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想法对错,至少试一试。如果真能降低百姓负担,还能维持一定税收,朕就鼎力支持。”赵祯笑着看向贾昌朝道:“贾相公,你的意思呢”贾昌朝就算是再不情愿,也只能低头道:“臣以为可行,只是要制定好方略才是。”赵祯不待他再说,当即拍板道:“好,朕希望你们能一心一意,多替朝廷考虑,不要总想着一己之私。”贾昌朝顿时噤若寒蝉,皇帝已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自己可不能再硬上了。大家散了,贾昌朝没有回家,直接去了未府,未央正好带着孩子们回来了,贾昌朝首相之尊,屈尊降贵,迎了上去,未央连忙施礼道:“贾相公,莫非有什么大事吗”于是贾昌朝把事情一说,随后苦口婆心的道:“我说未大人,这可不能胡来啊,盐税动不得,商税更动不得这么干,是要天下大乱啊未大人有神鬼不测之能,本相愧不能及,只是在下想提醒未大人,西北的世家官绅,将门大户,其中牵涉到私盐的,不在少数,就拿洛阳城来说,有一半的百姓,其实吃的是私盐。这里面有多少的利,牵连到多少人,王大人清楚。”未央不由无语,不过是区区食盐罢了,他本来觉得大宋境内的食盐也足够了,就没有想过这茬,如今唐介既然提出来了,自然是好事情,最起码大家能吃的起优质盐,对于身体也好不少不是未央笑道:“盐茶铜铁,都是百姓离不开的东西,从西汉开始,盐铁专营,所图者,就是稳定而充裕的税源这条策略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历经千年,尤其是到了我大宋朝,商贸繁荣,货商远通,许多豪商巨贾,积累的财富堪比国库,上万升斗小民也比不上一个大商人。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理当从这些最富有的人,利润最丰厚的产业取财,可惜的是朝廷的税收严重滞后,最多小修小补,无济于事”贾昌朝皱起了眉头,他算是看出来了,未央这小子就没打算阻止,反而十分支持。皇帝支持没有什么关系,下面的人出工不出力,自然能拖延下来,但是未央支持,那就不一样了,这小子虽然看似没有什么权柄,但是在皇帝那里是简在帝心,可以说只要不造反,皇帝都能容忍他,而且他掌握着天下集团,手下有诸多产业,只要他动动嘴皮子,就能掀起风云,在朝在野,他的势力,都超出了一个臣子所能掌握的极限。就算是如此,皇帝依旧能容忍他,这实在是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所以得到了未央的答复,贾昌朝不由陷入了深思之中,自己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另选山头了呢第416章 远征鲁常雄赳赳的骑着一匹天马,霸王刀抗在肩头,顾盼自雄。他的身边,一辆精致的汽车里,满面风霜的赵宗实面无表情的记录着什么,一本厚厚的笔记上,都是文字,密密麻麻的。他们身后,七千士兵乘着喷云吐雾的巨大的卡车,轰隆隆的向前。卡车被厚重的油布遮盖,偶尔露出冰山一角,黑黝黝的金属便露出来,让人看不真切。“我说你小子,好生在开封呆着多好咱们此去,不仅仅要穿过西夏,还要远征三千里,于阗那边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掺和进来,这是干嘛滴啊”赵宗实摇下车窗,鄙夷的看了看鲁常坐下那匹神骏的天马,笑嘻嘻的道:“常叔,先生说知行合一,咱们大宋如今是什么样子域外番邦若是知趣便好,若是敢吱声,咱们这支部队,都能把他们打成废墟。再说了,这年头军中和士林都风风火火的,皇家反而没有作为,这可不是好事情,我也是赶鸭子上架。”鲁常嘿嘿笑道:“你小子的心思我还不知道你那个王爷老爹成天价的拉帮结派,好像还不死心,你自己又是个懒惰的性子,大帅说了,这次去于阗,你不准参加战斗,若是出了事情,我可兜不住。还有,你小子那是什么眼神现在有汽车了,不代表战马不行了,当初老子随大帅深入辽国腹地,天马可是立下了大功的,做人不能忘本不是”赵宗实嘿嘿一笑,战马固然为大宋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现在是什么时代自从内燃机发明之后,火车开通了,汽车量产了,就连军队专用的卡车,也装备齐全了,现金大宋换装,火枪齐全,火炮齐全,他们此次出征,带的全是最新的野战炮,威力强大,摧山裂石。至于战马,如今更多的是沦为了玩物,就算是别人羡慕异常的天马,如今也是好生养了起来,作为观赏物居多。这就是这些年大宋发展带来的好处。赵宗实甚至认为,单凭他们七千人,足以摧毁西夏,让这个国度不复存在,所以他有些想不明白,为何不直接兴兵讨伐,把西夏打下来了,自然不需要借道,也自然不需要进口西夏的青盐了。鲁常外粗内细,一眼就看出了赵宗实的心思,他慢悠悠的道:“大帅行事,如羚羊挂角,不可揣度,你小子就不要胡思乱想了。”赵宗实笑道:“先生如今安居开封,未必就知道域外之事。”鲁常冷笑道:“那是你不知道大帅之威,这天下天上,若是大帅愿意,自可遨游,区区番邦罢了,漫说现在已经被打压的抬不起头,就算是他们最巅峰的时候,大帅也可一人灭一国。”赵宗实叹息一声,这就是不同之处,说白了,他依旧不得先生信任,但凡对先生知之甚深者,似乎都认为,先生乃是无所不能的,在赵宗实看来,这天下哪有无所不能之人呢如果有,那就是神了。神仙之说,虚无缥缈,赵宗实没见过神仙,书院的教学也说明,世上并没有什么神仙,之所以有神仙盛传,不过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造成的臆想罢了,所以才形成了千奇百怪的神仙。“常叔,前面就是边境了。”鲁常用手搭起,极目远望,果然发现远处人影憧憧,似乎有大军集结。他嘿嘿一笑,霸王刀一扬,朗声道:“传令:全军戒备。”不久,他来到了金钱,一个儒雅的文士打扮的老者率领大军迎了上来。韩琦感慨的看着这支特殊的军队,心中思量万千,这才几年,大宋已经变的连他都不认识了,不说新式的武器装备,就说日新月异的各种文化盛况,他都看的眼花缭乱,久离中枢,韩琦已经失去了眼界,自然看不清一些东西,有时候他都觉得,还不如在军中终老一生,也省得整日里勾心斗角,只是他心里面还有些不甘心。此次借道西夏,他为主导,这就是他的功绩,一旦成功,以他多年积累的功劳,足够返回中枢,就连未央都没有办法阻止。他神情恍惚的看着眼前的鲁常,有些心中不安,这些年涌现的英雄人物,无论是军中还是朝堂,都很年轻,他们都成长起来了,似乎以前约定俗成的那一套,被摧毁的一干二净。看着鲁常这支军队的军备,韩琦虽然看不见里面的装备情况,但是也知道,这是倾大宋之力打造的一支强军,说是天下第一军也不为过,这么强大的军队,领军者竟然是一个鲁莽汉子,还有一个毛头小子,让韩琦心中不是滋味。他自问在行军打仗一途,也有几分建树,远超眼前的这两位,只是面对装备的碾压,实力的差距让人心惊胆战,韩琦甚至认为,若是自己与这支军队敌对,绝对会死的很惨。就算是他又数十万大军在侧,依旧不是对手。这支军队唤作远征军,很普通的名字,很应景的名字,看不出其中有什么问题。远征远征华夏多少年都没有出现过这种名字了。所以不可避免的,就会让人多想一些,这支军队,似乎是大宋尖刀一般,这把刀一出来,自然是要杀人的,至于要杀谁,老邻居们自然心中有思量。有远征军,自然就有常备军,无论是西夏还是辽国,如今都在大宋的威压下苟延残喘,一日不得喘息,谁还有胆子挑战大宋的威严韩琦面无表情的看着策马而来的鲁常,还有鲁常身后震耳如雷的大军,眯起了眼睛。“韩相公。”鲁常与赵宗实肃然行礼,身后大军齐齐行礼,以示对这位常年守卫大宋的相公之尊敬。韩琦双眼含着泪花,感慨的道:“鲁将军,赵将军,老夫等候多时了。”韩琦抓住两人的手臂,一左一右,显得极为热情,让两人浑身不自在。第417章 汴河绝流韩琦是老一辈的相公,自然有让人如沐春风的本事,鲁常与赵宗实算是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宾至如归,什么叫做待若上宾。借道的事情,因为青盐的关系,进行的很顺利。无他,只因青盐在西夏不值钱,可以说是满地都是,但是西夏缺钱啊尤其是宋钱,宋钱通行天下,就算是西夏境内,宋钱也比西夏发行的货币值钱,这是没法子的事情。西夏如今内忧外患,李谅祚急需收买自己的大臣,虽然他还小,但是生于皇家的人,又有几个是无知孩童呢金钱的魅力,他也不能免俗。更何况如今大宋淘汰下来的军备,各方觊觎,谁能得到最多的一份,谁就能成为大宋以外最强大的国家。当不了老大,当个老儿也没关系不是为了当老二,西夏也算是使出了舔狗的绝技了,当真是不遗余力。非但借道与大宋,更是早早征调民夫,把一条直道修建成功,直达西域,几乎都快修到于阗国了,当然,他们没有那个实力,为了这一条直道,几乎耗费了西夏全部国力,不过一想到未来青盐的巨大利益,这点损失,还是可以承受的。至于死在修路上的民夫,一些贱民罢了,西夏的高层,才不会理会这些事情,他们要的,就是实在的利益。。。。。。。远征军派出去了,大宋自然不会不闻不问,光是军需运输的问题,就是个大问题,好在这些事情不需要未央去操心,天下集团的渠道还有满朝大臣,自然会解决这个问题。至于未央,他又恢复了退休老干部的生活,整日里养花弄草,遛狗架鹰的不干正事。家里的小崽子们一刻也不消停,索性直接送到了书院,来了个不闻不问,耳根子安静了许多。至于开封府的事情,自然有田堎他们处理,好在也没有什么大事。久不问战叫,只听见太平未央很满意现在的日子,对于什么开疆拓土之类的,根本就没有啥兴趣。那是别人的兴趣,不是自己的。他只不过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对于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兴趣并不大。说起来讽刺,当初他想让家里人过好些,不停的做事情,如今权倾朝野了,才有资格过这种悠闲的日子。这是多少人的梦想,梦想与现实,又是多么可笑。天气越来越热,未央便越来越烦躁。皇祐三年八月,终于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汴河绝流。一条河绝流不算什么,自古以来,就算是长江黄河,也绝流了不知多少次。但是汴河不同,开封汴河,环绕开封,是开封的水脉,更是开封的龙脉。虽然现在科技昌明,但是迷信并没有杜绝,这是老百姓根深蒂固的思想,就算是千百年后的后世,也没有法子,信仰自由,谁也不能强行剥夺百姓们的信仰。所以当汴河绝流的时候,一股子邪风以开封为中心,向着大宋四面八方传递而去。汴河绝流,皇位易主不知道多少人,在短短时间内,就开始兴风作浪起来了。尤其是当未央手里抓着一张宣传单似的东西,他终于意识到,舆论的力量,是不可置疑的。如今汴河绝流的消息,虽然不至于人心惶惶,但是有心人,自然能拿这件事情,做出文章来。未央收拾了一番,就入宫了。赵祯此刻如同一只神龙一般,高坐在龙椅之上,双目看向天下,似乎极为玩味。“爱卿,此事你如何看”大庆殿之中,只有君臣二人。自从赵祯重拾信心之后,一直以大庆殿作为朝会的地方,其他的宫殿,在他看来,低矮逼仄了一些,已经没有资格作为议政之地。未央看着空旷的大庆殿,不由笑了笑。“陛下烛照万里,圣心高悬,自然明白这其中的意思。”赵祯笑道:“你我君臣,殊无隔阂,不必如此遮遮掩掩。”未央尴尬的挠了挠头,现在不比从前,从前他是个毛头小子,上蹿下跳的,谁也不会把他放在眼里,但是现在不同,他虽然依旧只是开封府尹,但是谁也不敢忽视他的存在,就算是当朝首相,也要敬他三分。这些事情,赵祯自然知道,以往君臣之间,如同长辈与晚辈的关系,现在的关系,在外人看来,似乎是权臣与明君的关系,但是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两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