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节阅读 23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34(1 / 1)

d这么早就出去,比他预计的早了两年不说,也怕孩子太小出去遭人欺负。“他已经长大了。”石宏大将人扒拉到自己怀里抱着。“是啊,他都长大了”于良吉叹了口气:“过了年,就十五了。”和往年一样,过得除夕一家三口都和乐融融,第二天初一,于兴怀给夫夫二人拜了年,得到了两份红包。“初三去你外祖家,咱们当天去,当天回来。”于良吉正在跟他们俩玩儿斗地主,只是他从上桌开始,就不叫牌,不当地主。“为什么啊”不住一晚的吗于兴怀当了地主,叫了牌,底牌里头有两个二,不错,不错。“他们家以前还好,现在多了两个儿媳妇,还都是年前才进门的,想必初三初四不会在家,咱们去了尽早回来,省得麻烦。”于良吉虽然没见过张家两个孙媳妇,但是也不想第一年就在人家添麻烦。他们一去,就怕老爷子和老太太忙着招待他们,对孙媳妇那边不闻不问,倒是不好了。这是车姥姥背地里交代于良吉的,以前于良吉是不会注意的,但是车姥姥知道规矩,怕于良吉和石宏大两个大男人注意不到,就特意在吃杀猪饭的时候,跟他们俩说的。“哦,那就去一天吧,不过夜。”于兴怀觉得没什么,不住就不住吧石宏大看了看于良吉,打了一对四出去,于良吉那边果然大喜:“一对五”于兴怀嘴角直抽抽,小叔的牌运永远都是那么差他打了一对十。初一初二颓废的玩了两天,初三就整装待发了,是全副仪仗的架势,今年是张家新来的两个儿媳妇头一年回娘家,于良吉他们去得早,而张老爷子也坚持等于良吉他们来了再让两个孙子陪孙媳妇回娘家。两位孙媳妇没见过全副仪仗,去年成亲的时候,也是一直盖着盖头,新郎没有掀开前,就连新娘子自己都不能掀开,所以只是听说过,没见过见了之后才知道,侯爵的仪仗是个什么样子。一大帮人涌进来,领路的大丫鬟一个个美艳动人,让两个新媳妇心里别提多紧张了。生怕自己的相公被勾搭走要知道,她们嫁过来没多久,跟相公也才熟悉一点,再加上她们都是农家出身,样貌最多算是清秀,连好看都够不上,人家这大丫鬟可是内务府派来的,一个个不说闭月羞花,可也是花容月貌。这么一对比,自己可不就危险了么等他们到了之后,进了正堂,就落坐在火炕上,于良吉和石宏大一边,张老爷子跟张老太太一边。而外头,张家大舅舅和二舅舅才让各自的大儿子带着儿媳妇出门,回娘家。没有给引荐介绍于良吉他们认识。因为回了娘家之后,回来,他们两对新人就要去侯府拜见于良吉这个小叔叔。若是在家里拜见的话,是不正式的,因为于良吉他们来,主要是借助于兴怀的名头,毕竟于兴怀才是跟张家有血缘关系的人,于良吉跟张家的关系,要比于兴怀远一层。等打发他们走了,于良吉他们才开始聊天。其实也就是说说收成如何,谈谈今年的打算。“今年等正月十五的时候,开祠堂祭祖,就让他们哥俩儿卸任,将族长和村长传给兴业和兴伟。”老爷子早就想好了:“他们俩到时候就在家里好好的打理家务和管理村子族人。”也省的给候府惹麻烦。最后一句话,老爷子没说,但是意思于良吉明白,张家村没少给侯府和十八里铺了麻烦。如今有人能管束一下,也挺好的。“兴怀过了二月二,就要出去游学了。”于良吉觉得要先给二老说一下,这件事情早晚要让二老知道的,且孩子出门游学,这一走,可就是二三年之久。“出去游学啊”张老爷子明显一惊:“在府城读书不行吗”“最早考中举人的那八个孩子,去年就出去游学了,今年会回转到京城的骑尉府,两年之后便会去参加会试。兴怀虽然年纪小,可他人小志气大,非要跟着出去,巴家的巴甲也要一起走,正好,还有三十二个举人,过了二月二要出去游学两年,第三年才会在京师汇集,他们跟着去,也有人照顾他们。”要不是人多,于良吉也不会同意于兴怀跟着他们走。这三十二个人都是十八大九的青少年了,而最小的两个就是于兴怀跟巴甲。巴甲是因为不放心于兴怀自己一个人跟着走,而巴穆是三十二个人之一,他考中的是武举人,巴甲正好也是,哥俩儿都在队伍里,肯定能好好照顾于兴怀的。“也好,出去见识见识,总比闭门造车的强。”张老爷子其实也舍不得,张老太太就更不用提了。可二老知道,这是于兴怀必须要走的路,要见的世面。在张家,于兴怀跟两位老人家好一顿亲热,跟大舅舅和二舅舅也说了很多,用了饭之后,于良吉就带着石宏大跟于兴怀告辞了。他们启程走没影儿了,张家两对新婚夫妇也回来了。也幸好于良吉走的快,走的早,这两对新婚夫妇回来的时候,脸色并不怎么好看,尤其是张新业,他是长房长子嫡孙,如今又是举人,见识的多了,对自己岳家的态度,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于良吉回到家里,就去了大棚看他的草莓,摘了不少回来吃。初三的晚上,于良吉翻来覆去睡不着,石宏大看他精神好,眼睛一亮,慢慢的压住他,俩人被翻红浪闹了一夜。第二天石宏大是神清气爽了,可怜于侯爷睡了一上午才起来。初四一天就在于良吉磨磨蹭蹭中、石宏大跟于兴怀对练中过去了。初五就是破五,大家都要在家过的,没人走动。饭饭小说论坛凤尾竹叶青手打,转载请注明375 石宏大底气等到了初六,便是侯府的春宴,这天不不止是十八里铺的人来了,于良吉的学生们也都过来了,宇文县令也来了,他今年吏部的考绩依然是“优等”,但是就不升官可房府尹也是优等,但是他也升不了官,反而对手下的宇文县令很是尊敬可见谁都不是傻子再有四季如今在县城的管事,顾掌柜的,也带着人来赴宴了。今年十八里铺的新甜草莓再一次独占鳌头,牛奶草莓虽然也一枝独秀,但是新甜草莓更受欢迎侯府的春宴热闹,大家聚到一起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于良吉跟老村长车爷爷等几个老人,还有倪大等几个中老年男人们说了下开春种地的事儿,大家这两年力求稳妥,因为太招眼了,大家没种别的,而是选择种苞米。“我那里有不少苞米种子,种的时候,大家来我这里领吧”于良吉的苞米改革一直在进行,如今苞米的产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已经比最初一亩地多产五十斤了。“行,开春儿可就来您这里拿种子了”大家伙儿十分新任于良吉,都纷纷点头。于良吉除了苞米种子,还有土豆种,不过土豆种这次一亩地比原来的土豆种增产了三百斤,并不十分惹眼。而且于良吉都是用的自己的试验田种植的,不是很多,便没有说。转个身,于良吉又跟石宏大到了里屋,跟宇文县令和顾掌柜的说了些话,就把宇文县令交给石宏大来接待了。正好,宇文县令也有话要跟石宏大单独说,这俩人的身份,于良吉是知道,他们总有一些事情,是不方便让于良吉知道的,于良吉也不想知道。于良吉在剩下的时间里,都在跟学生们沟通。他们有的考中了举人,就不想继续往上考了,因为进士的话,需要开拓眼界,需要游历天下。就连林杰跟洪泽涛,也是在京师和直辖的陪都逛了好几圈,才参加的会试,在京城里也时不时的出去会友。谈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什么的少,多数都是务实的时政要闻,以及一些朝廷的抵报上提出来的国家大事。因为有于良吉给他们俩开拓眼界,俩人在这样的聚会上,倒是让人耳目一新。俩人也才知道,于良吉单凭书籍上的描述,就能联想到那么多且贴近实际的东西,若是他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可惜,两人回来也问过了,于良吉暂时没有周游天下的兴趣,只想窝在东北老家做他的实验。这次于良吉跟三十二个举人说话,主要的目的,就是拜托他们照顾于兴怀和巴甲他们俩。巴甲也是于良吉看着长大的,但是巴甲有个二哥在,于兴怀可是一个都没有啊这事儿不用于良吉开口,大家就主动说了他们都比于兴怀大三四岁,出去游学,有个侯府隐形继承人跟着,也能省下不少麻烦。“山长,您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学弟的”“两位学弟是我们这三十四个人里年岁最小的,当然要照顾了。”“侯爷,您放心,有巴穆在,谁想欺负他们俩,先要过了我这关”巴家已经不是侯府的人了,但是巴穆一直当于兴怀是亲弟弟一样,别说于良吉特意跟他打招呼了,就是于良吉不说,他也会照顾于兴怀的。“有你在,我就放心了”于良吉踮起脚尖,拍了拍巴穆。心里默默流泪:当年的小少年,如今都身高九尺了,他要抬脚才能勾到人肩膀石宏大也人高马大的,连带着,被他俩养活大了的于兴怀,如今已经和于良吉只差一个头的距离了看到叔叔为他游学的事情,到处拜托人照顾他,于兴怀很感动,但是感动的同时又有点哭笑不得。他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出去游学又不是出去旅游,小叔紧张的不像个样子。但是他还不能说什么只能在于良吉背后朝被于良吉拜托的人抱拳行礼,得到了大家善意的嘲笑。吃了侯府的春宴,初七就是老村长家举办春宴,于良吉一家三口人都过去赴宴了。在侯府的春宴上,大家也就说了那么一句,然后就聊别的了,因为侯府的春宴人多,不光是十八里铺,还有好多别人,侯爷不可能跟他们聊的多久,但是到了村长家就不一样了。“今年就种植些平常的吧,大棚里,我今年有个想法,等弄成了,再教给大家”于良吉对大田里种植什么,已经早就安排好了。“也好”老村长他们都点头。“十八里铺不需要多么风光,只需要默默的潜移默化,让咱们这儿的庄稼,比外头多收那么一两成,一年一两成,十年便是翻了一倍的产量。”于良吉看着这些淳朴的脸庞:“大家,明白吗”“明白,明白”老村长笑眯眯的道:“树大招风,咱们这儿,闷声发大财才是最主要的”大家都善意的笑了。于良吉也笑了:“不过大家别灰心,咱们十八里铺的名声,足够咱们三代不缺吃穿了。”“那三代之后呢”有人起哄。“三代之后,爱咋咋地”于良吉飞快的夹了一筷子的酸菜猪肉炖粉条:“那个时候咱们骨头渣子都烂没了,还想管事儿哪”大家又笑出了声。除了吃春宴,于良吉还跟石宏大去了周家和王家拜年,他们两家在县城,倒也不远。而张家的张兴业和张兴伟,也在正月十六的时候,来了侯府拜年。之所以出来的晚,是因为他们正月十五是全族祭祖的时候,那一天,他们俩变成张家村的村长和族长。“见过小叔。”两对新人,都给于良吉和石宏大磕了头。“乖啊”于良吉抽搐着嘴角,让人赏了四个大红包给新婚夫妇。他还不到三十岁啊就当了叔儿不说,还要给人红包而石宏大则是老神在在的很,赏了之后,直接让曹嬷嬷带两位少夫人到花厅喝茶吃点心。侯府没有女眷,也没人招待他们,只能让她们去花厅了,曹嬷嬷作陪,应该没问题。曹嬷嬷可是宫廷女官,虽然只有八品。还是内廷品级,在外行走也就是个唬人的名头,可唬这两年轻的新媳妇却是好用得很。等这两新媳妇跟曹嬷嬷走了,于良吉立刻就好奇的问他们俩:“真的当了村长和族长”“嗯,当了村长和族长的。”张兴伟挠头憨笑:“我是族长,大堂哥是村长。”“而我兄弟二人上头还有父亲和祖父,村里族里的人都老实了,不老实找我俩也没用,我俩是他们公选出来的,想废的话也得找个好理由,再说了,如今村里我们俩的身份最高,都是举人,他们高兴着呢”张兴业也笑眯眯的回于良吉的话。“但是总有人会考中进士的”于良吉是担心,他们俩这举人的身份压不住。“进士又如何”张兴业倒是实在:“只要侯府还在,就是出个一品大员也白搭”于良吉炯炯有神:“这么严重吗”他一直对自己这个“侯爵”的认识,不够全面,总觉的就是一份高薪职业,类似集团顾问的那种类型。他就是个技术型人才,又不是个恋权的,所以他一直对这个侯爵的影响力,不是很看重。以为自己就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横着走呢“自开国以来,有多少爵位传承三代不绝的又有几个而且山长您受皇帝重视大家都知道,您在报纸上公布的那些农业配方,也解决了不少隐患。”张兴业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