律宗真太过刚愎自用,可是经历过这场内战后,耶律宗真似乎更加自负了,而对面的刘平似乎早就摸透了耶律宗真的性格,否则也不会直接把大军调到古北口。“安营三日后攻城”随着耶律宗真的一声令下,辽军也立刻开始安营扎寨,而且大营距离奚关仅仅只有三里,这可是一个十分近的距离,如果宋军夜晚袭营的话,这个距离简直太方便了。不过城头的刘平却是淡定的一笑,耶律宗真这点小聪明早就被他一眼看穿,把大营放在古北口这么近的距离,无非就是想吸引他们夜间袭营,不过他敢肯定,晚上辽军肯定会设下陷阱,如果自己真的派兵的话,只会吃大亏。接下来的几天里,辽军一边做出休整的姿态,一边派人来到奚关城前骂阵,其实就是想引诱宋军出城,不过刘平却是军中的老将,对于耶律宗真这些小手段,根本不放在心上。倒是一些年轻的将领沉不住气,纷纷向刘平请战,结果全都被刘平骂的狗血淋头,这些年轻将领不怯战倒是好事,但也不能没脑子,一来他们有城墙可以凭借,而守城又是宋军的长项,根本没必要舍己之长出城与辽军野战,要知道辽军大都是骑兵,他们巴不得宋军出城与他们决战呢。另外辽军现在物资短缺,所以时间在大宋这边,只要慢慢拖着辽军,总有一天他们会坚持不住,再趁势反攻也不迟,这些简单的道理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清楚,比如狄青这些人就没有开口,请战的全都是一帮没脑子的莽夫。辽军在城外一直骂战了三天,城头的宋军也不甘示弱,照样骂了回去,说来也有趣,军中有一支专门骂人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全都是挑选嗓门大的壮汉组成,这帮人骂起人来那叫一个狠,而且骂上一天都不带重样的。千万不要小看骂阵这种看似不入流的形式,事实上这帮人的作用很大,有时甚至能动摇对方的军心,如果能骂得对方主将心浮气躁,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这应该是古代战场上最早的心理战术了。不过骂了三天之后,双方骂阵的人也都没有了力气,甚至不少人嗓子都肿了,连话都说不出来,而这时耶律宗真也终于沉不住气了,毕竟宋军可以等,但他却等不了,不但是粮草物资不足,而且天气也越来越冷,如果再不打的话,那就只能无功而返了。第四天一早,辽军也终于收起之前的小把戏,八万大军集结在奚关城外,而大宋这边也严阵以待,随着一阵激昂的号角声,两支辽军的先锋就率先杀向城头。奚关位于谷口,一侧是山岭,一侧是潮河,所以地形颇为狭窄,而且奚关只有一面城墙正对着辽军,这也导致辽军一次只能派出少量的军队攻城,否则根本施展不开,不能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吧,但也是极其险要的地形,否则当年北齐也不会在这里修建长城。“放”随着辽军的杀到,城头的火炮率先开火,只听一阵雷霆般的轰鸣声响起,一枚枚乌黑的弹丸从炮口射出,挟着风雷之声直接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