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 分节阅读 3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8(1 / 1)

d刺史吐血:“只有一册,那你为何要给我看”好友愤然表示:“我也很难受啊所以不能我一个人难受,你和我一起等待下册吧”刺史气的说不出话来,举剑直接和好友比划,打了好一阵,忽然想起自己还要去学馆,这才匆匆的放下手头事情跑了过来。想到那本书中的精彩剧情,刺史依旧忍不住叹气,对于后续发展的期待,导致他瞧着眼前的三个人无比不爽,希望可以快点结束,去书坊看看下册有没有写出来。但未料,主事说完客套措辞后,许珍直接表示:“我阿妹并没有做错什么,昨日是两位小郎君错了,该罚,我阿妹不该罚。”刺史爱面子,听着小小员外郎说自家儿子做错事情,面色过不去。他说道:“不知员外郎觉得,竖子何错”许珍直接说:“想打我阿妹,这种思想自然是错了,丢棍子打人的行为也不好。”刺史问道:“员外郎你也说了,只是想打,既然事实是我儿挨打,你怎么能反着说是我儿想打别人呢”当然是因为小叫花不会骗自己。许珍内心这么想,嘴上当然不能这么说,她道:“你儿子朝着我阿妹丢出了木棍,这是具有伤害力的。”刺史冷哼道:“不过区区木棍,应当只是没拿住而已,你阿妹的拳头倒是全都落在了我儿身上。”许珍正要开口,忽然犹豫了一下。她知道这会儿可以用心学的观念来辩驳,说“心即理也”,良知就是宇宙的中心,她甚至可以说个内心阴影改变别人一生的故事。但是她觉得这样不太好。对面身为刺史,自然是懂的不少的,而且官位也比自己高,如果自己直接诡辩,以后说不定会被记恨。毕竟自己已经开始混官场了,还是应该小心点。于是许珍思考片刻,从桌上拿起一个空杯子,直接摔到刺史身上。杯子咚的一声砸上刺史肚子,随后又咚咚咚的落到地上滚了好几圈。陶杯在竹席上滚动的声音不绝于耳,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令瞧见这一画面的主事,缓缓的瞪大了眼。刺史瞧见了茶杯运动轨迹,同样表情变得迷茫。这刺史身居高位,很久没被人如此对待了,这会儿被砸了杯子,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后,他站起身,捡起杯子朝许珍走过来,沉默片刻,抬起拳头主事见状,吓得半死,连忙上来拉扯,大喊:“刺史冷静啊员外郎你快跑啊”可劝阻有什么用呢许珍还是和这刺史打了起来,边挨打边说:“我只是没拿住就和你儿一样没有打人的想法你凭什么打我”那刺史被主事拉的后退好几步,说道:“我官职比你高,打你还要理由吗”许珍喊道:“那我阿妹打你家郎君也不需要理由”主事在那头咬牙哭骂:“员外郎啊,求求你住嘴吧”那刺史更加气愤,又握着拳头往前走了几步,踢翻了脚边的圆桌。一片混乱之中,祭酒终于醒了。她表情迷茫的看了好久,坐起身来,费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主事尚未来得及回答。竹屋的大门忽然被推开,门入明艳阳光,有人踏步走了进来。许珍依旧在和刺史争论。两人争执不下,刺史想到自己被莫名其妙砸了杯子,非常不爽,他努力挣开主事的阻拦,喊道:“你怎么证明你说的是对的不如直接举剑。”刺史说着,“谁的武功厉害,就证明谁说的有理”大庆男女平等,路上时常有互相殴打的事情,若是实在争执不下,做辞赋和比武都是被认同的方式。这位刺史武功不错,因此选了比武。他正准备信心十足,觉得一定可以帮自己的儿子讨回公道。然而这时,沉稳沧桑的声音从门边传来:“我来证明,许先生说的对”此话落下,铿锵有力。两名身穿松散长袍的老者,从门口踏步进来,一叟一妪,一前一后,打扮的随性,似乎随处可见的路人,气度却十分的不同寻常,身姿挺拔,眼中有光。两人进门之后,直直的走到了圆桌边。那正准备打许珍的刺史一愣,抬头看去,瞧见了两人的脸,随即动作停顿,瞪眼喊:“李、李太”他不敢直呼,膝盖发软,连忙跪在地上行了个大礼。主事与祭酒瞧见了,也是吓得差点丢了手中杯子,面色变化,慌忙跑出来行礼。许珍只认出老妪,她知道老妪字朝中有一定地位,便准备跟着行礼。老妪走过来说:“许先生快起”接着又和其余几人说,“在外头不必多礼。”几人道谢起身,围着圆桌坐到一起。老妪没有说身边人的名字,但刺史说了出来。这刺史小心翼翼的端茶,问道:“太尉和帝师过来学馆何事”许珍愣了愣,这才知道,那老大爷竟然是太尉这可是抛开藩王之类的,最厉害的官职了难怪刺史都不敢说话。换成谁都不敢说啊。许珍打量太尉,那太尉瞧见了,对她缓缓点头。老妪喝茶解释道:“今日是来学馆视察的。”主事不敢怠慢,起身准备汇报。老妪又道:“不必汇报,这会儿恰好有事找许先生。”众人看向许珍的表情再度不太一样。同时被帝师和太尉在私下寻找,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人地位很厉害刺史本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员外郎,面圣之后得到中央官职的并不是少数,而且据说这位员外郎,面圣只面了两个时辰,午饭都没吃就被赶了出来。因此刺史起先十分不屑,不顾什么谦让礼仪,直接挥拳和许珍打了起来。可谁能想到,这人,竟然和太尉认识刺史悔不当初,恨不得让时光倒流,就如同今日看的那本小说中的重生救妻一样,回到几个时辰之前若早知道,谁敢得罪这人许珍不知周围人想法。她和老妪相识,直接问道:“妪,你寻我干什么”刺史一听许珍直接喊帝师叫妪,如此熟稔无礼,而重礼的帝师竟没有斥责,更加后怕,深吸一口气继续听。老妪给许珍端了杯茶:“今日本是想去礼部司寻先生的,却没想到先生已经回家了,打探之下,才知道先生来了学馆。”许珍没想到自己踩点下班的事情被发现了。她用笑声掩盖说道:“我平日走得晚,今天有事才离开早。”老妪说:“我知晓先生做事负责,今日过去并非什么大事,而是为了带人见先生。”许珍问:“谁”老妪笑着看了看身边太尉。许珍顺着看过去,然而身边那太尉神情严肃,长相陌生,许珍确定自己从未见过这人。她开始深思着这老大爷是谁。老妪说道:“是李太尉。”许珍沉默了会儿,依旧不知道这人究竟是谁。老妪见许珍没反应过来,正要继续提醒。李太尉先开了口,他端坐在垫,沉声道:“李三郎,乃我不成器的孙。”李三郎的祖父许珍震惊了,李三郎的祖父竟然是太尉那李三郎为什么跑去青龙山书院斗蛐蛐儿,靠这层关系,就连太学都不是问题啊她想不明白,想要问问李太尉。刺史忽的站起来,沉声表示:“员外郎昨日事情,的确是我儿做错了”主事也赶紧站起来说道:“员外郎的阿妹,先生们都夸赞,说是了不得的人才被人找茬这事情,学馆定会严查还令妹一个清白”祭酒听了后哈哈笑,她身份高,没这么担惊受怕,举起茶杯和许珍道:“我阿弟啊,我不怎么熟,今日过来凑人数的。”须臾之间,所有人都已经不追究昨日的事情了,而且还要还小叫花清白,严惩校园暴力的人。许珍很满意,笑道:“那好那好。”老妪也笑:“既然如此,先生,我们不如去茶楼聊”说着,她和太尉都已经起身。主事连忙恭送,并内心隐隐发誓,下次就算员外郎的阿妹把学馆拆了,他都不敢叫员外郎来了,这啥人啥背景啊等许珍三人离开。屋内几人终于松了口气。刺史靠着椅背问道:“这员外郎当真这么厉害吗”祭酒笑着没有接话。主事摇摇头,不敢说话。刺史见状,也想离开,但又怕出门撞见太尉他们,思考片刻,他从怀中掏出今日刚看的小说来,高声和主事祭酒分享道:“这书实在是了不得绝对是本奇书,各位一定要看看啊”第37章 三十七个宝贝许珍不知竹屋现在有多热闹。她正和老妪太尉一块往茶楼走, 茶楼偏僻,没有什么人,三人坐下后, 老妪开门见山说道:“太尉是想和你道谢。”许珍吓了一跳。太尉这种身份的, 和自己道谢她不明所以,思考半天,完全不觉得自己最近有做什么好事难道是科普水灾的那本书这么说,自己写的那本书已经被太尉看到了那真是太好了这样的话,岂不是科普起来更加方便许珍原本就觉得写小说传播的太慢,如果太尉和老妪都愿意帮忙,肯定就容易多了她正想提一提加速传播的事情。李太尉忽的开口说:“许先生, 谢谢你之前对我孙儿的照顾。”许珍有些诧异,原来说的不是水灾小说,而是照顾李三郎的事情。她回神后忙说道:“教导学生是我该做的, 太尉不必这么客气。”李太尉叹气道:“三郎如何, 我是心中有数的。”许珍在旁边坐着不敢接话。李太尉继续道:“三郎刚愎自用, 从不听劝,我先前说过好几次,后来无法, 只好让他呆在江陵。”许珍适时的帮自己学生挽尊:“李三郎是个聪明的学生。”李太尉不苟言笑,看了许珍一眼。他内心是十分了解自己那个孙子的, 玩闹、不识大体,放到长安他都嫌心烦。这种人能变得想要学习,而且并非口头说说, 而是真的在努力学习,实在太不可思议。能让李三郎这么干的人,定然是有真本事的。李太尉原本就对许珍抱有好奇,后来听帝师描述,更加觉得了不得。今日一见,果然是不同寻常的。看似普通又随性,可举手投足,透露出的都是读书人应有的风度。这种人若是能够拉拢李太尉想到这里,沉声说道:“先生不必过多夸赞,我今日找先生,除了感谢之外,还有其他事情。”他声音平淡,老妪在一旁慈祥的笑着,房间内气氛融洽。许珍被这融洽的气氛给诱惑了。她端起茶杯,客气的说:“太尉有什么事情,直接讲就行,我要是能帮上,一定帮。”李太尉点头,看着许珍,也拢袖举起茶,放于方桌中间,茶杯与桌面发出一声脆响。叮的一声响动后。李太尉询问:“先生觉得,如今天下格局如何”许珍手一抖,差点把茶杯的水洒了。她连忙将茶杯放到桌子上,看了看太尉,又看了看老妪。这是什么情况天下局势问她一个穿书的人天下局势这太尉难道发现自己做的事情很像穿越者了不应该啊,自己明明这么低调。而且局势这种东西,她的确是知道的,但她总不能直接说“天下马上要被反派夺走了”这种话啊。许珍咳了两声,小声询问:“太尉问我这个,是有什么深意吗”李太尉没说话。老妪在一旁提醒:“先生,如今太子迟迟未立,朝中已经有动作不断了。”许珍顿悟。这是开始拉站队了要是赌对了,以后就是荣华富贵用之不尽,要是选错了,那就家中老少另一个世界团聚。许珍不认得这边有多少热门候选人,但是不论是谁都没关系,因为真正的未来女皇在她家里。老妪见她不回答,说了句:“先生,我知先生学识广博,因而过来寻求意见,先生有话直说,我们今日不过是过来喝茶的。”许珍倒是能忽悠,但是她不太敢。如果说错了什么,非但自己会被盯上,老妪他们也可能会受牵连。老妪又劝:“先生但说无妨。”许珍尽量婉转的说道:“既然是立储君,就可以按照老祖宗的方法来,立嫡,立长,跟着嫡长子总是不会错的。”老妪给许珍科普常识:“先生有所不知,前朝江山就是毁在皇嫡子手中,如今立储君,已经不必再拘泥于身份,而更重才华。”许珍并不知道这一出,她询问:“那不是更简单,跟着有才华的皇子公主便好。”老妪道:“有才华的皇子太多。”许珍喝了口茶,要是这样的话,或许真的有点难办。她抬眼问:“你们有什么中意的人选吗”老妪没有直接说,而是看了看太尉,等太尉点头,老妪这才轻声说道:“五皇子。”许珍不熟,问道:“五皇子有什么作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