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节阅读 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1 / 1)

d发现你这孩子对太子的事情倒是特别用心。”“太子是未来的君,墨染是未来的臣。”“哈哈哈你这话便是说给礼儿听,他也不会信,更何况是老夫。”“我信啊,太子就是未来的君啊,我们都是未来的臣啊,为什么不信”端礼不解的问。“你跟给我滚出去。”端磊怒了。“可我这会儿滚了,稍后还是要滚回来的,所以不滚出去了,免得麻烦。”“不孝孙子这个不孝孙子。”端磊若不是身体硬朗,早就被端礼气的不省人事了。再看了李墨染一眼,端磊觉得他得学学这个学生的淡定。“墨染,有时候老夫觉得,你不仅仅只有四岁,而是跟为师一般的年纪。”这种感觉从一年前,仅三岁的李墨染正式拜他为师,就有了。“学生早熟。”“罢了,不管如此,你这孩子天资聪慧,脾性又正,倒是好事。”端磊叹了一声气,“当今皇上而今有四位皇子,太子赵元崇六岁、二皇子静王赵元贤六岁、四皇子赵元谦四岁、六皇子赵元云二岁。所以最有能力和太子争的,便是二皇子静王,老夫说的这些,墨染可懂”“不懂。”“你不懂也给老夫听着。”端磊突然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高看了李墨染“静王的侍读是南平侯世子余世昌、七岁,刑部尚书吕桦之子吕秀文、八岁,工部尚书谢君豪之子谢安杰、十岁。从太子和静王的侍读中,你可是看出了什么”太子的侍读郑晖年看似活泼、实则没脑子,这种人很容易生事端;御史台之孙狄儒,御史台公正耿直,这种官员很容易得罪人,也因此太子很容易被牵连;至于恭王世子赵云浩,昨日见过一面,看似聪明的人,恭王没有去封地,反而以闲王居在京城,应该不像表面那么简单,皇上把恭王世子分给太子作为伴读,也有制约恭王的意思,皇上对恭王也非全然信任。但不管是哪一点,一不小心,足以让太子万劫不复,更重要的是,伴读的父亲在朝廷里都是实权不大的人。而静王则不同,南平侯余家虽不像李家功名显赫,却是后起之秀,世袭侯爷爵位,余世昌据说是个武学奇才。刑部尚书吕桦是左相宇文霆门生,其子吕秀文更是国子监数一数二的才子。大理寺卿之子被分给太子作伴读,刑部尚书之子就分给静王作伴读,实则要两边相互抗衡;最后是工部尚书谢君豪之子谢安杰。心沉下,谢安杰上辈子,都说安国公四公子三岁能作诗,五岁通歌赋,可满京城的天潢贵胄中,还有一人,文采不输李墨染,此人,便是谢安杰。更重要的是,他是赵元贤心爱的人。皇上为太子选,都是一不小心会连累自己的人,而为静王选的,都是自身有本事的人。这些,李墨染都不能分析,就算老师是太子这边的人,但这辈子,而今他只是四岁的孩子,怎能夸夸其谈当前的形式“看出皇上偏爱太子,把世子都给太子做伴读了。”李墨染心被狠狠的抽痛着。赵元崇,难怪你要计划退居越州,只有离开京城,你才能步步为营。端磊看着李墨染,最后摇了摇头:“墨染的年纪到底还小,老夫想多了。”第25章 帝皇私心安国公府。“所以,从明日开始,我要随老师去国子监接受惩罚了。”李墨染跪在老国公、安国公、杨氏面前。“这哪里事惩罚,分明是太傅徇私,想早日把墨染送进国子监。”杨氏起身,把李墨染扶了起来,“父亲,老爷,你们怎么看”“墨染承蒙太傅看得起,要好好听太傅的话,明白吗”李修摸了摸儿子的头,这个孩子一年年的长大,他的优秀他看在眼里。特别是这次琼林宴之后,提起他李修之子,谁不竖起大拇指。这种骄傲和苦涩的感觉混合在一起,李修心里难受啊。但这个秘密,永远不能说出来。“儿子明白。”李墨染心里则是不屑。现在装的一本正经,他日利益当前,这人可不是这样的。“那这样一来,墨染哪有时间练武”老国公有些不乐意。孙子聪明,少上学又有什么区别。“父亲,练武辛苦,墨染长大些再练也不迟。”李修道。李墨染知道李修的想法,并非出自心疼自己,而是自己不是李家的骨肉,李家枪法,李修并不乐意教给自己。李修也的确是这么想的。李墨染出色是一回事,给他争了脸面是一回事,可到底是李姬妾跟外面的汉子生的。“父亲放心,爷爷,往后我放学回家,每日练习一个时辰再吃晚饭。”“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老国公高兴。皇宫。“所以,老师就用了这个法子,把李墨染给弄进国子监了”御书房内,文孝帝哈哈大笑,“老师,不是朕说你,这样的法子,也就骗骗小孩。”“回皇上,墨染本来就是个四岁的小孩,就算他天资不错,但年龄还小,皇上想培养他成为天子门生,还得等些年数。”端磊回答。是的,其实端磊教李墨染,在家里反而自在些,如果不是文孝帝私下找了端磊,让他想法子把李墨染弄进国子监,端磊也不会有这想法。但文孝帝看上墨染,端磊却是明白的。帝皇疑心重,太子和静王都想打压,但凡事又不能亲力亲为,而这一辈的天潢贵胄里,李墨染不但聪明,家境更是无可挑剔,他知道太子和静王都想打李家的主意,但如果把墨染拉成帝皇身边的人,那么李家这边,可以放下不少的心思。“说的不错。”文孝帝回到龙椅上,“那李墨染就烦劳老师费点心思了。”“微臣不敢,为皇上办事乃微臣分内之事。”国子监。国子监是大召国的最高学府,大召国共十二个州,加上京城,一共有十三个国子监,每个国子监以州为区域,每年招生两百人,其中多数以高官贵族子弟为主。而每个州的国子监,为促进交流,每年都会有各种文才武略的比赛。其中京城的国子监,和十二州的国子监又有区别。京城国子监专设皇子学堂,在国子监的内院。一大早,端礼的马车便停在了安国公府,专门来接李墨染去国子监的。第26章 入国子监“安国公府上又不是没有马车,你这是做什么”李墨染虽是习武之人,但到底是个孩子,而今又是冬天,这一大早起床去国子监,可有他受的。“来接你呗。”端礼嘿嘿的笑,又见他脖子上挂着一个可爱蛋套,里面有个鸡蛋,便是好奇了,“你这是干嘛啊”“这是水煮蛋,我怕冷,母亲便让下人给我准备的,可以烘手,等蛋不热了,就剥了吃。”谈话间,两人已经到了国子监的门口。内院的入口不在国子监的正门,而是有专门供皇子和伴读门进去的侧门,端礼和李墨染不是伴读,只得从正门入,然后再绕到内院,但国子监里不许通马车,所以他俩只好下车。下马车时,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端礼自是有人认识,但李墨染这小胳膊小腿的,大家就不陌生了。“端礼,这小孩是谁啊”有人过来问,这会儿正是上学的时候。一个一个小孩,装的像个小大人。“我弟弟。”端礼也没多解释。等他们绕到内院的时候,虽然还没上课,但太子、静王以及伴读们都在了。看到他们出现在门口,大家都露出惊讶的神情。“端礼,你莫不是走错路了,来这里做什么”郑晖年跑过来趾高气扬的问。“滚一边儿去。”端礼才不理他,回头对李墨染道,“墨染弟弟,我们去里面等爷爷。”“恩。”李墨染点头,但视线已经越过了所有人,停在赵元崇的身上。纵使千万人之中,他也能一眼就认出那个人。白色的绸缎袍子,米色的狐狸皮裘外衣,配上白色的小短靴,腰间挂着一块白玉。一头黑发竖起,整个人俊俏之外又显高贵。赵元崇也看到了李墨染,朝着李墨染微笑了一下,漆黑的双眼如同突然被点亮了,闪过神采。今日这娃儿穿着米色的小棉袄,小棉袄是立领子,下面穿着一条黑色的棉裤,配着一双米色的短靴。黑色的头发用一根红绳扎了一半,又用白玉发冠装饰在上面。剩下的一半披在肩膀上,像个仙童似的好看。李墨染的相貌,放眼整个京城,在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中,也是找不出第二人的。“怎来皇子学堂了”赵元崇上前,看到李墨染栋红的鼻子,忍不住伸手捏了一下,“好冷。”赶紧把随身携带的暖炉塞进李墨染的怀中,“怎也不带一个小暖炉在身边”又用自己已经捂热的手,捂着李墨染的脸。o被吃豆腐了,李墨染心想。但,他稍微任性的噘起小嘴儿:“拎着麻烦。”“明儿我让下人准备一个。”端礼一副大哥哥的姿态。“不要,就是不要拿。”李墨染倔强了,但抱着赵元崇的小暖炉,却不肯松手,“我烘太子哥哥的就好。”多甜的小嘴儿。太子哥哥便是比李墨染尊贵的其他皇子们,也不敢这样叫太子。“好,不要拿就不拿。”赵元崇被李墨染一声太子哥哥,叫的欢喜着,又多看了李墨染几眼,心道,这小娃儿长的真好看。“皇兄,这位是那晚琼林宴上加过的安国公四公子吧”一声童音传来,是穿着紫色锦袍,披着黑色棉袄的静王赵元贤,含笑的童颜看上去彬彬有礼,是个十足的贵公子。第27章 静王赠礼赵元贤心机和手段也是极好的人,他输给赵元崇,是因为两人身处的位置不同。赵元崇外公外婆家林家功高震主,文孝帝时刻提防着,朝廷里宇文相爷时刻等着抓他的辫子,后宫皇贵妃又时刻在文孝帝的床上吹耳旁风。他幼时是林太后庇佑,但他的同僚、他的伙伴、他的兄弟、他的下属,却是自己一天天靠着隐忍和过分的智睿,自己争取来的。若非真心真意的朋友,谁会站在一个随时会被废的太子身边而赵元贤就不同,他身边的人,是左相宇文霆用朝中的势力吸引过来的,这种人,通常是小人作怪。如此一来,胜败便是很明显了。李墨染虽不懂端磊为什么会这么大胆的把他捞进这里,但他已然清楚,李家和端家要自保,要得帝皇信任,是不能在太子和静王之中,有任何的偏差。端礼从龙之后,大家才知道端磊是站在太子一边的,可见藏的多好。李墨染微微一笑,黑白分明的眸子好奇的看着赵元贤:“我知道你,你是琼林宴那天站在漂亮的皇贵妃身边的那位哥哥。”大胆又放肆的话,让人觉得善真又可爱。作为皇子,向来习惯被尊重,可骨子里也不能免俗,总是喜欢与众不同的东西。赵元贤听他天真的话,泛起几分笑:“我跟皇兄同岁,长你两岁,你跟着唤我静王哥哥便好。”“静王哥哥好。”李墨染不恨赵元贤,上辈子爱或不爱,是个人的权利,为了追求自己的目的不折手段,合乎常理。错的是自己识人不清。“墨染弟弟怕冷”赵元贤在太后寿宴上没能和他说上话,这会儿端磊还没来,便接机套近乎。两人接近李墨染的动机不同。赵元崇认识他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娃儿是李墨染,只是瞧着他哭,心里有些闷,瞧着他笑,又觉得他好看。而赵元贤在接近李墨染的时候,已然清楚他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关系。从一开始,两人的心,就有真伪。“怕。”李墨染还把赵元崇的小暖炉抱的更紧了,但想到这样一来,赵元崇便要冷了,于是又拉起赵元崇的手,跟自己的手捂在一起。赵元崇看着他,笑意盈盈。赵元贤见着他们的互动,便从自己的脖子上取下了一块玉,玉整体通红,像是人的血一般,漂亮极了。赵元贤把它戴在李墨染的脖子上:“这是暖玉,贴着心窝就会热,身体就不会冷了。”这玉很珍贵,也许举国上下,也找不出第二块了。李津浩当然知道这玉的用途,是暖玉,也是药玉。因为这玉,是上辈子赵元贤送他的那一块,赵元贤说:墨染是这天下间最适合红色的人。从此,他甚爱红色。“人都来了”端磊的声音在门口响起,“都来了就入座吧,这人儿我就不介绍了。”众人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李墨染带着暖玉、捧着小暖炉,跟端礼一起站到一边儿。“至于这两个娃儿,犯了事,来给我当书童的,你们不必理会就是。”“是,老师。”第28章 兄弟添堵李墨染上辈子把该学的都学了,这辈子已经没有学基础知识的必要。于是乎,他趴在桌子上呼呼睡觉。端礼见着,不停的给他扔纸条。端磊见着,自己给自己添堵,不孝学生、不孝孙子。端磊的课讲的很巧妙,他并不拘泥于课堂上的知识,而是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讲的是前朝汤国的故事,这些东西在史书上都可以看到,但看不如老师讲来的有趣,一个早上,从汤国开国,到汤国灭亡,最后端磊的作业是:“从这个故事里,你们联想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