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执宰大宋> 分节阅读 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1(1 / 1)

d才救下了孔仁玉。为此,孔家视外婆张家为世代恩亲。从此,孔仁玉在艰难中隐姓埋名,刻苦学习,奋发图强,逐渐长大。他九岁时便精春秋、通六艺。到了后唐明宗长兴元年,有人上书皇帝:“曲阜令孔末非圣人之后,光嗣有子名仁玉,现育于外婆张氏家中。”揭露孔脑取官爵,假冒嫡裔的真相,奏明孔子嫡系后裔孙孔仁玉才是合法的文宣公人选。此时,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孔仁玉已经十七岁了,博通六经,为人严整,处事果断。朝廷知道了事情真相后,于是下令诛杀了孔末,授仁玉曲阜县主簿,主管孔子祀事。长兴三年迁袭丘令,封文宣公。从此,断了十多年宗脉的孔子世家得以中兴,而绵延不断,故而后世族人把孔仁玉尊为“中兴祖”。”顿了一顿,未央杀气腾腾的道:“既然已经斩草除根,以孔末的狼子野心,怎么可能会放过一个孩童所以,这所谓的孔仁玉,未必就是真的”第131章 无耻文人众人悚然一惊,王凯连忙道:“大帅慎言。”未央冷冷的说道:“孔末当时已经围住了张家,以他的能力,灭了张家满门也是轻易之事,为何轻轻放过这其中的缘由,谁又知道当时张家交出了一个与孔仁玉一般大的婴儿,谁又能证明,这个婴儿不是真的孔仁玉再说那孔仁玉,他九岁时便精春秋、通六艺,你我九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别告诉我你也通春秋。春秋一书博大精深,就算是当世大儒也不敢说精通,区区九岁顽童,能识全字已经不错了,更何谈精通若是能通读,岂不是说这这个顽童,不止是顽童,或者说是一个已经长成的少年再者说,都说孔仁玉少年伟岸,身高不逊于成人,十七岁便能博通六经,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只是他少年时,身材竟然比常人高了许多,而且成年后一直没有再长高,这合理吗所以本帅认为,所谓的孔仁玉,早就死在了孔末的手中,张家假托自己的儿子为孔仁玉,平白得了文宣公的尊位,这也是孔仁玉为何一直偏袒张家,区区张家算的了什么如今的张家,几乎与孔家一般无二,这等恩宠,其中没有猫腻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从孔末到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张家依旧嚣张跋扈,为祸一方,谁给他们的胆子”未央一连串的问题,问的众人哑口无言,心中发冷,若真如此,只怕就是欺天了不比欺天还要严重,简直就是刨了孔家的祖坟,在上面又撒了一泡尿,然后再鞭尸三天。未央冷笑道:“太多的痕迹表明,只怕孔家根本就不干净,所谓的孔仁玉,也未必就是孔仁玉。”鲁常是个粗人,胆子也大,他仗着胆子问道:“大帅可是要动孔家”未央幽幽的道:“现在还不是时候,时机未到,若是动了孔家,本帅自然是安然无虞,但是咱们做的这一切,只怕就会被人毁掉了。本帅不会干这种没有把握的事情,如果孔家安分一些,就由他再享受一段时间,如果他们不安分,那就不要怪我辣手无情了。咱们先去平叛,回去之后,再慢慢商议。”众人轰然应诺,一个个斗志昂扬。孔家你们嚣张不了多久了。。。。。。沂州知州衙门,庞光正在纵情豪饮。“诸位,今朝有酒今朝醉满饮此杯”“庞大人高风亮节,威风凛凛,贼人望风而逃,合该庆祝。”一个中年人生的颇有古风,但是说出来的话,却恬不知耻。“那是,王伦南下逃窜,庞大人又立一功,他日政事堂拜相,也未可知啊。”庞光十分得意,他也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出城躲了躲风头,王伦竟然就率众出城,如今已经杀到了扬州,当真是势不可挡。不过管他呢反正沂州现在天下太平,只要过了这阵子,找几个人上表圣人,就是妥妥的大功啊,比不得开疆裂土,但是也足以比得上那些武夫了吧咱也是可以出将入相的人啊庞光越想越得意,得意忘形之下,高声笑道:“有酒无诗,岂非不美诸位,咱们一起赋诗。就在这沂州城中,效仿王右军兰亭集会如何”众人轰然应好,一个个喜形于色,开始挥毫做墨。庞光仔细的欣赏着自己的诗作,“文人剑锋斩敌寇”多美的句子啊,此事过后,谁还敢说自己是靠着哥哥才能进士及第谁敢说自己胸无点墨不信你们就看看,沂州在本大人无为而治之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简直就是人间桃花源呐不得不说,文人无耻起来,简直就是让人叹为观止。。。。。。。“大帅前方就是沂州城了。”未央放眼看去,依稀能看到城墙上刀劈火烧的痕迹,城墙之下,还有尚未掩埋的尸体,散发着阵阵恶臭。“昨日军报,沂州城贼寇已经出城多日,为何没有打扫”众人面面相觑,按理来说,贼人走了,应该有大宋官员迅速接手才是,这已经过去数日的功夫了,城墙之下,竟然还有死尸,多么奇葩的人,才能干出来这种事情。王凯突然开口道:“大帅,沂州知州,乃是庞籍庞相公的弟弟,此人一向崇尚无为而治,与民休养,只怕毛病出在他的身上。”未央顿时勃然大怒,大战之后,若是不能处理好死尸,到时候疫病一发,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无为而治个屁,到时候死了人算谁的“进城鲁常,把旗号打出来,天子剑拿出来”众人面色一变,把天子剑拿出来,未央这是要杀人的节奏啊庞光再不是,那也是钦点的进士,大宋不杀士大夫,未央要是杀了庞光,只怕就麻烦了。未央看着他们的脸色,嘿嘿一笑道:“放心,本帅不杀他不过本帅会让他享受一下,什么叫做生不如死,什么叫做十八重地狱。我锦衣卫的拷打手段,你们应该都知道吧”众人顿时打了个寒颤,别的不说,光是一个鸡毛挠脚心,足足数个时辰都不让人休息,一直大笑。笑一笑十年少笑数个时辰甚至一天,那就要命了,这是锦衣卫仅次于关禁闭的惩罚,最是凶残不过。锦衣卫开道,进入沂州城,此刻庞光正与狐朋狗友们吃喝玩乐,吟诗作词,不亦乐呼。“大人,大人不好了”庞光顿时大怒,喝骂道:“胡说什么,你家大人我好着呢。”来的是庞光的家奴,他带着哭腔道:“大人啊来了一支军队,直接冲着州府衙门来了,看样子来者不善啊”庞光眉头微皱,旋即心中一喜,莫不是自己收复沂州城的事情这么快就传到京城了圣人的封赏旨意下来了这狗奴才,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你家大人不止好着呢,还要升官发财“快还不给本官更衣,迎接钦差大人”庞光意气风发,颇有一番气度。第132章 抓人未央正想闯入知州衙门,只听衙门内突然人声躁动,不大会,一队差役鱼贯而出,随之而出的则是一个锣鼓队,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最后一个富态的中年人迈着四方步走了出来,官威赫赫,身后跟着一众乡绅小吏,一个个喜笑颜开,交头接耳。未央顿时面色一沉,心中冷笑一声,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未央此刻是真的动了怒火。“钦差大人远道而来,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海涵。”庞光隔着老远就喊了起来,一张胖脸上,尽是欢喜。不过近前之后,庞光皱了皱眉头,为何只是一群武夫钦差大人何在一群武夫见了本官竟然不下马行礼,简直就是不知礼数,怪不得士人压制武夫,这等狂妄之人,若是掌了权,还不上天“你是何人钦差大人何在”庞光极有气势的喝骂道:“尔等武夫,见了本官,竟然端坐不动,岂不知本朝士人之尊贵。”众人心中动怒,不过他们看未央微动,也不敢妄动。未央伸手,鲁常极为默契的把天子剑送到他的手中。“本官乃是锦衣卫未央,奉皇命南下杀贼”此言一出,庞光顿时傻眼了,原来不是钦差,只是一个前来剿灭贼寇的武官,只是这柄宝剑,很是眼熟啊。不怪他老眼昏花,他一个进士,见过几次皇帝“天子剑”庞光两腿发软,双膝跪地拜倒:“微臣参见吾皇”不怪他不争气,实在是天子剑一出,绝对没有好事。剑分三等:庶人剑,诸侯剑,天子剑。行凶斗狠,招摇过市,为庶人之剑。以勇武为锋,以清廉为锷,以贤良为脊,以忠圣为铗,为诸侯之剑。以七国为锋,以山海为锷,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举世无双,天下归服,为天子之剑。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叫虞公的铸剑师,铸出一把天子剑,为镇慑四方归心,百姓可以安乐。周天子无能力受用此剑,被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得到,后被楚庄王打败,用此剑自杀楚庄王称霸后得到此剑,也成为剑下之鬼秦穆公拿到天子剑,因王室政权纠纷,无奈自刎于剑下吴王也有幸得到这把剑,结果被越王勾践战败灭国,夫差无奈死于剑下到秦鸟起义,项羽从虞公的后人虞姬手得到天子剑,因此天子剑成为他们的“媒人”,同时也是他们的送终“人”。项羽的谋臣范增曾劝他,凡得到过此剑都成为剑之魂,可见此剑不正,不如不要。项羽自认为春秋时的霸主只是短暂的,无福接受也不配拥有天子剑,后来项羽果然身死国灭。此剑是皇权象征,与传国玉玺一般拥有无限权力,传国玉玺可以号令天下,天子剑则可以征伐天下。只是天子剑很少现世,大宋一朝,有幸得天子剑的人不多,未央很幸运成了其中一个。至于传国玉玺,那要到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传国玉玺未必是真的,但是天子剑绝对是真的这玩意在唐朝的时候就赫赫威名,到了大宋,虽然没了大唐那般厉害,但是因为不世出,所以寻常人见到,更加惧怕。未央手持天子剑,就是代表天子亲临,拥有一切天子的权力,就算是大宋不杀士大夫的规矩在,一旦未央想杀人,尽可推到天子身上,有种你去找天子算账啊庞光之所以害怕,是吓得,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自己干的事情,实在是上不得台面,若是过段时间,就是大功,但是现在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还功个屁啊“来人将沂州一干人等,全部绑了”未央的声音冷酷无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锦衣卫忠诚的遵着未央的命令,上百锦衣卫下马,手持锁链,就要绑人。“住手”庞光虽然害怕,但是为了小命着想,还是要反抗一下的,不然就算以后出来了,这官也没有脸再做了。“本官乃是朝廷命官,进士出身谁敢绑我”他满心以为自己的官威能镇住这一群杀才,不过锦衣卫是什么人啊除了打家劫舍,烧杀掳掠的强盗,如鲁常,如雷五,剩下的就是杜家庄的子弟兵。区区一个文官,他们还不放在眼里,就算这个文官是当朝相公的弟弟也不行。他们尊敬的是未央,尊敬的是皇帝,不是皇帝手下的一个官员。毫无疑问的,知州衙门前,所有的人都被未央一网打尽,全部关在了锦衣卫大营,至于沂州,则暂时由锦衣卫接管。组织人手,清理城池,安抚百姓,赈灾派粮,一件件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过了几天,贾章和未洵率领一帮人赶到了,面对空无一官,如同白纸的沂州城,两人欢喜不已。登州虽好,却是未央一手创立的,已经没有他们的施展余地,几乎所有的政策,全都出自未央之手,如今有地方练手,正是求之不得。未央直接把庞光交给了贾章,并把这些日子从庞光和乡绅小吏百姓等等人的口中得知的供状,一起交给了贾章。贾章有个好爹,贾昌朝自然知道该怎么办。贾章看着手里的供状,再看了看远去的锦衣卫大军,不由感慨道:“庞光的官是做不成了,流放六千里都算是轻了,只怕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中原了。”未洵笑道:“县尊大人还有空感慨,不如来帮我筹划一下民生银行事宜事务繁杂,我还忙不过来哩。”贾章莞尔一笑,知道未洵是在点醒自己,为了一个尸位素餐之辈惋惜,还不如好好干自己的事情,只要跟着未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