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声嘀咕了一句:“慈母多败儿”总管太监听到了,但是他就当自己没听到小太子看着也不像是个败家子的胚子,就万大人心狠,这么可爱的孩子都能折腾的起劲儿。孩子终于心情好了,吴有为带他去了教室。虽然外面寒风凌冽,但是教室里还是很温暖的,因为阳光充足,屋里还有两盆青翠欲滴的兰草,一丛落地的富贵竹,用一个很大的很现代化的玻璃大花瓶盛着,里头有清水和鹅卵石。一个白玉小香炉,燃着淡淡的栀子香,一看就是书房的标配。老师学生坐在一起,吴有为看小太子不太舒服的样子,就知道第一天练武,人还没缓过来,于是也不着急跟他上课,而是跟他商量:“臣负责教导您,您呢,是储君,学习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孤知道。”小太子正儿八经的小样儿还挺萌:“孤以后就是太子了,不能不成材。”“嗯,所以,臣想,这第一天,跟您商量一下课程表的问题。”吴有为觉得孩子挺好,虽然昨天熊了点儿,今天还是不错的嘛。“课程表”小太子不懂了。吴有为跟他解释了一下,然后一大一小开始叽叽喳喳,讨价伦价了起来。每天早上练武,上午学语文,这个很重要,而且不止吴有为一个老师教导。小太子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四书五经全都要,还包括大明律、大诰等等。下午是数学、自然、地理、历史、化学、物理、医学、药学和实践。当然,也统称为“杂学”。九天之后,休息一天,十天是一旬,一旬休息一天,也可以了。吴有为的陶文书院和后来开设的杏林医学院也是如此。“实践是什么”小太子对这个比较好奇。“实践啊,就是太子殿下有些东西懂,却无法亲身体会,所以实践就是可以让太子殿下在有限的条件下,去亲身体会。”吴有为道:“太子殿下可知道“悯农“一诗”“知道”小太子摇头晃脑的背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是父皇教他的,母妃也教他们姐弟四个都背,说吃饭不许剩太多,也不要挑嘴。“太子殿下真是聪慧。”吴有为赞了一声,小太子特别得意。小孩子都喜欢被人夸奖的,吴有为看小太子这样,就知道自己夸对了。“不过您知道锄禾,为什么辛苦吗”吴有为问他。小太子愣住了 :“不知道,孤孤没见过。”别说禾苗了,他连青草,见的都是宫人们打理好了的草坪,都算不上野草了。“所以,臣希望太子殿下可以体会到农人的辛苦。”吴有为温声道:“而不是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赵括是谁”小太子好奇了。吴有为又解释了一遍,赵括,以及他纸上谈兵的典故 小太子明白了 :“孤懂了。”“吴大学士,那个,难道要太子殿下去下田吗”总管太监在一边憋不住了,这么小的孩子,就算是在外面,穷人家,也不会让他下田的啊“这个好办,将东宫花园子清理出来一块地方,专门给太子殿下种田用,整理田地,下种子,育苗什么的,不要别人动手,就让太子殿下亲自动手。”吴有为道:“太子殿下还小,不用真的下田,去了也干不了什 么,先从小菜园子开始吧。”不就是开心农场古代简装版么,在现代的时候,各个学校还有实践一角呢,但其实就是圈一块地方,种点小菜而已。“那要种什么”小太子明显对自己亲自动手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小白菜,小水萝卜吧。”吴有为道:“还可以种点小香菜。”这都是容易成活又培育期短暂的农作物,小时候就能吃,大了也能做菜用。总管太监以为吴有为是照顾小太子年幼,故意找了这种简单的小菜给小太子种植,心里感激的不行。于是,慈庆宫的花坛子,改成了给小太子实习农活的菜园子。“好呀”小太子已经开始幻想,自己种菜,然后送给父皇母后吃,嗯,还有皇祖母,还有大姐和五姐以及弟弟。“实践课不止是让太子殿下去体会农人的辛苦,还有节俭。”吴有为道:“到时候太子殿下就知道了。”例如化学实验,例如下地种田。“嗯”小太子兴致勃勃的道:“自然是什么”“自然啊,是门很深很有意思的学科。”吴有为慢悠悠的给小太子讲解。小太子这一天,只有早上的时候辛苦了一些。万通在教过小太子练武后就出宫去锦衣卫的衙门办差了,而吴有为午饭都是在宫里用的,跟太子殿下一起吃的御宴,因为是第一天上课,宪宗皇帝特意赏赐了四道菜,王皇后赏赐了两道,万贵妃赏赐了一道汤 ,周太后则是在饭后赏赐了点心过来。吴有为吃着皇帝吃的肉菜,皇后吃的素菜,贵妃喝的汤,太后用的点心,心里却很感慨:在什么时候,教育都是受人尊重的,哪怕是对方贵为天家,还是要给教育自己孩子的老师送礼啊以后这就成了惯例,每顿饭都是这样的惯例赏赐,东宫本身不开火,从御膳房那边送来,连带着这几位的赏赐一起来了。第一天上课,其实就敲定了课程表,下课后,吴有为去求见了宪宗皇帝,呈送了课程表给他过目:“臣已经与太子殿下商议过了,这是课程表,上午的语文课,可以请两位先生教习,不过臣建议,最好是请一 位,教授的书本,最好是一个,这样方便太子殿下熟读。”“上午下午都是你一个。”宪宗皇帝却在看过后满意的点头:“暂时他们都没那个时间。”吴有为一愣:“那可是太子殿下怎么会没有时间”难道他们都反对立太子,干脆给太子殿下来了个冷暴力这可就让吴有为生气了,都被立为太子了,你们冷暴力是个什么意思“不是。”宪宗皇帝笑着摆了摆手:“是朕,想重开互市。”吴有为一听,眼睛都直了 : “重开互市”互市指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周边各族间,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中国与外国之贸易,亦称通商或通市。最早起源于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开始了与西域各国的贸易。汉朝还在边境关口设关市,作为与少数民族的互市市场。“互市”之称,始于东汉与乌桓、鲜卑、匈奴等族的贸易。互市盛衰与政治、军事斗争密切相关。魏、晋以后,又称“交市”。时陆路贸易更加繁荣,海上贸易也开始发展。而到了隋代,在西北边境设交市监,掌互市事。唐贞观六年改称互市监。沿边设互市场,以马市为主。后设市舶使,掌管南海贸易。中唐以后,东南海运大盛,海上贸易超过陆上,广州、交州、扬州、泉州成为重要商港,至五代,设博易务。时互市皆处于政府严格控制下,贸易物品多有限制。文宗大和时,除敕准互市者外,普通人“不得与诸藩客钱物交易”。五代时,私贸兴起,后周始许民与回鹘私市。宋、辽、金、元在边境设榷场互市。在那个时候,海外通商更加重要。尤其是宋代,于广州、临安、明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还有密州板桥镇、上海镇、华亭县、青龙镇、江阴、温州等处设舶务和舶场。元代因为是少数民族开创,所以它只在泉州、广州、杭州、庆元、温州等地设市舶司。到了明朝,永乐时期,依然沿用元代的规制,在泉州、广州、杭州、庆元、温州等地,仅准贡舶互市。也就是送贡品的外邦船只可以互市,做买卖,别的是不允许的。而在北边,只有边民互市。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边民在陆路边境二十公里以内,经朝廷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而且大明还有规定,寸铁不许出关。哪怕是锅铲子、切菜割肉的刀子,都不许虽然大明的这一硬性规定很极端,却愣是拖垮了蒙古的铁骑。因为“寸铁”不许出关,蒙古那边连铁锅都少见,谁家要是有一口铁锅,那简直是让人羡慕。也因为此,当年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蒙古的铁骑,过了这么多年,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大明跟他们做买卖的人,贩卖的最多的是茶、盐、糖和布匹。突然朝廷要开互市,这是怎么回事“大臣们能允许么”吴有为担心的是那些大臣们,尽管他们都忠于大明,却也迂腐的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正文439实践出真知“他们倒是想,可朕想开互市。”宪宗皇帝霸气的道:“朕是发现了,他们的话,听,是忠言,不听,就是风”这是当“耳旁风”吹过了就算。“是吗”吴有为吸了吸鼻子:“那太子殿下暂时由臣一个人教导了。”“不错。”宪宗皇帝点头:“朕详细你的能力”吴有为更加觉得压力大了 :“臣一定好好教导太子殿下。”宪宗皇帝却语出惊人道:“除了教导太子,还得给朕弄个边贸计划。”“啊”吴有为觉得自己幻听了 :“边贸跟臣有什么关系”“你放心,朕不会说是你做的计划书。”宪宗皇帝以为他怕人知道他参与其中,尤其是边贸,一直是朝臣们的一块心病:“你作好了,我让别人出头。”意思就是怕出头的橼子先烂,让吴有为避开风头。“不是,臣自己作的自己署名。”吴有为却是很有担当的道:“臣可是有文财神之称的人,臣说开边贸太对了”吴有为兴奋不已:“臣可以设一个陷阱,让外族,再也不敢朝我大明呲一呲牙”“哦”宪宗皇帝来了兴致:“说说看”“皇上,我们给他们吃的,喝的,穿的,戴的,让他们完全依靠我大明生存,谁敢对我大明不恭敬,就断了他的粮食,断了他们的酒水供应,他们吃惯了粮食,还能回到过去那只吃肉的生活么”吴有为道:“再 派人过去开设学校,过个百八十年的,都说我大明的语言。”说白了,就是一手捏住民生,让对方不得不依赖大明生存,最后文化入侵,等都通化的差不多了,哪些地方会主动加入大明。宪宗皇帝点头:“不错,你以前提过,朕当时没想明白,不过现在想明白了。”吴有为大喜,他鼓动宪宗皇帝边贸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大明缺马,自从河套地区失去之后,大明就更缺了。现在河套地区被收回,大明也算有了个养马的地方,可是这马匹毕竟不如真正草原上的马匹好,少数民族们也不傻,人家卖给你的马,都是母马,不给公马,也就是种马。普通的马匹,跟好的母马配,生下来的马驹就不如种马跟母马配生下的好。所以双方都是这么控制着,控制着,那点感情控制来控制去的就越发的淡薄了,只剩下相互的防备。大明干脆关了互市,只有民间一点点的私人交易。如果是朝廷开设的互市,那肯定是交易的量大,粮食,布匹,棉花,盐巴,白糖,这些东西,都是他们需要的,而关外的牛、羊以及马匹,也是大明想要的。俩人说了好一会儿,宪宗皇帝同意了吴有为安排的课程表,而吴有为也有时间给宪宗皇帝规划一个庞大的计划。等吴有为走了,宪宗皇帝才起身,去了慈庆宫。慈庆宫里头,小太子正在被人按摩,哪怕一天都没干什么,可他也觉得疼。宪宗皇帝这个无良的父亲却笑的哈哈的,小太子好奇了 :“父皇,你当年也是这样吗”“不是。”宪宗皇帝摇头:“父皇当年可没有你这么好命,还有人教你武艺,读书的先生,不是状元就是探花。”当年他那情况,谁敢教他读书习武啊恨不得离他八百丈远,省得惹麻烦上身。就连袁彬,想教导他,保护先帝,都是偷偷摸摸的,甚至不敢露脸。“哦”小太子被按摩好了,站了起来:“父皇,你小时候怎么过的呀”“父皇小时候啊。”宪宗皇帝陷入了回忆,被万贞儿护着,战战兢兢的长大,他们都说自己太过宠爱贞儿。并非是自己宠她,而是前二十年,她护着自己,现在,她给自己生儿育女,也该轮到他护着她了。吴有为回到家里,万通也下了衙门,俩人在餐桌上吃晚饭,因为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