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郑王天下> 分节阅读 14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47(1 / 1)

随同嘉父迎接郑忽的其他世卿闻言,也是一副悲痛不能自已的模样。就差一群人没抱头痛哭了最后还是赵公明强忍着悲痛,劝慰嘉父和郑忽不要过于悲伤,晋国的宗庙社稷还需要二位操持呢,还是先入城再说吧于是,一群人这才勉勉强强强行收起悲痛,迈着沉重的步伐入城。而郑忽率领的是陉庭士卒的这件事,自始至终竟然没人关注,也没人发现。可能是都太过悲痛了吧不过,这对郑忽来说也是件好事。若是一直都不被发现,那就更好了因为这样,在站队的时候,诸卿就是全凭自己的心意,而不用曲意迎合郑忽。这样站队对郑忽来说,才有意义,不然,在刀枪之下是很难分辨一个人是否是出自真心的。这无疑是个隐患郑忽在路上,其实就有暗中指使别人,让别人发起站队的想法,而他自己只需不动声色,暗中观察就好,这样不太容易引人注意。他带着大批的陉庭士卒入城,而后再让别人选边站,谁还敢站在他对面当然,这些是在翼城诸卿发现郑忽是带着陉庭士卒前来的情况下。若是翼城诸卿能保持像而今这般对军队不怎么关心,也一直没有发现郑忽带的是陉庭军队,郑忽也就没有暗中指使人的必要了。关键是,这可能吗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忠臣郑忽入城后,郑忽突然发现一件事。赵公明在不断的给他使眼色。这让郑忽警惕心大起。有鉴于此,郑忽同样转头给身后的邓荒使了个眼色,邓荒心领神会,在夜色的掩盖下悄悄隐匿了身形。而后郑忽这才跟随嘉父等人离开城楼下。郑忽虽然不明白赵公明究竟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妨碍他做些防备。况且,郑忽心中对赵公明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有些猜测。讲道理,翼城诸卿即便胆子再大,也不敢对他不利,因为他身后站着的是郑国。所以,唯一的可能,或许就是翼城诸卿想从他手中夺权。这个夺权又分为两种情况,要么是想将他彻底赶回陉庭,不允许他再插手翼城的事务,要么就是因为忌惮他手中握有重兵,害怕他肆无忌惮的铲除异己,甚至是图谋不轨,想要短暂把他与军队隔离。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他建议小子侯伐曲沃才致有今日之乱,肯定有人把责任全部归咎到他头上,因此想要把他彻底赶回陉庭也就不难理解了。至于后者的原因在于,他手握重兵,翼城诸卿哪个不心有揣揣,即便他没有不轨的心思,翼城诸卿也会有不安全感,这事就是换做郑忽身上也是同样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以郑忽看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翼城诸卿中但凡不傻的,都能看出来,翼城想要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得倚重他郑忽。把他往外推,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而且郑忽由此推断,新君的问题应该还是悬而未决,不然,新君已立,名号既定,翼城诸卿也不会再耍这个小手段。翼城诸卿的恐慌、不安,郑忽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愿意为人所制,虽然,估计翼城诸卿在这个过程会很小心,甚至会想方设法的尽量不让他察觉到任何异常,直到新君的问题得到解决。但问题是郑忽怎么可能会把主动权拱手让人他是来夺权的,不是为苟延残喘的翼城一脉尽忠的。“看来这群人这几天也没闲着,而且赵氏应该也是被这群人给控制住了”郑忽心说。他之前就在疑惑,小子侯死这么大的事,赵公明怎么没有向他传递消息,现在看来不是他不想传递而是传递不了。翼城诸卿从一开始在防备他的问题上就达成了共识饶是赵公明再老谋深算,面对突发情况,也是双拳难敌四手走一步看一步吧,郑忽倒想看看这群人究竟准备怎么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郑忽现在可以说是艺高人胆大。有兵在手,又没人敢伤及他的性命,他还有什么可怕的而且说不好,这还能给他一个杀人的口实,何乐而不为没过多久,一行人来到嘉父的宅邸。入座后,嘉父让人奉上汤水,经历的短暂的沉默之后,嘉父沉重的开口道:“君上虽殡天,然晋国宗庙社稷仍在,而今之要务,在定新君,以承社稷、奉宗庙,司徒来的正是时候,赵司寇,宣君上之命”赵公明起身恭恭敬敬的冲在场的所有人拱了拱手,然后缓缓的走到上首位置,非常严肃的将小子侯的遗命给叙述了出来。郑忽到现在才最终确定小子侯是留有遗命的。只是不知道,这个遗命究竟是对自己有利呢,还是对自己不利呢郑忽在赵公明宣读遗命的那一刻开始,立刻将耳朵给竖了起来。遗命不长,盏茶功夫,赵公明已经将小子侯的遗命给宣读完毕。郑忽听完之后,算是彻底放心了。小子侯的这个遗命没有任何对他不利的部分,相反,还处处在拔高他的地位。虽然没有明明白白的指出,但事实上就是把他推上了翼城救世主的位置。无论是小子侯挟恩图报还是让公子缗与他冰释前嫌,亦或是让他辅佐幼主,所有的这些,无不是将他当成了翼城之中唯一一个能拯救晋国社稷的人来对待。这对他太有利了郑忽觉得,他甚至完全可以以晋国大忠臣自居,然后以上报君恩,保全晋国宗庙社稷的面目发动清洗。将被清洗的世卿打成残害晋国社稷的渣渣,名正而且言顺不仅如此,他若是再搞点水军在翼城中解读一下小子侯遗命的“深意”,他的声望将无人可比惊喜,大大的惊喜如果小子侯泉下有知,现在一定是后悔到想要掐死郑忽的地步。真特么的无耻,一个人怎么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小子侯的遗命中确实有认为郑忽能够求晋国于水火的意味在内,但是,无论是挟恩图报还是让郑忽辅政,包含的都是希望能够使郑忽愧其心,以不负他信重。而郑忽真是一点廉耻之心都没有心中虽然惊喜万分,但是脸上还是得作出与心中完全相反的表情的,不然,他还怎么成为晋国的大忠臣郑忽轻轻的擦拭着眼泪,一副悲痛欲绝的神色,很多人看了都深受感染。“君上信重如此,臣忽心中有愧啊”赵公明宣读完小子侯的遗命,郑忽紧接着极为悲伤的表示道,声调中带着悲痛欲绝的哽咽。一边说还一边不停的抹着眼泪,仿佛眼泪跟决堤了似的。这番表演搞得在坐的不少人都在心里怀疑自己防备郑忽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管怎么说,郑忽的这番表演的效果确实不错,至少诸卿对他的防备之心稍去。“司徒万勿过于悲痛自责,君上既如此信重司徒,司徒应不负君上之所托,以晋国宗庙社稷为重才是”嘉父出言安慰道。其他世卿也紧随嘉父之后,附和安慰郑忽几句。过了半晌,郑忽的悲痛的情绪这才有所缓解,向嘉父和众人拱了拱手,致歉道:“执政所言极是,忽失礼了”嘉父和众人纷纷表示可以理解。接着,郑忽继续道:“既然君上有命,以公子缗为君,吾等谨奉君命即是”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忠臣郑忽续郑忽话音刚落,一群人立刻就愁眉苦脸了起来。见状,郑忽心中就更加有底了之前,他一直怀疑公子缗应该是下落不明。现在看来和他之前猜想的一般无二。嘉父应该早就知道了小子侯的遗命,若非公子缗下落不明,他又怎么会说当务之急是定新君,承晋国宗庙社稷之类的话。正是不知道公子缗是生是死,所以,现在的晋国新君才悬而未决。立小子侯世子吧,万一公子缗活着跳出来怎么办,总不能把刚立下的新君废掉,再立公子缗吧谁敢这么玩废立可不是儿戏再说,现在的翼城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心中虽然知道了公子缗可能是下落不明,但看见一群人愁眉苦脸的样子,郑忽还是表现出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疑惑的向嘉父问道:“执政为何愁眉不展”嘉父长长的叹了口气,向郑忽解释道:“司徒不知,自曲沃破城之时,便不知公子去处,是生是死,孰难预料,吾是以忧”郑忽暗道了声果然。公子缗果然失踪了郑忽当然不想让公子缗上位,公子缗上位,他就没得玩了。他方才之所以会提到立公子缗为君,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心中的猜想罢了事实上,郑忽听完小子侯的遗命之后,就已经决定要立小子侯的世子为君了,没别的原因,世子生年纪小,好控制。这样玩,更有利于他窃夺翼城的大权。别忘了,他是三个托孤的重臣之一,想窃权还不是名正言顺要是公子缗上位,可就没有托孤这一说了不过,虽然这么说,但是寻找公子缗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如果能找到,那再好不过了,这样,他就可以在公子缗身上挑刺,然后透露出公子缗不宜继位的意思,发起站队。站错队的,那就只能对不起了,去黄泉路上继续效忠小子侯去吧如果找不到,那问题也不大,他成为重要的辅弼之臣后,他有的是机会和借口发起站队。反正无论怎么说,郑忽都牢牢握着主动权,没别的原因,就因为他手中握有重兵。不说其他的,就说留在陉庭的那两百乘翼人,至少在名义上还是要听从郑忽命令的。因为现在小子侯死了,新君未立,郑忽没复命的地,所以兵权还是在他手里握着呢像翼城诸卿为什么要防备郑忽,心中有不安全感,不就是因为而今几乎所有的翼城能战之兵都在郑忽手里吗他们手中的那些残兵根本就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而且郑忽手中的握着的不止是二百乘翼人,陉庭还有将近三百乘的兵力。若是郑忽从郇、冀、耿三地再抽调兵马,二百乘还是能凑够的,虽然可能心不齐,战斗力也不怎么样,但那也是实打实的兵马啊这样算下来,郑忽手中握有足足七百乘的兵力,这是个什么概念,至少在人数来说,已经和一流国家的兵力相当了若是郑忽存心想要灭掉翼城,那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有鉴于此,谁不心慌,谁不害怕就是嘉父也是有意无意的在观察郑忽的表情,生怕郑忽心存不轨。当郑忽提出立公子缗为君的时候,嘉父虽然脸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心中还是松了一口气。他心里也紧张啊,郑忽手握重兵,身份又特殊,杀不得。只能想办法让其暂时与军队分离,嘉父虽然觉得即便是郑忽真有不轨之心,郑忽手下的翼人应该不会听从郑忽的命令,但是他心中还是没底啊,这个谁能保证让郑忽交兵权吧,他还没那个资格,郑忽也不一定会给他,万一因此激怒了郑忽,事情就更难办了,所以,在郑忽还没到来之前,他一直在和翼城诸卿讨论这个问题。还好,郑忽一直也比较配合,这让嘉父心中的不安消去了不少。不过,他也不能因此而放松,至少在新君继位之前,还是要防着郑忽的,想尽一切办法让郑忽不能与军队接触,这样他和诸卿才会安心。毕竟,郑忽和公子缗可是有仇的,万一公子缗还活着,谁能保证郑忽最终不会用手中的兵马威胁诸卿废公子缗而立世子生没人能保证只能说,郑忽提议遵照小子侯的遗命立公子缗让翼城诸卿暂时安心了不少但是,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的,暂时失去军队掌控权的郑忽才能让他们安心。听完嘉父的话,郑忽也幽幽的叹了口气,忧虑之色瞬间挂在脸上,好像是真的在为晋国的宗庙社稷担心一样。欲言又止了好一会,郑忽这才缓缓开口道:“执政可曾命人遍寻城中收拾战场之时可有遗漏”“公子应该尚在,只是时间仓促,还未寻遍城中”嘉父回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不如吾明日遣兵搜寻,如何”郑忽似乎很为晋国社稷着急,主动请缨道众人闻言,心头都是一紧。开玩笑,把你和军队分开都来不及呢你还想给军队下命令,那怎么可能况且,谁不知道你和公子缗有仇,万一你下的不是寻找公子缗的命令而是追杀公子缗的命令,这个谁又能知道还好,嘉父的回绝让众人安了心。“此事就不劳烦司徒了,士卒随司徒昼夜奔波劳苦,应及时休整才是,且万一曲沃再攻,还需兵力防备,司徒手中之兵不可轻动”嘉父说的很是道貌岸然。郑忽闻言,心中轻笑,一切果然和他猜测的分毫不差。既然嘉父都这样说了,他自然也不会表示反对,道了声唯。以为这样就能把他和军队分离了这也太小看他了吧不过,郑忽不介意陪这群人玩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