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坛诗会。“倒是比京城有趣的多了。”李世子伸出舌头,舔了舔唇,“我有些渴了。”京城有皇上和太子护着,是这位小爷的天下,谁敢跟他闹当然不如外面玩的痛快。吕管家叹气,他家世子,被养的闷了。“前边有个茶楼,咱们坐下来去喝茶”陈子魏问。李墨染摇头:“再好的茶,也比不上相国寺的莲子茶我想吃那个。”他指了指一个小摊子上看起来透明的,一碗一碗装着的。“那是用藕磨成的粉泡出来的,再冰过之后,味道很好。”吕管家知道。三人过去,像小摊子的老板要了三碗。藕是自家种的藕,粉也是自己磨的,果然口感很好。而且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清热降火。李墨染第一次吃这种小吃,一连喝了三碗,还一口意犹未尽的感觉:“这藕粉买上一些,咱们回去的时候还可以自己做。而且家里人平时也吃不到,多买一些。”“是。”从小摊子上离开,三人又兜兜转转了一圈。“少爷,那些人还跟着。”陈子魏有些烦了,想解决他们。而且跟踪的不止一派人,就这跟踪技术,太逊了。“由着他们,咱们回府吧。”李府在大召开国之后就没人住了,好说歹说也有两百年了。试问空了两百年的房子,还能住人吗“吕管家,爷爷是不是搞错了地方”李墨染寻到李府门口的时候,看到元宝、财宝、春夏秋冬四婢、章封、秦浩、张铁黎,全都站在外面。李府的门口挂着张府的牌匾,门庭看似富贵,这是怎么回事“少爷。”看到李墨染回来,元宝等人松了一口气。“少爷,属下去打听过,此处乃是张姓人家的府,这张姓人家在本地极有财势。”秦浩回答。“吕管家,把地契拿出来,看看是不是这里”难道找错了“的确是这里没错,早年我随老国公打仗的时候,还经过这里,那时房子已经破旧,老国公回头还请了人来翻新过。”吕管家回答,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把地契拿出来,又重新看了一遍。“那眼前住着的人家, 又是怎么回事”李墨染问。“这就不知道了。”吕管家疑惑。“可要向张姓人家问问”“不。”李墨染摇头,“你们先找个客栈住下,吕管家和子魏随我去找县老爷,都说这县老爷是好官,咱们就去瞧瞧,他是怎么个好官。”“少爷考虑的周到。”县衙。“三位找本官说有要事,但不知是什么要紧的事情”第3章张姓人家李墨染等人走进大厅,看到坐在主位上的县官。李墨染微微一笑问:“大人可知城南18号的张宅”梁楚细看这三人的气质,他本是读书人,官虽小,却是自己十年寒窗考出来的,他眼力更是好,这三人中,为首的小少年虽是素衣,但料子华贵,而且他从未见过这种衣料。这一看便是非富即贵的人家,但城内若有此等人家,他该熟悉的,所以这少年不是本地人。“自然知道,不知小公子问这个干什么”梁楚谨慎的问。“既然大人知道,那便好办事了。城南18号乃是我家的祖宅,自太祖开国之后,我举家迁居京城,但今次我回来通州,却发现祖宅被占,挂着张府的牌匾,请问这是为何”李墨染问。“这怎么可能”梁楚大吃一惊。李墨染拿出地契:“大召律法规定,房屋买卖需本地县衙登记,再上报户部。户部上此处登记的乃是我李家的祖宅,请问大人,您在通州为官几年这张姓人家,又是几时搬进去的”“这本官在通州为官八年,张家乃是六年前搬来的。是做生意的人家,出手非常大方,经常接济本地的穷苦百姓。本官记得八年前本官刚来的时候,那里的房子很老,一直空着。直到六年前,张家搬来,开始装修起了房子。”梁楚回答。“当时没有查过他们的地契吗”李墨染问。“因为那是空着的房子,就像这位小公子说的,房子过户需要买主卖主一起来县衙登记,但只有张家一户,便办理不了过户的手续。但他们有拿出地契来让本官看过。”梁楚记得很清楚,张家拿出来的地契,他亲眼所见。“那么,你且去问张家,向谁买的房子。我李家从未卖过祖宅,户部有登记,大人如果处理不了这件事,我便直接派人把张家赶出去,或者去京城告,这于大人的前途有影响吧”李墨染的语气软软的,但其中威胁的分量却是很足。梁楚也吃惊,这个小少年对国家的律法竟如此了解,到底是什么身份而且他说话大胆,言谈之间又见傲慢,却不让人讨厌。梁楚实在不解。“父亲。”正当他为难的时候,梁文生回来了。见到李墨染在书房,有些意外,“父亲,李公子也在。”“文生认识这位小公子”梁楚问。“今日在文坛诗会,是这位李公子夺的魁。”梁文生回答,“但不知李公子来我家所为何事”“关于张家地契的事情。”梁楚把李墨染的来意说了一遍,“你怎么看”“张家的地契买卖没有上报给官府,也没有上报到户部,那么他的地契买卖是不成立的,按照大召律法,大宅应该归还给李家。当然,前提是李家的地契是真的。”梁文生分析,“父亲,李公子的地契是真的吗”梁楚把地契给他:“你自己看。”梁文生看了地契:“是真的。”“但当年我也看过张家给的地契。”“那么你能确定张家的地契是真的吗”梁文生反问。“这”梁楚不确定了。“那你说该怎么办”“你去拜访一下张家,且把事情告诉他们家主,如果他们拿不出地契,那么宅子只能判给李家。”“我这就去。”梁楚刚打算走,又看到了李墨染,“李公子,到时候本官如何联系你”“我住客栈,会在科举之后离开通州,但愿大人能在科举之前把案子审判好。”李墨染道。“什么,你是来参加科举的敢问公子多大”这孩子看上去,也就十来岁吧梁楚意外。“虚岁十岁。”十岁的却是大召科举的最低年龄限制,但十岁的孩子来参加科举,闻所未闻啊。“不如请李公子暂且住在府上”梁文生对李墨染很有好感,虽然这李公子年纪小,但文采横溢,且画和棋又十分精通,此等少年,即便年纪轻,他也有结交的意思。“这”李墨染倒是意外,没想到梁文生会有此邀请,“我还有随从,不知府上可住的下”“住得下,我单独腾出院子来,李公子请。”梁文生带路。通州贫富悬殊大,作为通州县衙,虽然不是富丽堂皇,但也肯定不是清水的官。梁文生带李墨染来到一个小院子:“我的院子在隔壁,随时欢迎李公子过来。”李墨染拱手道谢,又对着吕管家道:“把元宝他们去接进来吧。”“是。”过了一会儿,元宝等人到了。梁文生邀请李墨染的时候,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四个婢女、两个小厮、一个管家、五个侍卫。这可不是一般富贵人家的公子能带出来的下人。而且梁文生观察,这些下人都十分懂规矩,且重规矩。梁楚去拜访了张家。张家里面装修的非常富贵,张家可以说是整个通州的首富,因为经常接济穷人,所以在通州百姓的心里,有着善人之称。张家的当家是个青年男子,叫张甬承。因文采不俗,也常在文坛诗会里露面。“张少爷。”梁楚对张甬承非常客气。“梁大人这个点到访,怕是有事而来,请问何事”张甬承问。他年轻英俊又富贵,为人谦和又善心,所以也颇得梁楚的好感。“本官为这个宅子的地契而来。”梁楚坦言,“房屋买卖需要去官府办理买卖手续,再上报户部,张少爷的这栋宅子,怕是没有办过手续吧”张甬承挑眉:“的确是没有,在下对律法不了解,当时买了房子卖主就离开了,根本来不及办理手续。梁大人突然提起此事,是有什么问题吗”“这栋宅子于拿来的主人回来了,说这房子没有转卖出去,乃是人家的祖宅,回来看到这房子已经有人住着,便到本官这里来弄个清楚。”“这不可能,我们明明确确是买的房子,我这里还有地契。”“可人家那里也有地契。”“会不会是他们伪造地契,想要再敲一笔钱”张甬承问。梁楚摇头:“主人是个十来岁的公子,不像是敲诈勒索之辈。而且他们的地契本官看过,确实是真的地契,因为张公子没有办理过手续,所以这房子按照律法,只能还给对方。”“可我这是用钱买来的,我又向谁讨去”张甬承沉下脸,这样对他不公平。“除非你能证明当时卖房子给你的人,这房子是登记在李家的,张公子可记得当时跟你交易的人姓什么名什么”“这”张甬承摇头,“房子当时是家父买来的,而今家父出门在外做生意,根本联系不上,要不大人为在下介绍一下对方,在下吃亏点,再花钱买回来便是。或者,在下手中的地契也是真的,也许他也是买过来的,又凭什么能证明他就是房屋的原主”张甬承反问。“那本官问下那位公子,再来联系张公子。”“有劳大人。”“张公子客气。”送走了梁楚,张甬承始终微笑的脸终于阴森了下来。“张根。”张根是张府的管家。“公子。”张根进书房,“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刚才县官来去匆匆的。”啪张甬承给了张根一巴掌:“这房子是你买的,地契是你给我的。当初你说这房子没问题的,现在主人找上门来了,你给我解释。”张根一听,吓的全身瘫痪在地上:“公子公子我”“嗯”张甬承拔出挂在书房的剑,手指轻轻的抚过,“你想说什么”“是属下贪心。”张根一脸的懊悔,“公子命属下来通州找房子,属下看这栋宅子虽然破旧,但地段极好,院子又大,而且属下调查过,这栋房子有百年不曾有人来住了,以为这房子的主人已经不在世上了,哪里晓得哪里晓得他们会回来。”“饭桶。”张甬承一剑刺进张根的手臂上,“就算千年没人来住,那也是人家的房子。这房子的主人你去调查过吗”“调查过,是李姓人家。住在隔壁的人都不知道这宅子的主人去了哪里,有几十岁的老人家都不曾见这房子的主人回来过,所以属下才以为人都死光了。公子,现在主人回来了,如果房子还给人家,地下的秘密”张甬承眯起眼:“你说呢”“杀。”第4章 原来是他梁楚从张家回来,马上又去了李墨染住居的小院子,看到自己的儿子正在跟对方下棋。李墨染的婢女在一边伺候着,侍卫们更是护在门口。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大官。“李小公子。”梁楚两边跑,又是大热天的,流了不少汗。“父亲。”“梁大人。”李墨染执棋的手停住,“梁大人有事”“本官去看过张家的地契,也是真的。但张家找不到当初卖房子的人,可既然双方的地契都是真的,李小公子也要证明这房子是你们的祖宅。”两人都需要证明,看谁的证据足。“这简单,当初我们李家迁移到京城的时候,在京城定居下来,京城的府尹要记录户口,肯定会来通州求证,你只需要拿出通州百姓的户口本,核对一下便能证明了。如果还要证明我是李家人,我也可以让人从京城取户口本过来,京城府尹的证明不够,可拿上户部的证明,又或者这个够吗”李墨染拿出一块金色的牌子,放在棋盘上。梁楚和梁文生一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令牌上刻着四个字:如朕亲临。这孩子是皇家人那房子是皇家的祖宅不管是不是,李墨染的身份,再也无需证明。“两位请起,我在这里的身份,还请保密。”李墨染知道如何利用身份,如何让自己痛快。“一定一定,请公子放心,本官下官会请张家搬出宅子。”李墨染的身份再无疑问,那么按照大召律法,宅子理应是还给李家的。“公子姓李,今年十岁,来自京城,可知道安国公世子李墨染”梁文生突然若有所思的问。“我姓李,名染墨,字之玉。”“原来真是李世子。”梁文生双眼一亮,“世子天妒才华,在下早有所闻。五年前银州水灾,世子以一人之力,解救千名百姓,建坝挖井,又提出在各州设立粮库,解决了边关将士的粮食问题,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粮税,可用些许的粮米代替,对百姓而言,这是多大的好事。世子之名,是大召学子的榜样。今日再见世子的棋和画,才知什么叫真正的天才。”梁文生有些激动。李墨染只是微笑,笑容如昙花绽放,真是美丽。“梁少爷过奖了。梁少爷为人正直,在通州有小青天之美誉,也是令墨染佩服。”梁楚已经傻了。安国公世子李墨染之名,他当然知道。却没想到,竟是眼前十岁的小少年。贵客,这真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