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与大宋也曾经是生死之敌,可是后来不还是签订了澶渊之盟所以只要陛下愿意付出一些代价,甚至示之以弱,就能将敌人变成咱们的盟友”耶律仁先再次郑重的道。“你的意思是与大宋再次结盟”耶律宗真这时有些怀疑的问道,其实之前古北口大败后,他就曾经派使节去大宋议和,只不过这种议和并不是结盟,而是暂时解除了双方的战争状态,使得边境恢复一些往来,远不及当年澶渊之盟的亲密。“不是大宋,臣以为现在大臣强势,先不说对方是否愿意,就算对方真的愿意结盟,恐怕咱们也将处于弱势,到时就像澶渊之盟的宋国那样,只是形势逆转,说不定宋国会向咱们讨要岁币”耶律仁先说到最后也是叹了口气,当年先皇签订澶渊之盟时,恐怕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辽国反而要向宋国纳岁币以求平安了。“如果不与宋国结盟,那还有谁能做咱们的盟友”耶律宗真这时再次不解的问道,在他心中,唯一有资格与辽国结盟的也只有大宋了。“陛下不要只看着大宋,李元昊此人雄才大略,有勇有谋,现在已经成了气候,而且他与大宋也有着血海深仇,现在我们辽国、党项与大宋,就像是当年的三国一般,大宋实力最强,相当于曹魏,而我们与党项就是孙吴与刘备,单个都不是大宋的对手,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抵抗大宋的攻势”耶律仁先最后终于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讲了出来。“不行,之前败于党项之手已经让朕丢尽了脸面,如果这时再主动派人示好,让人知道了肯定会觉得是朕怕了党项”耶律宗真听完之后却是毫不犹豫的拒绝道,哪怕到了这种时候,他依然不愿意放下他那高傲的性子,把自己的脸面更是看的比天都大。“陛下,汉人有句话,叫做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局势对我大辽不利,陛下不妨暂且忍耐几年,等到日后我大辽实力恢复,到时再一举打败宋国,重新掌控燕云,重写我大辽的荣光”耶律仁先当即急切的再次劝说道。其实与党项结盟这件事耶律仁先也考虑了许久,而且他也知道耶律宗真肯定会十分排挤,只是以现在的局面,与党项结盟几乎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有了党项的牵制,大宋定然无法集中精力对付大辽,到时也能为他们争取一些恢复的时间。“这件事绝对没得谈,除非朕死了,否则绝不可能与党项结盟”耶律宗真当即大手一挥十分果决的道。看到耶律宗真的态度如此坚决,耶律仁先也不由得长叹一声,随后犹豫了一下这才从袖子中拿出一份文书道:“既然陛下不肯与党项结盟,那只有选择下策了,这是大宋发来的文书,他们希望派出使节与咱们商议结盟之事”第七百零三章 闲谈派出使节与辽国结盟,约定一同攻打党项。李璋这个提议也把大宋朝堂上下都吓了一跳,大宋与辽国之间的战争这才刚结束,虽然双方议和,但也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彼此间依然十分的防备,边境也都阵列着大军。不过仔细想一想也很正常,大宋视党项为心头刺,而辽国更是刚败于党项之手,再加上书党项崛起的势头极猛,作为传统的大国,宋辽肯定都不愿意再出现一个竞争对手,所以双方结盟共同扼杀党项这个潜在的威胁还是很有可能的。“表哥,你说耶律宗真会同意结盟吗”垂拱殿中,赵祯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向李璋问道。“这个可就说不准了,其实以现在辽国的境况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盟友,而有资格做辽国盟友的也只有两个,要么是我们,要么就是党项了。”李璋这时一边看着今天的报纸一边回答道。“那万一辽国要是选择与党项结盟,共同对抗我们的话,岂不是要糟糕了吗”赵祯听到这里也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皱起眉头问道。“有这种可能”李璋这时也放下报纸抬起头,“如果耶律仁先能劝服耶律宗真的话,他们真的有可能与党项结盟,只不过辽国刚败于党项之手,耶律宗真又是个极其骄傲的人,让他现在就向敌人低头恐怕并不容易。”听到李璋的分析,赵祯也点了点头,不过随即他又想到什么,当即再次开口道:“说到辽国,最近高丽也派人来请求恢复与大宋之间的朝贡,而之前高丽出兵攻打江东六州,也达到了牵制辽国的目的,我觉得倒是可以好好培养一下高丽。”“高丽的确是个不错的棋子,但陛下也不要忘了当年高句丽的教训,所以绝对不能让高丽踏过鸭绿江,否则他们必定染指辽东”李璋这时则再次提醒道,对高丽这个国家他向来没有什么好感,之前也只是利用他们牵制辽国。“我明白,所以之前将海军独立出水师时,我也让人在登州设立了北方海军,那里驻扎着三万海军,包括两百艘战船,主要目标就是防备高丽和倭国。”赵祯这时也点头道。海军已经从水师中独立出来了,而且包括北方海军、南方海军以及南洋海军三部分,其中北方海军治所在登州,主要防备北方沿海的威胁,而南方海军的治所在泉州,主要负责南方沿海的安全,至于南洋海军则比较特殊,因为它是一只进攻型海军,现在主要负责清理大宋到南洋航线上海盗的威胁,至于日后则可能会有其它的任务。当然了,三大海军才刚刚独立出来,现在正处于初步的建设之中,许多方面都不完备,甚至连军官都十分缺乏,为此武学也增设了海军部,专门为海军培养人才,估计等到四五年后,海军才能初步的建立起来。“对了,还有一件事,母亲最近有些不太舒服。”赵祯这时再次开口道。“不舒服姑母生病了吗”李璋听到这里也立刻追问道,李太后的年纪大了,身体出现一些问题也很正常,不过他还是十分的担心。“御医去看过了,母亲的身体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因为年纪大了,宫里湿气又重,对母亲的身体大为不利,所以御医建议让母亲搬到外面住一段时间。”赵祯开口解释道。“原来如此,如果姑母愿意的话,不如搬到我那里暂住几日,这样也方便我就近照顾。”李璋这时立刻自告奋勇道。“我也正有此意,不过母亲却想去慈孝寺礼佛,表哥你也知道母亲的经历,慈孝寺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赵祯这时无奈的叹了口气道,他本来想劝李太后去李璋那里暂住,李太后也只同意了一半,因为她打算先去慈孝寺礼佛,过段时间再去李璋那里。“慈孝寺”李璋听到这个名字先是一愣,随后这才反应过来,当初刘娥在世时,就曾经带他们一起去过慈孝寺还愿,李璋和妙元也是在那里被绑架,差点死在地下,而且慈孝寺还是李太后年轻时出家的地方,也正是在那里,刘娥一眼相中了她,这才有了后来她供刘娥生下赵祯的事。“人的年纪大了,也就越来越喜欢回忆,姑母在慈孝寺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那里也是她熟悉的地方之一,另外我记得慈孝寺的景色不错,寺中也颇安静,倒是个休养的好地方。”李璋当下点了点头道。李璋这时也想到了跑到燕云的吕武等人,这帮老头估计也是出于同样的想法,不过他们去了那么久,估计也快回来了。“嗯,我已经让人去寺中准备了,到时让母亲在寺中休养一段时间,另外母亲还说修养过后会去表哥你家里看看,到时表哥你就帮我多照顾一下母亲。”赵祯再次开口道。赵祯也快三十了,正所谓人到中年,身边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反而到处都是需要依靠你的人,而赵祯更惨,他身上还要背负着一个帝国的重任,有时根本没时间照顾家人,幸好还有李璋能帮他分担一些压力。“放心吧,以后我有空也会经常去慈孝寺探望姑母,你只需要把精力放在朝堂上就行了”李璋也明白赵祯的心思,当下立刻开口保证道。听到李璋的话,赵祯也信任的点了点头,随后两人又商议了一些事情,李璋这才告辞离开,坐在回家的马车时,他也在想着辽国对结盟这件事可能的反应,对方如果同意当然最好,如果不同意,反而与党项结盟的话,李璋也并不意外,以现在大宋的实力,哪怕辽国与党项联合起来也根本改变不了大势。想到这里,李璋也不由得长出了口气,随后打开车窗看着外面繁荣的夜景,自从解除了宵禁后,东京城的夜晚就爆发出无比的活力,甚至有人专门做夜间的生意。第七百零四章 佛逝海峡南洋,佛逝海峡,所谓佛逝,其实就是指苏门答腊岛,而这个时期的苏门答腊岛由强大的室利佛逝王国统治,简称佛逝,所以海岛也由此得名,所谓佛逝海峡,其实就是指后世的马六甲海峡,这里也是大宋通向中亚甚至是西欧的交通要道。董清率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缓缓的进入海峡之中,这道海峡由两个王国共管,其中佛逝王国控制着海峡南岸,而另一个王国,也就是朱罗国控制着北岸,双方也曾经因为这条黄金水道的控制权大打出手,互有胜负,暂时谁也奈何不了对方。董清这时手持望远镜打量着前方的水道,整个船队都处于戒备之中,因为这条水道由两个王国共有,这也导致这里十分的混乱,不但海盗横行,而且两国的水军也时常打劫过往的船队。其中朱罗这个王国本来在天竺半岛上,可是后来往外扩张,控制了佛逝海峡的北侧,朱罗的水师战船颇为优秀,虽然比不上大宋的造船技术,但在遍地都是土人的南洋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也正因为朱罗的船只优秀,也使得他们国家盛产海盗,南洋流窜的海盗有将近一半都与朱罗有关,所以在提到朱罗时,来往的商人无不对其恨的咬牙切齿。相比之下,佛逝这个南洋土生土长的国家在造船上就显得逊色一些,不过佛逝也十分强大,因为它控制着南洋将近一半的岛屿,当然佛逝名义上是个统一的王国,但其它内部分为十五个王国,只不过这十五个王国都尊佛逝为主,而佛逝真正的控制区域其实主要还是在佛逝岛上。无论是朱罗还是佛逝,都是董清需要提防的对象,其中朱罗这个公开的海盗暂且不提,最让大宋商人痛恨的其实是佛逝这个王国,因为佛逝表面上对大宋十分恭顺,甚至多次朝贡,可是私下里对大宋的商人却丝毫不手软,不但对在他们港口停靠的商人收以重税,甚至还会派出水师装成海盗洗劫商船,这也让大宋的商人对佛逝恨的牙痒痒。如果放在以前,董清肯定会聚集几支船队后结伴,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穿过海峡,毕竟人多力量大,哪怕是朱罗和佛逝的水师,见到这么庞大的船队也不敢擅自出手,不过今天董清却背负着秘密的任务,所以他的船队走的很慢,似乎就像是等着鱼儿来上钩一般。“周老弟,你确定能完成我交待给你们的任务”董清打量了一会前面的水道,随后放下望远镜长吸了口气,这才转向旁边一个正在拿着酒葫芦往嘴里灌酒的家伙问道。“董掌柜,你们负责行船,我们负责杀人,我不会质疑你们行船的能力,你们也不要质疑我们杀人的本事”只见对方冷冷的看了董清一眼,随后又往嘴巴里灌了一大口酒道。这位周老弟看起来十分的年轻,顶多只有二十多岁的模样,个头不是很高,但却十分健壮,特别是他脸上有一道从额头直到下巴的刀疤,使得他看起来更加的剽悍。董清自然不是个胆小的事,甚至自从家中遭逢大变后,他早就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了,可是被这位周老弟看了一眼后,他却感觉遍身发寒,好像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而是一头猛兽一般。“那就好,只要完成了这次的任务,侯爷肯定不会吝啬赏赐”董清硬着头皮强忍着心中的不适,当下再次开口道。对于这个让人胆寒的周老弟,董清其实并不怎么了解,只是知道对方曾经是军中的一员悍将,年纪轻轻就在军中立了不少的战功,但同时这个人的性格却十分糟糕,不但嗜酒如命,而且残忍好杀,最喜欢将敌人的四肢砍断,然后让对方的鲜血流尽而死。不过这个周老弟有次却是踢到了铁板,据说他在战场上抓住了敌人的一个重要人物,本来上头要求是活捉回去,毕竟对方活着的价值更大,但这个周老弟的杀性上来后,却依然把对方砍断四肢折磨而死,这也惹得军中上层大怒,于是对方就被踢出了军中。董清身为海商,以前也没少与凶残的海盗打交道,所以他在见到周老弟的第一眼就知道,对方绝对是个嗜杀成性的人,本来他并不怎么与这么凶残的人物为伍,不过周老弟却是被上头指派来的,这次的任务也需要他们两人合作才能完成。对于董清的话,周老弟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应,好像他并不怎么在乎上头的赏赐,其实他本来就是亡命徒,在军中受到的束缚太大,这也使得他在军中过的并不怎么如意,而现在上头有人给了他一个机会,可以让他不再受任何的束缚,这才是他最看重的。“东家,前面就是三叉口了”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皮肤黑中透红的老船夫向董清提醒道。所谓三叉口,是指佛逝海峡东侧的出口位置被一个小群岛堵住,形成了两条水道,而两水道在海峡中交汇在一起,于是也就形成了一个三叉口,那里的海情复杂,也是海盗最喜欢藏身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