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风雨荆丛> 分节阅读 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0(1 / 1)

起自己的衣襟,接着那滴滴答答的鼻血。对于“肖克星”这些阴损的招数,吴氏早就见怪不怪。面对这个无理可讲的无赖恶棍,更是不想跟他浪费口舌去辨驳。可怜的吴氏,只能忍气吞声地自揪着衣襟,接着还没止住的鼻血,一路滴答着回了家。屋漏偏遭连阴雨,天寒总遇雪添霜。刚刚洗干净身上的血渍,躺下想歇息一会儿的吴氏,却又听到了婆婆在门外的大叫大嚷。她忙挣扎着爬起来,踉跄着脚步迎出去,只见婆婆正指挥着老二媳妇吕氏和多富,正要拆搬院子里的小石磨。“娘,你们你们这是干什么”吴氏慌忙上前,不解地问道。“咱娘,咱娘这不非让来搬这小石磨,说是要给咱妹子家送过去”原以为吴氏不在家的老二媳妇,面对吴氏的质问,顿时觉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因为她很明白,婆婆让拆掉石磨,明摆着是跟大哥一家过不去,是在拆七凤姐弟们的台。她原本是不想来的,可又不敢太得罪婆婆,虽然这一切并不是自己的主意,可做为帮凶的她,一见到大嫂,还是感到有些愧意。于是尴尴地解释着。“娘,俺妹子家又不缺这个求您别给拆了,行吗”早就明白婆婆用意的吴氏,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语气和缓地求着婆婆。因为这个小石磨,是全家活命的本钱,如果没有了它,刚刚才填饱肚子的孩子们,又要会再次陷入饥饿的困境。自己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尽力留住它。“拆,别理她”铁石心肠的老姜氏,当吴氏不存在一般,命令着多福娘俩。压根就不理会吴氏的哀求。“娘别拆了俺求你了,求你了娘”为了可怜的儿女们,吴氏上前抓着婆婆的胳膊,满眼乞求地跪到了她的脚下,声声哀求着。“滚一边去别拉着俺”老姜氏目露凶光,咬牙切齿地吼道,一把就将吴氏推倒在了地上。“奶奶,你怎么又跟俺家过不去”同小弟弟一起抬水进门的沈七凤,看到母亲被奶奶推倒,放下水桶边搀扶着母亲,边气乎乎地大声质问。“反了你们了我拆俺家的石磨,你们一个个凭什么拦着”老姜氏咆哮着。“这磨是四婶借给俺家的,你凭什拆”此时,沈七凤也不再惧怕她了。既然你一个做奶奶的这样的绝情绝义,凭什么还要敬着你她据理跟姜氏理论着。“你你四婶家的,就是我的,那是我的四儿子”老姜氏一时理亏,还是不讲理地狡辩着。“俺爹还是你大儿子呢你怎么总是不安好心的欺负他现在都这样了,你还来拆台”早就对姜氏忍无可忍的沈七凤,这回豁出去了,针锋相对地顶撞着。“娘,求求您老别拆了留给七凤他们吧”闻讯赶来的孙氏,也上前拉住婆婆,怯怯地劝说着。“你也滚一边去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被沈七凤噎的直翻白眼的老姜氏,正好拿胆小的四儿媳妇做了出气筒。她用力甩开四儿媳的手,恶狠狠地咒骂着她。“姐,娘,别求这个老妖婆让她赶紧把这破磨拆走她不就是盼着我们都饿死了,她才称心如意嘛现在见我们日子刚刚好了一点,就又眼气心急了,又来拆磨使坏”正当众人僵持不下,出门卖煎饼的沈平贵哥俩回来了。一进门看到眼前这一幕,一向老实巴脚的沈平贵,愤怒地掀着老姜氏的底牌,一针见血地指正着说。“你你们这些小王八羔子一个个全都造反了连你这个蔫巴货都敢欺负俺这孤老婆子俺滴那个天呀俺可没法活了”被痛揭疮疤的老姜氏,简直差点背过气去。她歇斯底里地指着沈平贵大骂着,又使出了她的看家本领。“来,安贵把她家的磨给她扔出去俺就不信,离了她这磨,咱全家就得饿死”气血上涌的沈平贵,看都不看疯魔了的老姜氏,同弟弟一起将石磨抬起来,用力丢到了门外。碰头打滚的老姜氏,也被吕氏和孙氏搀起来,跟嚎丧似的,拖拉着走了。再难的路,咬牙一样走期待众友支持关注第八十七章 活下去 4“三哥你太棒了俺今天真是太佩服你了把奶奶的疮疤揭了个稀里哗啦。最痛快的是你骂她老妖婆”看着老姜氏狼狈地走远了,老四沈安贵冲三哥竖着大姆指,兴奋解气地大赞着。“这还不都是被她给逼的早上娘被死肖科打成那样,本来肺就快气炸了还没等喘过气来,她又带人来拆咱的台咱做错什么了干嘛都这样欺负咱”怒气未消的沈平贵,说着说着,泪反倒下来了。他真是想不明白,外人欺负也就罢了,为什么为什么被自己一直喊做奶奶的这个老姜氏,从记事起就一直欺负着父母,一心要把这个家给逼上死路呢“他根本就不佩做奶奶,就是一搅屎棍整天就想着不给咱家留活路”老四见三哥气哭了,感同身受地愤愤道。“你们这几个孩子,今天算是彻底把她给得罪了”一直倚靠在女儿身上的吴氏,有气无力地说。“娘你还怕她干什么她这样对咱家,咱早就不该给她留脸面了以前忍着她,是为了不让爷爷生气。现在你就不用怕她,她这样的人,你越敬着她,她反倒越登鼻子上脸的欺负你这么多年她对咱家哪里有过半点的好今天彻底撕破了脸更好,看她以后还敢不敢再欺负咱们”沈七凤半是安慰着母亲,半是宣泄着心里的不平,激动地愤慨着。“奶奶从来就不疼俺们,小姑那么多好吃的点心,吃不完烂掉了,她们都不肯给弟弟吃”“还有那年冬天,她不但不让俺爹穿爷爷留下的皮袄,还把俺和三哥那屋的门给摘走卖掉,害得俺哥俩大雪天的差点没给冻死”老四沈安贵赞同着大姐的话,并气乎乎地例数着,老姜氏的种种恶劣行为。“还有,还有咱爹生病的时候,她给咱爹吃白盐的饺子”最小的小福贵,也愤愤不平地跟哥哥掺合着。“好了孩子们,这些娘全都清楚眼下还是想想咱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吧石磨没有了,咱以后可靠什么活呀”眉头都愁成疙瘩的吴氏,忧郁地打断了孩子们的话。提出了当下最重要、疾手的问题。“娘你别着急俺想过了,俺去跟着茂才叔学做小买卖,大哥过去不就是这样养着咱全家的。俺虽比大哥笨,可俺也能吃苦,有力气。只要俺好好跟着四叔学,咱家应该不至于吃不上饭的。”好半天沉默不语的沈平贵,边安慰着母亲,边向全家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这是他反复思考后,做出的决定。老三沈平贵生性平和寡言,只知道默默干活,从来都不与人争执。而今,爹爹死了,大哥二哥音信全无,这让十五岁的他,这个目前家里最大的男丁,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他觉得自己必须扛起家里的大梁,保护好全家不能再受人欺负。今天一进门,看到奶奶冲着姐姐大呼小叫;母亲被摔在地上哭着哀求他那早已对奶奶一贯的作风,忍受到了极限的愤怒,终于火山般爆发了一向少言和顺的他,言语竟变的份外尖锐有力度,句句直刺奶奶的私心,把个老姜氏的疮疤,揭得那叫个痛快淋漓并一气之下,直接将石磨给扔出了大门气是出了,可接下来一家人靠什么来活命呢这严重的现实问题,却着实让沈平贵大伤脑筋。他思前想后,没有想出一条可通的路。最后,决定向大哥似的,用扁担,来挑起一家人的生计。“这能行吗现在做买卖不是不允许吗况且咱家是这样的成份”听完儿子的话,吴氏立刻一脸担忧地问。“没事儿的娘,咱卖煎饼不是都没事儿吗大不了俺跑的远一点,去羊流那些地方,再不行就去莱芜。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再说,不是还有四叔照应着俺嘛”沈平贵周全地思虑着说,言语和缓地,宽慰着忧心重重的母亲。让还不及十六岁的儿子,跑出那么远的路做这些,吴氏还是一脸的不放心。“娘你就别再前怕狼后怕虎的了再说老三不这样做,咱还有别的法子吗既然什么法子都没有了,为什么不让老三试一试没准这还就是咱家的活路呢一会儿我就陪三弟去求茂才叔。”沈七凤强力支持、赞同着三弟的想法。言语坚定地打消着母亲的顾虑,做出了决定。听女儿如此坚决,吴氏虽依然不太赞同,可想想这也着实是唯一的活路,只好不再说什么,由着姐弟俩去了。第八十八章 清贫度日沈平贵在大姐的支持下,跟着四叔沈茂才开始了挑担的营生。虽然从未摸过称杆,但过去天天看着大哥侍弄这些,由大哥处耳闻目染,得来的一些东西,在今天自己挑担之时,却着实让四叔省了不少的心力,直夸他是个做买卖的好材料。此正“兴无灭资”时期,身为地主子孙的沈平贵,自然属于被灭之例。挑担买卖这小农经济,自是不合乎时下规章的。因此常常为躲避村人查追,顶着星星出门,戴着月亮回家。绕到离家很远很远的洋流地段,偷偷贩卖些蔬菜米粮之类的,赚取着那些许的盈余。大姐沈七凤,更是没白没黑地替别人纺着棉花,换取那纺一斤棉花,得十斤糙谷的微薄酬劳。每每夜深人静,别人都睡醒一觉的时候了,她还在如豆的灯光下,“吱吱扭扭”地摇着纺车。四弟沈安贵天天也不闲着,白天不是带着小弟去挖野菜,就是小哥俩一起捡柴禾。亦或陪着母亲去那半亩薄田里拾掇拾掇,尽量捡出里面的石子,将土壤翻的松软一些。学着管理田间的五谷粮苗,好让锅里的粥,能变的稠一些。母亲吴氏,无论寒暑冰雪,依然天天一大早就得去扫大街。时常还得忍受着变态的“肖克星”,那花样繁多的刁难折磨。“凤儿,凌家又遣媒婆来催了,你都快二十五的人了,说什么咱也不能再拖着了”日子,在沈七凤的纺车里,一天天转了过去。一天夜里,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吴氏,对着还在灯下摇着纺车的女儿,愁眉不展地说。“唉为了帮娘拉扯这个家,都把你的终身大事给耽误了不然你这个年纪,可都是好几个孩子的娘了”她心疼地望着不吭声的女儿,继续絮叨着。这些年,沈七凤为了一心一意帮母亲支撑这个家,已经回绝了好几个媒婆,错过了不少好人家。而今已年近二十五岁的她,早已远远超出了乡下女孩子婚嫁的最佳年龄,成了被人取笑的“老闺女”。再加上这原本就遭人白眼的地主成份,更是让吴氏愁的整日睡不着,总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女儿的终身,心里特别的纠结难受。半年之前,好不容易寻到了一门年龄上还算合适的人家,可放不下这个家的沈七凤,还是一直拖着不肯嫁。而今媒人已是第三次上门来催了,吴氏再也不忍心让女儿这样耽误下去了,虽然心里更是舍不得女儿,可还是得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如今你弟弟们都长大了,老三老四都能独当一面了。就连小五,也能帮娘干不少的活了。再说,咱家的日子,也算是粥黏得住碗儿了这回就应了吧凤儿”吴氏,一一向女儿数算着家里的起色。“娘知道你是放心不下俺娘儿几个,可你这样守着咱这个家,到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呢若是再错过了凌家这门亲事,那你让娘这心里,还不得一辈子愧疚死了”说着说着,吴氏的泪已经下来了,忙揪着袖口抹着。“别说了娘,俺听你的”一直默默纺着线的沈七凤,心里更是不好受。听着母亲的这一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自己再也没有了拖下去的理由。既然女大当嫁,那嫁就嫁吧好在婆家离的也不太远,就算是嫁过去了,也还能时常回来帮母亲做些活路,思之再三,她终于向母亲点下了头。第八十九章 凌家凌家,是沈七凤的婆家,是迈来村的一家老农户。此村因座落于迈来河旁而得名,距离上游的沈家堡也就五里路左右,是一河贯穿的上下两个庄子。沈七凤的丈夫名叫凌诚,是凌家老二。生的五观端正、体格魁梧。虽是家中老二,做事却极有担当,心地也特别善良,天生一副古道热肠。耿直豪爽的性格,造就了他的火爆子脾气,看到不平的事,尤其不能容忍。凌诚年龄上小沈七凤一岁,是因为家境贫寒而迟迟没能寻得上亲。后来还是一位娘家是沈家堡的本家二婶子,给做媒成就了与沈家的这门亲事。凌姓在迈来村属于大姓,凌家虽祖辈贫寒,却亦是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凌诚的祖父英年早逝,寡居的祖母硬是顶着欲谋其田产,而逼其改嫁的妯娌们的无情排挤,含薪茹苦的养大了唯一的儿子。怎耐儿子幼年之时,因正吃着白盐泡饭遭到婶婶的追打,而落下咳喘的病根,再加上与寡母生活贫困,至使年近而立之年,都未能寻得上一门亲事。后来,还是长年雇佣他的东家,见其忠厚老实,将自己幼年时烫伤双手,右手落下了严重残疾的女儿,许配给了他。方才让他这单传的一脉,延继下了香火。有了凌贤、凌诚两兄弟,及四个姐姐妹妹,这一大家子人。凌诚的母亲虽右手手指全部被烫掉了,但仅靠那余下的指间缝隙,针线活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