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执宰大宋> 分节阅读 20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1(1 / 1)

d好之后,也没有什么动静,要说动静,只有一张告示罢了。书院要招先生了。告示很简单,上面写着:同济书院招收教师,但凡自负有才者,皆可前来应试,教授若干,薪资月百贯起,各级教师若干,薪资五十贯起,各级助教若干,薪资十五贯贯起,各级管理人员若干,薪资面议,各级杂工若干,薪资面议。很简单,也很通俗易懂,只要识点字的人,都能看懂。告示一出,不知道多少人闻风而动,又不知道多少人痛斥未央等人。学问乃是何等宝贵之物,岂能以阿堵物衡量,简直是有辱斯文。不管怎么说,同济书院总是要开张的。“书院招人,不过是宣布书院建成罢了。”未央身边跟着一群学生,正是苏轼、曾布、章惇、吕惠卿等人。“至于能不能招到合用的人手,那就不一定了。”“你们都是暨行书院走出来的学生,要明白一件事情,咱们书院,一直都跟别的书院不一样,至于哪些不一样,你们自然很清楚。”“清谈务虚这种事情,绝不能出现在书院内,无论是暨行书院,还是同济书院,都是如此。”“暨行书院是先行者,同济书院是试验田,在这块试验田上,才是真正的战场。”“所谓的普通义务教育,自然是要在这个战场上一决胜负的。”“你们要知道,如今天下世家,敝帚自珍,视学问为一种工具,这是不对的。”“学问本身无关贵贱,更无高低之分,只不过有些人有资本去学,有些人没有资本去学罢了,这也是我们义务教育的本质所在。”“那就是让天下有志者,皆能求学。”话音刚落,一个精致的茶壶递了过来,未央笑呵呵的摸了摸赵曦的小脑袋,哧溜一声喝了一口,润了润干渴的喉咙。一旁的吕惠卿皱眉道:“先生,只怕一座书院,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吧”未央笑道:“自然不能。”吕惠卿恭敬的道:“请先生指教。”未央指了指前面的一座教学楼,笑道:“我说过,这是一处战场,既然是战场,那就要分出胜负,只要你们赢了,那么自然能真正的开始义务教育。”苏轼猖狂的笑道:“区区插标卖首者,岂是我们的对手这些年我们走南闯北,什么没见过,还怕几个腐儒”程颐程颢兄弟同时道:“为国家社稷,当为前驱。”吕惠卿翻了个白眼,苏轼是个没脑子的,他才华横溢,偏偏在政事上没有什么本事,二程是直人,是纯人,适合做学问,却不适合钻研这些蝇营狗苟的东西。于是吕惠卿道:“还请先生明示。”未央点了点头,赞许的看了看吕惠卿道:“不骄不躁,还懂得为同门解惑,你以后必为一代名臣。”这话一出,其他几人就不开心了,大家同门求学,你小子拍马屁也拍的太明显了吧未央笑道:“我让你们来,除了见识一下天下士人,跟他们打擂台,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你们帮着子固与尧夫把同济书院撑起来。无论是招收先生成不成功,都不打紧,因为蓬莱那边,会有一批人过来,都是你们的熟人。你们的敌人,不仅仅是传统的孔孟门徒,还有商贾百姓。需知道,开智之前,是最难过的一段时间,有些百姓自认低贱,未必会接受我们的理念。而有些人却自认高人一等,最是难搞。你们都是做过事的人,这次却大有不同,不仅仅要开导百姓,还要争取力量。”吕惠卿笑道:“师父,这就是要与当朝的一些老大人正面冲突了啊。”未央笑道:“你看问题鞭辟入里,正是如此当朝诸公,有很多人看先生我不顺眼,自然也不会看你们顺眼,明里暗里的,总会下绊子的。”苏轼笑道:“那又怎么样堂堂正正的学问交流,咱们怕过谁来让他们放马过来就是,我苏子瞻接着。”未央终于恼了起来,一脚把苏轼踹了老远,怒道:“收起你那副嘴脸,我尚且唯唯诺诺,不敢大意,你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苏轼满脸委屈,还是不服气,众人憋住了笑,未先生是什么脾气,他们再清楚不过了,漫说踹人这种小事,惹怒了他,把你发配到北平也是常事,苏轼这小子仗着是先生的小舅子,一向跋扈惯了,这次被教训了,大家自然开心无比,一点都不同情这小子。不多时,他们来到了教师楼,曾巩与范纯仁正站在教师楼前,说着些什么。未央等人上前,曾巩笑道:“然正,你来看看,还缺些什么。”未央笑道:“哪里还缺些什么暂时什么都不缺了,只是两位兄台,你们准备好开始了吗”范纯仁笑道:“然正,什么准备不准备的,我们在这里做事,外面的风风雨雨,自然有你去挡,漏一些过来给学生们练手就行了。”未央老脸一黑,郁闷道:“师兄,你知不知道这次的事情有多大甚至比当初灭了孔家还要厉害,上次不过是灭了孔家,也没有什么,这次不同,这次是挖人家的祖坟,砸人家的牌位,一个不好,那可是要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的。”范纯仁莫名其妙道:“哪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你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我们只负责教书育人,至于其他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来的时候父亲说了,我们是你的智囊,可以说以后这整座书院,都是你的智囊团,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未央真是欲哭无泪,无语问苍天,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智囊,你们来了之后,有没有出过一次主意这次还让自己挡枪,简直太过分了。不过谁让人家是师兄呢,何况上面还有几个老头压着,未央也只有干瞪眼的份。第391章 君权与相权文彦叉色不大好看,可能是首相之位坐的太安稳了,这几年竟然打破了常规,他一直稳稳的坐在了首相之位上,他做了很多事情,若是以前,这些事情想都不敢想。但是看了看他下首的唐介、宋痒,还有富弼、狄青,他的面色就更差了三分。无论他做了多少事情,政事堂诸公,都是有功绩的,尤其是排在末位的宋痒,还有那个大头兵狄青。这两位看似不做事情,也不问事情,但是他却知道,宋痒是未央的铁杆盟友,算是未央在政事堂的代言人,至于那狄青,就更不用说了,区区一个贼配军,做到了相公高位,而且稳如泰山,简直是开了先河,但是却没有人敢对狄青说三道四,因为弹劾过狄青的御史,如今都在坐冷板凳,发配充军的,也不在少数。至于唐介,那就更不用说了,政事堂虽然以他文彦博为首,但是大事小情,都要经过唐介的手,这让文彦博很是不满,不过每办法,这年头做宠臣容易,做纯臣难,他文彦博是做不了纯臣的。他看了一圈,没有看到贾昌朝那个老东西,说起来满朝上下,能跟他打擂台的,也就贾昌朝这个老东西了,论资历威望,人家现在一点都不差。文彦博忽然觉得索然无味,看向那把空荡荡的椅子,有种想要激流勇退的想法。这年头满朝的妖孽,首相的位置,实在是不好坐啊一不小心,就是个玩完的命。过了一会,未央打着哈欠走了进来,跟朝臣们打着招呼,紧随其后的,便是行色匆匆的贾昌朝,这老东西面色也不大好,眼圈黑黑的,似乎一夜没睡。陈琳的身影走了出来,喊了一声:“圣人至”赵祯走进了大殿,龙行虎步,顾盼生威。众臣赶紧躬身行礼,赵祯坐定,双手虚抬,众臣起身。如今皇帝的威望深厚,远非以前可比,无论是朝堂上还是民间,都有无以伦比的影响力。这得益于大宋日新月异的发展,百姓们看不到官员的努力,自然把这些功劳都放在了皇帝的身上,圣天子在位,自然是盛世可期,百姓爱戴。赵祯满意的看了看自己的臣子们,开口道:“诸位爱卿,前些日子侬智高上表,说交趾攻打而来,请求朝廷派兵增援,大家议一议吧。”侬智高算不得什么,但是毕竟也是大宋属臣,至于交趾,如今已经是大宋粮仓了,竟然有胆子攻打大宋的地盘,让人不由浮想联翩。未央皱了皱眉,在他的记忆中,侬智高早晚会叛变的,只是不是现在,至于交趾,那个鬼地方现在被天下集团牢牢控制,就算是皇权交替,也是大宋这边一言而决,又有何资格攻打大宋边疆自己怎么没有得到消息呢大家都在思考的当口,狄青这个军汉终归是枢密使,他上前朗声道:“陛下,交趾蕞尔小国,侬智高乃是大宋属臣,臣以为,遣一大将,带甲三千足以平叛。”赵祯笑了笑,没有说话,狄青沉默的退下,闭上眼睛,似乎养起了神。三相唐介开口道:“陛下,这些都是小事情,侬智高既然是大宋属臣,自然有义务守卫边疆,若是连交趾都不能拒于国门之外,乃是失职,差人斥责一番就是。”赵祯也是笑了笑,依旧没有说话。未央看了看宋痒,宋痒摇了摇头,未央心中急速盘算了起来,交趾的情况,他比谁都清楚,如今竟然敢犯边,其中要是没有猫腻,打死他都不信,但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他很是不解,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他对现在的状况有些不了解。未央此刻有些后悔,就不应该的一门心思弄同济书院,搞的自己现在这么被动,不过也没关系,区区侬智高与交趾的龌蹉事情,未央还不放在眼里。不过他总觉得这事没有那么简单,似乎别有内情。交趾哪来的胆子侬智高身为大宋属臣,手握重兵,交趾犯边,又哪里需要大宋增援想不明白的未央,所想做起了菩萨,眼观鼻鼻观心,眯着眼睛,就像是打瞌睡一般。大家议论纷纷,有主张增援的,也有主张按兵不动的。说来说去大家才发现,政事堂诸公,还有皇帝陛下,似乎都睡着了一般,如同泥胎木塑一般,看着下面的人争执个不停。于是很自然的,大家又看向了未央,发现这位也没有任何表态,大家才发现,事情有些诡异,于是乎整个朝堂静谧起来,静谧的让人害怕。赵祯轻轻的敲了敲龙椅的扶手,极富节奏感的声音,本来不大,但是在静谧的朝堂上,却如同洪钟大吕一般,一声声敲入了人的心中。不大会的功夫,不知道多少朝臣汗流浃背,战战兢兢,不敢抬头。不少人看向文官之首文相公,发现这老狐狸如同睡着了一般,似乎根本不是在朝堂上,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过了许久,赵祯忽然开口道:“文相公,你怎么看”文彦博似乎真的睡着了,他身边的贾昌朝推了推他,低声道:“宽夫兄,宽夫兄圣人叫你。”文彦博这才睁开眼睛,惶恐不安的躬身道:“老臣失礼了。”赵祯不满的道:“文相公,朕问你如何看交趾与侬智高的事情。”下面的未央豁然抬首,看向了赵祯,发现赵祯的眸子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别样的神采,于是他终于明白了。交趾不是问题,侬智高也不是问题。赵祯的目的,就是文彦博。文彦博在首相之位上太久了,也太稳了,这让赵祯很不满意。大宋的首相来来回回的,又有几个能像文彦博一般这么稳如泰山所以很明显,赵祯动了换相的心思。文彦博做的不好吗不是而是因为文彦博做的太好了。做的好了,威望自然与日俱增,对于皇权的威胁,自然就大了几分。未央眼光明灭不定,在赵祯与文彦博之间来回逡巡。君权与相权终究是会冲突的。第392章 罢相文彦博这些年韬光养晦,和光同尘,做了很多事情,自然也结识了很多人,身边肯定聚集了一大批人,唯他马首是瞻。赵祯是皇帝,又有大宋最精锐的谍报系统,自然知道文彦博的人脉能力。实际上,这也是大宋这些年一直换相的原因所在。强势的皇帝,不会喜欢一个强势的首相,虽然文彦不有表现出任何强势的地方,但是足以让赵祯警惕了。皇帝想要换相,总需要一个借口,今天这个场合,皇帝提出了一件事情,首相老眼昏花,竟然打起了瞌睡。这君臣二人,当真是彼此相知,这台阶给的恰恰好。未央满心腻歪,平心而论,文彦博的能力,他是认同的,这老狐狸虽然做事奸猾,但是毕竟做的都是实事,他要是下来了,按照规矩,肯定是贾昌朝上台。贾昌朝不比文彦博,这家伙虽然跟文彦博不相上下,但是却难以控制,未央面对贾昌朝的时候,总会留几分心眼,就算是他与贾章是好友,对这位贾相公,未央也是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