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郑王天下> 分节阅读 14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46(1 / 1)

机的,郑忽早晚要回国,不会对幼君造成威胁,而且还通过这种信任拉拢了郑忽,让郑忽为晋国社稷出工出力,嘉父是翼城的死忠,更不会对幼君有任何威胁,赵氏一族是晋国的外来户,更难对幼君造成什么威胁。再有就是嘉父是翼城的老牌贵族,能够得到翼城世卿的支持,郑忽和赵公明的关系不错,这两个派系可以相互牵制,对幼君的威胁可以降到最低。所以,在小子侯心中,这样的安排是妥当的。“唯”赵公明抹了两把眼泪,也不知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身在庐柳的郑忽突然接到一个消息。一个让他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消息,曲沃包围了翼城,小子侯命他即刻回援说实话,郑忽打心底是不想回援翼城的,很明显,这就是个圈套,而且是还是他玩过的那种。但问题是,他若是不回援吧,他和小子侯马上就得决裂,这对他的窃晋之路很不利,非常不利基本上相当于他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郑忽气的在心里大骂曲沃武公。但再生气也没什么用,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而眼下看来,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回援。君主这个生物向来是一种极其自私自利的生物,当他们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只要你没有第一时间赶过去护卫他们,即便是用其他方法帮他们解了围,他们心中依旧是有疙瘩的。好的呢,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心里能够理解,不好的呢,就会在心里怀疑你是不是想让他死就这么没有任何道理可讲郑忽觉得,他终究一个外人,若是救援不及时,被当成后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被当成后者,他就只能尽快想办法让小子侯死,然后伪造小子侯的遗命了。至少这样还有点可信性,能骗骗翼人。不然的话,等到矛盾公开,别说是骗翼人了,到时候估计连自己人都骗不了。届时,堂堂正正的大义名分就是个笑话。郑忽虽然足够无耻,但还是需要一块遮羞布的没有遮羞布,等他回国继位之后,在列国之间的名声都不好听。学楚国不管不顾的滚刀肉作风,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只会引得列国敌视。尤其是他作为中原大国的世子,楚法更是不可取该遵守的游戏规则还是要遵守的。所以,没办法,回援吧第二百八十六章 抢班夺权的序幕既然决定回援,郑忽自然也不会耽搁,紧急遣人将在外略地的邓荒和赵夙召回。庐柳诸邑虽然相距不远,但一来一回加上聚拢兵马也浪费了大半天的时间。见面之后,郑忽将大致情况叙说了一遍,并诉以回援之意。邓荒向郑忽劝谏道:“主上不可,曲沃之为诈也,是张网而待我也”曲沃学习陉庭的故智,邓荒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就连赵夙也同意的点点头,很是认同邓荒的看法。这个意图太明显了,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看出来。郑忽没说话,邓荒接着建议道:“不如移师攻曲沃,此足以解翼城之围”“不可,救君如救火,宜速不宜迟,迟是彰我之不忠也”郑忽直接否定了邓荒的建议。邓荒闻言便知郑忽回援翼城的决心已定。既然这样,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事不宜迟,邓荒带着齿与赵夙立刻下去点齐人马,大军原路返回。按照郑忽的安排,大军昼夜疾驰,至陉庭后再作休整,然后再去救翼。如果直接赶过去,以疲惫之兵去对抗曲沃,那不是必败吗不是郑忽多么想让翼人战胜曲沃,而是现在翼人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旦这二百乘的翼人被曲沃全歼了,翼城一蹶不振,接下来消耗曲沃的重任就落到陉庭头上了。这可是个赔本的买卖,郑忽说什么也不会干。所以,现在为翼城保存实力,就是相当于为陉庭保存实力。翼人即便是要败,也得把曲沃的实力消耗个大半才行。不然,翼人一击即溃,曲沃却丝毫未损,这就没什么意义了整整一天一夜,郑忽率领着大军终于赶到陉庭,而这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了。在城外迎接郑忽的高渠弥,见面就给郑忽带来了一个让他极为震惊的消息小子侯死了郑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愣了好一会。之后,他命令齿和赵夙大军安顿下去。他带着邓荒、高渠弥以及迎接他的季和仇等人驱车前往城守府。待到城守府中,入正堂,所有人落座之后,郑忽迫不及待的问起了事情的经过。而由于事发突然,具体情况,高渠弥也不能尽知,只是将他了解到的大致情况说与郑忽。听完高渠弥的叙述,郑忽这才得知曲沃已经退兵了,他来迟了一步。这次曲沃进攻翼城,好像是专为杀小子侯而来,杀完之后未有丝毫停留,即刻退兵郑忽陷入了沉思之中。小子侯死了,这可是他抢班夺权的好时机。唯一不确定的是小子侯有没有留有遗命,如果有,那这个遗命又在谁那里,有没有被公开不管怎么说,他现在都不宜留在陉庭等下去了,率军连夜入翼才是正理。若小子侯没有遗命,那是再好不过了,届时,他完全可以凭借实力掌控翼城的局面。若小子侯有遗命,那他更不能留在陉庭了,一旦小子侯的遗命有不利于他的地方并且人尽皆知,他夺权不但会遭到翼人的敌视,而且他再也不可能得到翼城的大义名分。于是,郑忽再不迟疑,他立刻命令高渠弥将所有原来留守在陉庭的士卒召集起来。这个时候还是自家人靠的住。至于那二百乘翼人还是先留在陉庭吧,留下百乘陉庭士卒,也足够应付一切突发情况。况且还有赵氏族人帮助郑忽辖制翼人。这样,无论是翼人内部,还是陉庭外部,即便是出了什么状况,也足够应对。事情安排下去,郑忽也管不了自己是否疲惫了,夺权才是当务之急。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他这个时候前去翼城,讲道理,都有些晚了,在小子侯刚刚身死的那会,其实是最佳时机。问题是谁让他领兵在外呢不过,他也不是没有优势,他手中的兵力就是他最大的优势。现在翼城刚被曲沃攻破不久,翼城的残兵正是毫无斗志的时候,他率领陉庭的士卒过去,没有人能抵挡住他的脚步。只要他率军控制了翼城,那一切自然就是他说了算。观望只会让他错失良机。别忘了,历史上小子侯死后是公子缗继位为晋侯。郑忽现在也不清楚翼城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公子缗是生是死他也不知道,现在的状况已经完全偏离了历史。但有一点,郑忽可以确定,一旦公子缗还活着,公子缗继位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当此危亡之时,翼城需要的是一个成年的君主,而非是幼君。幼君根本无法收拾翼城这个烂摊子,更别谈将聚拢翼城人心。立幼君只会让曲沃更加轻视翼城。百害而无一利。而且公子缗在翼城也不是没有支持者,所以,若是公子缗还活着,他继位为君基本上就是板板钉钉上的事。这对郑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一旦翼城新君立,他梦寐以求的大义名分或许只有通过某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比如让公子缗暴毙之类的,才能得到。不过,这个难度不小,万一弄巧成拙也是个大问题。而且公子缗向来与他不和,公子缗继位,对他的态度肯定不会太友好,届时他和翼城决裂的可能性极大。不说别的,在曲沃的问题上,他和公子缗就很难达成共识。他想让翼城和曲沃先拼个你死我活,而公子缗肯定是想让陉庭先和曲沃拼命。这个矛盾就没有任何可以调和的可能性。公子缗不是小子侯,小子侯比较尊重郑忽,虽然郑忽一直在坑小子侯,但是只要郑忽的意见有可取之处,小子侯都会选择相信郑忽并且采纳。若是郑忽没有窃晋的心思,小子侯和郑忽肯定能君臣相得,只能说小子侯就是个悲剧。而公子缗则完全不同,或许是和郑忽敌对,公子缗对郑忽有一种天然的防范之心。有鉴于此,郑忽这次必须要在翼城议立新君之前,将整个翼城控制在手,立君之事必须得由他亲自操纵第二百八十七章 抢班夺权的序幕续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洒下丝丝凉的微光,仿佛能侵入人的骨头之中,给人一种有些冰冷的感觉。而就在这样的夜晚,郑忽率领着一支三千余人的军队,离开陉庭,驱车踏上前往翼城的道路。虽然之前的昼夜疾行已经让郑忽身心俱疲,但是他还扛的住。现在没有什么比抢夺翼城的大权更重要,就像他劝说小子侯伐曲沃说的那样,时难得而易失好机会就在眼前,他没有理由不抓住。与抢班夺权比起来,身体上的小小疲惫根本算不了什么。陉庭距离翼城并不算太远,但也谈不上近,快则两个时辰,慢则三个时辰是一定能够赶到的。他在戌时左右出发,到子时前后,他差不多是能够赶到陉庭的。就是不知道陉庭诸卿在子时还能不能睡着觉。讲道理,翼城出了这么大的事,但凡对翼城一脉还有点忠心的人,几日不合眼都是正常的。就是不知道,对翼城一脉忠心的士卿到底还有多少反正不管怎么说,翼城的士卿也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郑忽对于翼城世卿家族的态度,从来都是想要把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这群人大多是翼城的蛀虫,翼城的衰败和这些人是脱不开关系的。这些人之中或许很多人依旧对翼城一脉很忠心,但是再忠心的蛀虫不还是蛀虫吗况且,他们是对翼城一脉忠心,不是对郑忽忠心,所以,在郑忽心中早就给这些人判了死刑。不过,想给这些人执行死刑,其实也是个技术活。毕竟翼城的世卿家族可不少,若联合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郑忽虽然不惧,但是也犯不着和他们真刀真枪的硬拼不是世卿家族联合起来的临死之前的反扑可不是好玩的,一个不慎,还真有可能从郑忽身上咬掉一块肉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人面对死亡时所爆发出来的潜力所以,郑忽现在在思考,是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这些世卿给慢慢除掉呢,还是快刀斩乱麻,设计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前者耗时比较长,而且在渐进式的消灭某些翼城世卿家族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剩下的世卿家族的警惕,也极有可能促使剩下的世卿家族联合起来,共同反对郑忽,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嘛这是缺点,优点也不是没有。这种逐个消灭的方式,一来不会显的那么激烈,潜移默化的方式也不太容易引起翼人的注意,更不会瞬间就招致极大的反对之声,二来则是给了郑忽一个腾挪转换的时间,要知道很多世卿家族的子弟在翼城是担任重要官职的,将这些家族一个一个消灭,有利于郑忽从容的安插自己人。而后者的优缺点正好与前者相反,耗时短,一步到位,缺点也是明显的,很有可能招致大片的反对声,这个反对声不止是在翼人中间,还有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武装干涉,因为这在此时人的眼中,如此作法和倒行逆施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还会导致翼城秩序的短暂混乱这些事情,郑忽必须得通盘考虑。还好,历史上某些奸臣弄权的玩法给了郑忽一个有益的借鉴,比如赵高的指鹿为马既然二者的优缺点都太明显,不如折中一下,创造个机会让翼城世卿站队,先把站错队的干掉一批,剩下的威胁就小了很多。这种站队的权力之争,死些人,也没人能说出什么想到这,郑忽算是将此次入翼之后的基本方略给定了下来。手中有兵而且还都是自己人,这足够让他在翼城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状况小子侯有遗命也好,无遗命也罢,他及时带兵赶到了,他就在这次翼城的大变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无人可撼动两个时辰之后,郑忽准时带人赶到翼城城下。守城的士卒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见大批人马赶来如临大敌。饶是郑忽亮明了身份,依旧是叫不开城门。虽然如此,守城的士卒却也不敢放肆怠慢,向郑忽告罪一声,急忙遣人前去通知嘉父。两刻多钟,嘉父带人匆匆赶来,借着微弱的火光确认是郑忽之后,这才急忙命人将城门打开,并且亲自走下城楼引着郑忽及大军入城。方见面,嘉父拉着郑忽的手,有些哽咽的道:“司徒,何其迟也,君上君上已为曲沃逆贼所弑”郑忽闻言,也是一脸悲戚之色,硬挤出了几滴眼泪,后悔而又自责的道:“吾悔出伐曲沃之言,以有今日,忽万死难赎其罪啊,忽愧对君上,愧对晋国宗庙社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