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执宰大宋> 分节阅读 18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87(1 / 1)

d,一个是天子近臣,咱谁都得罪不起,那就装糊涂吧。“戚先生,这几位是”宋祁开始装糊涂了。戚経嘿嘿一笑,冲着未央道:“小子,你叫什么名字”未央施施然道:“小子未然正,这两位是小子的弟子,一位叫做未珩,一位叫做赵曦。”未珩与赵曦赶忙上前再次大礼参拜,戚経很是满意,看两个小家伙觉得顺眼无比,只是看未央的时候,依旧不太满意。一旁的宋祁早都吓傻了,赵曦是谁,能跟在未央身边的赵曦又是谁虽然开封没有传出什么消息,但是宋祁是何等人物,再说了,他还有个哥哥,别看宋痒不吭声不说话的,但是消息绝对不少了,宋祁自然知道,这位就是公主殿下,而且还是离家出走的公主殿下。宋祁满脑门的汗,觉得自己似乎不应该过来,简直是坑人有没有。第360章 茶的诱惑戚経自然不是门房,这老头一向好诙谐,不过是心血来潮,把老门房支开,自己玩玩游戏罢了,所以也怪不得未央,看不出这老头的深浅。只是未央还是不明白,这位戚経到底与戚同文那位几乎成圣的人物,到底是什么关系。“哎那位宋大人。”未央招了招手,宋祁屁颠屁颠的跑了过去。“这老头到底是什么来头”未央压低了声音问道。宋祁苦着脸道:“我说未大人,您老人家没事在京城呆着多好,跑到应天府做什么,还带着公主殿下,惹到了应天书院最难啃的一根骨头。”未央不悦道:“我做事还需要向你报备吗就算是没报备,你还不是火急火燎的来了”宋祁顿时无语,“我兄长数月前给我来信,说了此事,我自然留意了一下,大人一个半大小子,带着几个孩子,太过明显了,有心人自然能找到您。”“说正事”未央觉得自己被带偏了,顿时横眉冷对。“戚先生是同文先生的三子,只是因为是妾室所生,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这个秘密,我与兄长当年在应天书院游学年余,与老先生相交莫逆,所以知道这些。”宋祁竹筒倒豆子一般,巴拉拉全都说了出来。未央恍然大悟,怪不得极少有人提及这个老头子,原来是出身不好,不过出身在大宋问题不是很大,当朝大员,小妾生的也不在少数,只有可能是老头子藏拙,不喜欢踏入那个圈子。未央顿时肃然起敬,这年头贪财的,贪权的,贪色的多不胜数,还能出现一个闲云野鹤,为世人所不知,实在是罕见的很呐。“这老头有没有什么喜好”投其所好这种事情,还是要做的,尤其是面对一个足以当自己爷爷的长辈,而且这老头绝对非同一般,戚同文的儿子,光是学问一项,都足以让人敬重了。“这您就问对人了。”宋祁悄声道:“老爷子没有别的爱好,笔墨纸砚什么的,人家家里有的是,而且都是古物,珍惜无比,至于金石字画,人家也瞧不上普通的,除非您把快雪时晴帖弄来,不然打动不了老爷子的,不过近些年茶道盛行,您也知道,您那里出产的顶尖好茶,一般人都买不起,就连老夫一个月也喝不上几回,老爷子没别的爱好,就是这茶道一项,很是喜欢。”说话间,宋祁还咂摸了一下嘴巴,表示自己对喝不到好茶的遗憾。未央翻了个白眼,说道:“这事容易,以后我会让人每月给你府上送一些顶尖的好茶。”宋祁大喜,说起来他哥哥宋痒,与未央也算是交情匪浅,在天下集团,也有一些股份,只是不为外人所知,低调的很,但是他这个弟弟,着实没有哥哥那般富裕,一些家财,都被老婆管的严严的,连寻常去青楼听个曲儿,都是同僚请客,很是清苦,如今未央亲口承诺,自然是价值千金,那些茶叶,本就是天价。未央上前,笑眯眯的道:“老爷子,小子这里有些好东西,老爷子有没有兴趣”戚経眯着一双老眼,义正言辞的道:“规矩就是规矩,你小子就算是再贿赂我也没用。”未央也不说话,对未珩道:“回客栈把我那个小匣子取来。”未珩飞一般的回去了,好在客栈不远,不大会就赶了回来,气喘吁吁的给了未央一个匣子。未央深情的抚摸着匣子,惋惜道:“九曲缘溪雾拢纱,九龙窠上起红霞。披袍乐道明朝事,邀月悠斟寒食茶。香逗嫦娥循桂落,雅追仲淹作诗夸。丹山碧水难移走,岩韵风情抱俺家。”“少年郎倒是作的一首好诗。”戚経赞了一句,笑道:“小范都夸过的东西,我倒是有些兴趣。”未央摸着匣子,这下子是以极为名贵的紫檀打造,里面存的东西,自然是更名贵的东西。他轻轻的打开了匣子,顿时一股清香弥漫而出,这香味极其浓郁,浓郁到散到空中,不断的往人鼻子里钻,挡都挡不住。“好茶”戚経与宋祁同时开口夸赞,目光炽热,盯着匣子内的一个小小的罐子,恨不得当即就抢了过来。未央嘿嘿一笑,轻轻的拧开了一丝小罐子,顿时茶香四溢,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就连未珩与赵曦两个不懂茶道的孩子,也恍恍惚惚的靠近了一些。“拿来”戚経以与他年纪极不符的速度,上前抱住匣子,就要抢走。未央早有准备,牢牢的盖上,正色道:“老爷子这是何意光天化日的,莫非要强抢不成须知这位应天知府宋大人,可不会坐视不理。”宋祁暗骂,管老子屁事,老子就想蹭点茶水喝喝。“戚先生,还请谨言慎行。”宋祁就算是再不想说话,光天化日的,也要说句话。“放你的屁”戚経开口就骂,毫无儒者风范,瞪大了眼睛,跟一只公鸡似的,看着未央怒道:“赶紧给老子拿来,不然老子就喊人了,说你殴打老人,看有没有人治你。”未央愕然,古人还是很讲究尊老爱幼的,碰瓷这种事情,虽然也偶有发生,绝对不多,起码未央没见过,今日见有人出口威胁,终于意识到,老头子就是老头子,这老头子都六七十了,按古人的说法,已经是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纪了,别说人家会不会看其中的因由,就凭着此老一把年纪,自己绝对会被群起而攻之。“老爷子好没道理”未央没好气的道:“不过是一些俗物,为何如此执着。”戚経冷笑道:“小子,看你年纪轻轻,连宋小子都对你俯首帖耳,必然是京中权贵,肯定是大有来头,家中想来也不缺这些俗物,就让与老头子又如何。”两人争执不下,宋祁头大如斗,未珩与赵曦在一旁忍住笑意,就差搬个小板凳,弄些瓜子点心,做个吃瓜群众了。第361章 大师风范“老爷子此言差矣,此乃天下难得之物,又怎么算是俗物若是俗物,就让小子沉迷其中吧老爷子德高望重,万万不可被俗物迷了心智。”戚経气的牙痒痒,怒道:“老头子都七十五岁了,已经到了不逾矩的年纪,些许俗物算得了什么,你这小子,小小年纪,就如此沉迷,大好的前途,岂不是耽搁了。”未央笑吟吟的道:“老爷子,年纪大了就该清心寡欲,争取多活几年,这大好河山,若是仙去了,岂不是痛哉惜哉”“臭小子真当老头子拿你没办法”戚経松开了匣子,指着宋祁道:“去给我调一队衙役来,把这小子拿下,我书房里的东西,送你一件。”宋祁翻了个白眼,神仙打架,烦人遭殃,你们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大儒,一个是位高权重的俊杰,拿自己作伐,算个什么意思,他当即眼观鼻鼻观心,就当没听到。未央依旧笑容满面,神清气爽,觉得差不多了,便笑道:“老爷子,些许俗物,就算是送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子就想进应天书院一观而已。”戚経犹豫了一下,断然道:“不成虽然不知道你小子是什么来头,但是老头子觉得你小子肯定不怀好意,书院的学子们,都是老实孩子,可不是你的对手。”未央顿时不忿道:“这话就伤人了,小子虽然不是什么知名人物,但是也绝非无赖之辈,不过是进书院游览一番,交流一下学问,又有何不可当初戚同文先生博延众生,讲习甚盛,是何等胸怀,今日应天书院,为何连一青衣士子都容不下了岂不是违背了戚同文先生的初衷”戚経诡异的看了未央一眼,嘿嘿一笑道:“当真要进”“自然要进。”“那好,你把茶叶先给我,我带你们进去看看就是。”这下子轮到未央犹豫了,这老头做事不按常理出牌,谁知道又整什么幺蛾子。“先生说话算话”“绝无虚言。”未央咂摸了一下嘴巴,把匣子递给了戚経,感慨道:“先生,此茶乃是大红袍,天下最顶尖的茶,没有之一,世间仅存三株,绝无仅有。”戚経一惊,他知道这是好茶,没想到竟然如此珍惜,他一把接了过来,欢喜无限。“如此珍品,自当慢慢品尝。”说完,老头抱着匣子就往书院走,未央赶紧领着未珩与赵曦跟上,至于宋祁,一是垂涎大红袍,二是不敢离去,没奈何,只得跟在几个人屁股后面。进了书院,未央才发现,这座书院,并没有他想象之中的那般庞大,反而很小,甚至不足暨行书院的十分之一,那倒也是,暨行书院庞大无比,就算是在后世,也能算得上数一数二,又是未央倾尽全力打造而成,自然不是应天书院这等书院所能比拟的。但是应天书院之中,却又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让未央很是舒服,这是书院的气质,也是书院的底蕴,更是书院的骄傲。暨行书院与应天书院不同,暨行书院开拓进取,玩的是进取之道,论及学术方面,不及应天书院远矣。庆历年三年,担任宋廷参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主张,取胡瑗苏湖教法改革当时教育系统,当时应天府已升格为南京国子监,先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范仲淹执教应天府书院时,经常教导学生要“从德”,而不能仅以科举仕进作为求学的最终目的。在他提出的“为学之序”中,学、问、思、辨四者也是最后落实到“行”上。后人立有宋范文正公讲院碑记,建藏书楼,回顾范仲淹的讲学生涯。在范仲淹主讲该书院的过程中,率先明确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匡扶“道统”的书院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动了宋初学术、书院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后来又通过“庆历兴学”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励了这些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北宋书院的发展,明确了学术、大师在书院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先后有主盟北宋文坛的戚同文、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毕士安、王洙等人,“宋初三先生”之中的孙复、石介二人,“双状元兄弟”宋庠、宋祁,“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等,皆毕业于应天府书院。撇开论资排辈,单就开学术风气之先及荐拔人才而论,范仲淹的宋学开山地位也是当之无愧的。只是如今老范被未央弄去了蓬莱,作为镇山之宝,还有欧阳修、曾巩等人,都被未央搜罗了去,应天书院不复历史上的荣耀,但是也不容小觑。看了一圈,未央就没了兴趣,应天书院虽然卓尔不群,在当世堪称一流,但是不出数年,若是不进行改革的话,就不会再是暨行书院的对手,这是必然的事情。开拓进取与墨守成规,谁胜谁负,历史早有定论。未央来应天书院的主要目的,不过是情节作祟,他早就想见识一下大宋文脉风华,自然不想错过应天书院,如今一看,不过了了,也就没了兴趣。不过对于老头戚経,未央的兴趣更浓厚了。戚経不是书院的山长,书院的山长,未央也不知道是哪位大儒,但是老头子在书院横行无忌,所有人见了他,都执礼甚恭,这就大不同了。要知道,就算是戚同文的儿子,没有本事,也不会让人尊重多少。在这个文人相轻的年代,出身这种东西,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打铁还要自身硬,老头子要是没有本事,别人不会这么尊重他。未央所见,这老头子在书院,似乎是一种超然的地位,这是他自身使然,与他在一起,未央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孺慕之感,就算是在范仲淹身上,未央都不曾感受到。或许这就是大师风范第362章 奢华之极致戚経的书房在应天书院最角落里,如果不仔细找,根本就找不到,就是一个草庐,被几栋建筑遮掩住了,只是这草庐建造的很是精美,南北通透,冬凉夏暖。未央很怀疑老头在这个草庐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