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什么或者说你们有什么启发,明日上课时回答这个问题。”下了课,是吃饭时间。国子监有学生食堂,但那是为外院的学生准备的大锅菜。内院的皇子学堂们吃的都是家里准备的便当。李墨染和端礼很惆怅,两人闻着其他人便当里的香味,看着其他人便当里丰富的菜和点心,他们肚子好饿。为什么别人家的下人都把便当送来了,他们家的下人没把便当送来两人默默无声的看着彼此,然后趴在桌子上。赵元崇和赵元贤是同时注意到李墨染的情况,亦是同时起身,拿着自己的便当来到李墨染的面前。兄弟俩彼此看了一眼。他们一个是林太后养着,一个是宇文皇贵妃养的,因为两家的利益当前,林太后和宇文皇贵妃的关系并不亲近,以至于他们兄弟也是行止于礼,并不亲厚。闻到香味越来越近了,听到耳边传来细微的声音,李墨染无精打采的抬起头,看到了自己面前,两份精美的便当。他眨了眨眼睛,长长的睫毛一翘一翘的,格外的好看。“太子哥哥、静王哥哥。”柔柔稚嫩的声音,疑惑的唤着眼前的人,“你们不饿吗”太子和静王对看一眼,异口同声的说:“不饿。”其实本来,两人是想和李墨染同用一个便当的,但李墨染如此问,他们怎好意思说,于是便如此回答了。“可是我好饿。”李墨染委屈的说,“所以,你们这是要给我吃吗”“是。”静王回答。“恩。”赵元崇也符合。“谢谢。”李墨染笑了,灿烂的笑容,笑颜如花。赵元崇和赵元贤看愣了,只怪这孩子长的太好。不似一般男童的俊俏,他的眉眼鼻唇,长的十分精致,恰似女子的美丽,但又不失男童的英气。这般长相,满京城的天潢贵胄中,也找不出第二人。李墨染拿着两人的便当,来到端礼的座位上:“端大哥,我们一起吃。”端礼眼睛一亮,太子和静王的便当食物丰富,点心精美,出自御膳房的点心,更不是一般人能吃到的,于是他高兴了:“好。”两人坐一起,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端礼知墨染口味,但凡墨染喜欢的菜,他不会下筷,看到墨染脸上占了米饭,就顺手拿了,又无意识的塞进自己的嘴巴里,还一边嚷嚷:“比我家的厨子做的好吃。”“恩,如果能每天吃到就好了。”李墨染也符合。太子和静王对看一眼,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饿着肚子,成全了端礼不说,还给自己心里添堵,这是多犯贱啊。第29章 图书阁楼上午文课之后,下午是武术课,大召国吸取了历来各国的弊端,文武皆看重。但李墨染和端礼是作为端磊的书童来的,并没有上武术课的资格。其实,端礼本来是国子监的学生,在其他班级是由那个资格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端磊却要把他和李墨染绑在一起。才高八斗的太傅自然也不放心把自己的孙子让别人教,既然成不了伴读,那就以其他的方式留在身边,自己教。但是,这下午的时间怎么打发两个小人儿有自己的打算。武术课的时间到了,学堂里的人都去了武术场。而李墨染带着端礼却熟门熟路的来到图书阁。这地方李墨染当然熟悉,毕竟上辈子,他也是国子监的学生。又因才华好,这满京城国子监的天潢贵胄,谁不是以他为中心,只是后来以十五岁的年纪,成了太子侧妃,从此,那些朋友疏远了。再后来,他们这辈的基本站在静王身边,而他又是太子的人,谁还愿意跟他走在一起。后来他被休,太子退居越州,就算他来到了静王的身边,跟静王那些幕僚之间,终究是有隔阂。而赵元贤的身边已经有了谢安杰,对他只是利用而已,可笑他为了证明自己,一次次的帮赵元贤。“看到这座图书馆了吗”京城国子监的图书馆,是整个大召国最大的图书馆,里面的书籍之齐全,自然不在话下。“看到了。”端礼回答。“沿着这座图书阁,跑半个时辰。”半个时辰等于一个小时,“练武者先要练好基础,耐力和身体尤其重要,先跑步暖和身体。以后每天早上你来接我上学的时候,也需要跑着来到安国公府,再跑着来到国子监。”“好。”这便是当日在端府,李墨染跟端磊说的悄悄话,以后每日下午,空闲的时候他教他习武。所以端礼才愿意当什么书童的。李墨染跟着老国公习武,这是端礼亲眼所见的,但是李家枪不外传,端礼也只是看着眼馋,眼下李墨染愿意教他,他高兴极了。老国公的李家枪法,放眼这天下,虽没有夸张到无人能敌,但能敌者,也是寥寥可数。李墨染想过,上辈子端礼的武功好,习的应该是跟先皇后娘家,林家那边的武功有关。赵元崇派人教的吧。但是武虽然在乎精,绝学自然也不会嫌多的。“我去上面看书,时间到了叫我。”“好。”图书阁有专门的管理员,是个小官,拿着七品或者更少的俸禄,但职责轻松,又能看书,是个不错的活儿。只要有人进去便要登记,李墨染登记之后,就去了史书那,他想找汤国的历史来看,可是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李墨染又去找了管理小官:“沈先生,可否麻烦帮我拿一下汤国史记”管理小官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白发白须,看上去颇为慈善。初听一声先生,沈令言惊讶极了。方才李墨染登记的时候,他有几分好奇,三岁能作诗、四岁通歌赋的天才儿童,能不好奇而今这孩子规规矩矩的唤自己一声先生,又是礼貌懂事。更重要的是,沈令言在这里看了三十多年的书,第一次,有人唤自己先生,好奇之余,对李墨染更多的是好感。第30章 先生令言这个点,国子监的学生都在上课,李墨染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一边可以看书,一边可以督促外面跑步的端礼,一举两得。沈令言把一套六本汤国史记放到李墨染的面前,又在他的旁边跑了茶,拿了两个杯子,一个是自己的,一个给李墨染。“小小年纪怎对这沉闷的史记有兴趣了”沈令言第一次,主动跟人说话了。“今早老师讲了汤国的故事,我更想看的仔细些,先生对汤国从富强走向灭亡,有何看法”李墨染问。随手翻着书,汤国史记是从开国皇帝起义开始讲起,里面有每一位开国元勋的出入,比户部更加清楚。只是一向没有人喜欢看。李墨染看书极快,看似不经意的翻看着,但真正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是存在的,比如他自己。沈令言瞳孔微缩,这孩子是个有趣的人。“你怎么看”“看似枢密院宦官引人发指,引起民愤,但外强中干,在中后期就开始了,后宫干政,帝皇远贤臣亲小人,不顾民生,自古以来民重君轻,真正懂这个道理的帝皇,却极少。俗话说,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守住天下,却是困难。”四岁孩童,妙语连珠,沈令言却是相信了,传闻对这个孩子,并没有夸大,甚至三岁能作诗、四岁通歌赋,远远不能形容这个孩子的智慧。“既然知道,又何必问我”沈令言反问,接着喝了一口茶,精神倍儿爽,有人一起看书的感觉,真好。偶尔,李墨染视线瞟向窗口,端礼看向他,咧开嘴微笑,然后更加卖力的跑。“先生这里可有兵法”李墨染想了想问。“那个孩子想要当武将”沈令言也是个妙人,李墨染一问,他心思就透明。“到不是。”李墨染没有承认,“他喜欢武学罢了。”待端礼跑了半个时辰进来的时候,沈令言又给他准备了一个杯子,几本传纪。虽不是兵法,但讲的却是历来各个朝代的名将传纪,当中不乏举世闻名的一些战役。“先生心思真通透。”端礼一看就知道不是个会看书的料。快要放学的时候,李墨染和端礼告辞了,生平第一次,端礼拿着书有些依依不舍。李墨染白了他一眼:“明日还来。”端礼乐了。沈令言也乐了。出了国子监,马车旁站着伺候李墨染的小厮元宝。元宝从李墨染一出生就伺候他了,是杨氏安排的人,不聪明,却是憨厚。不管上辈子杨氏对自己内心抱着什么态度,但台面上,却是好的,而且三个女儿也把他当成弟弟,教的也好。李修不能再有子嗣,李家后宅,可所谓非常安宁。“少爷。”元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这会儿国子监的学生都放学了,门口人来人往的,元宝这一跪,格外的引人注意。“起吧。”李墨染上了马车,“少爷我已经吃了便当。”知道这老实的下人在担心什么。端礼拍拍元宝的肩膀,也跟着跳上马车。凤宁宫。太后看着脸色偏白的赵元崇,把心儿都吓坏了:“这是怎么了哪里病了,快传太医。”“皇祖母,孙儿无恙。”赵元崇这会儿纵使脸红,也红不起来,只是尴尬道,“孙儿是饿的。”“饿的这是怎么回事”第31章 贵妃算计后宫内院里,最奢华的地方,莫过于皇贵妃宇文蕊的寝宫,来仪宫。而此时,一向娇养富养的静王赵元贤竟然苍白着一张脸,回到来仪宫,这让皇贵妃愣了好久,回过神来,便是满肚子的气:“贤儿这是怎么回事身体不舒服被人欺负了传太医,快传太医。”“母妃勿担心,儿臣没事,儿臣只是饿了,一天未吃东西,肚子饿了。”赵元贤拉住皇贵妃,这若是传出去,太丢脸了。“一天没吃东西母妃让人准备的便当呢来人”“母妃,便当儿臣送人了。”赵元贤赶忙解释。送人这会儿她总算闻出一点什么了:“快去为静王端一碗暖汤来,再命人上晚膳。”一边吩咐下人上菜,一边又把儿子拉到身边,调笑的问,“贤儿把便当送给谁了”冷静下来的皇贵妃,端庄温婉,气质优雅。“给墨染弟弟了。”赵元贤又笑着拉上皇贵妃的袖子,“母妃,明儿让人准备两份便当,再让人准备个烘手的小暖炉。”他其实不爱小暖炉,有损男子气概,但今儿见墨染喜欢。“贤儿口中的墨染弟弟,是那日见的安国公四公子李墨染”皇贵妃颇为意外,“贤儿快把事情的经过同母妃说说。”“是。”赵元贤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惩罚当书童”皇贵妃眸中闪过精光,也只是欺骗无知的孩童,若说是惩罚,这岂非因祸得福。但想到琼林宴上,那四岁孩童的妙语连珠,皇贵妃倒是有几分喜欢,是个聪明的孩子,若是用的好,将来肯定对贤儿有用。而且端磊敢如此惩罚,上面的没有阻止,自然也是许可的。看来最关注四岁神童的,是这天下间最尊贵的那位。“如此,母妃便吩咐下去,但是贤儿忘了一事。”点了点儿子的脑袋,她又提醒,“明儿回来的时候问问那李公子,喜欢吃什么。”“儿子糊涂。”赵元贤笑了,这个年纪的孩子,若说有心计,但天真更多些。安国公府。李墨染三岁以前,一直养在杨氏身边,房间就在杨氏的隔壁,可见,至少在外人眼里,这个嫡母是十分疼爱这个庶子。三岁后跟着老国公扎马步,练拳法,于是老国公就把孙子拐到自己院子了,杨氏知道老国公疼这个孙子,也就没去计较。老国公夫人去世的早,偌大的院子单身了这么久也是寂寞。平时伺候在身边的人不多,一个管家叫吕符,跟老国公一般的年纪,以前是老国公的贴身小厮,后来随着老国公上战场,一直跟着老国公,讨的媳妇也是府里的女婢,生了儿子去外面闯荡了,夫妻俩一直在老国公的院子里,吕符当个管家,他婆娘当个嬷嬷。老国公要出征的时候,吕符肯定一起。这是铁打的主仆情,如同手足。再加上几个干活的下人。李墨染来了之后,人多了起来,杨氏派来四个丫环,两个小厮,专门照顾李墨染,本来还有嬷嬷,被李墨染拒绝了,说爷爷的院子再派上嬷嬷,让吕嬷嬷不好做事,杨氏想想也是,便作罢了。反正府内后院安宁,放眼整个京城安国公李修府上的后院,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了,不少夫人说杨氏好福气。其实,李修和夫人感情好是真,但哪个男人不喜腥李修却不能,若是后院妾室多了,肚子一个个没消息,他就怕自己的秘密被知道了。“老国公老国公”半夜三更的,李墨染听到吕管家在敲老国公的房门。他的房间和老国公的房间相邻,自然能听到。“什么事情”“夫人唤您去大厅,说是大小姐夫家出事了。”吕管家口中的大小姐,是李修的姐姐,老国公的长女。第32章 姑姑李靓老国公有一子一女,长女李靓当年在京城是个响当当的美人。十年前,老国公在胜仗归来的回京途中救了一上京赶考的书生,那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