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执宰大宋> 分节阅读 1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84(1 / 1)

d迹,但是他又羽箭在手,坚定一下年份,就能猜出来,这就算不是真迹,也是极为珍贵的拓本,自然不能错过。平白得了一副钟繇的力命表,未央心情大好,出了皇都,对三个弟子说:“你们想去哪里为师带你们过去。”未珩当即道:“师父,尝闻苏杭富庶,天下少有,弟子想前去一观。”赵宗旭却道:“弟子觉得应该先去暨行书院,在哪里饱览群书。”赵曦却摇头道:“师父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弟子觉得咱们应该去桂林看看。”三个弟子三个说法,未央顿时犯了难,不过这难不倒他,他笑呵呵的道:“咱们抓阄决定,如何”三个小家伙面面相觑,觉得靠抓阄决定,实在是太过儿戏了,不过师父都说了,他们也没的说。最后的结果,便是去书院。未央也想去显摆一下自己新得的力命表,于是随手把三个小家伙弄睡着了,然后御箭而行,不多时,便来到了书院。对于此,三个小家伙颇有微词,他们认为,不应该让他们睡着的时候赶路,这样会错过许多的风景,这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未央一概不理,置若罔闻。到了书院,自然是要显摆的。未央拿出那副力命表,几个老头都疯了。要说书法大家,整个大宋也有不少,但是蓬莱聚集的最多,老而弥坚,这些老头没事一起切磋,那书法造诣,蹭蹭的往上涨。尤其是醉翁,他在几个老头中,年纪最小,却偏生才华盖世,书院能与他一较高下的,也就苏洵与曾巩,其他人都不成。苏洵与曾巩毕竟年纪更小,比不得醉翁的老辣,如今醉翁他老人家,已经达到了大成之境,比之滕子京,也不遑多让,再过些年,只怕天下书法第一的名头,挂在他脑门上,都没有人有意见。力命表是什么说起来钟繇的名气虽然没有王羲之大,但是论起书法造诣,也差不离,而且他的书法作品,传世极少,这副字一出,顿时让几个老头眼睛都绿了,没日没夜的研究起来。最后老头们一致认为,这确实是原本,钟繇的真迹无疑。未央喜不自胜,这可是大好事,无论是真迹还是三国时代的拓本,都足以传世,当然,是真迹的话,价值更高。但是落入老头们手中的东西,你还想拿走忘了快雪时晴帖的事情了所以很悲催的,力命表被几个老头藏了起来,美名其曰:让学子们观摩一二,以增进益。未央气的不善,也没有任何办法,带着三个弟子,直接去了桂林。几个老头在未央走后,弹冠相庆,大醉了一场,又请肖潇潇弹奏琴曲助兴,开怀无比。这时候的桂林,还是蛮荒之地,但是就因为是蛮荒之地,才显得极为难得,原始地貌,美的令人心醉。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夏季是桂林的雨季,雨为桂林营造了一个朦胧的意境。在雨雾烟岚之中光看桂林山水,更有飘之若仙之感。漓江沿岸的青竹丛,碧翠如滴,浓荫作笑,长长的排成十里长廊。尽现“漓江百里画廊”的绝妙佳境。桂林处处皆胜景,漓江山水堪称其中的典范。漓江风光尤以桂林阳朔为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的美。未央选择了从阳朔到桂林的路线,逆流畅游漓江。船驶出不久,远远地见到一座峰顶悬挂着一轮初日,缕缕阳光从云中穿过,江中波光粼粼,与群山倒影交相辉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如果说北方的山是豪迈﹑厚重的,那么桂林的山则显得妩媚﹑秀美。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云鬓;望夫崖凝神远眺,深情守候;赶考的书童,跳龙门的鲤鱼,盘旋的田螺,绿洲的骆驼,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令游人目不暇接。“画山”的九匹马,在导游的引导与娓娓讲述中,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极点,使游人真切地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的神奇﹑秀美。如果说桂林的山是“鸟鸣山更幽”,那么,桂林的水则是清澈透明﹑绿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着细细的涟漪,玉塔微澜,水色晶莹剔透,加之两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么看都是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凝重中透露着灵动之气,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站在船头,凭栏望去,漓江上烟波浩渺,令人神思不知所往,冥冥间,在历史的轮回中,我仿佛看到了刘三姐当年对歌的地方,几百年的古树枝繁叶茂,渔舟在水中欢快地游走。未央一行人玩的尽兴,玩的开心,这般美妙的景色,实在天下罕有。第356章 未央的心思自从引入占城稻以来,江南之地,日益繁华,更胜往昔数倍之多。但是江南更南,就没有这个待遇了,所谓的烟瘴之地,说的就是岭南之南一片地方。这个地方有一个很有名的湖泊,现在叫做洞庭,以前叫做云梦。洞庭湖盛产鱼类,鲤、鲫、鳙、鲢、鳊、鳜、银鱼、凤尾鱼和虾、蟹、龟、鳖、鳝、鳗、鳅、蚌等百余种水产,还生长着珍稀的白鳍豚。洞庭鱼中最大的是鲟鱼,重达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贵的是银鱼。洞庭银鱼,历史上即颇负盛名。据巴陵县志载:“银鱼出艑山、君山湖中,小才盈寸,眼见黑点者佳,以火焙之,胜日干者。他处出面条鱼,长二、三寸至四、五寸则贱物矣。一年冬夏产之,夏水热不如冬美。“银鱼嬉游于清水草滩的缓流之处,它银白透明,呈圆条状,无鳞无刺,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味极鲜美,向为席上珍品。未央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自然要品尝一下洞庭银鱼的美味。他带着自己的三个弟子,穿着寻常百姓的衣服,随便寻了个渔家,给了些铜元,渔家的热情,就让他们消受不了。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烹饪方法,只是一口大铁锅,撒上一些盐巴,然后就是指头长短的银鱼,弄好之后,一锅煮了。未央是个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人,未珩、赵宗旭、赵曦,那更是在蜜罐里长大的。饶是如此,一锅风味十足的银鱼,也让他们吃的大呼美味。未央吃完饭,看向九百里洞庭湖面,无边无际,不由感慨道:“这里该有一座雄城。”渔家老大憨厚的笑道:“公子说笑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也就俺们这些劳苦人,才能在这里打渔生存,洞庭湖里多水盗,官府都不敢管。”未央微微一笑,说道:“乱世才出英雄,所谓水盗,不过是生活不下的普通百姓,若是能活下去,谁想做水盗”渔家老大不由又看了未央一眼,忍不住道:“公子是明理人。”未央看了他一眼,大有深意。吃完银鱼,自然是要游览风光的。说实话,太湖之上,实在是没有什么风光可言,波光粼粼之间,一望无际,看久了,也就烦了。而且这湖中还有蛟龙为患,也就是鳄鱼,普通百姓称之为蛟龙。这玩意凶残无比,是当之无愧的水中霸主,这也是洞庭湖附近,人烟稀少的缘由之一。未央既然说了那句话,自然要把那句话变成现实,所以他带着三个弟子,坐着一辆买来的牛车,沿着九百里洞庭湖,开始了实地考察。实地考察还不算,还要记录水文地理,还要去衙门借阅县志之类的书籍,进行对比,然后再记录各种数据。可怜未珩年纪还小,就承担了这个重任,赵家的两个孩子,连字都认不全,自然没有跟泡在书院里的未珩比的可能性,至于未央,他懒散惯了,而且那一笔字,实在是不堪入目,不提也罢。在洞庭湖足足耗费了两个月,七月份南方的天气已经酷热难耐,蚊蝇丛生,三个孩子苦不堪言,未央也忍受不住,终于决定要走了。这一走,便到了西夏。西夏如今已经安稳了许多,李元昊死后,宁令哥因为弑父,被群攻而死,年仅一岁的李谅祚,继承了西夏的帝位,由其母没藏氏掌握朝政。没藏讹庞以诺移赏都等三大将久掌兵权,令分掌国事,自任国相,总揽朝政。没藏讹庞因在没藏大族中为长,朝中贵为国相,权倾朝野,出入仪卫侔拟于王者。四月,大宋方面派遣尚书刑部员外郎任颛出任册封使臣,供备库副使宋守约出任副使,册封李谅祚为西夏国主。没藏讹庞以李元昊遗物献给辽主。没藏讹庞又令于次年称“延嗣宁国元年”没藏讹庞那家伙,在这其中上下其手,他位高权重,偏偏德不配位,搞的是天怒人怨。未央到来的时候,没藏讹庞正是最风光的时候,上有太后,执掌兵权,权倾朝野,威势一时无两。西夏的都城在东京兴庆府、西京西平府,总之就在兴州这个地方来回转圈子,这个习俗,跟辽国大差不差。但是比起辽国来,西夏落后的不是一点两点,人家都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城镇了,西夏还是以部族为单位,逐水草而居,原始落后的很。未央带着三个孩子,依旧弄了辆牛车,他们还入乡随俗的答了西夏的服饰,只是没有剃头发,把头发散下来,自有一种别样的风采。但是宋人就是宋人,他们刚刚进入兴州,就有无数的人盯上了他们。西夏虽然与大宋打了很多年,这时候依旧在打仗,但是两国的商人,还是有所交流的,虽然未央一行人比较扎眼,人家也只是记录一下,并没有太在意。所以他们师徒四人,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自在。未央甚至弄了几只西夏特产的鹞子,给三个孩子玩。更发现了一种特别矮小的马,最多只能长到六七十厘米高,最适合孩子骑乘,弄了几匹,带在身边,给几个孩子玩耍。这一路遛马架鹰,妥妥的纨绔子弟出行的标准。他们来到了东京兴庆府,如今李谅祚的行在就在这里,下半年都不会动弹。所以必然的,东京兴庆府也成了西夏最繁华的地方,人流涌动,很是热闹。未珩看着眼前不足一丈五的城墙,撇撇嘴道:“也不知咱大宋的那些将军是不是吃白饭的,这么矮的城墙,能挡住人吗咱家马王都比他城墙还高。”东京兴庆府城墙确实很矮,说是城墙都抬举它了,只是一个土堆垒成的罢了,稀稀拉拉的士兵防守着,实在是不值一提,自然比不得大宋那些动辄三五丈的城墙,但也算是聊胜于无。赵宗旭双眼放光的看着城墙,喃喃自语道:“将来若是我为帝王,必定亲征西夏,夺得这一块宝地,给朝廷养马。”未央又自皱了皱眉头,这小家伙满打满算还不到六岁,怎么满肚子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赵祯是一代明君,曹皇后也是不可多得的贤良淑德之辈,怎么对于孩子的教育,这么疏忽,自己带着他们走遍了大江南北,不就是想要给他们树立自己的思想吗如今看来,赵宗旭实在是让人失望,反而未珩与赵曦,两人的表现可圈可点,深得未央喜爱。未央从来都不认为孩子有天生就懂阴谋诡计,就明辨善恶是非的,这孩子如今思想上这么激进,说明他身边必定有小人。长于深宫之中,砥砺于妇人之手,身边一群太监宫女,都是吃饱了没事干,一肚子阴暗心思的阉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光明的东西传给他们。未央觉得自己身为人师,有必要纠正孩子不正的三观,在开封的时候,他从与赵宗旭刚开始的几次接触,就知道这孩子的内心有肖曲,所以他才煞费苦心的带着三个孩子外出,给他们开开眼界。如今看来,未央是失算了,非但没有把赵宗旭内心中的光明一面释放出来,反而让他对征伐之事起了不小的兴趣,这可不是好事情,尤其是在洞庭湖的时候,这小子对于民生毫不关心,表现出的冷漠,让未央都有些心寒。未央自认为也是教育的行家,不然未珩与赵曦,也不会表现的如此出类拔萃,只是赵宗旭,实在是让他有些发愁,总不能就这样放弃吧要知道,这个孩子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赵祯与曹皇后就不说了,自己与曹佾是天然的盟友,无论是自己还是曹佾等一干盟友,都对赵宗旭寄予厚望,期望他能承担起未来的担子。未央觉得自己若是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个五岁多的孩子,就能有如此深的阴暗心思,小半年的时间,都没有多大改变,未央觉得自己需要改变套路了,不然这么下去,这个孩子非毁了不可。“咱们回去吧”未央看着东京兴庆府,一脸的落寞。“为什么”未珩嚷道:“刚来不进去看看就走”未央叹息道:“看一眼就行了,这一路咱们来东京兴庆府,沿途的风景看得还少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