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以让他在梦中笑醒了。南方的事情商议完了,李璋又听赵祯和吕夷简等人商议了一下最近的一些政务,主要是范仲淹这个整顿官场的人禀报了一下最近对官场的整顿事务,比如官员的任免情况,各个衙门的职务划分等等,这些事情即繁琐又重要,如果交给李璋的话,说不定会把他给逼疯了,反观范仲淹却是举重若轻、井井有条,所以这种事就该交给他们这种专业的官员来做。“为了让更多的百姓知道朝廷最新颁布的法令,臣之前已经按照陛下的吩咐,在京城建造告示牌三百七十一座,这些告示牌花费不多但作用巨大,不必担心朝廷的法令被别有用心之人歪曲,而且还能发布一些朝廷的公文,臣以为此例可以在其它州府也可以推广。”范仲淹最后再次开口道。李璋听到这里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些告示牌竟然是范仲淹建议的,虽然这些告示牌还是比不上报纸,但范仲淹只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如果李璋也是个古人的话,说不定还想不到这种好办法。“陛下,臣之前来的路上也见到了那些告示牌,的确有许多人围观,甚至还有识字的人主动帮人解读,看样子效果相当不错”李璋这时忽然站出来道。范仲淹也没想到李璋竟然会主动替自己说话,当下也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而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露出满意的微笑,毕竟相比别人,他更相信李璋的话。不过李璋的话并没有说完,只见他这时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从告示牌臣也想到一样东西,也许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哦什么东西”赵祯听到这里也好奇的追问道。“我称它为报纸,其实就是将一些国家颁布的法令,或是国内发生的重大事情,包括一些奇闻趣事,甚至是文的诗词歌赋等等印刷到一张大纸上,每日或每几日发行一次,想看的人可以花钱购买,如此一来,可以加快速度的传播,而朝廷也可以借报纸控制舆情的导向”李璋当下将报纸的大概情况介绍了一下道。“报纸”赵祯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重复了一下报纸的名字,眼睛里也闪过几分感兴趣的神色,虽然他也是第一次知道报纸这东西,但他却本能的感觉这东西对朝廷也许有很大的用处。“定北侯的想法虽然不错,可是报纸这东西想要真正的实行起来恐怕很难”不过这时范仲淹却忽然站出来提出自己的看法道。“为何”没等李璋开口,赵祯就先皱起眉头问道。“陛下有所不知,别的先不说,光是报纸的印刷就是个大问题,想要印刷报纸,就必须先收集报纸上的内容,这倒还好办,可是有了内容,就要先把印刷用的雕板制造出来,但雕板的制造不易,哪怕最熟练的工匠,想要雕刻出一板雕板也需要花费数日时间,而且雕板的造价昂贵,一份报纸的成本肯定也不便宜,如果每天都发行的话,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买的起。”范仲淹当即将报纸最大的缺点讲了出来,那就是成本和时间。不过李璋对此却早有准备,只见他这时淡定的一笑道:“范侍郎的确是一语中的,一下子就说出了报纸面临的两败俱伤大困难,不过有些困难是可以靠技术克服的,比如当年黄帝大战蚩尤遇到大雾分辨不出方向,于是制作了指南车找到方向,从而一举大败蚩尤,而报纸的解决方法也同样如此。”“哦不知定北侯有何办法”范仲淹听到这里也露出好奇的神色,他对李璋并没有什么不好的看法,虽然李璋是外戚,但这些年对大宋的贡献他也看在眼里,更何况就连整顿官场的事也是李璋提出来的。“这个办法可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湖北蕲州一个名叫毕升的印刷工匠想出来的,他在雕板印刷的基础上想到了活字印刷,只是这种办法暂时还没有得到推广,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李璋当即笑呵呵的道。毕升也生活在这个时代,而且就在去年时,毕升就已经发明了活字印刷,只是他用的是泥活字,使用起来有些问题,导致这种印刷方法使用人并不多,主要还是在湖北一带传播。“活字印刷”对于这个陌生的名字,在场的其它人都露出不解的神色。“所谓活字印刷,其实就像是印章一样,只是每个印章上都只刻一个字,然后需要排版时,将这些一个个印章似的活字排列起来,使得它们组成一篇篇文章,道理很简单,但以前却没有人想过”李璋再次笑着将活字印刷的大概原理讲了一遍。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听到李璋的解释也立刻都明白过来,虽然活字印刷的道理很简单,但却是在前人没有想过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这也让在场的官员啧啧称奇,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对印刷书籍这种事自然也十分感兴趣。“陛下,活字印刷是毕升发明,不但使得印刷更加的方便快捷,而且印刷的成本也大为降低,若是推广出去,肯定会让书籍的价格大降,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读得起书,对于这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臣以为应该大加奖励”李璋趁机再次开口建议道。“赏毕升此举利国利民,朕也决不吝啬赏赐”赵祯十分豪爽的道。“陛下英明,不过除了赏赐之外,臣以为如果朝廷要办报纸的话,肯定需要用到活字印刷,到时又要开办一所官办的印刷作坊,不如就将毕升调来,借他的经验将活字印刷作坊开办起来”李璋听到这里也再次建议道,他其实倒是很想见一见那位毕升,毕竟这可是四大发明人之一,而且还刚巧与自己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第六百九十五章 毕升的烦恼湖北蕲州,这个地方后世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因为这个州名在后来废除了,不过如果说到后世的名字,却是大名鼎鼎,特别是对于上过高中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而它在后世的名字叫做黄冈,相信有不少八零后的人听到黄冈试卷这个名字时,应该还能回想起那种少年时被题海支配时的那种恐惧感。蕲州号称吴头楚尾,是吴、楚、汉三方文化的交汇点,这也使得这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风俗人情,而在大宋这个时期,蕲州这里的印刷业十分兴旺,每年印刷的书籍不计其数,当然与京城、浙江、蜀中和福建这四大印刷中心相比还是差一些。蕲州因为紧邻蕲水而得名,而在蕲水之北,有一个县城也因蕲水命名,名叫蕲水县,县城西北角的位置有一间不大的印刷作坊,而毕升也就是这间作坊的主人。毕升本是蕲水县直河乡人,他自幼家境贫苦,于是十几岁时就被送到印刷作坊里做学徒,因为聪明伶俐,所以很快掌握了雕板及印刷的技巧,后来学徒出师后,他在一个作坊里打工挣钱,最后好不容易积攒了一些钱,这才开了这座小印刷作坊。虽然毕升家的作坊不是很大,但毕升的手艺精湛,特别是雕板的手艺十分有名,早在以前就在圈内小有名气,所以他开办了印刷作坊后,倒也不愁生意,这些年来他也靠着这间作坊娶妻生子,甚至还收了不少的徒弟。不过现在毕升却满脸的愁容,作坊也没有开门,他独自一人坐在后院的一个房间里,看着满屋子的泥活字呆呆的发愣,这本来是他最得意的发明,可是现在却把他逼入到了绝境,因为泥活字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为长时间沾染墨水,导致泥活字受损,许多活字上的字都掉了,根本无法再使用。毕升今年也有六十多岁了,头发胡子也白了大半,脸上也满是皱纹,最显眼的就是他的那双如同老树枝般的大手,有些手指都变形了,这是常年做雕板的老师傅共有的毛病,甚至有些老匠人在年老之后,双手会彻底的残废掉,连筷子都用不了。毕升的年纪越来越大,雕板时也慢慢的感觉力不从心了,手指也不像年轻时那么灵活,不过对这些他并不在意,因为他最发明了活字印刷,本以为有了这套活字,他和其它的雕板匠人就不必像以前那样日夜操劳了,可是现在他却发现自己还是想当然了,这些泥活字仅仅使用了一年就已经变成这个样子,虽然可以补充,但损坏的泥活字却实在太多了,几乎就得重新做一遍。“如果用金属做成活字的话,就不必担心这种问题了,可是金属却实在太贵了”毕升这时忽然低声自语道,眉头也皱的更紧了,他当然想过用其它材料做活字,只是木头遇墨膨胀,不能长时间使用,金属虽然好,但他却买不起,哪怕是最便宜的铁料,制作这么多活字的花费也不是他能承担的。另外用金属制作活字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在金属上刻字,虽然他是个雕板匠人,但主要是在木头上刻字,相比之下,在金属上刻字可比在木头上困难多了,甚至他还曾经去过铁匠,结果连铁匠都觉得在铁块上刻字简直异想天开,连铁匠都这么说了,这让毕升几乎放弃了使用铁活字的打算。“爹,你咋还在这里,别看了,这些活字坏就坏了,大不了我重新帮你做一套”正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矮壮的汉子推门走了进来,看到盯着活字叹气的毕升也不由得开口劝道。这个矮壮的汉子名叫毕嘉,是毕升的长子,今年也有四十多岁了,现在也接过他的班掌管这座印刷作坊,另外他还有三个儿子,以及几个徒弟都在作坊里干活,生意不算差,但限于规模,作坊的收入也仅能保证一家人吃饱穿暖。“我不甘心啊,之前搞出了泥活字,我还得意洋洋的把这种办法教给了其它人,当时许多人都夸我不藏私,可是现在出了这种事情,你让我怎么有脸去见人”毕升这时老脸微红的对儿子道。去年毕升发明泥活字,试验过后觉得可行,于是他就把这种办法传了许多,主要是他认识的一些朋友,他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可是提高印刷的效率,但却没想到泥活字坏的这么快,如果别人用了他的办法,说不定现在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爹,您想的太多了,当初您把活字传出去也是一片好心,谁也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就算有人因此损失了些,但也不能怪到您的头上”毕嘉这时再次开口劝道,他知道自己老爷是个固执的人,如果不让他想开点的话,肯定会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别人就算不怪罪,可是我心里还是不好受,你说当初我怎么就没想到泥活字坏的这么快呢”毕升这时敲着额头苦恼的道,最近他一直在想着解决活字缺陷的办法,可是除了换材料外,似乎根本没有别的办法。“爹,我最近想了办法,泥活字不行,咱们只能换其它的材料,金属的太贵,不过如果把泥烧成瓷活字您觉得怎么样”毕嘉这时忽然开口再次提议道,蕲州不但印刷出名,而且还盛产瓷器,所以毕嘉才会想到这个办法。“这个办法我早就想过,烧成瓷倒是可以,但瓷器太脆,同样也容易损坏,瓷器烧制时容易变形,哪怕活字只是变形一点,排版出的内容就不好看了,再加上瓷器烧制同样不便宜,咱们家里也拿不出这笔钱来。”毕升听到这里却是摇了摇头道。毕嘉听到这里也没办法了,其实他早就知道瓷活字同样有问题,只是为了劝解自己的老父亲才这么说,可是现在看到父亲并不好糊弄,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大大哥不好了,外面有人闯进来了”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年轻人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大声叫道,这让也毕升父子一同扭过头看去。第六百九十六章 朝廷征召毕升父子正在说话之时,却没想到毕升的小儿子毕荣一脸慌张的跑了进来,并且说有人闯了进来,而在毕荣的话音刚落,就听外面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一个满脸横肉的家伙就带着一帮人闯了进来。“冯四你来做什么”毕嘉看到闯进来的这个家伙也不由得脸色一沉,因为他认得眼前这个满脸横肉的家伙名叫冯四,是蕲水县有名的泼皮无赖,平时带着一帮小弟在蕲水县欺行霸市,坑蒙拐骗无恶不做,偏偏这家伙背后有人,谁也拿他没办法。“干什么”只见满脸横肉的冯四迈着大步走到毕嘉面前,冷笑一声再次道,“是不是你爹搞出来的泥活字”“是又怎样”毕嘉当下眉头一皱反问道,他平时和这个冯四没打过什么交道,但也听说过对方的恶名,不过他也不是特别怕对方,毕竟蕲水县印刷业十分发达,已经形成了一个印刷行,各个作坊也是同气连枝,内部竞争没问题,但如果外人欺负到他们头上,他们也会立刻联合起来反抗,哪怕是县令也要让他们几分。“只要你承认就行”只见冯四这时冷笑一声,随后从背后的小弟手中接过一个包袱扔到毕嘉父子面前,里面的泥活字也散落的到处都是。“看看你们做的好事,我妹夫一家也是做印刷的,他们听信了你们父子的鬼话,投了不少钱在造了这些泥活字,结果现在全都不能用了,之前连本都没能收回来了,现在你们说怎么办”冯四这时十分蛮横的道。“胡说八道,当初我父亲发明泥活字,难道逼着你妹夫用了吗,现在赔钱了怪我们,那要是赚钱了是不是还要给我们送钱”毕嘉听到这里也是气的脸色涨红的怒斥道,而旁边的毕升也是气的全身直哆嗦,张了张口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不管,反正我妹夫是因为你们赔钱的,今天你们就必须把赔的钱给我补上,一共五十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