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执宰大宋> 分节阅读 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5(1 / 1)

d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长远利益,一旦新政触犯了自身利益,他们就坚决反对,群起而攻之。随着新政的推进,反对的声浪不断高潮,陛下应该知道前些日子数十官员同时毙命之事,这其中,便有庞相公的弟弟,陛下应该知道其中意味着什么。而且,已经有人攻击范相公等人为“朋党”。君子与小人的观念,这是简单对立、非此即彼的思想观念,并不能客观准确地反应人性或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结党的未必是小人,言利或谋利的也未必不是君子。一旦被提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就会被一些政客用作打击政敌的武器,而且极具杀伤力。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百姓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事实上,范相公所任用的推行新政者,往往议论多,而实际行事少,有的甚至好标奇立异,发空论,言行不检。例如石介,连拥护新政的醉翁也觉得他“自许太高,低时太过,好异以取高”。反对新政的更指责范仲淹等“凡所推荐,多挟朋党,心所爱者尽意主张,不附己者力加排斥,倾朝共畏”。一言以蔽之,新政十条,看似条条有理,实则每一条,都砍在了既得利益者身上,无论是这些人还是保守派,都不会让新法顺利进行。如此以来,新法必败”赵祯双目圆睁,就连陈琳都目瞪口呆。过了许久,赵祯才摇头道:“不过是言过其实罢了,你们只是推演,并无实际操作。”智囊柳羽终于派上了用场,他开口道:“陛下此言差矣登州如今的景象,变与不变又有何区别,而且以微臣看来,登州变不如不变。登州乃是未央与臣等的心血,其中蕴藏了不知多少名臣大儒的经验,论起来,不必满朝诸公就差了。而且登州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是区区一年间,如今已经为朝廷贡献赋税布下千万贯。但是新法实施了已经不短时间了,却收效甚微,微臣甚至听坊间议论,说新法是害人之法。”“大胆”一旁的陈琳心惊胆战,沉声喝道:“柳羽,你区区孺子,何敢妄议朝廷国策”柳羽连忙伏地,一声不吭。“你们是如何推演的”赵祯面色难看无比,沉声问道。曹佾大着胆子站了起来,从怀里摸出几个玉牌,一人分发了一个,就连赵祯都拿到了一块,上面刻着朝廷二字。“陛下,您是九五之尊,代表朝廷。陈公公,您代表官员。陈贤,你代表小吏。微臣代表商贾、柳羽代表地主、潘肃代表收税官员。”解说完毕,曹佾说道:“陛下,您是天子,代天巡狩,您来颁布新法。”“善”赵祯说道:“朕口含天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当颁布新法,改善民生。”“陈公公,您是官员,你去实施新法。”“老奴僭越了。”陈琳缓缓开口道:“官家颁布新法,自然是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顺利实施的。”陈琳一开口,赵祯的面色数变,却没有说话。“微臣是商贾,变法革新,乃是为国为民,微臣也积攒了一些家底,想要投资。朝廷新政一出,微臣就要想了,朝廷法令一向一日三变,明日还不知道是什么法令呢,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个行商吧。”“老奴是小吏,既然上面吩咐了,那么自然要执行的,只是从谁头上砍下去呢老奴惹不起世家豪族,那么升斗小民,自然是首选。”“微臣是地主,趁着百姓走投无路,大肆兼并土地,这些百姓,将沦为微臣的佃农。”“微臣是收税官员,百姓沦为佃农,商贾的税又增加不得,微臣犯难,自然会明里暗里加税。”赵祯的面色随着几人的对话一点点沉了下去,面沉如水。只是最简单的推演,就看出了新法的重重弊端,令人触目惊心。令不出京城一出京城就变味了啊第140章 硕鼠未央不知道汴京皇宫进行了一次小小的推演,这个小小的推演,可能决定了大宋未来的走向。他的面前,放着厚厚一摞子诉状。这其中,平民百姓的不过三成,最多的则是那些地主豪商,甚至有很多世家豪门。其中属孔家的最多。这些诉状,全都是请求贾章做主,归还田亩的。未央的头都大了,平民百姓倒还罢了,一家不过区区几亩,最多不过几十亩地。但是那些有钱有权有势力的家伙,却一个个肠肥脑满,兼并的土地多不胜数,尤以孔家最甚。他们家竟然把触角头伸出了山东,来到了泗州,泗州境内,竟然有孔家土地三百多万亩。未央看的触目惊心,浑身发凉。土地兼并,一向是中华大害,大宋并不抑制土地兼并,但是原本他以为,就算是孔家再厉害,也不过山东一地罢了,几百万亩土地,就算是在他们手里,只要老百姓还能勉强活下去,可以徐徐图之。只是他没想到,孔家的胃口,竟然大到了这种地步,把手都伸到别的州府了。“县尊大人,你如何看”未央扔下诉状,看向贾章。贾章悠然道:“王伦叛乱,不知多少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有的人死于非命,自然家里的田产,就成了无主之物。这些所谓诉状,不过是想要分一杯羹罢了。你的意思我明白,别家都好说,只是曲阜孔家,不太好办呐他们明目张胆的要拿下泗州之地,只怕换一个官员,早就欣然同意了,搞不好还会成为一大德政,借此晋升。”“不要说了”未央粗暴的打断了贾章,冷声道:“孔家好大的胆子,真以为自己是皇帝不成就算是皇帝,也没有孔家的田产多吧山东数州,近七百万亩田产,尽皆归于孔家,泗州一地,满打满算,也不过四百万亩,他们想要直接占了泗州不成”贾章叹了口气,无奈道:“也不是这么说,毕竟是圣人血裔,还是要优待一二的。”“优待”未央声音愈发的冷冽了起来。“优待一家,让千千万万的百姓无所食,无所衣优待一家,让大宋赋税流失巨万优待一家,不知道后世会有多少人骂我们”“他们也算是圣人苗裔蛮夷来了,最先投降,卑躬屈膝的是他们蛮夷走了,最先耀武扬威,以孔孟之家自居,作威作福的还是他们”“贾大人如此毒瘤,留之何用”未央的声音愈发的高亢,贾章心中发冷,未央这一番离经叛道之言,让他这个孔孟门徒无言以对。那可是圣人血裔啊就算是怎么优待都不过分,历代以来,无论哪家坐了天下,无一不是捧着供着讨好着,怎么到了位于这里,圣人血裔,反而成了祸国殃民之辈“二郎”贾章舌绽春雷,声音乍起:“慎言”未央一愣,瞬间醒悟过来,稽首作揖道:“多谢县尊大人。”贾章叹了口气,说道:“二郎之言,字字珠玑。孔家所作所为,虽然不堪,但是我们读的毕竟是孔孟之道,学的是夫子之言。忠孝仁义若是欺师灭祖,只怕天下群起而攻之我知道你有大志,但是现在不是时候,就算是你想灭了孔家,也要等一段时间,再过三五年,暨行书院的学生出师了,到时候新的学说兴起,天下再非一家之言的时候,便是灭了孔家的时候。”未央沉吟,大宋学说遍地开花,极为混乱,但是算起来,左右不离儒家就是,就算是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理念,那些人依旧读的是圣贤书。要想打破窠臼,只能另辟蹊径。暨行书院固然能打破这个局面,但是三五年绝对不可能,根深蒂固的思想,就算是后世信息爆炸的时代,也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更何况现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未央摇了摇头,他知道贾章心中所想。一是贾章却是害怕了,未央所表现出来的癫狂,让他心惊胆战,一旦未央真的出手对付孔家,只怕孔家根本不可能幸免,以雷霆之势碾压下去,就算是辽国一国都没有挡住未央,更何况区区孔家,到时候千年斯文元气,只怕会毁于一旦。二是贾章确实关心未央,毕竟未央根基浅薄,与孔家这等天下第一世家,比皇族更加尊贵的存在为敌,那就是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为敌,与满朝诸公,与天下大势为敌,岂是那么容易的“县尊放心我心中有数”放心个屁贾章心里发凉,他知道自己的劝说没有用处,未央这个人,一旦决定了的事情,绝无更改,更何况这一次,锦衣卫横扫九大州府,沿途布下了重重后手,天下集团的触角已经遍布了这九个州府。贾章从来都没小瞧过天下集团,就算是他身为集团的一份子,也不知道集团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少人。这其中有当朝将门,有靠着登州市舶司发财的各方商贾。最关键的,还有暨行书院里面的那宣臣大儒,这些人虽然看似没有权力,但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满朝诸公都有关系,一旦动起来,那时真正的庞然大物。而且在未央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暨行书院,对于圣贤之道,已经没有多少敬畏之心了。严格说起来,暨行书院才是天下集团的未来,才是天下集团的核心。他们这些人,不过是过度阶段的桥梁罢了,一旦暨行书院彻底成长起来,那将是一股颠覆性的力量。“二郎,你还是要谨慎一点的好宜缓不宜急,凡是要多多思量才是。”未央郑重的道:“县尊大人,你虽然依旧是区区知县,但是如今你的权柄,早就非知县、知州、知府可比,就算是大唐的节度使,也没有你的权柄大只要你不贪权,舍得放手,早晚会入阁拜相至于孔家的事情,你就不要插手了,我自有打算。”第141章 怨怒与强夺“还不说”未央来到了锦衣卫大营,皱着眉头问陆鸣。陆鸣老脸挂不住,瓮声瓮气道:“大帅,此人嘴硬的很,属下无能。”未央叹息道:“不是你无能,锦衣卫的刑罚,都是我亲手设计,自然知道厉害,既然人家不说,自然是因为我们没拿出来足够的利益,所以人家宁愿死”未央迈步走在前面,陆鸣紧紧的跟着他,细细的听未央说教。“此人乃是叛军军师,必然是有才华的,有才华的人多不胜数,但是有骨头的却不多,此人不愿说出来,只是因为待价而沽。我们锦衣卫缺人啊既然此人有几分能耐,就收了吧”说话间,来到了大牢之中。一个囚笼之中,一个形销骨立的男子一脸疲惫,但是依旧倔强无比,面色倨傲。两个锦衣卫死死的盯着他,眼神若有若无的在他的脖子上扫视。“孙通”未央大马金刀的坐在了一把太师椅上,斜睨着孙通。“锦衣卫指挥使未央未大人”孙通整理了一下衣衫,彬彬有礼的道:“未大人少年有志,孙通佩服。”未央挥挥手道:“不用客气,你也是读书人,自然知道我朝刑律,叛逆作乱者,杀无赦不用我再废话了吧”孙通微笑道:“小人自然知道的从小人读书那天起,小人最喜欢的就是刑律,大宋刑律更是烂熟于心。”“既如此,本帅也不多言两个选择”未央伸出两根手指道:“第一,直接砍头,反正你也没有功名在身,杀了你也没有人会说什么;第二,说出你知道的事情,你可以保住你的烂命。”孙通忽然哈哈大笑,笑的弯了腰,过了许久,看着不动声色的未央道:“你既然这么问,自然知道我是孔家的家仆,孔圣人的家仆,岂能折腰”未央笑道:“我可以给你万两黄金,给你美女如云,让你下半辈子吃喝不愁,富贵一生,还能保你子孙后代百年富贵。”孙通收起笑容,正色道:“未大人,既然知道小人所求,何必再说这些”未央沉默了片刻,突然开口道:“我给你个机会,跟随在本帅身边,隐姓埋名,重新开始”孙通长揖到底,恭声道:“仆俞庆,见过家主。”未央叹息道:“不得不说,你们文人都是生的七窍玲珑心肝,是不是本帅不收你,你会把这胸密烂在肚子里”孙通,哦不现在是俞庆了。俞庆微笑道:“家主过奖了,仆本就是无根无源之人,十年前孔家把我收入家中,做孔家走狗,实际上,仆不过是伺机报复孔家罢了。”说到这里,俞庆的面孔突然扭曲起来,怨毒无比的吼道:“他们为了我家的一百亩水浇地,竟然让人烧了我家,我父母弟妹,全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