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节阅读 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1 / 1)

d更是身负监察之职,狄大人更不会教育孙子拉帮结派。更何况,狄儒也觉得吕秀文的话很有道理,自然不会出来表现。学堂里,一时之间鸦雀无声。李墨染看向赵元崇,见他安静的坐着,脸上是一贯温和的表情,这般小的年纪,喜怒哀乐虽不能完全控制,却已经知道忍。不求表现,但求平安。文孝帝看了赵元崇一眼:“太子有何不同见解”赵元崇站起:“回父皇,儿臣想法和吕少爷无异,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一抹不赞同的眼神,从文孝帝的眼底闪过,他又看向静王:“元贤呢有何看法”赵元贤站起:“秀文所言固然有理,但汤国城池被破,太祖皇帝顺应民心是其一,其二则是朝廷内忧,内忧则引起外患。”“说的好。”文孝帝拍掌,“全衡。”“皇上”全衡,文孝帝贴身太监,掌管内侍省。在召国,内侍省等同于皇上私人的衙门,其门下处理的任何事情,只对文孝帝报告。“赏赐郑晖会、吕秀文一只羊毛笔,赏赐静王一块砚台,去年东越进贡的砚台,朕记得雕刻着龙图的那块。”“是。”“谢谢皇上赏赐。”“谢父皇赏赐。”“皇上。”正当这时,学堂里,还有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墨染也有看法。”他看不怪赵元贤那一系的得意,更是心疼赵元崇的忍耐。第36章 墨染挑拨整个学堂的焦点,顿时集中在李墨染的身上了,赵元崇的眼神闪了闪,这个情况,他不方便说话,但眼里的担忧已泄露他的想法。就连端磊也显得意外,他以为李墨染是个懂事知分寸的孩子,却在此时开口,不知这孩子会说出什么道理,有几分期待,也有几分关心。皇上已经封了赏,如果墨染说的有理,势必还要再奖赏他,同时文孝帝挑眉,不怒而威的气势,是帝皇的威严,眼神又带着几分探索:“小墨染说来听听,说的与他们不同,朕有大赏。”“当真”李墨染此时,又做出几分孩童的天真。“君无戏言。”“那墨染先谢谢皇上。”李墨染微微一笑,接着道,“方才吕哥哥和郑哥哥的意思,汤朝后期宦官把持朝政,才使得民不聊生,墨染请问,是谁让宦官把持朝政是唐世业汤朝最后一个小皇帝,他一个九岁的孩子,因为上一代留下来的弊端,没有实权,自然管理不好一个国家,所以才使得文宝宝控制了朝廷。文宝宝:汤朝枢密院督主。但是谁提拔了文宝宝是唐世业的父亲义厚帝,他盲信文宝宝,亲小人远贤臣,所以在墨染看来,这是帝皇的问题。”“墨染。”端磊开口,声音是从未有过的严肃。“让他说。”文孝帝挥手。“关于静王哥哥说的内忧外患的问题,也是这个道理,朝廷小人作乱,是国之不幸,这但也是义厚帝轻信文宝宝导致,朝廷尚且腐败,忠诚贤臣一个个被杀,将在外军心怎能团结外患如何抵抗”四岁孩童,义正言辞,情之激动处,双眼更是明亮,如同星光璀璨。端磊的心情很是激动,这就是他的学生啊,以前无古人的观点,拨乱了其他人的看法,却指出了问题的关键。童言无忌,只有他这样的年纪,才能说这些祸端,都是帝皇的错误造成的。再偷偷看文孝帝,并没生气。端磊稍稍放下了心。“那么,依墨染之见呢”端磊问。师徒一场,哪里不知这个孩子接下来有自己的打算。“观我朝至今,如当今朝廷,一皇上英明,提左相宇文霆为文官之首,民间传宇文大人贤明在外,和各部门大人经常走动,又是团结。二先皇睿智,先皇六子,却封四子为太子,墨染听说当年先皇封皇上为太子时,文武百官中,反对的不少,但皇上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前后比照,帝皇的英明领导才是国之太平和富荣的关键。而今我大召国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虽没到夜不关门的地步,却也是国泰民安的。所以墨染的看法是,国之兴亡,取决于领导者。”李墨染语毕,整个学堂寂静无声。文孝帝生性多疑不假,他被先皇看中封为太子,自然是的有手腕睿智的人,否则端磊又怎么会辅导他但为君者,也怕底下的臣子功高震主,而今墨染这番话,把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了文孝帝,没有一个帝皇,不喜欢这样的恭维,因为这恭维出自一个四岁孩子之口,若是成人,文孝帝还会保持几分怀疑,但是谁会怀疑一个四岁孩子的用心和敬佩。是的,李墨染此时,还用敬畏和激动的眼神看着文孝帝,仿佛在说,你是我的偶像。口若悬河的孩子,此时好像喝了,伸出舌头舔了舔干燥的唇,冬天的京城本来就干燥,他还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话。他这样儿,顾盼生辉,甚是可爱。噗嗤帝皇低沉的笑声响起:“小墨染,你拍马屁的工夫倒是一流的。”文孝帝起身,走到李墨染面前,双手捂了捂他的小脸:“怎么那么冷,衣裳穿少了”“不是,墨染自小怕冷,一到冬天都不愿意动了。”李墨染委屈的伸出手,烘上文孝帝的大手,“还是皇上的手热。”“哈哈哈原来小墨染是只懒惰的小猫儿啊。”“那也是只有福气有贵气的小猫儿,皇上得好生养着。”李墨染瘪瘪嘴。“那你倒是说说,朕要怎么养”“皇上方才答应墨染,如果墨染说的好,要给墨染赏赐的。”李墨染几分得意几分骄傲的讨赏。“君无戏言,你说要什么赏赐,就怕朕给的晚了,到了你那就成了赖皮的人了。”“前几天琼林宴上,墨染吃着皇宫里的甜点很好吃,想着家里的三个姐姐也是喜欢吃甜点的,皇上能派人做几分甜点,待会儿给府里的姐姐们送上去吗”李墨染做出小心翼翼的眼神。“就这些”这孩子怎不讨些好的东西“还有,端哥哥也喜欢吃那个寿桃,我也喜欢吃那个金镶饼。”“还有吗”不长进的孩子,都给他机会了,怎还是选择吃的“没了。”“允了,小墨染啊,你心里再想想,今日这赏赐,朕这里先存着,他日等你想到了,再向朕来要。端卿,辛苦了。”说罢,帝皇离开了学堂。一出皇子学堂,文孝帝的脸色沉了下来,笑容也渐渐收敛了:“刚才小墨染的话,你怎么看”“小公子天真可爱,又聪明过人,比比起学堂里的那几个伴读,更是聪慧了许多。”全衡权衡着回答。“你该说比朕那两个儿子还要聪慧。”“奴才不敢。”“只是,那孩子性格直接,而李家”文孝帝对李家虽有忌讳,却也不多,李家这一代只有李修和李靓两姐弟,李靓夫家更是没有背景,整体来说李家盘枝不乱。老国公年纪不大,李修为什么这个年纪就继承爵位这也是文孝帝安排的,李修原是安国公世子,如果领兵打仗,有了功劳的话,以世子的身份很难赏赐实际上的东西,如果在封侯,一门两侯,更是麻烦,所以文孝帝设局把老国公的爵位给了李修。再想起今日李墨染的表现,这孩子他日的前途肯定比父亲和爷爷要好,但全在自己的手中,要怎样发亮,就看自己怎么掌控,不过在这之前:“全衡,去查宇文霆,小墨染提到民间传宇文霆贤明在外,又和不少官员有走动,朕想看看是哪些官员跟他有往来。”不管再怎么宠爱皇贵妃,不管再怎么信任,文孝帝到底是帝皇,帝皇最忌讳拉帮结派。“奴才遵旨。”第37章 安杰锋芒皇帝走了,端磊的课结束了,接着到了中午,要吃午饭了。太子和静王还没拿出便当,一道偏于阴柔的声音传来:“安国公府李公子哪位”进来的是个十八九岁的太监,长得眉清目秀的,看他趾高气昂的模样,想必跟了好主子。大家准备拆便当的手停了。“这里呢。”李墨染招手,别提多活泼。太监马上讨好的看着李墨染:“奴才小安子,封皇上的命令来给李公子送吃的了。”李墨染一听,跪下准备接旨,却被小安子扶住了:“皇上免小公子的礼了。皇上赐公子钦点的点心,还有几样御膳房的小菜,奴才在外面等着,等公子吃好了,奴才再来收拾。”“谢谢安公公。”李墨染笑眼弯弯。“小公子客气了。”说着,小安子又朝着赵元崇和赵元贤行了礼,然后走出学堂,在门口候着。赵元崇和赵元贤看着自己手里多出来的便当,尽管是精致的,但和皇上钦此的豪华午餐比起来,他们就寒酸的拿不出手了,两人心里又默默的添堵了。李墨染叫了端礼一起吃,又把皇上赐的点心分了下去:“太子哥哥、静王哥哥、郑哥哥、赵兄。”给太子和静王是礼貌,给郑晖年是因为这人在琼林宴上也算相识一场,给赵元浩是因为方才也算结交一场,然后又给了狄儒。狄儒受宠若惊:“谢谢李公子。”“墨染敬佩狄大人耿直廉正。”李墨染解释。“将来我会像爷爷一样,做一名无愧于心、效忠朝廷的御史。”李墨染笑而不语,又来到吕秀文面前:“吕哥哥。”“谢谢。”吕秀文斯文接过。“余哥哥。”余世昌没想到自己也有,他和这孩子不熟悉,甚至不认识,虽是武将出生,但家里的教育从来没有把文科放下,今日这孩子那一番话,的确令人另眼相待。再说他还只是七岁的,没吕秀文那么心思剔透,面对李墨染的示好,自然是高兴的。“谢谢李公子。”墨染微笑,接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整个学堂十个人,唯独少了谢安杰那一份。就算谢安杰不在意那糕点,但李墨染的行为无疑打了他的脸。袖口中的手握拳,谢安杰性格傲,十岁的年纪,心思是这些人中最成熟的。下午上武术课的时候,吕秀文挨着谢安杰走,两人母亲是手帕交,所以比一般人又亲近了些。但谢安杰是个性格独立,又话不多的人,而且有些孤僻。所以吕秀文平日里也很少和他亲近。“安杰哥可是和李小公子有过节方才吃午饭的时候”吕秀文欲言又止。谢安杰冷哼了一声,语气有几分自负:“我谢家和李家私下从无交情,我一个嫡出的少爷,和他庶出的公子,怎会有过节再说,四岁小娃而已。”谢安杰长相俊,俊中有几分艳丽。和李墨染长大后的俊丽不同,他看上去过分阴沉,而李墨染少年郎,则是英姿飒爽。“这安杰哥此言也是有理,但我瞧李小公子虽是庶出,文采的确不同凡响,又是老师关门弟子,今日早课上,他一番话虽然大胆,听后却令人茅塞顿开,古往今来,城被破是将领无用,从来没人敢说,是帝皇昏庸,他的见解前无古人,却又只是个四岁孩童。国公府门第好,他的前途,一片光明。”吕秀文对谢安杰方才那番嫡庶的话有些看法,大召从来不实行长幼有序,既然如此,嫡庶的区别也就不大了,只是明面上好听了点。“只是一块糕点,倒是把你收买了。”谢安杰不屑。吕秀文自讨没趣,也就没再开口。武术课,暖过身体之后,教的是拉弓射箭。太子这边,太子拉弓吃力,别说把箭射准。狄儒骨子里都透着文人的想法,不想学。赵元浩是标准的公子哥,勉强的拉开弓,箭却射不远。没想到郑晖年是个有蛮力的主,拉弓射箭,虽动作不标准,箭却能射到靶子。静王这边,静王文才武略都不俗,但此时年纪尚且小,力气自然也不打,箭也射不到靶子上。吕秀文骨子里跟狄儒一样,有文人的傲气,不愿习武术。余世昌年纪虽小,却不愧为有武学天赋,拉弓射箭,正中红心。至于那谢安杰,在众人心里有点娘,昨日武术课的时候,累的坐一边观看。所以郑晖年很骄傲,除了余世昌,他是最厉害的人。岂料今日轮到谢安杰的时候,谢安杰拉弓射箭,动作流利,以往隐藏的锋芒,此刻揭露。余世昌一直被夸是武学奇才,见谢安杰那行头,有些眼花,竟是让他看呆了。谢安杰长相好,以往让人觉得失了几分阳刚气,今日拉弓射箭,把那份不足给补上了,光芒四射。赵元贤也大吃一惊,相比于吕秀文的才子之名,余世昌的侯门世子,谢安杰孤僻沉默的性格,又是默默无名之辈,的确不讨他喜欢,但方才那表现,竟令人觉得惊艳。“谢公子动作熟练,射的又准,怕是从小就练了吧”武师杨广华,从四品武将。“恩,娘亲原是将门之后,但外公家一门男丁全都战死沙场,娘亲不想外公后继无人,自幼让人教安杰武术。”谢安杰一改往日的冷漠,乖巧道。吕秀文傻眼,忍不住怀疑,安杰哥变得太快了吧狄儒脸色不变,他看不懂谢安杰那一套,想着中午李公子的糕点真好吃。赵元浩只是挑眉,笑而不语。郑晖年愤怒的握拳,他一定要做太子身边第一伴读,谢安杰算什么竟然抢他的风头。郑蠢二不淡定了。当他看到赵元崇也用欣赏的眼神看着谢安杰时,更加下定决心了,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