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节阅读 3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59(1 / 1)

d马上就要到初冬了,暖房那边已经开始育苗,他们的餐桌上就有了醋椒小白菜这道小菜。一边吃一边聊着天。万通的锦衣卫现在正在整合,加上十二团营那边,振威营的几个成手已经被分配了出去,帮忙训练整个团营。而吴有为则是要弄个计划书给宪宗皇帝。十月末,正式入冬了,在南方那六七年,让吴有为忘记了北方的寒冷,结果一大早出门,一口哈出去,雾气腾腾。“穿厚一点。”万通用一个墨色的狐皮大氅将吴有为包了个结结实实。“这么冷了啊”吴有为跺了跺脚丫子:“你今天怎么没进宫”“不是你说的么每隔九天放一天假,太子殿下说了,文武都一样。”万通道:“今天你回莫灵山庄,我跟你一起去。”“好啊”吴有为上了马车,万通跟他一起钻了进来。吴有为回到莫灵山庄,是主持秋后的慈善事业,该开始到处送东西了。因为这两年赚的钱更多了,吴有为的东西和钱也翻了一倍的捐出去,再加上,他也想儿子了。小明德还是那样,不过吴有为跟万通到的时候,他正骑在一头老牛的身上,慢悠悠的往回走。而在这牛身后,还跟着比牛小了一圈的俩藏獒就是小时候吴有为养着的俩吐蕃小犬,现在都长大了。吴有为都看愣了 :“你这是干什么呢”“爹”小明德一片腿儿就下来了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你这是干什么去了 ”吴有为看到牛身上还铺着个针脚细密的素色的棉垫子,垫子上有绑带,捆在牛身上。跟马鞍子似的,这是牛鞍子。“我放牛去了呀”小明德还挺自得:“艾玛,他们都放不好,就我这牛听话。”吴有为看了看两头对着老牛虎视眈眈的藏獒,再看看正用委屈的眼神看着吴有为这个主人的老牛,他都无语了:“行了,回去吧。”“万干爹好”小明德看到万通,想叫人,但是突然看到万通板着的脸,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想的,突然开口换了个称呼。万通一愣,嘴角微翘:“嗯。”干爹也行“万干爹”吴有为一愣:“你什么时候成他的干爹了”他怎么不知道“你给太子殿下上课的时候。”万通很平淡的道:“走了,回去了。”“哦。”吴有为本来想帮小明德骑牛上去,结果这孩子自己一片腿儿,又上去了。那叫一个利索啊绝对不是干了一两次的架势。吴有为只好牵着牛往回走,小明德畴瑟的不行,牛后面跟着的两只藏獒也甩了甩尾巴,颠颠的跟了上去。回到莫灵山庄,林素管家吓了一跳,怎么是老爷牵着牛,牛背上骑着大少爷呢这是个什么组合回来后,自然是洗漱,吃饭,和家里人团聚。吴伊儿已经嫁人了,阿珍姨娘现在也跟海娟姨娘一样,隔三差五的去一趟女儿家,每次家里都有给她们预备一些伴手礼。有的时候是一匹上用的缎子,有的时候是新研究出来的点心,总之,不能空手登门拜访。只有王芊芊,依然在家里闷着,自从去求神拜佛,被吴瑛单独抓住胁迫后,她每次去庙里道观,都是一大堆人一起行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从来不出后院的二门。过的真的比大家闺秀还大家闺秀。但是大家闺秀还有出嫁的一日,她却是只能守着儿子过了。一直到晚上,林素管家才送来秋季的账本,吴有为过目了一遍,批准了之后,他就回去休息了。在家一日,过了夜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回了京城,给太子殿下上课。吴有为以为宪宗皇帝起码会在明年春天才会下令互市,结果他立刻就动手了。冬十月戊申,复立哈密卫于苦峪谷,给士田牛种。苦峪谷那里又称为“苦峪城”,古时候也叫“瓜州故城、”晋昌故城“等,遗址位于西部甘肃省的安西县,是一处隋唐时期的郡城遗址。原名叫锁阳城,据史料记载,锁阳城始建于汉,兴于唐,其他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过。因为是关外为数不多的一个卫所,那里靠近沙漠,种植困难。吴有为正好在教导小太子自然课,于是小太子好奇的问:“沙漠为什么种不了东西”“因为沙子无法长时间的湿润,沙漠锁不住水汽。”吴有为跟他解释了一下沙漠,以及沙漠化的危害。甚至为此,一大一小还让人模拟了一下“水土流失”。吴有为也给宪宗皇帝上了奏折,要求在那卫所附近,累积高大的水泥城墙,并打造深水井,另外,种植胡桃树抵抗风沙。宪宗皇帝批准了,只是只能在城内种植树木,城外依然是一片荒漠,这可以理解,这是怕外头也种了之后,长成了大树,敌人来攻城,可就有造攻城器具的木料了。 不过,固定水土防风沙的不一定都要种植胡桃木,可以种植矮小的灌木嘛。沙棘树就挺好,只有半人高,且都是软枝条,绝对给不了敌人任何的帮助。于是吴有为又上了一本奏折,这本宪宗皇帝也批准了。进了冬月,天上开始飘起了雪花,不过西南却来了捷报,十一月,张瓒破松潘叠溪苗。朝中在年前有这么一个喜事发生,当然值得大肆庆祝了。这会儿又有人想起了原来太子殿下诞生的时候,便有不断的捷报传来,现在太子殿下入主东宫,这么快就又有捷报了。以前说的是“破军星命”,现在都改口了。都说成化帝洪福齐天,太子殿下福泽绵长。进了腊月,天气越来越冷了,偏偏答应太子殿下的实践课,也要开始实行了。第一次,吴有为带着小太子去逛了逛宫门口,当然,是在前宫的范围内。第二次,则是带着他去了庆丰司,拎了两只小兔子回来养活。第三次,是去了磨坊,看小麦是如何成粉的。第四次该去哪儿呢这都腊月了,腊八,出去喝粥那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宫里吃,那么,吴有为就跟他说了腊八的起源,以及习俗。于是在腊月里,吴有为事先跟总管太监说过了,在那八那天,带着小太子,在东宫里翻箱倒柜,找到了够煮一大锅腊八粥的各种食材。包括总管太监压在箱子里的一袋红小豆,据说是他年轻的时候挨过饿,现在不挨饿了,却也习惯的在箱子里放点什么,红小豆好,不生虫子。在负责打扫的小太监住的角房里翻出来的半袋生的花生,据说是小太监晚上饿了后,吃的零嘴儿。在奶娘的房间里翻出来的红枣;大宫女的铺盖里翻出来的核桃;小宫女儿玩耍的口袋里掏出来的玉米粒。正文440出门逛街小太子很兴奋的拎着一个小口袋去了东宫的小厨房,让丫鬟烧火,奶娘亲自煮,他在一边要看着腊八粥。这可是他找来的东西呢吴有为又在厨房里翻出来大米、小米和糯米等,添在里头,这一锅煮下来,起码能分个百八十碗的了。“煮好了送给皇祖母一碗、父皇一碗母后一碗,母妃一碗。”小太子守在锅边,正在分他的腊八粥。只是吴有为没想到,小太子将王皇后排在了万贵妃之前,而且按照这个排序的方式,正好是整个皇宫的金字塔。当然,仅限皇宫范围内,第一个就是周太后,第二个就是宪宗皇帝,第三个应该是万贵妃,可是按照规矩,第三个却是王皇后。这不得不说,这个排序拿出去,朝臣们都挑不出毛病。煮好了之后,果然,小太子让他的奶娘亲自送去坤宁宫;东宫总管送的是乾清宫;而周太后那里,是他亲自去送的。吴有为也被赏赐了一碗腊八粥;万家也送了两碗。从周太后的清宁宫回来之后,小太子拎着腊八粥,去了昭德宫,跟母妃和姐姐弟弟们一起用了一碗。过了腊八便是年,吴有为在腊月初十的时候,要带小太子出宫。“带太子殿下去看看年货大集。”吴有为给的理由是这个:“请皇上允许。”“多带一些人只在内城转悠。宪宗皇帝看了看自己御案上的奏折,他还没批完,不能出门年前事情多啊。“当然,臣也不可能带太子殿下去外城啊”吴有为也不可能带小太子去不安全的地方,就算是这样,他们出宫的时候,跟了二十名大内侍卫,二十多个便衣锦衣卫。以及万通。万通穿着便服,在宫门口那里,有一辆小马车,给小太子乘坐的,孩子还小,外头又冷,不可能让他自己走路。小马车容易通行,而且四周都是步行的护卫们,万通都没有骑马。只有吴有为跟小太子坐在了马车里,小太子穿着低调的松青色棉服,裹着一件貂皮的小斗篷,小皂靴子。腰间的小腰带上系着翠绿色的小荷包,带着小玉佩,低调而奢华。不过此时,小太子已经兴奋的不行了 :“老师,年货大集人多吗”“多啊”吴有为笑道:“过年了,大家都在准备东西哦”他们其实也没敢走太远,只是在内城的繁华街道上停了马车,下了车子之后,小太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外人,不仅握紧了牵着他手的吴有为。“不怕。”吴有为牵着他的手,指着旁边的一个铺子道:“认识上面的字么”“认识。”小太子看到了牌匾:“干果铺子。”“是啊。”吴有为给他介绍了一下干果,然后牵着他的手进去了。能开在内城的铺子,没有一家不是有背景的,同样的,能开在内城的铺子,没有一家是能轻易得罪人的,别人不得罪他们,他们也不能得罪别人。掌柜的看到进门的两大一小,就知道这是不能得罪的人,而门口立刻就被人站了岗,他也没说什么,而是挥退店小二,自己亲自上来接待:“两位老爷,这位小少爷,看点什么干果本店有从南边过来的金桔 蜜饯。”好多干果、蜜饯放在一起,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小太子也是吃过见过的,但是他没见过这么多干果放在一起,他见到的最多的干果就是八宝干果攒盒。里头最多是双层的,放十六个干果。而干果铺子里起码有八十六种干果。小太子已经看直了眼睛,吴有为任由他看个够,半天,他才回过神来:“这些都是卖的吗”“不错。”吴有为点头,不让掌柜的说话,而是指着上面的装货的斗子:“这里的干果和蜜饯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看看,认识吗”小太子兴致勃勃的指着一个道:“这是山植”“对,也叫红果,满山红,可以做成冰糖葫芦。”吴有为道:“也可以做成糖山檀,山楂卷。 “这个是核桃”小太子指着另一个道:“这个是松子、榛子。”掌柜的看一大一小在这里看东西,也没说买,却不敢去催,只能干着急,因为他们进来之后,就没客人再进来过了。因为门口站岗的那些,一看就不好惹。万通看了看掌柜的,掌柜的哀求的看着万通:“您看这”万通只是淡淡的道:“闭嘴,回去跟武靖侯说,万通护卫贵人来他这里一转。”这家铺子,是武靖侯赵辅家开设的干果铺子。作为锦衣卫的头领,万通必须掌握内城所有的资料,甚至是外城一半的资料他也都过目了。大概是经常被吴有为用灵水“调养”,万通现在也越来越厉害,不止是身手,还有记忆,也越来越好了。赵辅是个传奇人物,他的传奇在于他不要脸早期承袭世职为济宁卫指挥使。代宗继位后,尚书王直等人推荐他有将才,把他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充任左参将,守怀来。而到了英宗复辟之后,在天顺初年,把赵辅召入右军都督府理事。等到了成化元年的时候,赵辅以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的身份被任为征夷将军,与右佥都御史韩雍讨伐两广大藤峡起义,攻克大藤峡。成化二年十一月,赵辅回师后,被封为武靖伯,食禄一千二百石。后来蛮人进入浔州,言官纷纷弹劾他。广西巡按御史端宏说:“贼人毒害正甚,而赵辅妄言贼人已被消灭干净,冒领封爵,不给赵辅加罪无以示惩戒。”赵辅于是自述他的战功,而将罪责推给守将欧信。 成化三年五月,鉴于建州女真屡屡犯边,宪宗以总兵官赵辅挂靖虏将军印,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