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郑王天下> 分节阅读 1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13(1 / 1)

先在浍水河畔列阵。此次交战,伯寿极为重视,接到郑忽的战书之后,他便遣人至曲沃请求援助。毕竟人的名树的影,晋距离戎狄不远,三个多月前,郑忽先伐苏子国,而后灭二戎一狄的丰功伟绩,伯寿多少都听到过一些。原来他听说时也不过一笑了之而已,毕竟郑忽再怎么有能耐却和他没什么关系。直到四天前,他接到战书的那一刻,他再也不能以等闲视之了。派遣到曲沃的使者,传来曲沃方面的回复却让伯寿愤怒不已,大骂其忘恩负义曲沃言“士卒不欲久披刀兵,愿大夫更虑之”这完完全全就是一借口,伯寿知道曲沃不想因此得罪郑国是真。话说,即便是他,到现在仍旧没有搞明白郑忽为什么会空降晋国,又是怎么接受晋侯的封地的。三天的时间太短了,想要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是来不及了。无奈之下,伯寿别无他法,只能整军备战。当然了,伯寿也不是一点头绪都没有,从翼城里传出的只言片语让伯寿知道,此次郑忽率领的军队是贾、杨、霍、翼、郑五国联军。在伯寿想来,既是五国联军,郑人应该不占多数,这也给了他一丝战胜的希望。郑军战斗力强悍,天下皆知。而贾、杨、霍三国士卒就是乌合之众的代名词,翼人战斗力还算不错,之前对陉庭来说,是这样的。总得来说,能给陉庭造成威胁的,也就只有郑人和翼人,其余三国的军队,伯寿并未放在心上。话虽如此,但伯寿却不知道郑忽率领的士卒中,翼人和郑人占多大一部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等对方列阵,借着大纛就能分辨出哪是翼人和郑人,哪是其他三国的军队。一旦搞明白此事之后,伯寿就准备在开战后先攻打三国的乌合之众,一旦击溃三国士卒,必然会对郑人和翼人的士气造成极大影响,届时,胜利或许就不再是一场奢望。即便有此计划,伯寿心中依旧是忐忑的,因为相对而言,陉庭还是太小了,即便其中的精锐倾巢而出,也不过勉强凑够百五十乘而已。而这些所谓的精锐若是和郑国士卒相比还是差的太远,郑国的士卒皆是身披十余战的老兵,陉庭的精锐只不过参加过一些守城之战,经历最大的一次战争也不过是和曲沃联合伐翼而已。若是无郑人参与,对付贾、杨、霍甚至是翼人,是足够了,但是对抗郑人,怎么想怎么让人感觉不靠谱。但事已至此,多想无益。若是他知道郑忽手下的人马是他的一倍有余,估计连最后一丝取胜的希望都破灭了吧又过了两刻钟,五国联军在郑忽的率领下伴随着滚滚烟尘缓缓而来。当五国联军距离陉庭士卒还有两百步的时候,随着郑忽的一声令下,整个队伍开始变换阵型。经过三日的训练,士卒早已经熟悉鱼丽之阵运作方式,行动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说起来,所谓的鱼丽之阵,大致每三车中,左右两车领先中间一车一个车子的距离,这样就使得左右两车后面跟随的步卒与中间一车的车马并齐,这样一来,整个队伍,基本上每一车的左右后都有步卒,伍承弥缝,坚密非常。所以,在行军中改换阵型既不会影响到行军速度,更不会使队伍变的杂乱无序。几个呼吸间,改换好阵型的五国联军已经来到距离陉庭士卒五六十余步的地方停了下来。伯寿刚开始见到联军改换阵型时,以为联军内部出了骚乱,正准备窃喜,却没想到的是,几个呼吸之间,一列列整齐有序,错落有致的联军士卒已经来到了陉庭阵前。看着极为严密的阵型,和倍于己的敌人,伯寿的一颗心沉入了谷底。冷静下来之后,伯寿开始努力寻找五国各自的大纛,但是看了一圈,除了文绣着“郑”的大纛之外,并没有其他发现。伯寿咬了咬牙,心中已经有了一丝不妙的感觉。联军如此严密的阵型,并且在无法区分五国士卒的情况下,伯寿实在不知道该率先攻击哪一军。就像喝水吃饭,根本找不到下嘴的地方。稍有不慎,那就是满盘皆输的局面。就在伯寿犹疑不定的时候,郑忽率领的联军一方已经有人出列叫阵,历数伯寿的诸般罪过。而伯寿在御戎的提醒下亦不甘示弱,遣人在阵前历数郑忽入翼蛊惑晋侯,插手晋国内政,妖言以惑众的伪善行为。唇枪舌剑,谁也不会在阵前弱了气势而后联军鼓声雷动,示意开战。于是,伯寿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硬着头皮指挥左军先进行试探性的攻击。联军右军由邓荒率领,见陉庭军至,立时命令进攻。一时间,右军兵马大动,士卒奋勇前进拼杀。就在右军前进之时,郑忽命人挥动令旗,示意高渠弥率领的左军进攻陉庭的右军。于是,左军在高渠弥的指挥下向陉庭右军发动进攻。联军在郑忽奖赏政策的驱动下本就士气高昂,而陉庭士卒初见联军时,见其人多,士气不知不觉已经若了三分。待两方交战,联军士卒更是个个拼死力战,悍不畏死,人人呼声震天。而陉庭士卒虽与联军搏杀,见此情景,心内更怯。鱼丽之阵更是极严极密,短短一个交锋,便把陉庭士卒横推,陉庭士卒见抵挡不住,四下奔散。高渠弥率左军率先杀入陉庭右军之中,还未来得及向右向后溃逃的右军士卒无奈之下,只得向左边靠拢。这一靠拢便挤压了中军的空间。邓荒亦在高渠弥之后不久率人杀入陉庭左军。之后,左右两军奋力杀向陉庭中军。郑忽见左右两军推进极快,已有合围陉庭中军之势,便率领中军向前正面攻杀陉庭中军。伯寿身在中军,见阵脚已乱,心知此战已是回天乏术。但见郑忽杀来,却又无法撤退,只得命令迎战。中军士卒见陉庭士卒一触即溃,左右二军杀的利落,人人心痒难耐,皆起杀敌争功之心。郑忽命令方下,中军士卒已是迫不及待的向陉庭士卒发动进攻。中军以鱼丽阵推进,严密无缺,如墙而进,陉庭士卒攻破不了,反被中军士卒所杀。未过多久,联军三军已成合围之势,而陉庭三军则被联军杀的车倾马毙,将陨兵亡。一时间,伏尸满地,血入浍水。又拼杀一刻钟,陉庭中军除了浑身是伤,满脸血污的伯寿外,再无他人。立于伯寿周围的联军士卒则举了矛,只等郑忽一声令下,就可让伯寿殒命于此。郑忽最终还是没有下达将伯寿击杀的命令,只是命人将他绑了起来。这不是郑忽有多么仁慈,而是留着他还有用呢第二百二十三章 曲沃之意就在郑忽率领五国联军击败陉庭之际,曲沃又是一番景象。“君上”韩万和狐突联袂来到曲沃宫中觐见曲沃武公。二人为曲沃重臣,韩万不用说,乃是曲沃公室,而狐突乃是唐叔虞枝属流落在戎狄的一支,前几年狐突率其宗族来投,才始建狐氏于曲沃。二人结伴而至,又有喜色,曲沃武公疑惑道:“二卿可有要事”“先时君上命臣等查探郑忽入翼一事,今已查明,特来向君上禀报”韩万不慌不忙的道。从半个月之前,曲沃武公接到郑忽入翼的消息之后,便立刻命人前往中原列国查探消息,现在终于算是有些收获了。郑忽入翼这事曲沃武公实在无法以等闲视之,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郑国准备插手晋国内争的先兆。郑国世子亲至,这件事代表的政治意味实在太浓了,基本上就意味着一旦郑国插手,就是竭尽全力的帮助。若翼城得到这样的帮助,那么曲沃自保都很难。虽然,曲沃武公接到的消息说郑忽是被驱逐过来的,但他必须得小心再小心的核实真相。万一这是郑国的迷魂阵怎么办为君者不可偏听偏信,兼听则明,这点道理曲沃武公还是知道的。“哦”曲沃武公放下书简,“如何”“与赵氏之言大体不差,且郑人人怀复仇之心,郑伯遣使列国,欲伐宋蔡”狐突道。曲沃武公闻言在心中长舒了一口气,还好不是郑国想要帮助翼城一系,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至于郑忽为什么会去翼而不是曲沃,他自己脑补一番也能解释的通。翼城虽弱,却是名正言顺的晋国大宗,列国公认的晋侯。以郑忽的身份,即便出奔也不能出奔到一无名无份的地方,例如曲沃。所以,即便是郑国曾经和曲沃有一段短暂的合作,也不足以让郑忽出奔到曲沃。简而言之,就是掉份这是曲沃武公自己在心中为郑忽脑补的理由。这理由若放在其他人身上,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了。但放在郑忽身上,那真是错的离谱。不过,曲沃武公既然这么想了,接下来他自然要按他的这个想法来规划下一步行动,比如收买郑忽,或者和郑忽做笔交易等等。郑忽的重要性,曲沃武公还是知道的。单从郑忽出奔有郑国的重臣高渠弥相伴,就知道他在郑国的地位如何。更别谈其人南征北战的战绩,国民老公嘛,曲沃武公怎么可能不知。若是能将其人拉拢到曲沃阵型,到时候或与曲沃里应外合,或借助他联合郑国,翼城的灭亡还不是在旦夕之间。一想到这,曲沃武公就有点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动。这确实是个天赐良机。他可不相信郑忽看不出翼城的糜烂腐朽。能在郑国有如此地位且又有此彪炳战绩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个傻白甜。“寡人欲暗结郑忽以讨翼侯,只是其意未可知也”曲沃武公道。“君上何不修书一封以试其意”韩万接过曲沃武公的话茬道。“固所愿尔,只是曲沃虽强,终无晋侯名分,贸然修书,寡人恐为其轻也”“不然,郑忽虽有郑世子之名而无郑世子之实,君上若能许其灭翼之后助其归国,其人必欣然而允君上之请”狐突道。“宋、鲁皆中原大国也,蔡亦不弱于我,且天子常以我为仇,寡人即全晋而有,亦不足以助其归国”曲沃武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君上此言差矣,我之助其归国也,在一助字而已,灭翼后我尽心竭力助之,即事不可为,我亦未尝背信”“且郑有齐党,我再助之,此事未尝不可”狐突接着劝道。这也不能算是玩文字游戏,说的确实也挺有道理的。曲沃武公手抚佩玉,在心中默默思索这事的可行性。此时的郑国在他眼中还是个庞然大物,不是能轻易招惹的。郑忽虽然现在没有郑国世子之实,但是终究还是要回到郑国继位的。承诺给人家的事没做到,等到人家回国继位之后,这又平白无故树一强敌。卸磨杀驴这种毫无节操的事情,曲沃武公自问还干不出来。主要是太容易落人口实了。权衡了半晌,曲沃武公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狐突的意见至少是值得一试的。灭翼之后,晋国虽然不能一跃而成顶尖强国,但是至少也能跻身于一流国家之列。在这种情况下,郑、齐再加上晋,三国联合起来把郑忽弄回国,也不是不可能。即便不能,曲沃武公觉得只要他竭力相助,以己度人,想来郑忽是不会怪罪的。想要有所得就得有所失。想要借人之力,为人家出点力也是应该的。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郑忽愿不愿意接受他抛出的这个橄榄枝。“此事便依伯行狐突的字之言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为表寡人之诚,还请伯行走一遭,一为送信,二则阴查其虚实”曲沃武公下定了决心,比起能统一晋国,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而且晋国距离宋鲁蔡三国又远,没什么地缘关系,即便帮助郑忽回国,也不用担心三国出兵千里来伐晋国。如果这买卖能做成,绝对不算亏。“唯”结束了这个话题,曲沃武公整个人也是一松。笑着对韩万和狐突道:“郑忽与陉庭于今日战于浍水,二三子以为郑忽可胜否”韩万和狐突见曲沃武公神情松缓,也随之放松了下来。韩万亦笑着回道:“臣以为郑忽必胜陉庭”“伯行之意如何”曲沃武公又笑着向狐突询问道。“臣亦以为郑忽必胜无疑”“哦,二三子何不试言之”“以臣想来郑忽多借翼人之力,翼人与陉庭其实相当也,郑忽此人足智足勇,久经战阵,又有郑之良臣高渠弥为辅,而陉庭战无良将,辅无良谋,士卒少习战阵,实非其敌也”韩万精辟的分析道,他还不知道郑忽从其他国家骗了一大批人马过来。毕竟这事总共不过三天时间,曲沃方面不知道很正常。第二百二十四章 清洗陉庭。郑忽借用陉庭大夫伯寿敲开了陉庭的城门。入城后,在郑忽的指挥下五国联军迅速接管了四门、官寺以及府库。一路之上基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