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不过当年是被带来献给先帝当大厨的,于是就在京城落户了。他们做饭都很有特点,喜欢馕,喜欢喝茶,喜欢吃牛羊肉,但是一口猪肉都不吃鸡鸭鹅的倒是无所谓,就是吃不得猪肉。“是啊”宪宗皇帝站起来走了两步:“今日朕很高兴,长见识了,忠明,你带吴侍读出去吧,今日不必回来执勤了,好好休息休息。“是,皇上。”万通拉着吴有为跟宪宗皇帝告退之后,俩人身后跟着几个送他们出去的小太监,将他们送出了这座宫殿的大门。俩人一路并肩,走着出皇宫。“今天你说的那些,我以前怎么没听过”万通好奇的问吴有为:“也是你们那里的”“是啊”吴有为点头:“在我们那里,挂面都泛滥成灾了,随便一 杂货铺子都有的卖,一一捆捆,粗的细的都有,回家烧开水,煮开了下面条,放上一把青菜一个鸡蛋切块火腿肠、哦,就是跟腊肠似的那个东西,然后煮熟就能吃了,很简单的一顿饭。”“真好啊”万通至今对吴有为所描述的那个世界都很新奇:“那你们那里的军队也这么吃饭吗”“有的时候是,但是因为部队,哦,就是军队,是要保家卫国的,所以他们的吃食,上更讲究,我说的那是平民小老百姓才这么吃,军中因为要保证年轻人的体力和营养吃的更讲究,每天早上都有鲜奶喝一喝,大肉包子之类的,中午有菜有肉,晚上也不含糊,不过我没当过兵,不知道具体情况,听有当过兵的人说,他们那里每天的标准是一盒牛奶,一个苹果或者两个梨子等水果,两荤两素,主食不是米饭就是馒头,早餐则是肉包子吴有为尽量回想现代军事节目里说的那些事情,军中普通标准也就这样,但是特种营的标准好像更高“这哪儿,是当兵的呀这是当老爷的吧”万通搓着牙花子:“怪不得你们那里平安无事呢。”“能平安无事,也是几代人打下来的太平江山。”吴有为提醒他:“别忘了我说过的,抗战和解放,两个战争就差点将中原大地打残。”“我们一起努力,我大明绝对不能被异族断掉”不得不说,万通还是个爱国青年,呃,中年他都三十了。“只要大家不要偏科,文武并进,就行”吴有为道:“如今文官还好,再过个百八十年的,文官将成为大明实质上的掌权者,就连皇帝,都要受到他们的管挾。”“武将想出头,何其艰难。”万通道:“你给我的那些东西,我献给了皇上,皇上找了英国公去管理团营,也不知道效果如何。“总会好起来的。”吴有为道:“你看,我这不就保住了皇次子的命么。”他总会一点一点的改变大明,等他百八十岁的时候,嘿嘿嘿,咋也能改变一些了吧俩人一路走出了皇宫,就分开了,万通去北镇抚司办差,吴有为则要回到翰林院。到了翰林院,吴有为发现气氛不太对,大家都对他态度不对而作为翰林院士的尹直,直接叫他跟自己去屋里。翰林学士有自己的一排五间大屋子作为办公地点,在会试的时候,这里也是阅卷所在地。吴有为也就第一天来的时候,进来这里过,后来就一直没进来,这地方等同于皇帝的金銮殿。无事不登的。尹直,字正言,泰和人。他是景泰五年的进士,标准的文官清流出身。后改庶吉士,授编修。在宪宗皇帝登基为帝后,其充经筵讲官,参与编修英宗实录。后授官翰林学士。吴有为折腾的重修编撰藏书楼,以及建立图书馆,教授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他都是大力支持的,虽然尹直这个人有些恃才傲物,但是眼光却独到,这会儿突然严肃的叫吴有为单独对话,吴有为一时之间,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尹直进屋后就坐在了主位上,指着旁边的椅子道:“坐下说吧”吴有为胆战心惊的坐了下来:“尹学士,您这是有什么事要跟学生说”当初会试的时候,尹直也是副陪考官之一,叫一声“先生”吴有为并不吃亏。尹直抿了下嘴:“听说,你跟锦衣卫的指挥佥事万通关系很好”吴有为 “正文309 锦衣卫南镇抚司吴有为发呆了,傻眼了。这是啥意思大家在一起工作这么长时间了,谁不知道他跟万通俩住的是隔壁而且出去吃饭的时候,也在一个桌子上坐过,还一个火锅里搅和过筷子呢怎么一下子就变得陌生了“咳咳”尹直轻咳两声:“据说五年的会试,是他负责搜检”吴有为一笑:“是啊考试的时候,万大人还给我等学子的号间里添了炭火呢。”“哦”尹直问了:“怎么回事”吴有为就说了,他们那一届,其实很多人都因为万通的关系,受到了优待,尤其是南方的举子们。虽然大明有南北榜之分,可是就因为有南北榜之分,才有南方人来北方考试。在地域上,应该是属于南方,但是祖籍在北方,就得来北方考试。加上南北榜的水平不同,南方文风鼎盛,考试很难,而北方则相对来说容易一些,所以很多人都是北方的户籍,来北方考试。就因为容易些,南方人在北方考试,会好考一些。所以最近这些年,很多南方人都迁籍到北方,可是大明对户口管制的很严,轻易不能迁籍。最开始管的不严,后来有了南北榜案件,那是明初四大疑案之一,这户籍就管得严格了。所以说南方的举子来北方考试,也说得过去。而且能来北方考试的,都得是南方有名的大家族,或者祖上是有大背景的人家。不过因为他们等于是来北方占便宜的,所以在北地考试的时候,很少能有人照顾他们。“万大人也是好心,他的那些手下也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吴有为道:“南方来的人,在北方就是不适应”尹直还真是头一次听说锦衣卫还能是知书达理之人不过锦衣卫尊重读书人是好事,听完之后他也很满意万通的做法:“只是,如今我听到了一些风声。吴有为瞪大了眼睛当天晚上,万通在北镇抚司有事情,没回来,但是让人捎话了,让他先休息吧。吴有为心里有事情,睡觉睡得不踏实,在凌晨的时候,一阵敲门声。“谁呀”吴有为好不容易睡着了,突然被吵醒。“老爷,是锦衣卫”说话的是万福。“啊”吴有为懵了:“你说啥”万福管家急了:“老爷,锦衣卫来了,说要带您去北镇抚司。”吴有为一下子就清醒了:“可是忠明出事了”“这不知道,他们都是新来的,重要的活儿也轮不到他们,只能派他们接个人,穿个不重要的消息。”万福管家也懵了:“他们很着急的样子。”“我穿上衣服就去”吴有为想到万通的特殊工作,哪怕升任了指挥佥事,不代表他就没危险了。哗啦啦的穿好了衣服,他就到了客厅。客厅里站着四个很年轻的锦衣卫,生面孔,而且一个个也很拘束,可能从来没进过指挥佥事的府邸,喝茶都带着谨慎的样子。万通给吴有为配备的那一队锦衣卫,跟他们聊了聊,知道他们都是新来的锦衣卫,新鲜的很,众人都很照顾这四个后辈。见到吴有为出来了,就都站起来了:“老爷。“嗯,大家都准备好了”吴有为急匆匆的道:“那就走吧”“是”众人护卫着他,上了马车,一路疾行去了锦衣卫北镇抚司。京城夜里是有宵禁的,“宵”是夜晚,“禁”是禁止。宵禁就是禁止夜间的活动。明清的法律把这一条改为“夜禁”。规定更加明确,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导了急症的、生孩子的和死人的,才可以在夜里出门上街,急症的要去请大夫;生孩子的需要请稳婆,哦,也就是接生婆来家里接生孩子;死了的报丧也可以。剩下的就不行了。其实古代没有多少夜生活,要么在家制造小人儿;要么去青楼楚馆寻欢作乐,可是你要是没啥本事的,最好还是别挑战宵禁。而吴有为因为有锦衣卫在身边,一路通行无阻,很快就到了北镇抚司。北镇抚司晚上也是灯火通明的样子,没办法,这里是锦衣卫的衙门,日夜都有不少事情呢。吴有为来了后,本来应该是直接去万通的院子的,可是有人出来接待他:“在后衙等您。”“后衙”吴有为身边的锦衣卫一皱眉:“怎么在那个地方”“那边有点事,大人说吴侍读来了就送去后面。“那个人指了指旁边的路:“你们先去院子里等吧,大人还没吃饭呢,宵夜已经送过去了。“好吧”跟着吴有为的锦衣卫们,到了北镇抚司就觉得没什么危险了,谁敢来北镇抚司闹事啊那纯粹是找死呢吴有为一个人跟着人往里走,他来过那么一次,但是他来的那次很认真的看过北镇抚司,走的这条路,的确是后面的通道。只是,这一路走过去,却发现,不太对万通因为有事情,去了南镇抚司,找他哥万喜。万喜如今是南镇抚司的指挥同知了。全称是“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同知”。明初的时候,天下既定,明史上记载: 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卫指挥使司,设官如京卫,品秩并同。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锦衣卫不比其他卫所,乃是京卫,皇帝亲军,所以这指挥同知就是比别的卫所同知高三级。“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北镇抚司外部任务较多,经常出差全国。北镇抚司外出特务皆为“钦差”。由于北镇抚司直接向皇帝负责,因此地方官员见到北镇抚司的人都是恭恭敬敬,一点不大意,称呼为“上差”或“钦差”但是南镇抚司就没北镇抚司那么威风了,他们最多管的事情,就是皇帝銮驾的护卫以及锦衣卫的人员法纪、军籍等等。说是锦衣卫的后勤也不为过,而且因为南镇抚司是锦衣卫,在锦衣卫臭名昭著的时候,难免也受到了牵连,又因为没有什么实权,很容易就成为了出气筒,以至于到了现在,南镇抚司不仅是锦衣卫的后勤了,他们还要在五城兵马司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帮忙例如上元灯会,防火走水的时候,南镇抚司的人全部出动,帮五城兵马司维持秩序。例如京城大雨的时候,南镇抚司的人还得配合顺天府的衙役给京城所有的下水管道通水,以防止京城被水淹着。说起来,都是累呀当然,也是“泪”。跟北镇抚司比不起。不过北镇抚司威风了,南镇抚司也能借个光,两家一个卫所,就是俩个衙门门而已,万通过来是看一下有没有什么好苗子给他。正好就找到了万喜,万喜正好送走一个客人,那人看着挺眼熟,等人走了,万通才问万喜:“大哥,我看那人眼熟的很”“那不是顺天府尹李裕么”万喜笑着道:“你还指挥佥事呢,连顺天府尹都不认识。“他又没犯事,我认识他干什么”万通也笑了:“倒是上次见过一面。”那次还是过,上元节,柏靖抽风,他们跟着怼了一阵子,还闹到了府衙去呢,是这位李裕大人给断的案子。而。且 貌似是偏向他们的“那你来干啥的”万喜将点心盘子往他跟前推了推:“柏家的事情”“柏家是一方面,还有别的事情”万通拿了个点心吃:“先给我倒点茶水来,哥,我渴了。”“行,你等会儿。”万喜就跟小时候一样,先照顾弟弟吃饱喝足了,才开始跟他办正事。万通喝了两杯茶,吃了半碟点心,才杆口跟万喜道:“我想将万达调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